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白云,一阵阵清风吹拂,人间依然是柳绿花红。
在黎平家里工作了两天,单位里的事就积了一大堆,上上下下都在催。老祝让机关党委另派人手顶上,把小韦撤回办公室,继续编她的信息简报。
刚编出一期简报,让小邵帮忙装订分发出去,机关党委就让人通过手机发来了短信通知:明天上午九点半在金阳殡仪馆举行师毕节同志遗体告别仪式,请各处室派代表参加。
早些年时兴开追悼会,这两年风气一变,都改称告别仪式了。既然是告别仪式,程序就要简单一些,有的就不再整追悼词,有的还继续整,但时间上缩短了不少。
老祝过来交代,其他处室各派一两名代表参加,但办公室是综合服务部门,得多派些人手帮忙,让小韦小邵都去。
到了晚上八点,小韦用过晚餐,依例把杂活交给小尹,自己要去书房进修。这时,手机短信又来了:明天上午九点半在金阳殡仪馆举行师毕节同志遗体告别仪式,请公安厅全体机关干部准时参加。落款是机关党委。
将各处室派代表参加改为机关干部职工全体参加,告别仪式显然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其实,逝者已矣,所有的繁文缛节,无非是做给活人看的。倘若师毕节地下有灵,他会因此高兴吗?他需要的不是别的,只是人间的一个副厅头衔。而且性子急,再过几年太迟,只争朝夕。
没安排去的得改变计划,小韦原就是要去的,并无任何影响。只是,明天的告别仪式上,可能会见到一片滚滚人头,就像再来一次推荐干部大会一样,所有熟悉和不太熟悉的,改换在一个庄重肃穆的场合,再面面相觑一遍。
早上上班时,老祝过来告诉小韦小邵,告别仪式的事让洪息烽知道了,他也想去。他觉得各处室派代表显得人数太少,对死者不够尊重,就建议让大家都去。看来,告别仪式的规格因为洪息烽的参加而明显提升,人数也因他的一句话而翻了几番。
到了九点十分,小韦和小邵便往省政府大门口赶,根据要求统一坐大车去殡仪馆。刚走到半路上,遇到机关党委的同志,说参加的人数太多,原先安排的车辆坐不下了,请到后门去坐其他车。
小韦小邵匆匆赶到后门,果然那里也停了几辆大车。
刚刚找位置坐下,前前后后热热闹闹地互相打了招呼,就像是参加某人的婚礼似的,人人脸上都挂着喜气,不进殡仪馆铁定不会改容。程序究竟只是程序,即便在告别仪式上个个板着一张脸,也仅仅是出于一种无奈的礼节。毕竟,人是向往快乐的,找乐子是人的本性。就像苍蝇们在没有被拍死之前,总要公的母的捉对嬉闹厮杀一回。一定要归结,也可以归结于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
第四部分 6。告别仪式(6)
九点半到了,司机启动了车子。驶出大约半公里路程,大家的手机又响了,还是机关党委的短信通知:师毕节同志告别仪式参加人员范围有变,请各处室依旧派代表参加……
“这不是胡闹么?一会儿派代表,一会儿全体参加,现在又改成派代表了。”
“都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们既不动摇,也不懈怠,就怕领导瞎折腾。”
机关干部们交头接耳乱议论开来,当然还是笑嘻嘻的表情。有的在接到处室领导电话通知不去后,赶忙下车,想到可以腾出时间多干点别的事,也不去埋怨了。
只有小韦傻傻地坐着没动,像在读一本推理小说似的苦想:“为什么呢?为什么又变了呢?这是谁的主意呢?”
到了殡仪馆,发现人少得可怜。丧事和喜事一样,也图一个热闹。人一少,就觉得冷清了,死人无所谓,活人有些没面子。
至于省委副书记洪息烽,更是迟迟不见踪影。
“为——什么呢?”小韦学着蔡明的傻妞口气,把办公室主任老祝拉到角落里责问。
“嘘!”老祝贼头贼脑地环顾四周,压低嗓门道,“还能为什么呢?让大家都参加,是洪息烽的主意;现在突然变卦,还是他的主意。”
“为——什么呢?”这回学蔡明的,不是小韦,而是小邵。因为小邵骨子里就有傻妞相,基础比较好,属于原生态表演,自然比小韦更惟妙惟肖。
“有一些对师毕节不利的传言。”老祝边说边闪乱着眼神,一副贼人的嘴脸,“小姑娘嘴管严一点,别到处乱说,听到了吗?”
“究竟是什么传言呀?”小韦企图穷追猛究,死缠烂打。
“不该问的别问,知道了吗?”老祝板着脸道,“追悼会也好,告别仪式也好,都是很庄重的场合,是给死者盖棺定论的,有身份的领导能随便来吗?一来,准要说某人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还要说他一生勤勤恳恳,清正廉洁,等等,少不了就是这些话。可是万一,万一发现有什么事,这些话能随便说吗?”
再问也问不出所以然。老祝一会儿神神乎乎地开口透露几句,一会儿又不轻不重地责骂几句,完全把俩妹子当成自家的晚生后辈,半疼不恨。
告别仪式很快就开始了。参加仪式的代表们排着队伍进去,依次上前给师毕节默哀鞠躬,目送道别。黎平像一根木头竖在旁边,接受大家的握手和问候。小韦关注着她的表情,觉得她像是在完成一件任务,正用她最后的一点余力,握别所有的来宾,握别所有的过去,握别所有的不幸。
第五部分 1。竞争上岗(1)
一片树叶被风吹落,能量没有因此改变。它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说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师毕节那天勇敢地爬出办公室窗台,沿着一条优美的弧线坠落,先把部分脑浆和血液留给地面,很快被刷进阴沟;尸体经过殡仪馆师傅的专业处理,少部分成为骨灰放入盒中,交给黎平存储在公墓里。更多的部分,已在炉子里迅速化作水分,蓬蓬勃勃地蒸发到了空中,但并没有能够逃往太空,而是继续滞留在大气层内。几天后,它又与来自地球表面的某些粉尘媾合,以春雨的形式重回大地,重回岭西的那片山山水水。
只是,出窍的灵魂再也找不到分离开来的骨灰和水分,因而无法重新显示智慧人的力量,只得永远退出岭西省公安厅的职场竞争,任由那些依然灵魂附体的鲜活的同事们继续在公安战线上打黑除恶,继续热热闹闹地在那片政治舞台上折腾。
经过考察和厅党委讨论,四名处长从八名考察对象中脱颖而出,爬上了红榜。
“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我的舞台;盼了这么多个春秋,终于盼到了我的时代。”
小韦用目光扫视红榜,昂首挺起,心潮澎湃地朝门外走去。
是的,正处长开宝以后,副处长的竞争就拉开了帷幕。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如果说副厅长和正处长的竞争通常处于暗处、更多的是高层领导在起作用,那么副处长的竞争显然处于明处——考试分数凭的是实力,上台演讲展示的口才更是无法作弊。从近十年来省公安厅副处长的提拔情况看,绝大多数都是青石板上甩乌龟——硬碰硬,按竞争上岗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名决定。要提拔五名副处长,那么进入考察的是十名。只要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前五名都能获得提拔;后五名在一年内有候补资格,一旦有职务空缺,可依次递补。小韦一直认为,省公安厅副处长的提拔是最公正的。当然,要是能够把她这种从基层上来的干部前些年的损失作些适当的弥补,那就更公正了。
弥补当然是异想天开,她也始终没有等到这天。但是,竞争上岗、硬碰硬的这天,还是让她等到了。
第五部分 2。竞争上岗(2)
要说竞争上岗的科学性,机关干部的议论也不少。比如说,北大清华的高材生未必考得过普通高校学生,大学生未必考得过高中生。简单的一份试卷,能够把大学里学的那些精深的知识都盖过去吗?这份试卷真的能够体现一名党政干部的领导水平吗?领导水平是可以通过考试考出来的吗?
议论归议论,怀疑归怀疑,可毕竟也有了一次机会。不管怎么说,考试也算是公正的体现,至少从程序上说是公正的。如果不通过考试,一切都由领导说了算,可能问题会更多。
回到家里,小韦看到厨房里满头大汗的小尹,一把将他拖了出来,道:“处长已经公布了,副处长的竞争就要开始,这回,可得好好拼一拼!”
小尹胡乱点了点头,脑子里想着锅子里的番茄炒蛋,这回可别又烧糊了。
目光投射在红红的番茄上,番茄突然化作了小韦的脸,几分丰满,几分漂亮,更有几分好强。唉,也真奇怪了,家里这女人怎么整天就想着当官呢?官瘾居然比男人还重,难道机关里的干部个个都发疯了不成?小韦啊小韦,你就不能和老公谈谈饮食服饰,谈谈爱情,谈谈性爱?难道女人在机关待的时间一长,就成了官场动物?我小尹在省纪委努力拼搏,谋得一官半职,只想拥有较好的社会地位,还有更加爱我的女人。可如今呢?女人满脑子想的是升官发财,高人一等,爱情和性爱反而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机关里的人啊,我们在追求一种表面珍贵的东西时,失去的却是许多真正珍贵的东西。
小尹把饭菜端齐后,就扯开嗓门喊:“开饭喽!”
先是儿子老尹冲了过来,再是小韦蹒跚而来,像个日理万机的女首长。
“今天下午我一个老同学打电话来了,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小尹想把话题引开,省得女公安老说竞争上岗的烦心事,“我说五一节事儿多、放的时间短,没回家;反正国庆节放七天,到时候肯定要回去的。”
“每年的五一、国庆和春节,是我最发愁的日子。”小韦一边扒着饭一边和小尹交心,“以前我和大家一样,总盼着假日,现在是越来越害怕假日了。一到放假,就为要不要回家发愁。你想,以前我刚刚调到金阳来工作,级别再低,也算个省公安厅的干部,回家多少有些光彩。可现在呢?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个主任科员,机关里的大兵一个,哪还有脸面回家见亲朋好友?”
“可能是你想得多了,人家未必会管你官大官小。”小尹劝道。
“才不是呢。我过年一回家,亲朋好友十个有八个会问我,你现在是什么官啦?是处长还是副处长啦?”说到这里,小韦忍不住放下碗,倒抽一口气,“然后人家说某某今年升职啦,某某今年发财啦,尽拿身边的熟人来刺激我。你让我怎么回答?每当那个时候啊,我就恨不得在地上找个洞出来,一头钻下去得了!”
“咳咳咳!”小尹突然大笑,被两粒饭卡住气管,一口气上不来。
第五部分 3。竞争上岗(3)
“我深有同感。”发言的不是小尹,而是他们的儿子——同班同学都称他为老尹,“每次放暑假或者过年回老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那些七姑八婶什么的,个个都来问我考试考几分,在班里排第几。还说那些亲戚的小孩里面,某人考了全班第一,某人被评为三好学生。唉呀呀,你们不知道我听了有多难受。其实我和妈妈都有一样的想法,觉得这些亲戚年纪比我们大,可做人就是不成熟,哪壶不开提哪壶,说话就像捅刺刀,尽往我软肋上捅,你们说说,这年头还让不让我们活下去啦?”
小尹小韦都瞪大了眼睛,像是看到了比自己更奇怪的动物。
“你那事和我这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你别往一块扯。”小韦明知两件事差不多,但她硬是努力把两件事掰开来说,“你上课爱做小动作,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根本就没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当然考不好了。长辈们问你学习成绩,是关心你,爱护你,你就应该好好反省反省,痛定思痛,重新做人,然后迎头赶上,这才对得起你尹家的列祖列宗,你知道吗?”
“一定要这么说,我也不反对。”老尹说话也爱拿腔拿调,口气和小尹没什么两样,“我要反省,你一样要反省。亲朋好友问你现在什么级别什么职务,那也并非想刺激你,他们无非是关心你爱护你。你就该好好反省,痛定思痛,重新做人,然后迎头赶上,这才对得起你韦家的列祖列宗。当然,你嫁到我们尹家也就是我们尹家的人了,还得考虑对得起我们尹家的列祖列宗,责任比我们更重,你知道吗?”
“这小子!怎么学得油腔滑调的?”小韦白了老尹一眼,但并没有真怪罪他的意思,“你以为我不努力啊?我每天都在反省,都在努力,可不像你那样不求上进。这次我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非拿下这个副处长不可。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月底考完,下个月就可以公布结果。只要我拿到副处长任命书,随便什么时候回家都行,根本就不用等到国庆节,唉,我就盼着那一天啊!”
“有没有把握?”小尹咳了半天,总算把那口气理顺了,“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竞争上岗,也不能轻敌啊。”
“我知道,当然知道。”小韦认为在这方面不需要小尹的提醒,“我早分析过了,这次参加竞争上岗的人虽然不少,可真正具有实力的并不多。考试和演讲进前十名应该不成问题,测评打分也可以进前十。三项分数相加,至少前五,最差前十。要不然,除非大白天出鬼,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第五部分 4。竞争上岗(4)
第二天上班,有两件新闻让小韦心里怦然而动。第一件是厅政治部通知,将在下周对副处长人选进行投票。考试和演讲两个环节,今年不再搞了。第二件是公安部办公厅下发了一个通报,岭西省公安厅的信息工作再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小韦则被评为全国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消息是好是坏?从后面这条看,至少是好。或许,两件都是好消息。
小韦跑到老祝办公室,先是满面笑容地汇报了信息工作,然后侧面问了副处长竞争的事。老祝说,本来今年和前几年一样,也要搞竞争上岗的。车厅长和政治部的同志一起向洪息烽作了汇报,洪息烽觉得竞争上岗浪费时间,而且未必能够选出真正的人才,所以他一锤定音,说今年就不搞了。下周搞一次投票打分,人选会很快出来。
“好好努力,这次你的希望是很大的,特别是你在编写信息方面年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让厅里增光不少。”老祝最后叮嘱道,“更何况,我们办公室正缺一个负责信息工作的副主任,由你顶上是最顺的。要是外面来一个,工作肯定接不上,到时候,最麻烦的还是我。”
回到办公室,小韦心潮澎湃。在即将投票前,公安部下发了全国信息工作评比的通报,而且让本单位和个人都名列前茅,真是天助我也!
“苦心人,天不负!”小韦勉励自己。这时,她想到了一副对子。那是她这一两年来,在夜深人静苦心攻读县处级领导干部复习大纲时,常常想到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说的是秦末的楚霸王项羽,卧薪尝胆说的是越王勾践。勾践的吃苦精神,项羽的顽强毅志,无数次激励着小韦在仕途上不断攀登的勇气和决心。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