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海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海权- 第5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路中线的彭毅部。你们的任务是最艰巨的,你们将从新疆和外蒙古的前沿阵地出发。你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西伯利亚铁路的,车里雅宾斯克!你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夺取这个地区,并且围绕主交通线建立防御体系,阻止俄国临时政府的反扑。记住,在这里你们可能会遇上德国人,对于任何敢于干涉我们行动的人或者国家,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彻底摧毁。”。…。



  “在必要的时候你们可以对乌法和叶卡捷琳堡实施突击,主要作用不是占领而是将这两个俄国可以利用的地方彻底摧毁。华夏共和国最终的攻击深度完全由你们决定。如果你们做得好,那么我们可以控制整个车里雅宾斯克以西的地区,甚至更远,如果做的不好,我们的成果会大打折扣。陆军部会给你们配属最好最多的后勤车辆。会给你们最精锐的战士和素质最高的军官。”…。



  “第三路将是马玉昆指挥,你们的任务就是讲整个新疆地区的边界推进到巴尔喀什湖以先,同时帮助中亚的民族获取独立。中亚的民族成分过于复杂,不适合我们直接统治,我们的力量有限,与其浪费在和中亚民族的战斗中倒不如拓展我们在北方的领土。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也必须让中亚彻底从俄国中分离出来!”



  “而在完成这个任务的同时。你们必须在中亚建立一条通往车里雅宾斯克的通道。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原则是我们只是向建立一个亲华夏,并且四分五裂的中亚地缘政治,但是对于任何组织我们建立这条通道的势力或者个人,则必须予以坚决的打击。总之在将中亚的局势搅乱之后,你的不对将和彭毅一起巩固车里雅宾斯克附近的防线。并且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配合聂士成部肃清俄国残部。”整场会议的核心就是就未来即将开始的对俄作战进行规划和推演。。…。



  “可以说。。我们之前所有的对俄战争都是在为今天做准备,我们穷尽近20年的时间削弱和打击俄国就是为了能在俄国政府崩溃后,进一步拓展华夏的疆域。为了这个目的我们不惜与任何敌人作战。也不惜与任何人合作。”在会议的最后徐杰再次强调道。



  “看来是时候给德国人下一些绊子了。”会议结束后绝大部分将领都离开了,只有彭毅跟着徐杰去了会议旁边的一间屋子,在那里他们还有重要的事情进行商议。而这一次华夏需要算计的正是德国!



  “你最熟悉德国人的战时和战略,当年你还在德国的总参谋部和他们进行过兵棋推演。那么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当德奥军队主力转向西方的时候,整个西线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徐杰有些担忧的问道。德国陆军在1战中的表现绝对可以用天下第一来形容,当然了,这仅限于单挑。一个国家对一个国家。在英法联手的情况下,德国都可以打到巴黎近郊,并且直到战败前夕都能将战线死死的压在法国境内,这份实力无容置疑!而这个位面呢,怎么说呢,因为东线俄国的迅速战败,华夏的持续物资输入再加上装备的更新,让德国陆军越发的强大。。…。



  按照徐杰的剧本,本来打算让德国陆军崩美帝一身血的,但是到现在为止,美国人还没有表示明确要参战。这个和剧本有些出入啊!要是这支德国陆军真的打垮了法国然后把英国人赶回海岛,并且让战争提前结束的话,说不定这支陆军就会重新回到东线来找华夏的麻烦!这可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老实说,现在的德国陆军已经具备了击穿英法防线的能力了,德国人在两年的西线战斗中一直雪藏他们的装甲力量。并且为了避免受到运力限制,他们还囤积了大量的卡车和配件。更为重要的是,法国和英国陆军缺乏足够的纵深,一旦防线被击穿,就会导致没有机会重整部队,进而被装甲部队分割然后被各个歼灭。英法两国的远程炮兵和集中后的德奥相比没有优势,而火炮战术要落后于对手,也就是说炮兵总体而言会居于劣势。一旦前线崩溃的话,极有可能导致战败。德国人这次攻击至少有4成左右的可能打垮英法。毕竟已经过去了2年,在这段时间里英法的损失一直大于德国!”彭毅认真的说道。…。



  。…。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帮一下协约国了呗。不过好在,我已经为他们准备了一份大礼,希望英国人不要让我失望。”徐杰自语道。



  “不是吧?海军帮德国,陆军帮英国?海军卖一艘船外带一票人就够了,陆军你打算怎么办?整建制的参战?这不现实啊!”彭毅吓了一跳,华夏眼看就要发动对俄战争了,自己的部队都要精打细算,怎么可能还去支援协约国?这不是搞笑吗?



  “西线那个绞肉机我们可填不起。不过帮助英国人训练一下那些从殖民地征调过来的新兵还是可以的。法国人就算了。。作为一个陆地大国,他们对自己的陆军更加有信心,也更加固执,想要让他们改变实在是太难了。不过英国人倒是透露了这方面合作的倾向。”徐杰回答道。



  “英国人?不会吧?从开战以来得到情报上来看,英国陆军的素质是相当高,至少开始时是这样,如果就基层单位进行评价的话,其水平至少是不亚于德国。如果不是悲催的攻坚战的话,西线的德军恐怕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呢?”彭毅。…。



  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英国开始那拨陆军确实厉害,但是开战半年后他们要么死在了战场上要么就在后方的医院中躺着,十几年来积攒下的精锐很快就消耗干净了,英国毕竟是个海权国家,再加上同盟国海军比较给力,英国人在海上倾斜了大量的资源,人员补给方便,英国人有太多的殖民地人力可以调动。但是装备生产和部队的训练就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我们很早就给英国陆军输血量。英国人对我们的装备还是十分满意的。但是后来他们发现,伴随着越来越多武器的进口,尤其是重炮和其它技术装备的进口,英国人的训练体制似乎并不适合这些装备了新式武器的军队,所以,在引进装备的同时,英国人也需要华夏陆军来训练一下殖民地部队使用华夏的武器和战术。”



  “这个真是太疯狂了。不过我喜欢。”彭毅先是一惊,随后说道。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huku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彩云之南、肖氏大爷、我的大洋芋的月票支持~~~。。
第九百一十九章 西线症结
  “在长达两年多的交战中,陆军最让我不满意的就是炮兵的表现,我们的火炮并不适用,先进的纸面性能在实战中因为地形和人员的因素而无法发挥。我们的75mm加农炮虽然有更远的射程,更高的射速,更适合使用榴霰弹。但是因为丘陵地区的阻碍,我们往往无法让弹道平直的75mm炮发挥射程上的优势,而在防御作战中,我们的火炮因为射角问题而无法使用反斜面阵地提供掩护。虽然德国人的榴弹炮比我们的射程要近,但是他们投射量还有射界上的优势让他们占尽了先机。”



  “在中型火炮方面,德国人口径更大,重量更轻的榴弹炮对我们的75mm加农炮形成了明显的优势,而在重型的军属火炮中,德国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巨大的优势,他们的重炮射程更远,射速更快。我们缺乏以上的陆军重炮,而德国人却有210和240口径的重炮。在防御战中。。德国人在飞艇和飞机的侦察下可以轻易定位我们的炮兵阵地,然后用射程和威力远得多的重炮将我们的炮兵阵地摧毁,随后再清理我们的步兵。远处支援火力上的差距让法兰西的优秀士兵伤亡惨重,而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炮兵依然居于劣势。”霞飞将军颇为懊恼的说道。。…。



  “我们现在遇上的情况比前两年还糟糕,至少前两年在纸面上我们还有兵力优势。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德国人的防线,虽然说这么长时间下来后我们取得的进展十分有限。我们曾经试图集中装甲力量展开突击,也曾经成功的撕开了对方的缺口,但是都被对方部署的地雷、反坦克炮或者装甲单位摧毁。昂贵的战车就这样消耗掉了。而现在德国人已经从东线的泥潭中解脱出来。他们将全面占据优势,而我们的消耗却十分巨大。进攻已经无力维持,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已经从取得胜利变成了包围领土。”贝当将军补充道。



  “海上的巨大消耗严重制约了大英帝国陆军的整备和扩充。在两年多的消耗战中,英国大舰队已经损失了一打以上的主力舰,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在为舰队生产各种配件。装甲、火炮、动力和光学仪器的生产都在向海军倾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陆军扩充速度不会很理想。除非有人愿意向我们提供大量的物资和装备。”英国陆军元帅罗伯特伯爵担忧的说道。。…。



  在一次协约国陆军高层会议上,英法两国的高层都表示出了对未来西线的忧虑。德国精锐的步兵加上强悍的炮兵和装甲部队。让已经消耗了两年的英法部队感到了极大的压力。趁着冬季。英法两国陆军必须对现有战略战术进行调整。



  “我认为,我们应该参考另一个陆军大国的战略战术。利用剩下的几个月的时间重新布置我们的防线。无论是大英帝国还是法兰西共和国的战术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一惊被证明是低效的了。我们不能再踌躇下去。否则的话明年的今天德国人就要在凡尔赛宫准备过圣诞节了!”终于霞飞将军说出了一句英国人想说但是不敢说的话!



  “我同意,英国政府最近从华夏获得了一大批装备,其中有不少原本是打算提供给俄国政府的,但是随着诺曼诺夫王朝的倒台,我想用这批武器来武装我们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我们新扩充的军队都是这样。大英帝国陆军部已经表示了将邀请华夏陆军军官团来提供帮助。并且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重新按照新的形势来调整我们的整个西线防御了。”罗伯特伯爵严肃的说道。…。



  。…。



  “这个世界真疯狂,华夏共和国的战列舰刚在地中海决战中重创了你们的舰队,而现在,大英帝国居然邀请华夏的陆军军官了帮助训练新军,这真是讽刺啊!”甘莫林将军面带讽刺的说道。



  “我原以为这对于法国来说是个好消息呢。我们至少不用担心这些东西落到德国人手中来对付我们呢。现在不是纠结这些事情的时候了,我们要现实一些,也许战后我们会一起回到远东对付这个庞然大物,但是现在,只要华夏愿意和我们合作。那么我们就必须拿出十足的诚意,美国人举棋不定。而且就算加入了协约国,在短时间呢也无法生产出足够几百万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而且从实战来看,德国陆军和华夏陆军之间有相似之处,相比华夏陆军对于如何应对德军的攻击也有一些经验。俄国的崩溃对于我们来说并非全是坏事,至少伴随着俄国人的崩溃,华夏和德国走到了对立面。现在全世界都是同盟国的敌人!”罗伯特伯爵反唇相讥道。言语中充满了对甘莫林政治智商的嘲讽。。…。



  不过吵架归吵架。英法最终就新战线的调整还是达成了一些一致的意见。。比如说从德国本土撤军,将部队撤往比利时和法国境内,并且开始修筑纵深防线,大量的铁丝网和雷场被部署在防线之间的无人区域,同时重新配置了炮兵。将大量中小口径火炮下发给基层作为反装甲火力。而加农炮和列车炮则部署在后方,和已经拓展开的通讯网络一起肩负起反炮兵的重任。同时部队开始实施纵身部署,法国最终还是放弃了在一线集中大量部队的战术,开始在一线部署少量部队担任警戒任务。在避开德国炮火的二线和三线囤积部队,同时还增加了预备队的数量和机动能力。



  老实说法国人在部队机动方面还是有些想法的。戴高乐战后出了本书也不是偶然。在一战刚开始的时候。法国人就曾经集中了大量民用车辆进行部队机动。在关键时刻将2个多师的精锐部队运往前线,为最终阻止施里芬计划奠定了基础,而一战后,法国人虽然因为经济问题对于火炮研发不是很上心(至少30年代之前是这样。)但是却依然逐步为炮兵配属专门的汽车用来增加机动性。。…。



  但是现在的问题来了,法国的人力资源相对于德国来说本来就不够,而消耗了2年多后,就更不够了,而对面德国人在得到了东线的援助后,首次拥有了较大的兵力优势,英法两边部队占优的情况下都无法取胜,现在德国人拿出了雪藏的装甲部队主力加上大量的援军后,英法就更不够看了!此消彼长之下,德国人和英国人的预备队数量明显不够用。



  经过反复的推演,英法陆军将领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在德国陆军的倾力打击下,英法的防线一定会被攻破。在占据优势德奥炮兵的压制下,德国陆军装甲部队可以撕开英法联军布置的数层防线。甚至将整个防御体系洞穿,然后彻底隔绝前线和后方的联系,再配合步兵和炮兵将被分割的部队吃掉。面对这样的打法,英法用炮兵压制对方的想法显然很难实现。那么剩下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挡住对方的装甲矛头和后续的步兵冲击了。



  对于后者来说,英法联军的步兵可以用大量的迫击炮和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来迟滞对方的进攻,但是对于前者来说却没有什么好办法。虽然从战术上来说,一门隐藏的比较好的战防炮在交战中有机会摧毁数辆坦克,但是问题是,进攻方掌握的兵力优势太大,也许可能上百辆坦克攻击十余门战防炮,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陆军装甲部队还有伴随的炮兵支援,在夹攻之下,用单纯的战防炮来组织对方的切割并不容易。虽然法国也有一些重装坦克,但是这些坦克有一部分消耗在了前两年的攻坚战中,而剩下的一些因为机动性的关系和受到数量不足的影响,不可能作为战略机动力量来支援全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弄到数量足够多,并且配属了足够能摧毁坦克的火炮的机动车辆就成了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



  。…。



  除了反装甲机动力量之外,英法还需要抵御伴随着装甲部队突破的德国精锐步兵,比如说暴风突击队什么的。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德国暴风的暴风突击队已经不再是那种专门用来突破堑壕防御体系然后分割对方的精锐部队了。他们更像是2战时的德国装甲掷弹兵。。伴随坦克攻击,为坦克提供掩护。同时占领一些关键点。这些部队装备了大量的中近距离曲射武器和自动火器,在中距离上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同时个别精锐的部队还会有一些伴随的自信火炮为德国陆军提供远程压制和支援。坦克、步兵和自行火炮是日耳曼战车上不可或缺的三个部件。三者相辅相成互相搭配



  也就是说,即使解决了机动反装甲火力的问题,英法联军还是没有从技术层面最终破解德国陆军的攻势,换句话说就是英法两国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机动预备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这样!不过英法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不代表华夏就没办法解决,为了让协约国和同盟国打的更激烈一些,徐杰可是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的!各种装备和应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