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鬼谷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读鬼谷子-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曹操撤军不久。长子袁谭不服死去父亲袁绍的安排,同袁尚为争夺继承人位置动起刀枪,互相残杀。袁谭打不过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再次出兵北进,杀死袁谭,打败袁熙、袁尚,很快占领河北。

  袁熙、袁尚被打败,又逃往辽东投奔了公孙康。夏侯惇等人对曹操劝道:“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臣服。今两袁前去,如虎添翼,是个后患。不如乘胜追击,占领辽东。”

  曹操笑道:“不必麻烦诸位将军了。几天后,公孙康自会送来两袁的头颅。”诸将都不相信。没过几天,公孙康果然献来了两袁的头颅。众人大惊,佩服曹操料事如神。曹操却说,“果然不出郭嘉所料!”

  原来,郭嘉前不久病死,死前曾写了封密信交给曹操,信中说:“两袁投奔公孙康,您切不要去进攻。因为公孙康一直忌怕袁家吞并辽东,二袁去投奔,他是心有疑虑的。如果丞相去进攻,公孙康就会借助二袁之力拼力抵抗,急切间攻不下来。如果暂时缓兵不动,公孙康与二袁必相火并,您就可以一举平定了。”

  大家见了郭嘉的亲笔信后,纷纷惊赞道:“这是又一次‘隔岸观火’!嘉真是天下奇才,可惜死得太早了。”曹操听了伤感不已。

曹操将计就计
曹操将计就计

  刘备到东吴联姻,偕夫人平安回到荆州,孙权以“招亲”为名谋取荆州的计划失败,十分恼怒,想兴兵进攻刘备,以报仇雪耻。谋士张昭劝阻道:“北面曹操日夜在想报赤壁之仇,只是怕我们同刘备同心合力,所以不敢轻率兴兵。今天主公如忍不住一时之忿,与刘备相互残杀,曹操一定乘虚进攻,东吴就危险了。”

  孙权说:“那么怎么办?”

  谋士顾雍献计道:“我看还是派人到许都去,推荐刘备为荆州牧。曹操知道后,认为我们两家十分团结,就不敢向我们东吴发动战争,而且刘备也不会怨恨主公。之后,再用反间什,唆使曹操、刘备相互吞并,我们就可以乘虚谋利,荆州就有可能为我所得。”

  孙权即派华歆带着奏表前往许都。

  曹操接见华歆后,手足无措,心情慌乱。谋士程昱说:“丞相在矢石交攻的时候,也未曾害怕过,今天听说刘备得了荆州,为什么就如此惊慌?”

  曹操说:“刘备是人中之龙,平生未曾得水。今天占领荆州,是困龙跃入大海,谁是他的对手?我怎么不心惊胆战呢?”

  程昱说:“丞相知道华歆的来意吗?”

  曹操说:“不太清楚。”

  程昱说:“孙权一直是忌恨刘备的,常常想发兵进攻他,只怕丞相乘虚袭击东吴,所以派华歆为大使,推荐刘备为荆州牧,这是安抚刘备,并断绝丞相‘渔翁得利’企图的手段啊!”

  曹操猛然醒悟:“对,对!”

  程昱说:“我有一个计策,让孙、刘之间自相火并,丞相可以乘虚谋利,将他们两家各个击破。”

  曹操大喜,急问:“什么计谋?”

  程昱说:“东吴最倚重的将领是周瑜。丞相向皇帝推荐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并留华歆于朝廷重用。这样,孙权、周瑜为得到南郡、江夏,一定会兴兵*刘备。我们乘虚进攻,不是很好吗?”

  曹操立即采纳程昱的建议,将孙权踢来的球踢了回去。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程昱所料,周瑜既然接受了南郡太守的任命,便向孙权提出兴兵夺回荆州的要求。自此,孙、刘两家又开始了争战。结果周瑜斗不过诸葛亮而活活气死。

  高手过招是不会按常规出牌的。孙权想尽办法也夺不回荆州,就把矛盾交给曹操,他举荐刘备为“荆州牧”,这简直就是在捅曹操的疮疤,想就此引起曹刘大战,自己坐山观虎斗。曹操何等聪明哪会上当,反而向皇帝推荐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又把矛盾交还给孙权。只有周瑜最不聪明,看不透这是高手在过招,一个小小的太守,就冲昏了头脑,白白搭上了一条性命。这个故事太精彩,简直把鬼谷子的“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演绎得淋漓尽致。 。。

第二节:事无常师
第二节:事无常师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笔者字面理解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世上富贵没有一个定式,任何事务也不会有固定不变遵循的规律;

  圣人无常与,无不与;

  所以圣人不会随便苟同别人,也不会不苟同别人;

  无所听,无不听;

  不会什么都听,也不会什么都不听;

  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

  按照事物的规律制定谋略,才是主要的。

  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合乎那里的条件就会脱离这里的条件,所以任何计谋不会两全其美,必然存在面向此而背离彼,面向彼而背离此。

  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

  把这个规律应用于治理天下、国家、家庭、自身,都要认真分析主观条件而制定相应的谋略而行之;

  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办法只有一个,先制定谋略,再用前面讲述的“飞箝”之术行之,必然从心所欲。

  笔者感悟

  鬼谷子用辩证法的哲学思想阐述了“事无常师”“谋无定谋”的道理。

  鬼谷子用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世界上追求富贵的方法是没有一个公式可以套用的,任何事务也不会有固定不变可以遵循的规律。也就是说,事物是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变化的,要随着变化中的事物而变化。所以,大智慧的人是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但是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人群的。他们不会什么都听,也不会什么都不听,对有用的成分他们就吸收了,对无用的东西,他们就“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归根结底,就是要按照不断变化的事物规律制定应变谋略,谋略一定是与时俱进的、合乎规律的、切实可行的。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人认为富贵是有定势可依的,这个定势就是劳动,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中国人不相信“天上会掉下一个林妹妹”,所以中国人常说“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这就是“世无常贵”的深刻内涵。中国人不会死板的看问题,所以中国人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言论,中国人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事实胜于雄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这些都是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也就是鬼谷子的“事无常师”的哲学思想。

  任何事物,我们满足了那里的条件,就会脱离这里的条件;满足了这里的条件,就会脱离那里的条件。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制定的任何谋略也不会两全其美,必然存在面向此而背离彼,面向彼而背离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要把正确的谋略用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正确的对象,否则在高明的谋略也是纸上谈兵。把这个规律应用于治理天下、国家、家庭和修身上,都要认真分析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而制定相应的谋略才能行之有效。

  办法只有一个,先按照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谋略,再用前面讲述的“飞箝”之术行之,必然从心所欲。

  鬼谷子的“事无常师”“谋无定谋”的思想,还是强调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

  孔明令高翔假装运粮,驱驾木牛流马,往来于上方谷内。夏侯惠等,不时截杀,半月之间,连胜数阵。司马懿见蜀兵屡败,心中欢喜。

  一日,又擒到蜀兵数十人。司马懿唤至帐下问:“孔明今在何处?”俘虏告诉他:“诸葛丞相不在祁山,在上方谷西十里下营安住。今每日运粮屯于上方谷。”司马懿详细问完,即将众人放了。

  于是司马懿召集众将说:“孔明今不在祁山,在上方谷安营。你们明日,可一齐并力攻取祁山大寨。我自引兵来接应。”众将领命,各各准备出战。

  司马师说:“父亲为何要攻击诸葛亮后方?”司马懿说:“祁山是蜀人之根本,若见我兵攻打,各营必都会来救。我便去攻打上方谷烧他们的粮草,使其首尾不能相接,必大败。”司马师拜服。

  司马懿命令大军开拔,命令张虎、乐进各引五千兵,在后救应。

  诸葛亮正在山上,望见魏兵或三五千一行,或一二千一行,队伍纷纷,前后顾盼,料定必来取祁山大寨,于是密传令众将:“若司马懿亲自前来,你们便去劫司马懿大寨,夺了渭南。”众将各各听令。

  魏兵都奔祁山大寨而来,蜀兵四下一齐呐喊奔走,虚作救应之势。司马懿见蜀兵都去救祁山大寨,便引二子和中军护卫人马,杀奔上方谷而来。

  魏延在谷口只盼司马懿到来,忽见一枝魏兵杀到,魏延纵马向前一看,正是司马懿。魏延大喝一声:“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司马懿挺枪接战。不上三个回合,魏延拨回马便败走,司马懿随后赶来。延只望七星旗处而走。懿见魏延只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而追。令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司马懿居中,一齐攻杀。魏延引五百兵退入上方谷中。

  司马懿追到谷口,先令人入谷中哨探。回报谷内并无伏兵,山上都是草房。司马懿说:“此必是积粮之所也。”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

  司马懿很是怀疑,对二子说:“倘有兵截断谷口,怎么办?”话音未落,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了,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下马抱着二子大哭:“我父子三人都要死在这里了!”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全部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

  司马懿大喜:“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兵奋力冲杀。张虎、乐进也各引兵杀来接应。马岱军少,不敢追赶。司马懿父子与张虎、乐进合兵一处,同归渭南大寨,不想寨栅已被蜀兵夺了。郭淮、孙礼正在浮桥上与蜀兵接战。司马懿等引兵杀到,蜀兵退去。懿烧断浮桥,据住北岸。

  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听知司马懿大败,失了渭南营寨,军心慌乱;急退时,四面蜀兵冲杀将来,魏兵大败,十伤*,死者无数,余众奔过渭北逃生。

  诸葛亮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大起,心中大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没想到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都逃走了。孔明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鬼谷子说:“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诸葛亮“人算不如天算”,纵然是妙计高天下,也算不过老天爷的变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曹操卸鞍骄敌
曹操卸鞍骄敌

  曹操领兵救援东郡太守刘延,解除白马之围后,正在收兵后撤,忽报袁绍派河北名将文丑率大军来攻,扬言要报关羽斩杀颜良的大仇。文军已渡过黄河,前锋将与曹军后卫接触。曹操略一沉吟,立即传令:以后军为前军,以前军为后军;粮草先行,军兵在后。

  部将吕虔惊问道:“粮草在前,部队在后,这是为什么啊?”

  曹操说:“粮草放在后面,多被掠夺,放在前面比较安全。”

  吕虔说:“倘若碰到劲敌,让他们掠去,怎么办呢?”

  曹操说:“且等敌人到达时,再作道理。”吕虔疑虑重重,莫名其妙。

  于是,曹军驮着粮食辎重的马队沿河堑至延津一带,一路逶迤行进。曹操的指挥位置处在后军,忽听得前军乱糟糟地叫喊,急忙派人前去查看。一会儿,有人报告说:“河北文丑大军已到,我军纷纷抛弃粮草,四散奔逃。而后军距离尚远,救应不及。”部将们都显露出疑虑不安的神情,愣愣地望着曹操。

  曹操也不多说,只擎起马鞭朝着南边一个土丘指了指:“此处可以暂时躲避一下。”曹军人马一齐奔上土丘。曹操又命令士兵全部解除甲衣,卸下马鞍,将战马放到土丘四周休息。文丑军队乘势追杀而至。

  将领们说:“情势危急,我们还是急收马匹,退兵至白马吧。”

  谋士荀攸忙说:“这正是诱惑敌军的时机,为什么要退兵?”

  曹操连忙向荀攸频频丢眼色,并拈须微笑。荀攸领会了他的用意,不再说破。

  文丑抢到了粮草,见土丘下全是丢弃的战马,又令军队抢马,于是士兵争先恐后夺取,队形完全乱了套。曹操见机会到了,便令士兵一齐冲下土丘冲杀,文军顿时大乱。曹军四面包围文军,文丑挺身出来独自迎战,手下士兵自相践踏。文丑遏制不住乱军,只得拨马而逃,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曹操命令全军拼力追杀。文军大半落水,死伤惨重。曹军先前所失粮草、马匹悉数夺回。

  后来,在庆功宴上,曹操对吕虔说:“我之所以命令把粮草放在前面,以后又让卸了鞍子的战马休息,目的是卑而骄之,诱使敌人麻痹轻敌,自乱其军。这一计谋只有荀攸先生知道啊。”众将钦佩不已。 txt小说上传分享

曹操寒夜筑土城
曹操寒夜筑土城

  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在潼关交战。交战开始,曹操自恃兵强马壮,一马当先,想一举击溃马超。不料,马超骁勇异常,他所率领的西凉兵个个骁勇善斗,随着马超一起冲杀过来。潼关一战,曹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曹操只得收拾残军,渡过渭河,到达北岸。马超官兵乘胜追击,驻扎于渭河边,截断了曹操的交通运输,使官军一时难立营寨。曹操知道,如不赶快安营扎寨,马超随时有可能发起攻击,无营寨的军队将不堪一击。可是,北岸的附近没有现成的城池可供安营扎寨。为此,曹操焦虑万分。

  这时曹操手下有一个幕僚向他建议说:“丞相,我们可以取渭河的土来筑个土城。”曹操觉得有理,就调了3 万兵马,让他们挑土筑城。可是,渭河的土尽是泥沙。俗语说,沙子筑塔,不过三尺。这渭河的沙土松散得怎么也垒不起墙来。加上马超的兵马常来骚扰,急得曹操日愁夜叹。

  当时已是初冬时节,一连几天,乌云密布,有时还间或下起雨来。这一切告诉人们,严寒即将来临。这一天,曹操正在犯愁,忽听有个隐士求见,对曹操说:“丞相一直要筑城安营,为何迟迟不动?”

  曹操叹了一口气说:“这里都是沙土,土城随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