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
柳莎莎洋气、娇纵,一年也有个把月呆在农村里,叔伯们也是农民。她家两个老师拿工资,至今还看黑白电视机、没冰箱、没洗衣机、没摩托,都是因为除了自己家的开支外,还要帮着家里的大伯、姑姑。
“家明,我觉得书上说勤劳可以致富是错的,我伯伯、姑姑那么勤劳,不一样穷得要死?”
“也不能这么说,只是大家勤劳的方式不对,我叔叔伯伯不就是勤劳致富?这两天你也看到了,他们哪个不是辛辛苦苦赚钱?”
“那你呢?”
这还真是个好奇宝宝,李家明将车推进堂屋还没来得及解释,戴着毛线帽子、洗好手面的小妹、满妹在二婶家的厨房前,已经扯直了脖子在喊:“莎莎姐,快点快点,我们吃蛋糕喽!”(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哇,真好看!”
等毛砣将蛋糕盒子打开,小妹、满妹她们都惊唿一声,奶油做得玫瑰、叶片在日光灯下栩栩如生,蛋糕上的‘生日快乐’字样,更让正招唿柳莎莎吃饭的二婶眼睛一红。
“毛砣哥毛砣哥,莫切,我们再看下子。”
“不切不切,诗梅婶婶呢?”
李家明轻轻抱着亦婶亦母的二婶肩膀,将她推到圆桌的上首坐下,从夹在蛋糕盒上的塑料袋里拿出蜡烛,佯装虎着脸道:“满妹,今天谁生日?”
“姆妈!姆妈,生日快乐!”
“二婶婶生日快乐!”
“诗梅婶婶生日快乐!”
一帮半大孩子、小妹子七嘴八舌地祝二婶生日快乐,已经开始点蜡烛的李家明还不满意,继续道:“一、二、三”
“姆妈(婶婶)生日快乐!”
这下整齐划一了,李家明满意地点点头,开始一丝不苟地插蜡烛,将一个漂亮的蛋糕插满三十八根蜡烛。有了些眼色的毛砣将厨房的灯关了,烛光之下的小脸洋溢着幸福、婶婶们脸上则是高兴与欣慰;柳莎莎也领着大家唱英文版的《生日快乐》,童声童气的英文歌让二婶扭过头去抹眼泪。
“姆妈(婶婶),你怎么了?”
红英婶婶她们很高兴孩子们的懂事,连忙解释道:“没事,诗梅婶婶是高兴。诗梅,许愿、吹蜡烛了!”
电视是个好东西,连红英婶婶都知道洋式生日怎么过。
“嗯”,抹去了感动的眼泪,豪爽的二婶也象电视里那样,默默向菩萨许了个孩子们个个有出息的愿,吹蜡烛、切蛋糕,开心地将切好的蛋糕装在纸盘子里递给大家。
“吃蛋糕喽!姆妈,你快吃,这种蛋糕可好吃了!”
“嗯”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蛋糕,连不怎么喜欢吃甜食的李家明都接过二婶的蛋糕,开开心心地吃。这是自己给二婶过的第一个生日,以后若是有机会,得年年都给她过。
哦,对了,阿婆的生日也快了。以前是没钱,现在有钱,也得让老人家过过洋式生日。其实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长辈高兴、觉得幸福!还有,得问妖精,不对,是柳莎莎同学借个相机,给阿公阿婆拍点相片。
几十块钱的生日蛋糕,婶婶们是舍不得吃的,都只吃一小块,其余的都想留给孩子们吃。李家明也不劝阻,长辈有长辈们宠爱孩子的方式,若干年后孩子们长大了,想起父母是如何留好东西给自己吃,对于已经长大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都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回忆。
“哥哥,我还想吃一块。”
“五哥哥,我也还想吃!”
李家明笑着将蛋糕盒子盖上,拒绝两个最小的妹妹的央求,“不行,明天再吃,现在得吃饭了。”
“哦”,俩个贪吃的小家伙嘴里答应着,可四只眼睛还是看着那盒子不转眼。
“家明,让她们吃吧,难得大家高兴。”
“嗯”。
正高兴的二婶发了话,李家明又打开盒子,给四个妹妹和柳莎莎切了一小块。至于毛砣、细狗伢就没份喽,他们是伢子、哥哥,哥哥就应该让着妹妹,好吃的她们先吃、好玩的她们先玩,这是李家明给他们定的规矩!
等大家吃完了饭,桂妹给大家沏茶,顺便得了个价值五分钱的签名时,柳莎莎才突然想起了礼物,连忙推了推李家明,小声提醒道:“家明,你求的佛珠呢?”
“等一会”
等吃饭最慢的满妹吃完了、又洗干净了手,回到家一直没机会送礼物的李家明,从短大衣里拿出那个古色古香的盒子,牵着满妹、小妹走到二婶面前。三人鞠了躬,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二婶,“二婶,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祝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啊?”
穷困的农村里不比城市,成年人不上六十岁不做生日酒,而且不重视散数生日,最多是生日那天吃碗长寿面,有些家境困难的甚至不过生日。正喝着茶的二婶从没收过生日礼物,一时间愣在那不知所措。
李家明将木盒子打开,里面是一串古朴的龙血木佛珠,在明亮的日光灯下晶莹通透。这是他托董昊从粤省南华寺求来的,二婶信观音菩萨、时常将李家明和满妹他们的懂事归功于观音菩萨。
李家明并不信佛,但他将晶莹通透的佛珠恭敬地取出,交给满妹示意她帮二婶戴上,解释道:“二婶,这是我托昊哥从庙里求来的。您对观音菩萨那么虔诚,观音菩萨一定会保佑您福满门,寿无疆。”
“家明”
二婶看着手腕上的佛珠,感动的眼泪夺眶而出,慌得满妹连忙伸出小手去擦,焦急道:“姆妈莫哭,姆妈莫哭。”
幸福的眼泪越擦越多,急得满妹也哭起来,转过身来用脚踢哥哥、用手打他。
“你是坏人,你是坏人,你让我姆妈哭了!我踢死你!我打死你!”
脸上挂着眼泪的二婶连忙抱住对侄子拳打脚踢的女儿,几下擦掉眼泪,露出个幸福的笑脸,安慰道:“满妹满妹,姆妈是高兴,姆妈是高兴。五哥哥对姆妈这么孝顺,姆姆高兴还来不及呢!”
“真的?姆妈,你莫骗我。”
“真的”,幸福的二婶在满妹挂着泪花的脸上重重亲了一口,笑容满面道:“当然是真的,姆妈是高兴得哭,姆妈从来都没今天这么高兴过!”
二婶高兴,满妹就高兴,李家明和小妹、满屋子的婶婶、兄弟姐妹也高兴。大家高高兴兴地喝着茶、烤着火,笑眯眯地看着刚刚还对哥哥拳打脚踢的满妹,在他脸上重重亲了一下以示歉意,拉着小妹站在椅子上洗碗筷,赚她们每天的一毛钱。毛砣和细狗则站在旁边,侍候着两个姑奶奶换干净热水、倒脏水。
上个月她们洗碗、扫地,一人赚了六块钱,加上金妹和桂妹的,她们买了个新皮球,正准备攒钱买副乒乓球拍。传祖叔答应了的,等过年的时候帮她们做张球桌,以后就可以在家也打乒乓球。
等满妹、小妹洗完了碗筷,金妹、桂妹扫完了地,李家明也起身带着她们回家做作业,婶婶们则继续坐在厨房里,围着温暖的火塘烤火。
几年都没到小堂妹掉眼泪了,红英婶拍了下还在笑的二婶一巴掌,打趣道:“诗梅,这下不愁了吧?”
火塘里的火苗熊熊,映在二婶脸上分外红火,对侄子的孝顺感到非常满足。
“不愁了,家明比亲生崽还有良心!”
“就是,大嫂早就跟你说,家明这伢子有良心,你还怕以后没人养老送终、披麻戴孝?”
“呵呵,明日要去苦竹滩拜拜,都是观音菩萨保佑得好。”
回到家的李家明也在笑,能让二婶高兴,也是他的幸福。前世二伯、二婶为了帮父亲送他去读自费大学,连他们最看重的屋都不做,自己总算是让亦婶亦母的二婶幸福了一回,也替亦姐亦母的大姐尽了回孝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拜佛其实是求心安
晨雾如纱,飘荡在群山之间如烟。
没吃早饭的二婶、红英婶她们带着一帮孩子,步行到了三里之外的苦竹滩,这里有座时常有些香火的观音殿。孩子们这么懂事又有良心,都是观音菩萨保佑的,今天得早早来感谢她老人家。
观音菩萨是佛,不喝酒、不吃荤,带来的供品都是水果、素饼。李家明他们三兄弟拿着扫把,在殿内殿外轻手轻脚打扫、拔枯草,几位婶婶则带着几个觉得好玩的小不点虔诚地跪跪拜拜。
观音殿是一前一后两间泥巴屋,中间有个小天井,还是前人用青石板铺就的。佛门清静,没有其他小庙那么些爆竹残屑、裱心纸灰之类的,倒是燃尽的香烛很多,青石板缝里都插有小竹棍,那是跟着大人来拜佛的皮伢子、淘气妹子们的杰作。
拜佛其实拜的是个心安,形式并不重要。李家明安静地清理着天井,将那些香烛棍子从石缝里拔出来,也将枯黄的野草拔出来,半信半不信的柳莎莎也蹲在他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拔。
“家明”
“嘘,安静。”
“哦”,柳莎莎看了眼虔诚的婶婶们,将问题咽了回去。
等李家明和柳莎莎将小天井里的香烛竹棍清理完,婶婶们也许完了愿、加完了香油,开始降茶。
降茶只是山里人的说法,其实是祈求菩萨的赐福,婶婶们将带来的茶叶供奉在观音菩萨的神位前。虔诚地跪拜完后,从燃烧着的香上掸了点香灰到茶叶里,又将茶叶包在香火上薰一薰,这样就可以得到菩萨的赐福,可以保佑信男信女福寿安康。
“家明,带莎莎、毛砣他们也来拜拜。”
“哦”
李家明带着七八个孩子也在观音菩萨雕像前拜了拜,跟着婶婶们又在佛前喃喃一阵,这才出了这座简朴的观音殿。这地方真好,以后心神不宁的时候,得多来坐坐。
回到家里,婶婶们快手快脚地煮粉丝,今天去拜了观音菩萨,那就不能吃荤,一人一个茶油煎的荷包蛋,也吃得几个小不点高高兴兴。
“哥哥,我作业昨天做完了,今天可以玩吗?”
“我也做完了!”
“嗯”
李家明一答应,小妹、满妹立即加快往嘴里夹米粉的速度,新皮球买来这么久,从来没好好玩过,今天一定要玩过瘾。两个最小的小家伙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一大碗米粉,扔下碗筷就去扫地,扫完地拿着小本子要完签名立即去玩皮球,还不忘催金妹、桂妹。
“你们快点啊,莎莎姐,快来玩。”
年龄稍大点的金妹想玩球,又得和姐姐一起洗碗,可真难为她可怜巴巴地看着桂妹。
桂妹都读四年级了,早没了这么重的玩性,“去玩吧,我一个人洗。”
嘴角还有蛋黄痕迹的金妹又可怜兮兮地看着李家明,让他有些哭笑不得,“去吧去吧,中午你一个人洗。”
“哎”,金妹也撒开小短腿就跑。
一会,柳莎莎也吃完了,跑去晒谷场陪三个小家伙玩了一阵,见李家明从厨房里出来往家里去,她连忙追了上来。早上的问题,她还没问清楚呢。
“家明,你昨天撒了谎!”
“嗯?”
“你不要王叔叔送,肯定不是因为他要讨账。我知道,讨账都是快过年了才去的!再说,欠账的人走了,他的店又不会跑,王叔叔完全可以让人通知他,等过年时再来。”
李家明的脚步停了一下,玩笑道:“那你说为什么?”
“不知道呀,要是我知道,我还问你干嘛?”
这孩子太聪明,跟这样的孩子在一起,不好之处就是不能随便胡扯。
“我告诉你,你不能出去乱说。”
“嗯,我保证!”
柳莎莎立即伸出小白手保证,李家明好笑地另外找了个理由,“莎莎,昨天王叔叔有事要进来,我们坐的是顺风车,并不麻烦他的。要是我们再让他送回家,一来是耽误了他办正事,二来还给他添了麻烦,明白了?”
“哦,你是说,他不知道昨天是诗梅婶婶生日,若是让他送回家,怕他为难?”
“对,能不麻烦人家的时候,尽量少麻烦别人,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麻烦的。”
“嗯,所以我爸爸教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李家明笑了笑,玩笑道:“柳大校长还真教育有方!”
“能不能不这么说话?好象你年纪挺大的!”
自己好象是有些老气横秋,李家明嘿嘿两声,岔开话题道:“莎莎,你不跟她们玩?我可是回家看小说,你以为我去玩啊?”
“昨天的问题,你还没回答我呢!”
昨天?就那个勤劳怎么就不能致富?
这问题要掰扯清楚,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再说,这孩子虽然比普通孩子聪明得多,李家明也不相信她就听明白,只好推脱道:“我哪知道?这问题,你应该去问柳老师。”
“我爸?算了吧,他只会跟我扯体制问题,说这是什么‘工农业剪刀差’,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我看你家里没人当官,也都是农民,不也两三下就赚那么多钱吗?他又说,这是特例,不具备普遍意义。”
什么?柳大校长平时跟孩子扯这些玩意?服了,还真是天才不走寻常路。
这些破事,李家明从不感兴趣,他就信一点,求人不如求已。再说难听点,那就是政府都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与其等政府慢慢改,还不如自己想办法,等官老爷们来改,黄花菜都凉了。
“对啊,所以我觉得你挺厉害的,我妈妈常说,弱者才给失败找理由。大家都一样的环境,凭什么人家有钱,你就穷?”
李家明立即闭嘴不谈了,昨天还说她伯伯、姑姑日子过得很穷,今天又跟自己说强者、弱者,十有**是柳大校长后院冒了点小火苗。这种事见多了,前阵子林工站曾站长的老父亲还打上/门去,说家里辛辛苦苦供他读书,结果他有了出息,天天抽着十块钱一包的‘白沙王’,却连弟弟结婚都不掏钱出来帮。
估摸着柳大校长平时对家里兄弟扶持多了点,搞得家里连电视机都是黑白的,就更别提冰箱、洗衣机、摩托车之类的大件。钟师母又不是圣人,这么多年在林业系统任教,拿着不比工资少的奖金、福利,到头来家里依然这样的光景,她即使不当着夫家的人面说,平时肯定也没少在家里、孩子面前念叨几句,这孩子想不通就跑自己这来自相矛盾了。
“哎哎,你在不在听啊?”
“在听啊,我也想不明白,所以才不晓得怎么回答。”(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预料之中的好消息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快,转眼就周末过完了,李家明他们也回到了学校,随着他们回校的还有不断的好消息。
这次崇乡中学算是在同古的教育界放了个小卫星,被其他乡镇中学老师们羡慕妒忌恨,自李家德那个公认的天才跳级读高中后,崇乡中学又得力压二中两年喽李家明和柳莎莎包揽初一语文竞赛、数学竞赛前两名,并且数学两人并列第一,张绍龙则拿了个第三名;初二的李欣华也拿下英语第一。
星期三课间操时,当柳大校长满面春风地站在临时搭起的小台子上,将几张奖状发给李家明、柳莎莎、李欣华、张绍龙他们四人时,整个初一年级沸腾了,连带着初二、初三的伢子都嗷嗷叫。自此,李家明也正式走上神坛,由传奇式人物变成了神话中人,而李欣华、柳莎莎是半神,张绍龙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