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海战中鱼雷攻击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无法击中对手。但是依然可以为舰队调整阵型或者其它战术行动提供掩护。”事后,英国胡德海军上将如此评价鱼雷艇的作用。而为了提高雷击能力,鱼雷艇也开始想着大型化放心发展。
既然鱼雷攻击有如此巨大的威力,那么如果防止对方的鱼雷艇攻击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了。这个办法很简单,一是在战舰上加装大量的75MM级别的反雷击炮。另一方面就是设计专门的战舰用来对付雷击舰。而后者直接导致了鱼雷巡洋舰的诞生。(没错,就这名字。这东西不是玩雷击的,是专门对付玩雷击的驱逐舰的。)
而鱼雷攻击战术更是成为了弱势海军挑战强势海军的重要法宝之一,虽说实际情况并不理想,但是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总之,群山湾海战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被不少军事家誉为蒸汽战舰史上最具指导性的海战。在群山湾海战刚结束的2个月里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清日双方海军精锐已经在多次海战中拼的两败俱伤了。即使再次大战,规模也不会超过群山湾海战。不过这个论断被几个月后的更大规模的海战所推翻!。…。
感谢书友太上鸿蒙祖师、中华虎贲军、QUQU的月票支持,以及小飞狐0211,空晨的评价票。晚上还有一更。昨天刚上V,收藏快6700了,订阅才300+。作者很受伤啊。(未完待续。。)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二百零八章 平壤防御圈
朝鲜的冬天是寒冷的,恶劣的天气已经让清日双方都没有能力再继续打下去了。(。。_泡&书&吧)清日双方舰队因为多次血战而暂时失去了战力,双方陆军虽然没有到筋疲力尽的程度,但是恶劣的天气和交通条件也让双方理智的选择了暂停作战。
在进入冬季休战期之前,聂士成部从月峰山一线撤到了仁川。而马玉昆部则和在元山登陆的日军进行过中小规模的战斗。虽然日军无法攻破马玉昆部在平壤的防线。但是兵力上更加充足的日军显然可以在保持对马玉昆部压力的同时迂回到清军后方,切断了从朝鲜退回国内的退路。而没了退路的清国驻朝鲜部队,只能龟缩在仁川平壤这个狭小的范围内进行防守。不过好在,陆路交通虽然断了,但是海上交通还算通畅。补给和通信从没有断过,大量的伤兵也乘坐运输船返回国内。
而趁着这段休战期。。清国驻朝鲜部队的高级将领们也需要时间来规划一下未来的作战计划。于是清军各路将领来到平壤,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除了北洋新军和旧军各位将领外,入朝作战的奉军将领左宝贵也来参与。。…。
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左宝贵这次可不是朝鲜清军的实际指挥者了。入朝比较晚,兵力和官位也不占优势的左宝贵没有多少战绩,所以入朝部队的最高指挥落到了聂士成头上,无论从战功还是兵力来说,获得成欢之战胜利并且有新军支持的聂士成。自然做到了头把交椅。
“我大军自入朝以来已经打了半年了,虽然开始打得还算不错,不过这日本源源不断,打掉一批又来一批。如今。我军已经被压缩到仁川—平壤这个狭窄的地区。后路也已经被日军断掉。粮草和弹药都依赖海上运输。情况可不太妙啊。”会议一开始。马玉昆就提出来自己的意见。
“如今之计,我军能否重新打通通往国内的陆路通道,即使正面不敌日军,我军依然有机会从陆路撤回国内。”左宝贵对现在的局势也十分不乐观。
随着马玉昆和左宝贵的发言,不少将领也对在下面窃窃私语,要说后路没了,他们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虽说通过海运补给还算充足,但是现在日本已经形成了包围态势,如果没有更多的援军的话,依靠兵力优势依然可以将清军赶下海。。…。
“不知中堂大人是否提到过海军?”一旁的邵宇对聂士成拱拱手问道。*。。*泡!书。吧*虽然邵宇官职不高。但是和聂士成一起打过成欢之战和月峰山血战。功劳赫赫。所以也被允许参加这次高级军官会议。
“我们陆军会议提海军干什么?”左宝贵有些不满的说道。面对这些从南洋来的练军,左宝贵很有意见,无论是装备待遇比他的奉军都好,虽说人家有战功。不过左宝贵觉得如果自己有这些钱和装备的话,肯定干的比南洋那些人更好。
“左大人此言差矣。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想从陆路回去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元山登陆的日军已经包抄到了我军侧后。从月峰山过来的日军则已经抵达仁川附近。我军其实已经被彻底包围,再加上我军兵力有限。而用于搬运物资和给养的征夫更有限。
即使我军可以打开一个突破口,也根本无法快速回到国内。别的不说,光那些105MM重炮没有足够的马匹就没法搬运。即使丢弃辎重,在日军沿途打击下也很容易演变成溃退。到时候朝鲜的3万驻军可能就要全军覆没了。”邵宇侃侃而谈,面对众多高级军官没有一丝的紧张。…。
。…。
“那你的意思是走海路撤退?”左宝贵问道。
“现在只有走海路才是唯一的选择。而走海路必然要掌握海上的制海权,所谓末将才关心海军情况。”邵宇点点头说道。
“说来也怪,我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也打了2场大战了,无论是伊豆群岛海战还是群山湾海战,双方损失都很大,谁都无法完全控制海路,如果要抓紧这段时间撤退的话,我大清驻朝鲜的3万陆军也可以撤回去了,中堂大人正在等什么?”马玉昆相的很简单,如果要打,那就赶紧增兵给装备,如果不打,那就赶紧回去。这种一心建攻势等着对方来打的的形势真的让马玉昆十分不满。
“既然大家很想知道李中堂的想法,我不妨给大家叫一个底。这可是绝密,自己知道就行了,如果谁要泄露出去,军法从事绝不姑息。”聂士成严厉的说道。
“让我北洋驻军继续留在朝鲜是从大局出发。大家都知道。。除了我北洋新军和旧军,台湾的刘巡抚和两广总督李大人也训练了新军,这些新军在开战后得到朝廷的允许就开始向辽东运输,黄海不必说,双方舰队打的不亦乐乎,只能先运到山东然后走陆路前往辽东。而辽东半岛的防务也正在紧张布置,不过好在运兵和布置防务这两项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已经接近尾声。按理说,我们这些在朝鲜拼死拼活打了半年的部队也可以撤回去了。”聂士成说到这里听了一下,看了看大家的反应。。…。
“不过,我们还有两件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第一我们需要做一次诱饵。用我大清3万陆军做诱饵来吸引日本联合舰队。第二,辽东的半岛的战备还需要一段时间扫尾。”聂士成说道。
“聂军门。你的意思是说,我大军留在这里就是让日本联合舰队找到一个可以抄我们海路的机会。然后北洋水师将与日本舰队展开决战?”邵宇心中一沉问道。
“就是这个意思。”聂士成点点头说道。
“那北洋水师可有战而必胜的把握?无论是伊豆海战还是群山湾海战双方打得都是两败俱伤啊。”马玉昆皱了皱眉头。
“中堂大人保证,只要陆上能顶住。海路撤退绝对不是问题。”聂士成对李鸿章还是十分信任的。于是自信满满的说道。
“既然李中堂有令。我等自然应当遵守。不过还望聂军门能再多要来一些火炮补给。日军炮兵联队之火炮远超我驻朝炮兵啊,前番月峰山血战中的107MM加农炮就让我军伤亡巨大。现在有情报现实。日军为攻破我平壤防线,专门配属了炮兵联队。有120MM加农炮(这个再戚老的甲午战争史中见到的,在攻击鸭绿江防线时用过。)和大口径臼炮,前者射程远,后者威力巨大。对我军威胁极大。”马玉昆一看是老上司的命令便不再纠结撤军问题。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如何坚守的问题上。。…。
“末将还有一事不明,为何我大军不撤退到鸭绿江一代而是撤往旅顺?莫非中堂大人打算放任日军长驱直入吗?”左宝贵不满的问道。
几位北洋的大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说话,其实原因谁心中都明白。在绵长的鸭绿江防线上,清军根本就不可能挡得住近10万日军。
而且北洋各路大军的总后方在旅顺,从鸭绿江到旅顺的补给问题也是十分难保证的。毕竟现在的北洋军队中可没那么多征夫,而东北更是地广人稀。想找人也不好找啊。…。
“既然各位北洋老人都不想说。那我这个外人说说吧。”看到聂士成的示意,邵宇拱拱手说道:“左军门认为,无论是奉军,还是盛军和镇边军加在一起能有多少人?”
“依克唐阿将军的镇边军大约有5000人,加上剩余的奉军和盛军。总数到3万还是可以。”左宝贵算了算说道。
“而北洋新军加上现在已经北上的两广练军和台湾练军,最多也只有4万5千人,而且你要注意,这还包括在朝鲜的部队。照此算来,我大清可以调往鸭绿江的所有部队不会超过日军。这单没错吧?”邵宇继续说道。。…。
“应该是这样。”左宝贵撇撇嘴。
“如果论战力的话。差距更加明显。。说句不好听的话。东北练军的战斗力和日本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而排出了部署在旅顺的重炮部队,新军除了轻武器占优势外,在炮兵方面也是被日军压制。至于补给,虽然我军是在内线作战。但是可以动用的人力资源还是太少了,旧军和东北练军根本连一个后勤补给体系都没有。那左大人。您看这仗应该怎么打?”邵宇有些沉重的说道。
“呃。”左宝贵也一时语塞了,入朝之前,左宝贵也算百战宿将,和太平军、捻军和土匪都打过。不过刚来到朝鲜后。虽然打仗没怎么打,但是小仗还是打过几场的。日军的训练素质和火力完全出乎左宝贵的预料。相对于日本大队级别的进攻就可以获得4门山炮的支援,左宝贵的奉军整整3500多人,却只有2门速射炮和6门小型山炮。
虽然老李十分大方的提供了24门行营炮,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根本找不到足够多的炮手和相关人员,炮队迟迟没有建成,不过好在随军带过来12门克虏伯行营炮,然后从北洋军中调拨了一批炮手才完成了炮队的组建。。…。
“既然在鸭绿江打不过。那倒不如以退为进,依托要塞进行防守,不但可以获得重炮的支援和掩体的保护,更能拉长日军补给线,为我军的突袭对方后勤提供可能。与其在鸭绿江白白消耗兵力,倒不如在关键位置以守为攻与日军决战。”聂士成看了看满脸涨红的左宝贵耐心的说道。
“既然聂军门都这样说了,那我等自当遵命。”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满,但是形势比人强。左宝贵只能接受这个命令。
晚上加更大家支持一下吧,毕竟写书查资料很不容易的。感谢书友有微风拂过,小叶黄杨2的月票,bnkdh的评价票,以及新来的旧人的打赏。多谢了。(未完待续。。)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二百零九章 战前准备
日军在朝鲜的军队主要分成两支,一支是野贯道津集团,另外一支就是山地元治的元山集团。***从兵力上和补给上看,元山集团都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不但有原来的第一师团和第十二混成旅团,还获得了第二师团第四旅团。以及第二师团的野战炮兵第二联队的支援。
这还不算完,在经过前几次试探进攻后,日军发现已经在平壤驻防多日的清军工事修建的十分坚固,寻常75mm炮难以摧毁,于是日军大本营咬了咬牙,专门从大本营直属重炮部队中抽调了一批107mm炮和120mm炮组成临时的炮厂支援元山集团。
而在补给方面,海陆补给自然要比陆路要近上不少,虽然日本海军也按照协议在群山湾开辟了登陆场。但是这个距离里仁川过近。日本海军主力还在大修,而且也不清楚北洋水师主力的情况。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陆军只在群山湾锚地运输一些并不太重要的物资,大量的装备和物资还要从釜山起运。这样一来野贯道津部的补给状况就要差一些,而且前一段时间与聂士成部在月峰山大战,各部都有一定的损失,所以实力远不及元山集团。。…。
在综合兵力补给等多方面考虑后,日本大本营决定以野津道贯的部队为偏师,牵制清军,以山地元治的元山集团为主力从北面和东面围攻平壤。一旦攻击得手,将顺势南下,将驻朝清军全部消灭。
同时考虑到清军的陆路交通虽然已经切断,但是海陆路运输还依然通畅。(为了彻底断绝清军补给。日本联合舰队全部战舰将在修正完毕后前往朝鲜西海岸负责封锁。同时为了掩护朝鲜海峡内的运输船队。日本海军的布雷作业还需加强。以便在没有海军掩护的情况下。也能迟滞清国海军的进攻。
而在运输方面,为了能给元山集团提供足够的物资和兵员。日本从从其它师团抽调老兵加入到山地元治的部队中,同时还大量雇佣美国和俄国的商船为日本军队运输物资。历史上清日双方都雇用过外国商船为军队运输物资同时考虑到通过攻打平壤要越过大同江,日军还着重增加了工兵的数量。
考虑到在月峰山战役中日军的后勤补给屡屡遭到清军的骚扰,而且从元山到平壤城长达280km的距离也有些长,日本专门抽调了3个骑兵大队。负责运输线的安全。这些都是元山集团以外的。可以说为了全歼朝鲜清军。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日本大本营已经尽最大努力准备了。。…。
在攻坚战中。最关键的就是炮兵。为了能一点点敲掉在平壤防区的各种工事。日军可谓是煞费苦心。大岛义昌和野津道贯已经证明了人海战术对装备了大量机枪和迫击炮的清军来说基本无用,而且人家还占有地利。所以山地元治和部将合计了一下,决定这样运用炮兵。
107mm重炮和120mm重炮自然是用于压制清国陆军的炮兵和攻击重要据点。同时。日军还将部分75mm山炮分配给各个攻击大队。用于伴随步兵进攻,用直瞄火力对付随时出现的火力点,而大口径臼炮则是在遇上了山炮打不到或者无法摧毁的目标时才使用。
就在日军紧锣密鼓的准备时,清军也在进行最后的准备。根据情报显示。聂士成等人已经对日军的战略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则是在仁川一线迟滞对方,而将主力集中在平壤附近与日军决战。…。
考虑到日军的火炮优势。在防御工事的修筑上,以暗堡为主,明堡为辅。设置大量的机枪、迫击炮预设阵地,并用交通壕链接。而且在主阵地后方,还设置了多道防线,一方面放置一点突破全线崩溃,另外在战术上,也有极大作用,考虑到日军进攻都是炮兵轰击过后步兵猪突。所以为了减少日本炮兵对部队的伤害,在日军开始进攻时,主阵地只留下部分警戒部队,主力部队则在二线待命,然后在炮击过后,再进入阵地作战。。…。
在轻武器配备方面,邵宇等人发现,在没有坚固的水泥工事的保护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