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到,一顿乱炮下去,那几道在野外修筑的防线就彻底完蛋了!陆军炮是什么炮?能和舰炮比吗?就拿山地元治的280MM攻城炮来说吧。不到8KM的射程,217KG的炮弹看似很威武,但实际上呢?和加里波第型战舰的10寸主炮可就差远了,人家20度仰角可以打出18KM的射程!(当然了,那么远的距离能不能打准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当年日本用这种炮对旅顺口实施过超远程射击),炮弹是227KG的炮弹,射速更是没法比。。…。
即使归元级的8寸40L主炮投射量在陆军看来也是相当恐怖的。至于上面众多的6寸或者4。7寸速射炮。这些在战舰上相当常见只能作为副炮的火炮放到陆军里那就是师团甚至军级才能有的武器!而且还是速射般的,这要是在对方火炮射程范围内不知野战工事的话,那不是找死吗?莫非野津道贯脑袋烧掉了?
这可是有点冤枉了野津道贯。不管咋说。人家作为一个师团长,最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战术安排无非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地理问题。从平壤到海边直线距离也就30KM?这要是没事的话,一天就到海边了。而且这30KM还有一部分被平壤驻军控制。这样一来给野津道贯布置的距离也就是20来KM了。人家北洋陆军虽说损失惨重,但是在重炮的支援下,几万人冲过这20多公里那是一点难度不是太大。其次,如果北洋在滩头建立锚地的话,北洋增援部队一旦上来接应。那局面就成了两支北洋军去夹击第五师团了。这没有重炮还被两面夹击。那还咋打?…。
。…。
第二嘛?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野津道贯根本就没把北洋舰队组团围观的因素做太多的考虑。为啥呢?这要从日军大本营说起。日本舰队被彻底击败后,关于是否把大同江外海海战通报给前线这件事进行了讨论。你不说肯定是不行的,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让前线的将士有所准备,但是你怎么说呢?就是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就跑回来3艘船。。北洋舰队一艘没沉?自己补给线危险。大家省着点用吧。这通报要是发下去,那前线不乱了才怪!
所以,经过大本营一干大佬的斟酌。战报写成了:“大同江海战过后,敌我双方损失惨重。我联合舰队剩余半数战舰,而北洋舰队也损失巨大。数月之内无能力再战。”这种战报明显属于那种撒谎不打草稿的啊,这可比将屡战屡败说成屡败屡战要高明的多了!(其实吧。日本2战时都能把中途岛说成大胜。其战时的扯谎能力可见一斑啊。)大本营认为陆军不会和海军扯上嘛关系,最多也就是补给的事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野津道贯的计划正好等于往北洋舰队炮口上撞!这不是找死吗?。…。
总之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野津道贯这个看似完美的布局从开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而等待第五师团的将是血与火的地狱!
首先感谢书友韩江蛟的月票支持。另外侧位一觉醒来发现新章节订阅比平时少了100多~~,昨天新增订阅少了200+!!!难道侧位只能写海战吗……!话说为了完整的描述一个历史时期,陆战还是必须的。不过作者以后会偏重海战的……!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分两路
》
在陆军占优,海军几乎全军覆没的状态下,如果日本想打,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无疑使扯着朝鲜海峡雷场还有效的时候,尽全力把陆军和补给送到朝鲜,发挥陆军优势向清国发起一**攻势。虽然这一波有些回光返照的意思,但是对于已经濒于崩溃的日本来说,这是最好也是最后的办法。
所以在山地元治和野津道贯合力围攻平壤守军的时候,日本大本营一不做二不休,又将日本第三师团派到朝鲜。别看名义上就是一个师团,但是日本大本营考虑到以后的补给可能很难运输的情况,为了提高第三师团战斗力,专门将其它尚未参战师团的精锐部队和武器强化给第三师团,不但满编满员而且个别主力部队还有超编。而且为了提高第三师团的持续作战能力,还为第三师团配属了大量的后勤支援单位,例如第三师团就有专门的弹药大队,这支部队是专门负责运输弹药的。。与日军的辎重大队是分开的。
同时第三师团还有专门的卫生队和野战医院!所以说,无论是装备,人数还是持续作战能力,第三师团都是出类拔萃的!也许人数没有山地元治的第一师团加第十二旅团人多。但是火力和补给能力桂太郎的第三师团绝对不亚于远山集团,至于一直走背字的第五师团就更不如了。。…。
日本大本营花费如此大的精力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为了增援平壤战场,而是为了尽快冲破鸭绿江防线,将战火烧到清国东北,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有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威胁盛京来迫使清国认输。当然了,攻打北洋舰队的大本营旅顺口也是战略目标之一。既然海上打不过北洋舰队。那就从陆上抄北洋舰队的老窝吧!
同时根据情报显示。北洋陆军主力被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就是在朝鲜的聂士成部,这支部队在日军大本营看来,在第一师团和第三师团这两支主力夹击下。就像被放在钳子下的核桃一般,完蛋是早晚的事。所以忽略不计。而另一支部队则是北洋陆军,台湾练军和两广练军,集中在辽东半岛。防守从金州到旅顺这段地区。保证北洋舰队军港的安全。
而鸭绿江沿线的防守部队是谁呢?主要由两支构成,一支是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的率领的东北练军,靖边军和一些临时征召的部队。这支部队大概有3万人左右。在日军看来,无论是练军还是八旗战斗力都不会很高,至少肯定没法和步兵装备强到变态的北洋陆军去比。至于那些临时征召的部队,就更不用说了。几天前还是农民和猎户的部队打毛的仗啊!。…。
而另一支部队则是荣禄的西北练军。对于这支部队。日军知之甚小。为啥呢?荣禄一直在西安练军。日本的间谍压根就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啊。而当这支军队出现在直隶并向东北运动的时候,日本大本营才给予关注。经过不懈的努力,日本人对这支部队终于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左宗棠入新疆平叛后留下的。在左宗棠西去之后,这支部队就让荣禄抓在手中,并且几经扩编成了现在的规模。
这支部队一共有近4万人,从规模上来讲,已经不亚于原来的北洋陆军旧军了。装备上也算不错,各种行营炮快炮都不少,而且据说从李鸿章的天津机械局哪里还购买了部分的机枪和掷弹筒迫击炮。而在编制上,也放弃了清军旧有的营编制,而是将其放大,一个营1000人左右,并且有专门的炮兵、工兵和后勤单位。并且还有一定量的骑兵。总之是一支比较接近现代化编制的部队。战斗力较一般的练军要强上一些。…。
“师团长阁下,对面的清军已经有准备了。”站在鸭绿江南岸的一个高地上,一个参谋指着对岸说道。“如果情报没错的话,对岸将有近6万之众的清军。”。…。
“怕了吗?少佐?”桂太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问道。
“这些满人的部队不会像北洋陆军那么难缠。没有经过过系统的现代化训练,不少的士兵还是临时扩编进去的,其指挥官也是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家伙。别看对方有6万人,但是真打起来远不如在平壤的聂士成部。”桂太郎放下望远镜轻松的说道。
“师团长阁下,我军一旦突破鸭绿江防线后下一步作战计划是什么?”第六旅团长大岛久直问道。
“等待元山集团和第五师团。。然后向盛京方向发起进攻。如果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可以到位的话,我师团江河第二师团一起向辽东半岛进攻。”桂太郎说道。
“以三个师团进攻东北的政治中心盛京,以两个师团进攻旅顺,打掉北洋水师的基地,这个计划很不错。”大岛久直说道。
“不错个毛啊,元山集团和第五师团两支主力加起来可是两个师团外加一个旅团的兵力,外加陆军直属的重炮部队,都打得那么艰难。你先到了人家要塞门口,兵力更多,要塞更加坚固。炮兵优势也会被对方的要塞炮和水师舰炮所抵消,你凭什么打下旅顺?而且就算打下旅顺又如何?人家还可以到山东威海。怎么着?你还自己游过去把威海也打下来?亦或者直接把直隶打下来?”桂太郎心中说道。。…。
虽然从大本营来的情报含糊不清。但是桂太郎对大同江外海海战的解决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联合舰队肯定吃了大亏了。从大本营一贯的表现来看,如果吃了亏肯定会尽力掩饰,例如丰岛海战,伊豆外海海战。如果占了便宜,哪怕是平手,也会大肆宣扬。例如群山湾海战。而这次大同江外海海战后,大本营连基本的战损情况都没说,只是说了两败俱伤。这明显有问题!
如果海上补给不畅的情况下,陆军还想要继续打下去,在桂太郎看来首先要做的不是去和辽东半岛的北洋海军基地过不去而是先集中兵力打下盛京等核心城市。一方面可以用那里的粮食和军备来武装自己(盛京机械局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对清国的战争决心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至于北洋舰队的旅顺基地,在桂太郎看来,没有3到4个师团的兵力,想都别想!别忘了,旅顺要塞的数万新军和大量的要塞炮以及北洋水师的速射炮可不是摆设!
“师团长阁下,我军是否按照既定计划于明天展开攻击?”大岛久直问道。。…。
“按照既定计划,明天发起进攻,形成突破后,迅速扩大战果,集中兵力攻击荣禄的西北练军,八旗暂且不用管。在北岸站稳脚跟后,我们再去进攻九连城等重地。大家准备一下吧。”桂太郎说完转身离去,自此,鸭绿江战役进入倒计时。
。。
。。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破鸭绿江
与历史上一样,日军主力驻扎在义州。在这里,鸭绿江被分成3条支流。其中有两条支流的宽度只有60米左右,水深1米,完全可以涉水而过。义州对面的江北,就是虎山,作为鸭绿江防线的重要要塞,荣禄在虎山的设防可谓是不遗余力,所以桂太郎并没有打算直接啃这个骨头。
所以,桂太郎专门挑选了2个大队的精锐部队携带臼炮和数门107mm火炮机动到水口镇,然后从水口镇渡江进攻安平河口。第二天上午10点钟。日军两个大队在第十八联队长佐藤正大佐的率领下发下了对安平河口的进攻!
相对历史上的日军,这个位面上的日军在和北洋新军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交战后,技战术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伴随着107mm重炮的怒吼,日军的进攻正式开始。6门107mm火炮在夜间进入发射阵地,然后直瞄清军的炮台。而在出发阵地上的日军也开始用臼炮攻击对岸清军战壕。
“怎么不打了?”突然。。佐藤正大佐听不到了107mm重炮的怒吼了。
“那个,对面的炮台已经塌了。”一个参谋擦了一把汗说道,说实话,他实在没想到,这仗打的如此顺手。相对于北洋五花八门的炮兵掩体。对方在高台上设置的火炮基本上就相当于插标卖首!虽然也有几门小炮在开始的时候没有被发现,但是对方盲目射击还是暴露了炮兵的位置,在有几个处于前线的倒霉鬼被打伤后,107mm重炮直接将那几个漏网之鱼送上西天!。…。
“对面是那支部队?”佐藤正有些梦游似的问道。
“应该是依克唐阿的八旗军吧。”那个参谋说道。
“清国各支部队的战力差距也太大点了吧?不少字!”佐藤心中说道。随后在日军的猛攻下,失去炮兵支援后。从没有打过仗的镇边军在稍作抵抗后便直接撤退。随后撤退在日军的进攻下又变成了溃退,最后变成了逃亡。
而当这个战报送到桂太郎的指挥部后。在一片眼睛碎地的声音中,桂太郎下令全线进攻,第三师团发起了对鸭绿江防线的全面进攻,2个旅团分别渡江开始,然后展开对虎山的钳装攻势!双方终于在虎山上展开了第一场硬战。
在这里,等待着桂太郎的是荣禄麾下大将董福祥,以及其手下5个大营近5000人的部队以及所配属的24门75mm行营炮!“军门。倭寇为何迟迟不进攻啊?”一个护卫指着远处刚好处在虎山炮兵有效射程之外的日军说道。随后日军的行动告诉了他们答案,一个个日军拿出工兵铲开始构筑工事和挖掘堑壕。伴随着一阵阵的挖土声,一个个散兵坑变成了一个连贯的战壕体系,远处的日军也开始做这个工作,随后这一条条的堑壕开始逐步向虎山靠近。随后又重新练成一体。。…。
“日军不会是想围困我们吧?不少字”从军多年的董福祥心中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得不说,打了多年仗的董福祥还是有些水平的,他猜对了一半。这套正在施工的堑壕体系确实有围困的作用,但是桂太郎的目的可不仅仅限于此。介于北洋军极强的防守力量。生怕遇上的荣禄练军和依克唐阿的部队也如此善于防守,所以桂太郎专门想出了这么一个围点打援的战术。
虎山作为整个鸭绿江防线的中枢。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既然第三师团已经占了先手,出其不意的完成了对虎山阵地的包围,那就要充分利用这个诱饵。吸引清军脱离阵地来解虎山之围,这样一来攻守之势就变了,日军将占据防守方的便利条件,而这将极大的消耗清军的有生力量,如果清军在鸭绿江边大量失血的话,那剩下的仗无疑就好打多了。而且顺便。还可以从两支清军的进攻中对其战斗力进行一下评估。一举两得啊。…。
就这样,甲午战争中第一次围点打援之战展开了!当得知虎山被日军主力包围后。荣禄和依克唐阿同时意识到了战斗的危机,所以双方开始从两翼进行增援,但是无奈在开片之前双方并没有统一指挥权,荣禄是西北练军的头头,但是人家依克唐阿还是黑龙江将军呢?谁怕谁啊?而且就算分出个高下,人家不配合你也没办法。本来荣禄打算好好喝依克唐阿说说,但是还没等他去找依克唐阿。双方就打起来了。。…。
要说荣禄对新式战争没有了解,那确实有点过。人家还是看过几本书,也观摩过几次北洋新军演戏的。不过实际水平也仅限于皮毛。在他看来。就是集中大炮对某个点一轰,然后兄弟们一冲,最后在突破口两边已扩散就完了!在这种战术思维的指导下,面对已经被北洋新军防线教育过n次的日军的话,那结果将是相当悲剧的。而这场悲剧已经拉开序幕!
在12门克虏伯行营炮的怒吼中。。荣禄的进攻开始了,炮手们脱光上衣,在还有些寒冷的初春中甩开膀子把一发发炮弹装进炮膛随后射向日军阵地,很快,密集的炮弹在日军阵地上打出一个个漆黑的烟柱。荣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满意的点点头:“小子们干的不错,这么猛烈的炮击下,日军那些战壕里的士兵该差不多了吧?不少字”随后向旁边的传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