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战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足球战国策-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证明,越是藏着掖着的东西,越会激发别人的好奇心。
  深色皮肤的人们心里嘀咕:你不让我看,我不会偷窥么?于是他们爬上房顶,往球场里观望,看着看着,他们发现白人们玩的这个游戏确实很有意思。不仅规则简单易懂,学起来容易,成本也低,两个门一个球就可以开踢,远比白人们的板球、网球等其他游戏更贴近生活。
  这么简单的游戏,你们不带我们玩儿,我们自己玩不成么?房顶上下来的深肤色人们决定照猫画虎。
  没有正规球场,就在坑坑洼洼的狭窄街道玩儿;没钱买足球就用袜子塞纸捆成球形或者用大个的橙子代替,没有球鞋就光着脚踢。
  没有教练告诉他们,这个动作合理,那个动作不对,于是他们就最大程度地调动自己的聪明脑子,自主研发滑稽却实用的怪招。
  在他们那里,输赢往往没那么重要,英国人强调的团队精神、对抗意识留在了球场的围墙里,能够用华丽的动作赢得围观者的喝彩才是真谛。在里约和圣保罗州简陋的街巷里,足球变得自由而充满创造力。
  巴西的足球俱乐部也渐渐注意到了黑人和混血儿的才华。一开始,他们都端着架子,为有色人种参与足球运动设置了重重关卡。比如,由于巴西足球当时尚未职业化,按照规定,想成为球员的人首先得有份正经工作,这样足球才能算作业余生活,但是很多黑人和混血儿找不到单位接收,所以不能注册。好容易找到接收单位吧,俱乐部又要求得亲笔签合同,那些没上过文化课不会写自己大名的,也被拒之门外。不过,还是有几个小俱乐部对他们表示了欢迎。
  这些刚刚从街头巷尾踏入球场的球员们难免受到白人球员的欺负。为了躲避冲撞,他们把臀部左右扭动的桑巴舞(samba)和结合跳跃、假踢的战舞(capoeira)融入了足球,从此,巴西的足球有了自己的风格,他们不喜欢硬碰硬,也不喜欢高举高打,而擅长像跳舞一样盘带过人。 。 想看书来

世界杯症候群(3)
随着巴西黑人和混血球员在球场上的气场日益强大,以葡萄牙移民球队瓦斯科?达伽马为首的一些大俱乐部终于也按捺不住了,他们开始录用黑人和混血儿,并帮忙为他们找工作,教他们写名字。有些名字太难写他们死活学不会的,就给改个简单的。一时间,罗贝托、席尔瓦等名字在球场内大为走红。
  随着足球日益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兼职”,在1933年,达伽马队在前面挥着大旗,里约和圣保罗州的其他球队跟在后面踏步前进,巴西足球最终搞起了职业化。同一年,一个年轻的社会学学者吉尔伯托?弗雷出版了一本叫《主人与奴隶》的书。书挺厚,后来还续成了三部曲,但中心思想很简单,那就是作者提出的“白+黑=巴西风格”的理论。弗雷说,种族融合让巴西人吸收了欧洲人的理智和非洲人的疯狂;在街巷里善于用小伎俩骗取钱财的贫穷的混血儿是巴西足球的形象代言人,正是他们的“混子精神”让巴西足球崇尚自由和创新,虽然玩世不恭、散漫不羁,却婀娜多姿,快乐而狡黠。“白加黑”不仅是感冒特效药,也给了巴西足球无可匹敌的优势。
  弗雷的理论团结了整个巴西,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气质,巴西成了一个彩虹国度。足球打破了种族的界限,成了大家共同的游戏。巴西人过人的足球天分就好像是造物主的恩赐,从此,在世界各国羡慕的眼光中,巴西足球昂首阔步走上了康庄大道。
  4。 谁偷走了他的世界杯
  巴西是南美洲的第一大国,境内的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顶着这么多上天所赐的“最大”头衔,拥有大国自豪感的巴西人也喜欢用大的东西来显摆自己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比如他们建造的城市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他们雕铸的圣母像高耸入云,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同样,面对孜孜以求的世界杯,巴西组委会如果不交上大气的作品,就不能满足国人的要求,不能代表巴西形象。巴西需要提交的第一个作品截止年份是1950年。
  这个作品叫“马拉卡纳”,这个名字属于一座震惊世界的体育场。
  这是个堪称世界之最的宏伟计划。想当年负责计划的国家领导们一时激情澎湃,说体育场要建就建个世界最大的,可容纳的人数也不用太多,20万就够了。
  工作任务下达给了执行单位,巴西的建筑骨干们个个傻眼,此时已经是1948年8月,离世界杯开战还有不到两年时间,弄辆马拉卡车可以,按时建成马拉卡纳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为了不让世界失望,数以万计的工人们开始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干活,阵势堪比当年埃及建金字塔和秦始皇修长城。在难得的休息时间,工人们爬下鹰架,放下手上的推车,在尚未完工的体育场里模拟欢庆胜利的场面,想象着光荣与梦想触手可及,群情激奋,激动不已。一边激动一边觉得自己稳赢了。
  时间很快到了1950年6月,马拉卡纳还没竣工,国际足联看了个大概后说,凑合凑合就它吧。于是巴西人为这个边边角角还没修缮好的半成品插上了彩旗,迎接四方宾客。此时的马拉卡纳虽然不完美,但依然气派非凡。
  带着对世界杯的渴望,巴西队在马拉卡纳打响了揭幕战。此后一路高奏凯歌,用满场的白手绢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对手。终于,他们走到了决赛时刻,回到了马拉卡纳。面对他们最后一个对手,东邻之子乌拉圭。 。。

世界杯症候群(4)
时间:1950年7月16日。
  比分:巴西1∶2乌拉圭。
  巴西队输了。巴西人哭了。挤在看台上的20万人一时间仿佛都被利箭穿心,鼻涕眼泪和破碎的希望一起稀里哗啦、噼里啪啦地淹没了依然气派但仿佛笼罩了阴霾的球场。巴西举国上下无数家庭抱着收音机聆听比赛转播,他们在乌拉圭人攻入反超的一球时心脏停跳、集体窒息,有几位心脏脆弱的球迷事后再也没醒过来。
  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十年中,巴西从没跟邻居们闹过别扭,也没出现过内讧窝里反,没受过战火洗礼,也没有遭遇过民族存亡命悬一刻的考验。他们一笔一笔地修改着自己的政策法律,从*专制走向了*自由。国家走的是上坡路,国民们急于向世界证明他们是大国,他们有能耐。
  踢球是他们的特长,球场是他们唯一的战场。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1950年世界杯的失败让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巴西人措手不及。
  这是一次让亿万巴西国民心碎的灾难。由于巴西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大,马拉卡纳的失利之于巴西,就像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之于日本,肯尼迪遇刺之于美国,那是留在一个民族心里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   巴西为什么会输?
  无法释怀的巴西人在此后的60年间一直念兹在兹。即使他们随后五次把世界杯收入囊中,也无法弥补当年未能本土夺冠的遗憾。要知道,除了巴西,其他拿过世界杯的六个国家全都当着自己的父老乡亲举起了金杯,在家门口大大露了脸。巴西人不会去纪念一次一次激情捧杯的盛况,却每年都对1950年的失利搞一次全民大回顾。他们细致地分析当年的每一个细节,以此为题材的书可以摆满好几个书架。他们找了战术、心理、民族文化种种原因,但却找不到一个令他们输得心服口服的解释,来抚平他们内心的创伤,解开他们心头几十年的纠结。
  释怀吧,巴西人,你们是找不到答案的。足球就是这样一个难以琢磨的游戏,即使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即使自己同对手的历史交手胜多负少占尽优势,仍然可能会成为游戏的输家,而这种不确定,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
  5。 世界的和巴西的
  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哀痛中的时候,在里约市郊的卫星城格朗德堡,有一个17岁的少年却正在快乐地钓鱼。不是他不喜欢足球,恰恰相反,这运动是他的人生乐趣之一;他只是觉得,为一场比赛就闹得肝肠寸断这事儿忒傻。相比起来,跟大家伙儿抱头痛哭远没有钓鱼能让他身心愉悦。  
  这男孩是土生土长的巴西人。他生下来身体就不太好,腿有点残疾,左腿向外弯曲,右腿向里弯曲,就像被风吹斜了的两根杆,具体形状参见右书名号“》”。家里穷,也没钱做整形,父母就由着这孩子漫山遍野的跑闹玩耍,没想到“》”腿走路不好看,却踢出了一脚好球,小男孩小小年纪便成了当地的名人。像所有的巴西人一样,他也有个长得难以记住的名字,家人昵称他“马内”,但不久之后他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加林查”。  
  加林查,在葡语里意指小鸟。因为小马内踢球时就像只灵活迅捷的快乐小鸟,姐姐经常这样叫他,久而久之就成了他的代称。当然,朋友们也会发挥,因为他的名字“马内”在葡语里有“傻子”的意思,于是他又有了“傻鸟”的名号。  

世界杯症候群(5)
这名号也算是官方认证的。  
  1954年,巴西斗志昂扬地参加了瑞士世界杯,不过可惜,风头都被西德和匈牙利抢了去,巴西完全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然而,巴西人就有一股子傻大个似的韧劲。他们坚持信念、抖擞精神、整饬队伍,四年后又重整旗鼓,搬师瑞典。  
  这次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领导们先去踩点儿,去了不多不少25个地方,并在终于定下训练基地后将酒店全部25名女服务生都换成了男服务生,以防精力过于旺盛的巴西球员到时把持不住。随行的是一支齐集多方面人才的庞大队伍,其中有内外科医生、牙医、厨子、财务、间谍(侦查对手的情况)。队伍中还包括一名心理医生,他原本的工作是为巴西的巴士司机进行心理评估,这次奉命对球员们进行评估。队员们按要求一一把为司机们准备的考题从头做到了尾,结果加林查在123分中只得到了38分,未能达标。心理医生由此断定,加林查智商不及格,连巴士司机也无法胜任,更不用说在高强度压力下进行的国际比赛了。加林查的队友,一名17岁的小队员贝利也被认定极度幼稚,不具有团队比赛中需要的责任心。好在教练没听心理医生的忽悠,依然带着两人出征世界杯。  
  这时候的巴西队已经从周游世界传经送宝的匈牙利队那里学来了424阵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球队上下很有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的气势。  
  这一年,以“幼稚”的贝利和“弱智”的加林查为主心骨的巴西终于举起了世界杯。1962年,巴西队卷土重来,再夺金杯,开始了南美大国的足坛霸业。  
  然而那个年代的足球包裹了一层黑白色的封套,不能亲临现场就无法真切的感受它的魅力。只有等到1970年后,卫星信号将彩色画面从墨西哥的阿兹台克球场传往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们才开始赞叹那款黄色与蓝色搭配的巴西球服是如此明艳,那些巴西球员的脚法有多么华丽。  
  看着看着,电视观众们激动了,他们从巴西队的豪华阵容中挑出了此时已经长大成人、功成名就的贝利,并尊奉他为“球王”。在世界人民眼中,贝利就是巴西足球的高、精、尖。  
  但是,巴西人并不认为贝利能代表自己,他们选中的是加林查。  
  比贝利大七岁的加林查已经在1966年世界杯后退役了。很遗憾,他没有赶上色彩纷呈的年代。但巴西人民在心里为他留下了位置。如果贝利是巴西举给世界看的一块广告牌,那么加林查就是卧室里的镜子,巴西人从这面镜子中清晰地看到了自己。  
  一句话:贝利是世界的,而加林查才是巴西的。
  6。 两样人生
  足坛是个堪比好莱坞的造星工厂,越是简单俗套的戏码越容易打动世界各国的观众,捧出人气天王。比如英武忠勇的王子不为金山银山所动,坚守自己的城池拒绝投敌,最终加冕桂冠;或是矮小瘦弱不被看好的穷孩子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让当年看走眼的教练、老板大跌眼镜;再或者一失足铸成千古恨的国民罪人凭借自己的意志品质实现救赎,成为民族英雄。
  贝利的故事就符合这样的大片儿路线:片名是《黑人少年成功记》,类型是励志片。贝利是个黑人,父亲曾是足球运动员,由于受伤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贝利子承父业,从小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树立远大志向并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积极前进,17岁就为巴西夺得世界杯立下了汗马功劳。世界人民在贝利身上看到了一个小黑人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世界巨星的经典情节,黑人的标签令他身上笼罩了别样的“艰难困苦,玉汝以成”的光环。但是别忘了,巴西不是美国,那里没有黑人运动,也不常有人因为贝利的肤色而对他恶意刁难,在巴西,他并非“少数民族”。

世界杯症候群(6)
相对而言,加林查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懒散少年的惬意生活》。也曾有善良的媒体和球迷朋友们试图为他塑造身残志坚的光荣形象,但都由于与实际情况脱节太大而未能成功。加林查有土著印第安人的血统。在乡间打猎、钓鱼、玩女人和踢足球是他的主要业务。同龄人都去镇子里的纺织厂打工,加林查嫌上班太枯燥,整天翘班。老板本来想把他打发走,想了想后又把他拽了回来,说需要他为厂队踢足球。后来朋友们怂恿他去大球队试训,他去了一次,因为没穿鞋被拒之门外,去了第二次,为了赶末班车而溜回了家。优哉游哉地过了几年,直到19岁他才被过路的球员生拉硬拽地带到了博塔弗戈。
  贝利怀抱凌云之志,而加林查根本胸无大志,足球对他而言仍然只是个好玩的东西。
  贝利是前锋。他在职业生涯*进了1281个球。虽然他常常能让球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飞进球门,但不管过程精彩还是平淡,完成最后一击都是贝利最明确的目标。加林查是边锋。他在球场上我行我素,自得其乐。加林查喜欢盘球。拜他的畸形腿所赐,他带球的路线诡异而不可预料。看着他的表演,观众们常常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规则,因为加林查自己好像也总不记得比赛是要分胜负的,而胜负是由进球决定的。有一次他故意将球留下,让对方后卫追着无球的他徒劳地跑出了一大段;还有一次,他和对方缠斗,球已经出了底线,但他们依然互不相让,观众们看得目不转睛,连裁判也忘了鸣哨。加林查的足球是为高兴而踢的。
  贝利参加了四次世界杯,三次随队夺冠。1958年和1970年,陪着贝利赢得金杯的巴西队是强大的集体,而1962年和1966年,贝利只小试身手就被对手送进了伤病营。
  加林查参加了1958、1962和1966年的三次世界杯。1962年在球队阵容不整的情况下,他凭借一己之力导演了巴西队的登顶之作。这样的大作为的能力只有20多年后一个叫迭戈?马拉多纳的阿根廷人能与之齐肩。
  贝利嘴大话多,也知道怎么说话才上得了台面。在他打进一千个球,被摄像机和话筒环绕的时候,他没有感谢父母和家人,甚至没有感谢国家,反而说让我们别忘了那些贫困的孩子。
  加林查很沉默,也说不出什么至理名言。他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话是在教练费尽口舌揣测对手如何布阵,本队如何迎敌后反问教练:“您也给对方布置了战术吗?如果他们不按着您安排的踢,那您讲的又有什么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