“能怎样啊?在与方腊的战斗中死于暗箭,兄弟们都怀疑那是高俅派人做的,就是怕他报复”
“操”,蓝嘉维爆了一句粗口,“高俅在北宋灭亡的前一年死掉的,他的儿子估计也是下场很惨,我们就不必再去干涉这些了”
“大郎,你箭术这么好,我修书一封射出去警告一下扈家庄?”
“别急,先看看这时候的你上了山没有,不然出了问题怎么办?”
次日根本不用出去问,客栈的小二就知道,“你说三娘啊,她也去梁山入伙了,官家已经派兵过去,哎,多好的女子啊,原来经常上镇里来,那些泼皮都怕她,收敛了很多”
这时候的扈三娘已经被蓝嘉维画过妆,一般人忍不出来她,加上她生过孩子体型变化,所以都将她当成这位蓝氏客商的女人。
丢了一锭银子给小二之后,蓝嘉维就让扈三娘修书,她虽然外貌上变化了,但笔迹却没有变。
远远地看着熟悉的扈家庄,扈三娘眼泪汪汪地,被蓝嘉维搂进怀里安慰,这位母老虎很少有软弱的时候,所以特别让人同情,其他女人都默不作声地陪着掉泪。
“千代、祝晴、妮儿,你们照顾好她,我去投书“,蓝嘉维取出很久没用过的“流星”长弓,遁入空中。
所谓的扈家庄就是一处豪强庄园,这在唐宋明时期都很多,是地主们保护自己土地和财物的小型堡垒,也是兵乱时期会被重点进攻的地方,因为里面会有很多的钱粮。
临近扈家庄上空,蓝嘉维将信件捆绑在特殊箭枝之上射了出去,准确地命中了庄园内开放式厅堂上的匾额,相信很快就能被发现。
扈三娘的父母都会拳脚棍棒,但肯定是挡不住大部队的,所以被逼入了伙,最后被官兵消灭。
“这不可能是三娘的水准,箭枝插入这么深,连小李广花荣都做不到,梁山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位高人?”,扈庄主拿着女儿的信喃喃自语。
看完信上的内容后,扈庄主更加惊讶,“三娘就是愣头青,怎么会这么慎密起来?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作为豪强怎么可能不狡兔三窟呢?所以扈庄主安排将自己家的钱粮全都转移进入了深山中的山寨,到那里等待事情变化。
远远关注他们的扈三娘见父母家人都躲进了深山才呼了一口气,扈家庄里被扈庄主留下了很多装沙子的袋子迷惑官兵。
看着这些,千代都笑了,“三娘,你父亲很聪明”
“那是,我们家可惜地人丁单薄,我二哥早年夭折、只有我兄长扈成一位男丁,哎,如果不是我再回来,也会被抓住处斩”
这间事情结束,蓝嘉维为了避免出现时空意外,赶紧带着几人离开前往汴梁。(未完待续。)
ps: 再次变回双数章节,对于有点强迫症的我来说,看着舒服多了。
各位看官,我除了强推基本都是在果奔,没有上过三江、没有三江推荐票的历史,虽然知道某宝量卖着点击和推荐,但不想关心我的人说“没赚钱还贴钱”,所以我的数据全是你们支持出来的真实,谢谢啊!
第二百二十三章 李清照
如今的黄河可不是后世,水非常地清澈,蓝嘉维带着几位女子先去白马寺等名胜转了一圈,千代几人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风景,还有如今的环境,兴趣盎然。
“哎呀,我知道了”,正在悠闲赏花游景的蓝嘉维突然一拍手,把几个女人吓了一跳。
妮儿不满地翻着白眼,“干什么呀?一惊一乍地”,她学了很久的汉语,但说出的话依旧带着奇怪的尾音。
“哦,抱歉,我刚才跟乾坤戒交流了一下才知道,起始点可以固定下来,也就是说我们回去依旧是海底基地,但去的时代和位置可以选择的,就像玩游戏点击坐标似的”
“这么神奇啊,果然是宝物”,千代等人这才释然,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等大家进入现在被称为东京汴梁的洛阳古城,蓝嘉维来过没觉得有什么,但扈三娘就算是这个时代的人却只在梁山投降的时候来过一次,所以与其他几位女子一样,眼带兴奋地观赏着这座被北宋经营了一百多年的名城。
但这里是北宋的政治中心、不是经济中心,所以货物上还比不上其实可以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临安城。
唯一让大家侧目地是这里有不少的胡人,看外貌几乎都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带来了不少几位女子不怎么看得上眼的物品,比如所谓的“琉璃”、毛毯等等
而那些胡人们则是惊奇地盯着妮儿看,只有他们可以看出来这位女子是欧洲人,跟他们不同种族,不像其他宋人会以为妮儿也是胡人。
由于买不到什么好东西,大家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开始注意这个时代的人们,虽然蓝嘉维一帮人身高都很高,但在汴梁,他们看见不少的人甚至高过蓝嘉维。
三娘听祝晴和妮儿在嘀咕。笑了一下:“我武松哥哥跟大郎差不多高,其中霹雳火秦明是最高的,估计超过大郎一个脑袋”
“这么高?那岂不是有两米二十多公分了?”,惊讶出声的蓝嘉维想起篮球运动员们也就释然了,千万人里出一俩个这样的很正常。
只有处于这样的环境才能感觉到北宋并不落后,他们的灭亡不在于经济而在于制度,北宋是文人治国的标准时代,这里的文人指那些儒生,让民众失去了唐朝那样的血性。
想起这些蓝嘉维一边走一边向几位女子讲解这些历史,“讽刺地是。无论是金还是后来的蒙元,首先投降的就是那些儒生,后来的鞑子朝也是一样,他们天生就是统治者的工具”
在北宋时代,当然是说汉语了,由于不太注意,蓝嘉维渐渐地声音稍微大了一些,边上一家小酒馆里冲出一个人,一把抓住他。“呔,好大胆子,敢妄议朝廷”
其实这人出来时候,蓝嘉维等人早就注意到了。大家都是精神力很高的人,感觉出他没什么恶意,所以让他继续表演,看看有什么目的。
见蓝嘉维淡定地看着自己。那男子面露欣赏,“唐突了,大郎。可否移步深谈一番?哦,在下赵明诚”
千代和妮儿不知道,但就算祝晴都是知道的,因为这家伙的老婆太有名了,所以蓝嘉维脸带敬重,“贵伉俪我等是闻名已久,幸会幸会”
小智并没有对蓝嘉维的话进行翻译,虽然口音在宋人听来很古怪,但这个时代本来方言就多,所以见怪不怪。
千代经过祝晴低声解释,也是眼带敬佩起来,李清照的诗词她是非常喜爱的,所以插话,“不知我等可有幸前往拜见夫人?”
虽然称呼什么的与宋人不同,但意思赵明诚是明白的,高兴地点头:“好,请”,他看出这帮男女的气质都很特殊,不是一般凡物可以比的。
走在路上,蓝嘉维将李清照的资料发到了每个人的终端上,这位女诗人老年的时候很可怜,当时原配赵明诚死了之后,改嫁给了一位无赖,那人为了想象中的钱财才娶的李清照,后来发现其实她很穷之后,经常拳脚相加,女诗人为此向官府申请离婚、并举报了丈夫的贪墨罪行,虽然那名无赖被判有罪,但在宋代女子举报丈夫也是要被判刑的,所以她在牢里待了三年,非常凄苦。
见到李清照本人,大家略微有点失望,因为女诗人长相非常一般,别说跟仙子似的千代,跟祝晴比起来都差的很远,但气质却非常清新,赵明诚夫妻的命运跟北宋一样,这时候正是最顶峰的和平年代,所以两人都很悠闲的样子,根本无法想象后来一路南逃,只留下一箱子书籍的惨状。
李清照则是眼睛发亮地望着这些俊男美女,她写诗词需要题材,也需要灵感,所以并不在意多些应酬和交际。
虽然对方外貌上一般,但这位女诗人的才华就像一股气将平庸的外貌变得清新脱俗,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
“见过居士,这是我等从海外蓬莱带来的仙水,可以让你变的年轻很多,但需要说明地是,它将会在两到三个月左右才会起效”,蓝嘉维取出一个装着月之泉水的普通玻璃瓶双手递给李清照。
这时候的李清照已经有三十多岁,非常瘦,看来常年熬夜的样子,眼圈也有点黑黑的,但还是一句话,她的气质无与伦比。
这时候赵明诚也跟自己的娘子一样,眼带惊奇地看着蓝嘉维手上的玻璃瓶,“这是琉璃瓶?真漂亮”
“相公,可别做买椟还珠的事情,不知贵人如何称呼?”
“哦,吾名蓝嘉维,这位是吾之贱内千代,那几位祝晴、妮儿、三娘也都是我的女人”
李清照笑了起来,“蓝大郎好福气,这些女子各个集天地灵秀于一身,羡煞旁人”
赵明诚夫妻将几人迎进中堂之后,蓝嘉维注意到他们受父辈的余荫很重,这座房子明显不是赵明诚可以买得起的,这从只有一位老年下人就能看出来,夫妻俩的生活是勉强维持。
见到这种经济状态。蓝嘉维毫不在意地取出一袋子金币递给旁边的老仆人,“麻烦你去买些吃食来”,而赵明诚夫妻仿佛没有看见一般,气氛融洽至极。
越是文人越喜欢这样江湖豪侠似的作风,否则李清照也不会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名句。
但李清照还是看了一眼书呆子似的丈夫后才说,“蓝大郎,到我们家来却让你破费,真是……”
“哎,居士。吾等慕名已久,赵郎君的金石之艺也是久仰大名,我们就不必太过于虚套了”
李清照两人不再啰嗦,而是都注意起千代,因为这位穿着宋代襦裙的女子实在是太美了,跟妮儿在后世让人惊艳不同,立花千代在这个时代更加符合宋人的审美观。
赵明诚问:“蓝大郎,你等果然是从蓬莱而来?否则也不会在大街上妄议官家和朝廷的不是”
蓝嘉维冲妻子和妮儿微微一笑,千代的头发突然无风而动。身边出现了很多如同梦幻一般地雪花,她一步一涟漪地走向半空,为了让李清照印证到底是什么时代的诗词,她再一次唱起了《吴风》。
“春花秋夜兮,浣纱如烟;黛山轻雾兮,蓬船望月;吴风何意兮,万里不眠……”(我的原创诗词。请勿盗用)
这样的歌曲更加符合古风,让赵明诚夫妻都看呆了,忍住去叩拜的冲动。直到余音消失在天际。
而接着妮儿长出一对银白色的翅膀稍微飞了一圈,已经让夫妻俩相信,自己今天碰上仙人了。
古代人对于鬼神之说本就是深信不疑的,根本不要去多做解释,赵明诚夫妻在看见蓝嘉维也凭空站立之后,就越发恭敬起来。
“哎,明诚兄,居士,我们还是以平常之态进行交流就好”
“好”,李清照其实颇有李白的风格,性情豪爽起来比男子都厉害,赵明诚也是微笑不语。
等蓝嘉维取出精灵果酒与众人开始吃饭喝酒,两边的气氛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
“大郎,难道你不看好如今的朝廷?”,赵明诚忍不住出声问到
“不是不看好,是非常失望,明诚兄,听我一句劝,早点在江宁置办一处产业,将你们值钱的珍本、字画全转移过去”,说完话的蓝嘉维再次取出一大袋金币递给赵明诚。
想起娘子跟着自己过的苦寒日子,赵明诚也没客气收了下来,因为他们夫妻都想好了,以自己的金石作品和手题诗词作为报答。
见李清照还想细问,千代微微一笑:“居士不必再问,天机不可泄露,按我相公的话去做就是,而且是事不宜迟,最多四年内可见分晓”
李清照识趣地转移了话题:“仙子先前所唱曲风古怪,先朝不见同类诗词,却颇有《诗经》遗风,给我很大启发,不知这首诗词的名字是什么?”
“《吴风》,不瞒居士,其实这是几百年之后才会出现的曲子”,既然赵明诚夫妻已经知道自己的秘密,千代并不在意多说一些,而且她已经确定这首《吴风》是明朝的诗词,不然作为诗词大家的李清照不可能不知道。
“几百年之后?”,赵明诚夫妻都惊呼起来,但这个时代的人强于后世的地方就在于对鬼神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尊敬,他们并没有怀疑,而是选择了相信。
想起这个时代应该玻璃制品很值钱,蓝嘉维将戒指里的一些垃圾取了出来,都是以前从各个地方弄来的瓶瓶罐罐。
“别看我,这个时代就是玻璃值钱,你们也正好清理一下啊”,蓝嘉维一脸黑线地看着几位女子。
“咦,是啊,确实这样”,想通了的千代等人也在赵明诚夫妻和老仆人惊愕的眼光中取出了众多的玻璃容器。
“真是奢华”,赵明诚是金石大家,但也不懂玻璃怎么制造,所以目眩神迷地望着几位仙人不断变出“琉璃”宝器。
而李清照则是有些感动,知道这些男女是怕自己夫妻以后太穷才会如此。(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温暖
赵明诚的房子是他曾经的右相老爹留下来的,面积不小,蓝嘉维等人都被安排了住所,李清照特别喜欢精灵果酒,这种酒被他们夫妻当成了仙酒,都喝得多了些。
次日,蓝嘉维等人收到的就是惊喜,一副女诗人亲自用娟秀地宋体书法写出的诗词,没想到它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边上还有一行落款,“见蓝氏大郎嘉维者,伉俪俊谐,忽忆起年少之事,故题词相赠,李居安于宣和元年八月”
宋徽宗是个喜欢换年号的家伙,他在位期间换了数个年号,凌乱无比,但北宋灭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表面忠诚、背后狠毒的儒生,并不完全是他的原因,那个年代的武将是没有地位的,这也是因为五代换了十国让当皇帝的害怕了,不得不限制武将造成的结果。
赵明诚也将最喜欢的一块田黄石连夜赶制成了蓝嘉维的私人印玺送给了这位“仙人”朋友。
对蓝嘉维等人的离去,李清照夫妻俩依依不舍、甚至是洒泪而别,让千代等人都暗自赞叹古代真文人的纯净,当然不包括知道历史之后一样被她们厌恶地儒生。
不久之后,赵明诚就按照蓝嘉维的嘱咐在江宁购置了房产,并将大多数值钱的书画等转移了过去,有着不少金币和“琉璃”的他们之后已然衣食无忧,招了很多下人,再也没出现历史上仓皇而逃,生活窘迫的情况。
而李清照和丈夫在靖康之变后终于明白了蓝嘉维等人所说的“天机”是什么,心中感激不已。而后南宋多出一段关于蓝采和的传说,是的,就是蓝采和,被女诗人为了保护好友特意改了名字,而让李清照很喜欢的千代当然就成了何仙姑的原型。
北宋的旅游结束,蓝嘉维等人就像一场大梦苏醒,所有人都待在农场里很多天才回味过来。
“漂亮的书法”,李清照亲手书写的诗词被蓝嘉维小心地请人装裱了起来,蓝庆头一眼注意地书法,但是……
“李居安?李清照?。小维,怎么可能她亲手写诗给你呢?,咦,这是宋朝才有的贡纸吧?”
“爸,那是找人写着玩的,上次去古代带回来的纸”
“我说呢,这个字真是不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