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益民看着这几道简单的菜,兴奋得睁大了眼睛:
“老杨啊,这几道菜,我现在已经有30多年没吃过啦,想当年,这些都是我当知青的时候的家常便饭啊,这些年,只有还常常在梦里吃到它们,没想到,今天竟然在你这里吃上了!来来来,快吃快吃!”说完,坐下来毫不客气地大吃起来。
吃完中午饭,大家谈了些不着边际的话,龙益民起身告辞。
“老杨啊,这一年来咱市的环境变化很大,但是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啊。在这方面你要多动脑筋,要敢于开拓,胆子不妨再大一些。”
“您教训得是,我一定再想想办法。”
有了市长在背后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杨凯旋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式开始了。
根据他的思路,首先做了一系列的形象工程。
第一步,就是将小叶含笑作为S市的市树,在全市推广种植。
当然,确定这个市树是经过了一系列*决策的。杨凯旋深深地懂得新闻炒作之道,连续在本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S晚报》进行了系列报道:第一篇报道,是一个老科学家某日在深山老林被困,气息奄奄之际,绝望之中,吃下了小叶含笑的叶子,喝了它的树脂,这才好转过来;第二篇报道,广大市民前往某地找寻小叶含笑,深山之中竟然惊现大片小叶含笑;第三篇报道,科学家出面解释这种树木的珍稀性、观赏性和实用性,言明这是十分珍稀的物种;第四篇报道,科学家们已经培育出了人工种植的方法,可广泛种植;第五篇报道,市政府决定在五种树木当中挑选一种树出来作为市树……
如此这般,小叶含笑顺利地当选为S市的市树。
在全市的公园、街道两边的绿化带、小区、学校、机关、工厂等地随处可见绿意盎然的小叶含笑,非常的美观。
此外,环保局还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评选最佳小区活动,将各个开发商拉了进来,收了一些活动经费,颁发了一些奖牌。
然而,这些都是表面文章,杨凯旋真正所要做的大动作,还在后面。
(下节预告:杨凯旋都做了哪些大动作?请看下节为您揭晓,敬请期待。)。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78节 少妇跳楼
杨凯旋所要做的第二步,就是真刀实枪地改革。
他关停了全市20个重点污染大户。
王大发的现代造纸厂再次首当其冲。
杨凯旋才明白,先前跟王大发、王千韧的过招实在有些太小儿科了。
其实聪明的他早就应该想到,只要王大发的污染还存在,那么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不会解除。
偏偏在这个时候,S晚报的记者刊发了一篇读者来信,强烈谴责月亮河的污染状况,称这里的污染已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
更可怕的是,这篇长篇通讯报道被几大门户网站争相转载,网友评论达5000多条。
S市环保局办公室的电话几乎快被市民打爆了。他们的焦点只有一个:你们环保局是干什么吃的?还有点良心吗?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这天,杨凯旋刚上班走到局的大门口,就见门前围了一堆人,纷纷抬头向楼顶张望。
杨凯旋跟着望去,只见一个情绪激动的妇女抱着一个两岁大的婴儿,正张牙舞爪。
看那架势就知道是跳楼的了!
是谁竟然跑到环保局的楼上来跳楼?
难道是对某个退休职工安置不妥?不对呀,看着跳楼的妇女年纪轻轻的,顶多也就30岁出头……
正在胡乱猜测的时候,杨凯旋的手机响了,是秘书杜伟打来的:
“报告局长,大事不好了!我们局办公大楼楼顶有个妇女抱着小孩要跳楼!”
杨凯旋强压心头的怒火:
“我正在看。我只想问她为什么要跳楼?”
“这个……我……我们也不清楚……”
杨凯旋打断了他的话:
“报警了吗?”
“还没……”
“还不赶快报警!”
杨凯旋气愤地挂上电话,朝人群中挤去。
环保局的办公大楼是去年才修建好的新办公大楼,全玻璃幕墙的外表,看起来相当的气派。这栋大楼一共8层,而此时的那个怀抱小孩的妇女正站在8楼顶端的外墙边缘,看起来摇摇欲坠,险象环生。
不到五分钟,大批警察、消防队员鸣笛赶到。
警戒线很快被拉了起来,围观的群众被隔离在警戒线之外。
消防用的气垫也在那个妇女有可能坠落的地方徐徐铺垫开来。
警察开始喊话:
“楼上的听着!上面很危险,赶紧下来,赶紧下来!”
妇女情绪激动,一手抱着婴儿,一手不停地在空中飞舞着,像要一直展翅翱翔的大鸟。
一男一女两名特警队员悄悄地上了楼。
男特警埋伏在暗中,试图接近她;女特警与她正面接触。
“快下来吧,那里太危险。”漂亮的女特警说。
“滚!我不知道这里危险吗?你个白痴!”妇女开口大骂,看来情绪确实难于控制。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吧!”女特警说。
妇女开口了,她说出的要求让人大吃一惊。
(下节预告:妇女究竟为何跑到环保局楼上来跳楼?环保局究竟什么地方得罪她了?请看下节为您揭晓,敬请期待!)
第179节 歃血大楼
“去,给我拿个高音喇叭来!对了,还要电视台的记者!”妇女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女特警没料到她会提这样的要求,但为了她的安全着想,点点头,答应了。
楼下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大批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闻讯赶来,将楼下围了个水泄不通。
公安局的领导在得知跳楼者这一要求后,果断命令:趁给她递送高音喇叭的时候,出其不意地将其营救下来;两名特警队员伪装成电视台的主持和摄影记者,寻求机会予以营救。
当女特警再次拿着高音喇叭来到跳楼者对面的时候,这名妇女似乎看穿了她的“企图”,命令她将高音喇叭放在地上,并后退至60步开外。导致女特警丧失营救机会。
妇女拿到高音喇叭后,情绪更加激动了。
“楼下的警察听着:你们任何试图营救我的做法只会让我更快地从这里跳下去!让这两名记者赶快下楼,换上真记者来!”
公安局领导大吃一惊,心想这个要跳楼的妇女还真有两下,竟然这么快就识破了玄机。
无奈,只好派出两名S市电视台的记者上场。
“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让环保局的局长出来!”
杨凯旋一听,心里禁不住怦怦直跳,在两名警察的陪同下,快速到了楼顶。
这是一名30出头的妇女,头发凌乱,面容憔悴,满脸的悲伤,满目的仇恨。
她说:
“你就是狗局长吧?”
杨凯旋摸了摸额头的汗珠:
“我姓杨,不姓苟。”
妇女仰天大笑,笑声撼人心魄。
“狗局长,我被你害得好苦!我世代在明月河边的响水湾长大,前年生下一个儿子,可是去年却得了白血病!我丈夫离家出走,抛下我们母子俩相依为命……你知不知道,响水湾最近3年,已经有20个人死于癌症了!是名副其实的癌症村了……”
她的声音通过高音喇叭扩了出去,响彻云霄,每一个听众无不为之同情。
杨凯旋的心,在跟着滴血。
他说:
“你下来,下来再说,那里太危险!”
“哈哈!笑话,我连死都不怕,还怕危险?”她朝杨凯旋吐了口唾沫,愤愤不平地道,“你他妈当的什么狗屁局长?你还有点良心吗?”她转过头,向楼下如蚂蚁一般的人群喊道:
“大伙儿们,今天我们母子俩先走一步了,我做鬼都不会放过这狗局长的!劝你们离开这个鬼地方吧!”
杨凯旋的心揪紧了,他不由自主地向这个妇女跑过去。
楼下的消防队员的消防气垫已经充好。
妇女站起身,怀里紧紧地抱着孩子,在幕墙边缘紧跑几步,然后纵身而下。
像一片风中的树叶。
两个生命刹那间嘎然而止。
地上的血迹是那么的刺眼。
她在临死之前,抱着必死的信念,紧跑几步,避开了消防气垫。
杨凯旋亲眼目睹了两个生命飘落的过程。
他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只鲲鹏大鸟,能够挽救这两条生命。
可是,除了眼睁睁地看着她们随风而逝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呢?
直到看到地下的两摊血迹,像写意的国画般,泼洒开来,幻化成无数朵鲜红的箭羽……
(下节预告:杨凯旋将如何收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将如何面对?请看下节为您揭晓,敬请期待!) 。 想看书来
第180节 会谈纪要
杨凯旋一屁股瘫坐在地,大汗淋淋,脸色苍白。
警察忙着勘察现场、拍照。
死者家属也很快赶到。
他们群情激昂,手拿各种武器,在环保局大门口乱作一团。要不是有大批警力保护,还真不知道他们会闹出个什么样来。
杨凯旋就站在办公室里,透过玻璃窗向外看着那些手持棍棒的人仰天呼喊、捶胸顿足、以头抢地。
他一屁股在椅子上坐下来。
看着自己的白皙的双手,就好像看见上面沾满鲜血一样。
自己就是杀死那两个死者的凶手。他想。
这事儿还没完,不能就让这件事情在此画上句号。
杨凯旋万万没有想到,在环保工作开展得刚好有点成绩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岔子。
他拿起电话听筒,摁了4个内线电话号码,呼叫让秘书杜伟进来。
杜伟走进来,随手带着笔和记录本,这是做秘书的职业习惯。
杨凯旋没说话,指了指沙发,示意他坐下。
“马上召集全局各处长以上级别的干部到大会议室开临时紧急会议。”
杜伟领命而去。
在会上,人人自危,表情严肃。
杨凯旋开门见山:
“下面就今天发生的事情,大家讨论讨论,我们该怎么向上级汇报。每个人都必须发言。”
讨论的结果,分成了三派:
第一派,认为不应该向上级汇报。虽然死了人,但那是死者自寻死路,与环保部门无关;
第二派,认为应该汇报。但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推脱环保局的责任,环保局完全是无辜的;
第三派,认为应该如实向上级汇报。理由很简单,今天现场来了不少记者。古语说得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三派争论到最后,只剩下了二、三两派,大家一致认为,无论如何,还是应该向上级汇报。
到底是推脱责任为主还是如实汇报为主?
有人认为,新闻记者不是问题,只要由市政府出面给宣传部门打个招呼,全市范围内,没有任何报纸敢报道这则新闻。
即使报道,也会采用宣传部门拟定好的统一宣传通稿。
因此,后来只剩下了最后一派:汇报,以推脱责任为主的汇报。
也就是说,死者的死,与环保工作、环保部门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主持会议的秘书杜伟向杨凯旋作了简要会议讨论结果汇报,大家都屏息静气,等待杨凯旋的最后表态。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杨凯旋没有表态。
他没有对任何一派进行点评,然后起身,宣布会议结束。
局长办公室内。
杨凯旋对杜伟吩咐道:
“这件事情你马上写一个情况汇报,宗旨是:一,承认我们的环保工作做得不好;二,对于死者家属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我们都接受;三,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写好后交我审核签字,立即报送市委市政府。”
杜伟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地下去了。
杨凯旋还没有完全从这件事情中回过神来,他无力地靠着沙发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那一滩一滩的血迹。
“叮铃铃,叮铃铃——”办公室的电话刺耳地响起来。
杨凯旋一把抄起话筒:
“喂——”
听筒里,传来一个愤怒地声音——
(下节预告:这个时候,谁会第一个将办公电话打到杨凯旋的办公室来?请看下节为您揭晓,敬请期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181节 幸灾乐祸
“杨凯旋!听说你们局里出大事了,你是怎么搞的?平日里都是怎么开展群众工作的?我不是给你说过吗,这工作不能鲁莽从事,现在可好了,弄得满城风雨,妇幼皆知了!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有多严重?”
杨凯旋本来就处于极度伤脑筋中,这会正好接到纪委书记王千韧第一个打来的“关心”电话,加上上次与他的交恶,所以,这番话听起来更显得十分刺耳。
他强大精神说:
“谢谢王书记的关心。这事儿我们正在写情况说明,一定会给组织一个交代的。”
“给组织交代有什么用?事情已经出来了才向我们交代,早做什么去了?你们局的工作作风怎么一向都是如此不求实际?”王千韧还在借题发挥,杨凯旋实在忍无可忍了,他说:
“王书记,十分抱歉,出了这样的事,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但是既然事情已经出了,我们就得想办法尽量解决,你说是不是?”
王千韧继续不满地说道:
“这事儿你们一定要好好坦诚交代!”
放先电话,杨凯旋不禁怒从心头起。
王千韧一定在背后偷着乐吧。
从他说话的口气里就能听出来,幸灾乐祸。
上一次,他们交了个平手。
可是这一次不同,这是自己工作上的失误造成的。
本来,按常理,出现这样的工作失误,也轮不着纪委第一个来关心自己。
可是偏偏王千韧就比较“热心”,第一个来“关心”他了。
本想在电话里跟他大骂一气的,可是想了想,最终还是忍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些年,杨凯旋已经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处处实干、低调。
可是,处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他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怎么可能再低调下去?
现在,是到了必须由他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了。
“嘭嘭嘭”,响起轻微的敲门声。
秘书杜伟将一份打印好的情况汇报说明放在案头。
杨凯旋看了起来。
杜伟一直在暗中观察他的脸色。
杨凯旋一直面无表情地看完了情况汇报,拿起那份材料,撕成了碎片。
他用钢笔敲着实木桌面,说: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怎么写,你写的什么?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还在推脱?”
杜伟原来是由S市一个区县政府调上来的,文思敏捷,是个写材料的好料子。见多识广的他,这会也被杨凯旋弄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他从来没有见过主动为自己揽责的官员。
“局长……反正死无对证……”
杨凯旋终于忍不住咆哮起来,他一巴掌拍打在桌子上,宽厚的实木桌子上,一个茶杯应声而落:
“我现在明确告诉你,以后要想在我手下混,就别来其他人的那一套!”
杜伟从未见过局长发这么大的火,当即吓得战战兢兢,闭口不做声了。
他又写了一份情况汇报说明,杨凯旋看后做了一点简单的修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