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餐之前20~40分钟,吃一些水果或饮上1杯果汁,可以顺利又无痛苦地防止因进餐过多而诱发的肥胖。由于在水果或果汁中富含果糖及葡萄糖,同属“单糖”,可以快捷地被机体吸收“运作”,使因强体力或脑力劳作而减低的血糖得以恢复,满足肌体对热量与血糖的紧迫“渴求”。
消除秋愁有妙方
秋愁是一种季节性心理疾患,宜通过食疗加以消除。现介绍几种消除秋愁的食疗方。
糯米大枣粥:糯米60克,红枣20克,桂圆10个,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成粥,即可食用。
莲子桂圆百合汤:莲子适量,桂圆肉7~10个,百合3颗,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0分钟,加入冰糖适量,拌匀,即可食用。
鹌鹑枸杞汤:鹌鹑1只,去毛及内脏,清洗干净;枸杞20克。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浓汤,即可吃肉喝汤。
野鸭郁金汤:野鸭1只,去毛及内脏,清洗干净;郁金10克。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浓汤,即可吃肉喝汤。
秋季食忌
忌食辛热香燥的食物: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品,多食助燥伤阴,可以加重内热,使燥邪侵犯人体。所以,秋季忌食辛热香燥的食物。
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油腻食物,秋季食用后难以消化,容易积于肠胃之内。加之脾胃功能较弱,食用油腻煎炸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积滞之热,不利于人体适应秋季干燥的特性。所以,秋季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
忌生吃水生植物:在我国的南方,秋季是大部分水生植物收获的季节,也是囊蚴最多的季节。如荸荠、茭笋、菱角等,它们大都质白鲜脆、清凉爽口,吃起来味道很美,并有清热解毒、开胃消食、化痰止咳等医用功效。
但是,生吃这类水生植物,极容易导致姜片虫的感染。姜片虫是寄生在人体中的一种吸虫,通常寄生在小肠内,靠吸盘的作用牢牢吸附在肠壁上,使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甚至形成溃疡,一般常伴有腹泻、食欲不振;儿童感染后,会出现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少数情况严重者,可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因此,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
秋季宜注重精神调养(8)
忌吃肥甘食品:中医认为,秋季主肺气,肺主辛味。如果肺气太过,往往会导致肝气抑郁。秋燥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方面,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忌吃肥甘食品。
忌食未洗净的河蟹:“秋风响,蟹脚痒。”意思是说,每当菊黄稻香的时节,螃蟹就会爬到岸上来,正是捉蟹的大好时机。这时的螃蟹,个大,体肥,卵黄顶盖,肉脂丰盈,味道最美。但是,忌食未洗净的河蟹。因为,河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种细菌和污泥。有些人因为未将蟹洗刷干净,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食入体内,导致生病。
秋季吃蟹防中毒:吃蟹的好时候是秋后,但螃蟹的一些器官是有一定毒性的,因此吃螃蟹忌忽视防中毒。这些器官包括蟹胃(在背壳内前缘中央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蟹肠(由胃到脐的一条黑线)、蟹心(俗称六角板)、蟹鳃(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只有清除了螃蟹的这些器官后再吃,才能避免中毒。
秋季忌螃蟹与柿子同食:秋季,蟹肥正是柿熟时,要注意忌螃蟹与柿子同食。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往往会造成发酵*,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
秋季忌螃蟹与茶水同食:如果边吃螃蟹边饮茶水或者吃螃蟹后不出1小时就饮茶水,那么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均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病症。所以,秋季吃螃蟹时和吃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
忌大枣与黄瓜、胡萝卜一起食用:被誉为“天然的维生素丸”的红枣,忌与黄瓜、胡萝卜一起食用。因为,胡萝卜含有抗坏血酸酵酶,黄瓜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两种成分都可破坏红枣中的维生素C。
小儿忌吃生枣:色彩鲜艳,美味可口,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喜庆的红枣,是秋季佳果。但是,小儿忌吃生枣。
大枣本为甘温补益之品,但生吃便可造成腹胀、腹泻。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多食(生枣)乏人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气,助湿热。”大枣每至将熟未熟之际,小儿多贪食,常引起消化不良。另外,干枣多晒于地上,皮褶皱处常匿虫卵,故李时珍引《大明本草》强调说:“(生枣)有齿病、疳病、虫病,人不宜啖食,小儿尤不宜食。”
忌空腹食用荸荠:秋季陆续上市的荸荠,具有消积化食的功效,食积腹胀患者食用适宜。如果空腹食用荸荠,不但起不到充饥的效果,反而会使胃部不适。所以,秋季忌空腹食用荸荠。
忌生吃莲子:莲子,又名莲子肉、湘莲肉、建莲肉,营养丰富,主要含有蛋白质、钙、磷、铁质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淀粉等成分。但是,莲子性涩滞,可影响脾胃的工作,《本草纲目拾遗》说“生则胀人腹”。所以,秋季忌生吃莲子。
忌多吃杏:到了秋季,黄澄澄的杏就陆续上市了。杏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等一般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独特的苦杏仁苷、黄酮类物质等,是防癌抗癌的佳果。
杏虽然具有这种独特的魅力,但是我们也提出忠告,吃杏有益,忌多食用。因为杏具有强烈的酸性,多吃会使胃酸增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溃疡病。杏性温,多吃容易上火,会诱发疖肿、腹泻,对牙齿不利,容易发生龋齿。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杏伤人”之说。所以,秋季忌多吃杏。。 最好的txt下载网
秋季宜注重精神调养(9)
忌生吃白果:秋令果品白果,又名银杏、公孙果,备受人们喜爱。但生白果的外皮中含有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醇等有毒成分,可造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呕吐、腹痛、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制熟后则毒性减弱,表皮也容易脱落。所以,秋季忌生吃白果。
忌吃发苦的柑橘:秋季成熟的色彩艳丽的柑橘,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果品中的佼佼者。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忌吃发苦的柑橘。因为,在未成熟的柑橘中含有较多的苦味物质,食用这种带有苦味的未成熟的柑橘,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受了冻的柑橘的原生质脱水,蛋白质及胶体产生不可逆转的凝固作用,失去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细菌就会在其中加速繁殖,使柑橘的苦味加重。这种柑橘不但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而且不卫生,对人体有害无益。
忌多吃和空腹吃柿子:秋季上市的柿子,既好看又好吃,营养也很丰富,但是忌多吃柿子。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果胶和胶酚,这两种成分在柿胶和柿核中尤其多。果胶和柿胶酚遇到胃酸后可凝结成块,甚至会变成像石头一样的硬块——胃柿石。吃柿子时应去皮,每次不要吃得太多,一次只吃1~2个便可。如果柿子吃多了,极容易引起胃柿石。未成熟的柿子就更不能吃了。空腹时人体胃酸多,而柿子中含有的胶酚、果胶及单宁等物质,它们与胃酸相遇后会凝结成小块。小块又可逐渐凝聚成大块硬物,形成胃柿石,小者如杏核,大者如鸭蛋。胃柿石与食物残渣相积聚,越积越大,越滚越硬,使人胃痛、恶心、呕吐、厌食,严重者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肠梗阻。所以,秋季忌空腹吃柿子。
忌柿子与甘薯同食:柿子和甘薯都是秋季时令美食,备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如果柿子与甘薯同食,由于甘薯中含有“气化酶”和粗纤维,在人的胃肠中容易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增多,促使胃柿石形成。所以,秋季忌柿子与甘薯同食。
忌食用有洞无虫的栗子:秋季,栗子大量上市。栗子是害虫喜爱的“盘中餐”之一。一生三代的食心虫,第一代幼虫危害梨树,第二代危害玉米,第三代危害栗子。食心虫“安家”在栗子里,一些黑心的商贩便用敌敌畏喷洒在外壳上,然后用袋装起,以此驱赶害虫。虽然这种驱虫方法简单有效,但农药残留量极大。因此,如果买到一些外壳有虫洞、里面却没有虫子的栗子,最好忌食用。
秋季鲜藕忌生吃:“秋季好食藕。”藕主要含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生藕虽然鲜嫩可口,但有些藕寄生着姜片虫,很容易引起姜片虫病。姜片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其卵落入水中就会发育成毛蚴,并在螺蛳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钻出螺壳附在生藕上,形成囊蚴。人吃了带囊蚴的生藕,囊蚴就会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成虫附在肠黏膜上,会造成肠损伤和溃疡,使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儿童还会出现面部浮肿、发育迟缓、智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虚脱而死亡。所以,秋季鲜藕忌生吃。
秋季花生忌生吃:秋季是花生成熟的季节。有人喜欢吃生花生,说它又甜又脆,营养丰富。其实,这种吃法很不科学。一方面,花生含有大量脂肪,如过多生吃,可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另一方面,花生长在地里,表皮易被寄生虫卵污染,生吃易感染寄生虫病。另外,鼠类最喜欢吃花生,如生吃被鼠类污染过的花生,易患流行性出血热。所以,秋季花生忌生吃。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秋季宜注重精神调养(10)
秋季药养
秋季进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的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身体显得相对虚弱一些;二是秋天气候干燥,易伤人体阴津,人们在秋天常感到口唇干燥,咽干,皮肤干燥,说明燥气可消耗人体的津液。津液既损,滋补津液就是秋天药养常用的办法。其基本原则是应滋润,切忌耗散,平时可服用西洋参、沙参、天冬、麦冬、玉竹、百合、冬虫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贝、胖大海等益气滋阴,宣肺化痰的中药来保养。秋分至立冬易发燥病,可用生地、百合、党参、麦冬、甘草等,以防秋燥。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或叫种洋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西洋参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能用于气阴虚所致的少气、口干而渴、乏力等症,或肺阴虚所致的咽干、声音嘶哑、干咳等症,这是因为西洋参能补气养阴;二是西洋参可用于阴虚发热的午时潮热而绵缠日久,或久咳、咯血、痰少等症;亦可用于高热病中气阴受损所致的气短乏力、口渴、脉无力等症,这是因为西洋参能养阴清热。还要说明一点的是,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特别是秋天,更是以服用西洋参为最好。
沙参:有南、北之分,二者清养肺胃之功相同。北沙参甘苦淡凉、滋阴力强;南沙参甘微苦凉,功同北沙参而力稍逊。沙参为清养保健之品,常用于补益保健。沙参在使用时,一般是入药水煎服,每次10~15克。
玉竹: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作用;是养阴生津之佳品。本品单用即效。
天冬:功能清肺降火,滋阴润燥。天冬亦有润肌悦颜、健身延年的作用、天冬单用就有效,以鲜天冬捣汁熬膏,每服一汤匙,早晚空心温酒下,久服有益气延年之功。天冬根含天冬素(天冬酰胺)、黏液质、谷舀醇及5…甲氧基甲醛糠醛,所含苦味成分为甾体皂苷。其药理有抗菌及抗肿瘤作用。
除上述几味药可在秋季作为补剂服用外,亦有一些中成药可服用,如:
人参健脾丸:主要由党参、白术、陈皮、麦芽各100克枳实、神曲各150克,山楂45克组成。功能健脾消食,主治脾胃虚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闷饱胀,不思饮食。每日二次,每次服15克,用温开水送服。
生脉饮:主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能益气生津,以治疗气虚津伤所造成的体倦汗多、短气、心悸,口干及气虚性喘咳。口服安瓿剂,每次10毫升,日服3次。
上述各种中成药,可消除燥热之邪对人体的侵袭,即使是没有造成口干、舌燥之津伤者、亦可少量用之,但因滋阴药多厚腻,凡脾胃虚弱者,当先调理脾胃。
秋高气爽话“咳嗽”
“咳嗽”在传统中医学中为一病名,现代医学中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哮喘等都属于本病范畴。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易为燥邪所伤。在秋季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津。肺失津润,秋风一起,有不少人开始感冒咳嗽,或干咳少痰,痰黏难咳出,或痰稠色黄,或痰稀色白,或痰中带血,或胸闷气喘。轻者咳声不断,重者迁延难愈,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尤其有些患者夜间咳嗽明显,妨碍正常休息和睡眠,让人苦不堪言。所以,秋季防咳嗽刻不容缓!
中医强调“治未病”,伴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天的来临,我们又可以采取哪些手段防患于未然,尽量不去“招惹”咳嗽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随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被褥,防止受凉:尤其早晚温差大,出行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必机械地去照搬“春捂秋冻”,毕竟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利就会变成弊的。因为过度地去“秋冻”,结果感冒了,发烧了,咳嗽了,肺炎了,岂不太教条了?
第二,注意加强营养,以滋阴润肺为主:秋冬季气候干燥,而前面提到过肺“喜润而恶燥”,因此我们在平素注意饮食均衡的同时,应以滋阴润肺为主。肺脏功能正常,自然咳嗽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黄帝内经》中提到“秋冬养阴”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中药中麦冬、沙参、百合、枸杞等均为养阴润肺之品,大家可以在熬粥时适量加入些。还有大伙都知道的梨、甘蔗、蜂蜜、银耳等也都是不错的滋阴圣品。
第三,多饮水:看似简单,其实很实用。有些人认为不口渴不用急着喝水,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口渴是人的神经系统对体内缺水的一个较强烈的反应,如果你感到口渴,此时你的身体已经是处于较严重的“脱水”状态。许多杂志中提倡每天喝8杯水才算科学,其实个人认为没有那么绝对,完全可以因人而异,体型瘦小,自然可以少喝些,反之,人高马大者多喝些更合适。而之所以强调8杯,其实意在强调饮水的重要性而已。而饮用什么样的水好呢?白开水即可,又简单又实惠,加入些蜂蜜当然更好!
第四,勤锻炼: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正气”何来?多锻炼就是一个重要途径。生命在于运动,说的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
第五,防过敏:秋季空气干燥,又是叶落草枯时节,食物和空气中的致过敏物质大量增加,极易侵犯一些有“宿根”的人,也就是西医所说过敏体质的人,常引发哮喘。由于这些人体质素虚,对大气的温度、湿度等变化又极为敏感,极易因感冒而诱发支气管哮喘。因而,这些特殊人群一定要格外注意了。
。。
秋季要重视脱发的防治
之所以要强调在秋季防止脱发,原因是秋天气候干燥,人们若保养不当,易伤肺气。按祖国医学理论,肺主皮毛,肺气虚则卫外不足、毛发不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