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陈武只能一面继续等待,一面让人随时准备点燃烽燧台,放飞求救信鸽。
虽然他清楚,其实,假如现在合黎山遭遇敌人袭击的话,那么,即使北地或者河套的汉军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派出大军来援。
但,最起码,也需要半个月才能赶到此地。
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
正担心着自己派出去的骑兵和补给车队的安全问题,忧虑着要不要放飞信鸽的时候,忽然远方的地平线上,卷起了阵阵烟尘。
从烟尘规模来看,这是一支至少数千人的庞大队伍。
陈武连忙将千里镜调转过去,仔细观察。
只见千里镜之中,一面高高的战旗出现在了眼帘。
“细柳营!是细柳营!”陈武惊呼出声。
没有人能认错这面战旗。
汉军序列之中,有且只有两支以熊为战旗的部队。
而以滚滚为战旗者,独细柳营而已。
这支史诗般的军队的战绩,毋庸置疑。
它是帝国的长矛,参与了自元德以来的几乎所有对外作战,战功薄之上,匈奴的大当户、骨都侯,足有数十人,缴获的匈奴大纛,更是多达十余面!
它是帝国的坚盾,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长城。
自建军以来,这支部队就是抗击外侮和平息内乱的急先锋。
随即又一面战旗出现。
“羽林卫!”陈武目瞪口呆!
比起细柳营,羽林卫无疑更加霸道!
这是大汉天子的亲卫,大汉帝国的利刃!
当今天子曾经赞誉道:国之羽翼,护国之剑。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随即,虎贲卫的猛虎战旗,棘门军的苍鹰战旗和灞上军的黑龙战旗也都出现在视线之中。
“我的天!”陈武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细柳营、羽林卫、虎贲卫、棘门军、灞上军、南军、北军。
仅仅是他能识别出来的旗帜,就已经让他目不暇接。
而这些战旗所代表的军队,无论哪一支出现在此,都意味着一场史诗般的战争将拉开帷幕。
而这些战旗全部出现,那就只能表示朝廷已经决意发起一场灭国之战!
不!
如此多强军的云集,只能表明一件事情!
朝廷要毁灭整个世界!
自高阙之战后,汉军再未集结过如此多的精锐之师。
高阙之战也表明了,一汉当五胡的事实!
事实上,现在即使是北匈奴也承认了,任意一支汉家野战军团,都有在野外单独战胜五倍于己的匈奴骑兵的战力。
西匈奴之中更是有一句谚语:十则战之,五则退之,三则逃之,一则降之。
意思就是在野外遭遇汉家野战部队,必须要有十倍兵力优势,方能与之一战,得有五倍兵力优势,才有可能全身而退,若只是三倍兵力,那就弃卒保车,赶紧逃命吧,能逃多少是多少,至少可以止损。
若仅仅与汉军兵力相当,那就别逃了。
逃也逃不过,还是跪下来投降的好。
如今,朝堂诸公丧心病狂的将这么多的强军派来此地。
西匈奴除了跪下来之外,陈武想不到他们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
毕竟,这可是细柳营!
这可是羽林卫!
这可是虎贲卫!
他们的战旗上,沾满了鲜血,他们的刀剑之中,亡魂无数。
在整个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虎狼之师!
哪怕是当年,秦始皇帝麾下百战百胜,并吞六国的无敌铁军,与这些今日的强军相比,也是相形逊色。
除非,由武安君挂帅,任命商君为相,用张仪为卿,以司马镶且为参谋,让孙子、孙膑为军师。
不然,就没得打!
胸甲一冲,任何方阵,立刻土崩瓦解。
轻骑跟进冲杀,一切阵型都将支离破碎。
陌刀兵紧随其后,强大的神臂弓远程覆盖,近距离内连弩齐射,在超远距离上,还有投石机带着巨石来袭。
在陈武的认知中,这个世界不存在能与一支这样的,几乎没有缺陷的军队抗衡的力量。
只是……
等这支庞大的队伍,走近了一看,陈武疑惑的摸了摸头:“怎么这么少?”
几乎所有的战旗之下,都只有一支百余人的队伍。
也就是细柳营战旗之下的队伍要多一些,但也不过千余人而已。
看样子,此番来的不过是一些先头部队?
但也不像啊!
作为曾经在武苑受训过的帝国高级军官,陈武虽然只是出身郡兵,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边疆守备校尉。
在汉军序列之中,他属于郡兵,而非野战军官。
但他也清楚,依照元德五年下发各部的《作战临敌操典》,大军出征,先锋必定要有至少一部校尉的作战力量。
但,如今未有细柳营,符合了作战操典的要求。
其他各部,都不像是来作战的。
倒像是……
“观战吗?”陈武在心里嘀咕着。
这样一想,倒也是能解释的通了。
若其余各军是观战团和军官团,这样的规模倒也正常。
但问题是西匈奴的那帮怯懦之辈,用得着派出这样规模的观战团吗?
在陈武的认知里,西匈奴的军队,不仅仅怯懦,缺乏意志。
纪律更是涣散无比,根本就没有什么组织。
西匈奴的贵族们,更是骄奢放荡,根本没有什么豪杰。
这样的对手,只要朝堂下定决心,想要消灭,几乎不需要费什么劲。
…………………………
汉军的到来,自然立刻引发了整个合黎山附近,所有人的注意力。
羌人各部,在山峦和密林之中,胆战心惊的看着这样一支无敌的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从他们面前走过。
萨满祭司们手忙脚乱的祷告神明,祈求指引。
而西匈奴各部的牧民,则如惊弓之鸟一样跳了起来。
立刻就有人急急忙忙的将此事传回居延。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节 惊慌的世界(2)
这一日,整个合黎山周遭的无数部族,都胆战心惊的看着那支从地平线上,气势汹汹而来的汉军。
“汉朝居然如此强大?”无数深山之中的羌人首领,被这支气势威严的大军,吓得胆战心惊。
羌人从未见过这样威武、充满了杀气的军队。
在羌人们的记忆里,哪怕是曾经让他们胆战心惊,闻之色变的折兰骑兵,在这支大军面前,也相形见绌。
面对这支忽然杀来的大军,羌人各部,纷纷提心吊胆。
在过去百年的历史上,羌人一直是河西地区,备受欺凌和打压的群体。
匈奴人和月氏人,都将羌人视为麻烦的制造者、对自身统治的威胁者,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击和压制。
任何羌人部族,一旦被匈奴人发现踪迹,追踪到部族的驻地,那么,马上就会有匈奴骑兵拍马杀到。
所有的男人,但凡敢于抵抗,统统都会被杀死,女人和孩子则全部掳走。
如今,汉朝人来了。
汉朝人会怎么对待自己?
没有人知道。
羌人只能在战战兢兢之中,凝视着这些远方异域的来客,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他们的举动,同时,胆战心惊的揣测着汉朝人的目标。
而其他游牧于合黎山一带的游牧民,则如同惊弓之鸟,四散而逃。
他们知道,汉朝人忽然大举来此,这意味着战争。
“汉朝人真的要灭绝引弓之民吗?”许多部族的首领忧心忡忡。
…………………………………………
骑在马上,剧孟一边好奇的眺望着这个未知的陌生世界,一边在脑海中回忆先前看过的有关合黎山一带的情报和自己将要面对的敌人的具体情报。
心情自然未免有些紧张和不安。
在此之前,剧孟从未挂帅出征。
他一直在长安城,侍卫在天子身边。
作为当今天子最信赖和最得力的贴身侍卫,九年以来,剧孟一直兢兢业业的恪守本职。
在长安城中,他更是人人敬仰和羡慕的对象。
荣华富贵,高屋美宅,奇珍异宝,自是享之不尽!
他甚至只需要勾勾手,从长安到交趾,自安东到齐鲁,愿意敬献妻女、财宝的人,足可以从长安城排到增山关。
但……
荣华富贵也好,高屋美宅也罢,仰或者美人珍宝,在他剧孟眼中,其实不值一文。
他这一生,也从不在乎这些东西。
大丈夫,既生于一生,自不可蝇营狗苟,而当效仿鸿鹄,展凌天之志。
剧孟一直在渴望和幻想着,自己能有朝一日,可以挂帅出征,建功立业,扬名于世,在青史之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等待了九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但他却也因此莫名的紧张起来。
没办法,他从未有过领兵作战的经验,此番出征,是他头一次要面对变幻莫测,波云诡异的战争。
虽然敌人很弱。
所有的情报和信息都表明,他所要面对的对手,乃是一群乌合之众,散兵游勇组成的西匈奴骑兵。
那些曾经在河西走廊活跃过,或者曾经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可怕万骑,在今天早已经灰飞烟灭了。
唯一能够对汉军稍微构成威胁的,也就是西匈奴现在的唯一支柱折兰骑兵。
但折兰骑兵,在马邑之战就已经被汉军覆灭。
现在的折兰人,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镇压世界,鞭笞世界,号为单于之鞭的可怕骑兵。
汉军当年在武周塞下,连全盛时期的折兰骑兵,也可以覆灭。
何况今天的折兰骑兵?
然而……
剧孟很清楚,自己不能大意。
汉军此番,乃是劳师远征而来,而自己的对手,则是以逸待劳,占有地利。
地利的优势,足以弥补其战力的不足。
“派出使者了吗?”剧孟对着身侧一位校尉问道。
汉军此战,能出动的兵力,最多不过一万步骑。
与之相比,西匈奴可以动员数万军队,又占有地利优势。
远道而来的汉军,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作战,必定会有些水土不服。
所以……
剧孟将注意力盯上了这合黎山周围的羌人以及在合黎山身后五百余里游牧的休屠、浑邪旧部。
高阙之战时,休屠人临阵投降,浑邪部则跟着匈奴人撤退到河西。
战后,投降的休屠部族骑兵和牧民,被汉家安置到了九原故土附近游牧,作为汉室的仆从。
休屠部族的大部分精锐,则选择加入了忠勇军,被编为了忠勇军的休屠骑。
燕蓟一战后,且渠且雕难反水,元德七年,西匈奴割让合黎山。
于是,休屠部族得以重返其故土姑臧城。
并且在汉军支持下,并吞了留在姑臧一带的其他诸部氏族。
但,汉室不是慈善家,扶持起休屠部族,自然不是为了学雷锋做好事。
而是为了在今天,当汉军对河西发起攻击时,让休屠人当炮灰。
另外,合黎山周围的羌人和其他游牧部族,也同样的必须做出抉择。
汉军出击前,这些部族,只能在毁灭和臣服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
攘外必先安内。
汉军是不可能在合黎山周围的威胁还没有清除前,就贸然出击的。
“将军,已经派出了十余位使者,前去通传诸部头领来合黎山议事……”那校尉答道:“休屠候金忠也已经带着其本部骑兵启程了……”
剧孟听完,点点头,满意至极。
休屠人是很合格的炮灰,而且,熟悉地理和环境,有他们带路,汉军在这一带的行动就将畅通无阻。
至于休屠人会不会耍什么心眼?
剧孟倒是无所谓。
因为,但凡休屠人胆敢刷心眼,那么,姑臧城就等着被毁灭吧!
汉军从北地郡出发,骑兵只需要两天,就可以兵临姑臧城。
况且,休屠人也不敢跳。
休屠候金忠的子嗣和兄弟,都在长安为质。
但凡他敢耍心眼,就等着被灭族!
倒是这合黎山附近的羌人,让剧孟感到有些头疼。
羌,无比古老的民族。
早在殷商时代,羌方就已经是方国之一。
周武王伐商,羌人也曾经出过大力。
氐羌人甚至曾经列为诸侯,今日的中国姜姓,既与氐羌关系密切,甚至就是从氐羌发展而来的。
在春秋之际,羌人无比活跃。
犬戎、义渠等多个重要民族,都与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有人推测,犬戎就是羌人之中的游牧民。
而在今日,羌人在中国基本消失了。
但在这河西之地,羌人却依然兴盛无比。
保守估计,河西的羌人部族的人口,大约在三十万左右。
仅仅是在这合黎山附近,就越有十余个羌人部落,人口约在两三万之间。
这些被汉室称为‘西羌’的古老民族,迄今依然与数百年前甚至千年前的羌人部族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刀耕火耨,被发衣皮,或以牧羊维生,或以耕作为主。
愚昧和顽固,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假如汉室想要彻底控制和经营好合黎山乃至于居延、河西之地。
那么,羌人的问题,就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汉室,决不能重蹈匈奴人的覆辙,让羌人成为河西的定时炸弹和麻烦。
汉室需要在河西之地,建立稳固统治。
羌人的臣服或者配合,就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用诗书礼乐,还是用铁和血。
羌人都应该出山,接受文明的熏陶!不然藏在深山之中,神出鬼没,而且行事随性妄为的羌人,就可能成为汉室在河西统治的最大威胁。
此番,剧孟来此,也身负着探索寻求汉羌共存或者说汉羌一体的未来的使命的。
当然,无论如何,都是以诸夏为主。
羌人,应该主动融入诸夏。
若是计划顺利,百十年后,羌人如同氐羌一样,化为诸夏,这就是万世之功!
但他也知道,此事极难!
羌人要是好对付,匈奴人早成功了!
以剧孟了解的情况来看,当年,老上单于在位时,甚至亲自前往羌人的部族,招抚和奖赏羌人的贵族。
结果……
这个部族就老实了三年,就旧病复发,继续出山抢掠和攻击匈奴的部族。
老上单于勃然大怒,命令匈奴右贤王率军严惩羌人。
屠灭了十余个部族,杀死了上万人。
但,也就震慑了一年,让河西太平了一年而已。
事实证明,羌人是软硬不吃的。
从那以后,匈奴人对于羌人的态度,就彻底改变了。
匈奴人遇到羌人,必定痛下杀手。
羌人如同惊弓之鸟,只能选择隐匿于群山之间,借助地利,躲避匈奴人的围剿。
其后更与小月氏人搅合到一起,成为了匈奴在河西统治的最大麻烦。
“要解决羌人桀骜不驯的问题,还是得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化羌为夏……”剧孟想起了离京时,天子给自己的指示,在心中已有计较。
羌人诸部之中,愿意配合的,自然可以为他们选择一块好地方,教授他们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方法、种子,授予他们土地和宅子。
而不愿意配合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