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应该不会在远东大打出手的。毕竟他们主要的敌人是德国。”徐杰摇了摇头说道。“不过荷兰的反应怎么说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们逐渐掏空他们的殖民地,他们不恨我们才不正常!”
自从那次“炮舰外交”后,华人终于不用活在荷兰人和当地土著的双重压迫下了。有了保障的印尼华人开始逐渐在各个方面扩张自己的势力。本来就在当地经济体系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华商们开始逐渐控制整个殖民地的经济命脉!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大量的华商开始带着大量的金钱回到故土参与近代工业和其它商贸活动。而这让荷属殖民地的资金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外流,这对于荷兰这个仅存的殖民地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
昨天订阅居然创下历史最低的265……!作者心里哇凉哇凉的啊……!(未完待续。)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四百九十三章 穹甲复古流
“历史有太多的偶然性了,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小角色在关键时刻往往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比如说为俄国人提供基地的荷兰人,就曾经让华夏舰队陷入困境。而一名在当时还不是十分有名的舰船设计师严博勋先生,但是就因为他的一句话,让北洋对荷兰可能采取的行动有了一定的警惕!这为后来的战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杨用霖。
“荷兰人能干什么?早在8年前,北洋舰队就可以将舰炮瞄准他们的家门口,现在的话,一支分舰队就可以清理掉荷兰在远东的所有海上力量。”杨用霖轻蔑的说道。
“俄国人缺的不是舰队,而是港口,如果他们在东南亚能有一个优良的军港,那么他们战力就会呈几何倍数增加,双方攻守之势也会发生改变,原来是俄国舰队为了攻击我们的运输线而进入我们控制的海区作战,我们有太大的主场优势了,但是要是对方在荷属东印度有基地的话。。他们不用出击就可以卡死我们的海上运输线!而我们则必须跨越整个南海去作战!这太可怕了!”徐杰不由的擦了一把冷汗说道。。…。
“老大,我只是说说而已,您别紧张啊。”严博勋有些难堪的说道。
“现在紧张总好过以后战败,杨用霖,你回去就和其它分舰队司令研究一下对策,我需要知道如果我们舰队要远洋作战的话,到底能有几成战力。现有的体系能否供应舰队跨越整个南海去战斗。”徐杰说道。
“没问题,不过就目前来看,我们战舰并不适合远洋作战。续航力短是个问题,干舷也有些低,当时为了在近海打败日本人和俄国人,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适航性和航程。”杨用霖苦笑道。
“那好吧,先别说的了。把这个战列巡洋舰的计划敲定再说。既然可能要面临远洋作战,那么我们必须把稳性搞定。长艏楼结构确实可以提高适航性。但是如果再前面背负的话可能会增加重量,并且降低稳性。船体横摇过大的话,对于火炮的散步也有一定的影响。”严博勋毕竟是专业人士。很快就分析出来了。
“那就是说,如果放弃船首背负的话,那就等于只剩下一个方案了,那就是船体仲部对角布置2座双联主炮了。”徐杰问道。。…。
“如果按照您的要求的话。貌似只剩下这一个方案还算行得通。”严博勋眨眨眼说道。
“好吧。虽然这个布局丑一些,但是至少可以保证稳性和足够强的火力,但是要想发挥出8炮的火力优势,那对使用者来说可是一个考验啊!”徐杰皱了皱眉头说道。没办法,穿越者的先进理念最终还是被现实所击败!
“但是如果要远洋航行的话,重量还要增加1500吨左右,用于平衡和装载更多的补给。”严博勋说道。
“说道补给了。这弹药有多少?”徐杰突然想起了历史上德国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仅仅80出头的备弹量!(每门火炮80发左右的备弹)这种备弹量只够打一场战斗的,第二次就没炮弹了。要是远洋出击的话,总不能打一仗就回家吧?
“如果只算放在弹药库的弹药的话,每门炮75发吧!”严博勋脸一红说道。
“75发……。”徐杰彻底无语了。“另外什么什么叫只算弹药库?”
“可以再炮塔的尾部预先存放8发炮弹和相应的发射药,外加炮管里的1发,差不多平均到80了吧,当然了,如果杨大人同意在军官餐厅会议室什么地方放点发射药包的话,估计还能多点。”严博勋后半句话纯属调节气氛。…。
。…。
“要是这样的话,炮弹放不放我不知道,但是估计食品和饮用水要堆在会议室或者餐厅这些地方了。”杨用霖不由的唏嘘道。
“每门主炮保持120发的备弹量。燃料不能少于2000吨。这是底线,你们看着办吧!”徐杰定下了基调。
“那吨位可就突破两万吨了!这船设计出来没问题,但是您的钱包和我国的港口情况行吗?”严博勋一边扣着鼻子一边说道。
“大家看那些地方可以减少点重量?”徐杰也有些懵了,历史上为了保证足够的防护和还算过得去的速度,冯德坦恩可是1万9千吨的排水量,虽然徐杰的速度降低了至少4节。但是毕竟提前了5年以上,而且主炮增加到12寸,这最后能砍重量的地方就只剩下防护了!
“老大,您的吨位要求是多少?”严博勋问道。
“不能超过1万9千吨。。太大的话一方面是造价无法接受,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深水泊位也不够啊,都是万吨级战舰,战列舰的吨位甚至上升到2万以上。没有哪个军港可以容纳这么多的战舰,尤其是南方的军港。”还未等徐杰说法,一旁的杨用霖开口道。。…。
“我靠这没法弄了,老大,你来吧,我是真的不行了,没见过你们这么刁的客户!!”严博勋彻底无语了,捂着图纸哇哇大叫道。
“要不换个想法如何?咱们来个复古吧”徐杰想了想说道。
“怎么个复古法?用11寸炮,这个倒是个办法。”严博勋点点头说道。
“火力是不能省的,必须保持对俄国那一票装甲巡洋舰的压力。既然主要对抗的目标是巡洋舰,那么装甲是不是可以薄一些?即使10寸舰炮的话,在正常交战距离也打不穿7寸的克虏伯硬化装甲。”徐杰说道。
“至于上装甲。直接削弱到5寸,能够挡住8寸炮就行了。副炮全部采用双联炮塔,这样的话,艏楼不用布置炮廊,也能省一部分重量。另外,因为船型的拉长,动力可能用不了那么多,这块应该还可以节省一些重量。”徐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也不算复古吧,要是碰上12寸重炮怎么办?7寸主装甲带不够用啊。”杨用霖摇摇头表示反对。
“我们可以把剩下的装甲重量用在强化穹甲上。如果穹甲尽量平坦的话,我想即使6寸主装甲带和3寸穹甲也基本上可以挡住12寸舰炮了。”徐杰补充道。。…。
“这样的话虽然可以保证核心区不至于被一炮击穿,但是中弹多了,会造成船体倾覆的。照样完蛋,这个是没办法的。”杨用霖说道。
“就算打不穿,烧也能烧毁啊。遇上对方大部队,能跑就跑吧,这套防御就是让你有一个铁裤衩,必要的时候能救命就不错了!凑合着吧。”徐杰说道。
“也是,这支部队是专门用来截杀对方巡洋舰的,对方8寸炮肯定打不穿你的6寸或者7寸主装带。遇上12寸炮也能应付一下,再把防火堵漏什么的做好点,对付对方少了的12寸炮也可以了。”严博勋表示这是一个好办法。
“那战列巡洋舰会准备造几艘?”杨用霖终于决定妥协了。既然战舰质量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那么杨用霖只能退而求其次,看看能有多少数量了。
“目测不超过三艘!”徐杰伸出三个手指头说道。
“徐老大,三艘是不是少了一些啊。”杨用霖说道,久经战火的他十分明白,对付巡洋舰除了火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航速。如果速度不够,除非能在开始非常幸运的给对方减速,要么最好的结果就是打跑对方。…。
。…。
所以杨用霖对航速十分看重,这也是为何他对战列巡洋舰十分赞赏的原因。最多多达8门12寸主炮的火力已经超越了北洋现在的宁海级战列舰,还有23节的梦幻航速!这简直太完美了。但是即使这样,才3艘的数量还是不足以对抗俄国庞大的装甲巡洋舰战斗群。
“老大,您难道忍心让我北洋用3艘战列巡洋舰去和对方的装巡拼命吗?虽然咱们还有一批装巡。。但是速度跟不上主力舰队,而且主力舰队还需要直卫力量。我们手中可以用于和战列巡洋舰编队太少了啊。”别看严博勋没回来几天,但是杨用霖已经学了对方不少口头语了!
“归远级想都不要想,这船堆的武器和装甲已经有些多了,想要在重载情况下保持航行的稳性和速度实在困难。而且已经服役了5年,等到新船建成后,这级战舰已经有10年的舰龄了,根本不可能跟上战列巡洋舰的航速。”杨用霖无奈的说道。
“剩下的7艘装甲巡洋舰目前的话,两艘加里波第级已经有些落伍,只有5艘堪用,而这些船还必须留给主力舰担任直卫,我们手中的战舰已经是非常少了。”杨用霖补充道。。…。
“直卫舰队的事情我再想想。用万吨级装甲巡洋舰编队担任直卫其实是一种浪费。大型装甲巡洋舰本身不够灵活,而且同吨位比较的话,副炮数量还是偏少,而对付对方的雷击舰和轻型战舰的话,过大口径的副炮反而不如4。7寸级别的副炮好用,所以以后舰队的直卫任务将交给新的轻型战舰。”徐杰想了想说道。
感谢书友天机书生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四百九十四章 第二次谈判
海军建设的问题是个严肃的问题,在和严博勋杨用霖讨论了4个小时后,也没有最终拿出一个解决方案,严博勋和杨用霖还想继续,但是徐杰却没有时间和他们耗下去了。刚才侍卫送过来一份文件。俄国人已经准备重开谈判了。现在的事情,谈判是第一要务。海军建设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好好弄,所以,徐杰决定先应付3天后将要开始的谈判。
本来俄国要求是第二天谈判的,但是北洋方面没想到俄国人会这么快就屈服。所以准备的并不充分,同时为了能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优势地位,徐杰决定将谈判日期定在3天后,这就是为了告诉俄国人,我们拖得起,就是不知道俄国人是否能拖得起!
3天的时间匆匆而过,北洋方面代表和俄国方面代表很快又在宁海号战列舰的军官餐厅见面了。这三天,俄国人过的肯定不舒服,从谢尔盖维特伯爵和埃森那有些憔悴的脸色上就可以想象出对方这几天是怎么度过的!
“徐将军。。我们已经和北洋方面展开正式谈判了,而我们的军队却还在战场上厮杀,这是不合国际惯例的,也是十分无用和徒劳的。所以在谈判期间,我建议双方军队停止敌对行动,互相撤出一定距离作为隔离带,您看如何?”维特伯爵一开始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停火。。…。
“俄国政府对我国不宣而战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但是贵国却这样做了。谈判未结束之前,双方处于战争状态。军事行动是否中止完全看双方的意见,和国际惯例一点也不沾边。而目前。我方不愿意中止敌对状态,因为我们的目的还未达到!”徐杰笑着说道。
“我不得不说,您的目的不切合实际,我们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要求!这是卖国!”维特气愤的说道。
“不。您错了,维特伯爵,您这是拯救自己的国家。俄国的财政状况我想您比我更清楚,支持二十多万大军在万里之外交战,而且还有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这两项大工程足够压垮本来就不富裕的俄国,而法国对贵国在远东的行动并不支持,那么我想知道,即使俄国决定借钱。你们有地方借吗?”张佩纶笑着说道。
“任何人。任何国家必须为自己错误的行为买单。俄国既然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对手,那么就必须付出代价!当然,你们也可以抱着错误不放,不过那会让俄国承担更大的损失。我们华夏有句俗话,当断不断必遭其乱!这句话很适合现在的俄国。”徐杰在一旁敲着边鼓说道。。…。
“我们可以撤出正在内蒙古的俄军。也可以从外蒙古撤出我们的军事力量,我希望我们的撤离和贵国后撤空出一定的安全区能同时进行。”维特伯爵说道。
“贵国能撤出在我国的军事力量我们自然欢迎,但是我们需要强调2点。第一点,那就是如果贵国需要留出一定的安全区的话。那么贵国自行撤退就可以了,北洋是绝对不会后撤一步的,这每一寸领土都是我北洋官兵的血汗换来的,后退根本不用想。第二点,我们的三个条件是捆绑的,不能因为接受了一个条件,我们就停火,这是不可能的。”徐杰拒绝道。
“您这不是在谈判,而是审判,我们双方应该是平等的进行协商。”维特说道。
“战争中的胜利者和失败者怎么可能平等?我们的要求就是这样,如果不能接受,我们可以继续休会,直到贵方接受了,或者是谈判破裂位置。”徐杰冷笑道。“所以我希望贵方能正视现实,现在的华夏不是满清,而俄国更是失败者。”…。
“库页岛的领土可以暂时由贵国接管,至于赔款方面,我们也可以先行赎回部分军官。”维特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后说道。。…。
“我们对贵国归还我国部分被占领土表示欢迎,但是远远不够,我们希望的是东北方向恢复到1840年前的国境线,不仅仅是库页岛,外兴安岭等地也包括在内。要知道,我们现在陆军占领的区域有的已经超过了1840年时的边界线,我们也作出了让步,而且这已经是我们的底线了。”徐杰说道。
徐杰不是不想获得更多的领土,开始的时候徐杰确实打算坚持以实际控制线为准。但是随后聂士成等人的分析报告却让徐杰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即使按照修改后的计划。。东北方向也增加了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这是个什么概念?几乎等于东北三省的地盘!
这100多万平方公里在当时还是十分荒凉的,即使以华夏现有的人口和交通情况以及国力想要一下将其控制住困难还是很大的。而且随着战线的向西推移,俄国人的补给线会被缩短,而华夏陆军的补给线会被拉长。
现在占有并不代表着以后一定能够拥有,所以陆军方面希望他们的战线不要超过后勤补给能力。毕竟下一场战争的规模肯定比这场要大得多。以现在东北的铁路体系来看,最多也不过支持15万左右的陆军去作战,而在增加了大片领土后,铁路网需要建设,支持更多的陆军去作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徐杰决定做出一些让步,但是这让步也是十分有限的!在北洋未来5年能够支持的情况下,尽量多的获取领土。
“这恐怕依然超过了俄罗斯帝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