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海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海权- 第5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平是什么?不过是两场战争之间的间歇期而已!”这句话虽然说的十分的刻薄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德奥感到庆幸,虽然这次战争比他们预期的要长很多,消耗的很多同时也艰难很多,但是最终他们还是打赢了。从崩溃的俄国身上获得的大量土地和资源让德奥可以迅速的恢复实力,他们无惧于将在未来发生的战争!甚至于连在合约刚刚签署不久,德国海陆军部门就已经开始考虑制定新的作战计划了!。…。



  英法在舔舐伤口。。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绝对弊大于利。西线的局势和刚开战一样,但是他们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不过英法并没有丧失斗志!因为此刻有一个更加强大的盟友坚定的站在了自己一边!这个盟友的名字叫美国!美国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要求英法偿还对美债务,反而继续拿出大量的资金来扶持这些国家。当然,这些帮助绝对不是免费的,英法需要用自己的市场和海外的部分重要岛屿来做交换,例如本来在2战时期才交给美国的迭戈加西亚岛,在1920年的时候就已经落到了美国人手中。



  历史按照巨大的惯性在前进,1战之后必然2战,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惯性比历史上大多了。战争刚刚结束,甚至连退役的士兵都没有完全安排妥当,一场军备竞赛就在悄然拉开,“虽然战争结束了,海军上将级战列舰并没能大显身手,但是陷入困境中的皇家海军来说,这艘排水量高达38000吨的超级战列舰将带领皇家海军重新回到巅峰!”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司令杰里科将军这样评价这艘即将服役的战列舰!。…。



  感谢书友zhouyu1976、ynn7817、hukaikaka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16寸风暴
  “没有人想到在战争刚刚结束后,新的一波海上军备竞赛很快就来了,有人说这是1战海军建造计划的延续,有人说是美国和华夏这两个在战争中并没有受到多大创伤的国家挑起的,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场竞赛已经挑起,任何一个希望拥有阳光下领土的国家都必须跟上。而这种强大的压力对于绝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如此沉重,以至于在最终双方需要坐下来好好谈谈!”——舍尔。



  就在1919年7日,协约国和同盟国的的协议墨迹未干的时候,华夏在大连造船厂建造的两艘装备着9门16寸舰炮的超级战列舰天津级战列舰的一号舰天津号和2号舰大连号服役,并且交付华夏北海舰队。而这级战列舰的交付让本来已经趋于沉寂的海军军备竞赛有了死灰复燃的趋势。



  这两艘战舰排水量高达3万9千吨,装备了9门16寸L45舰炮和12门5寸舰炮。由18台亚罗锅炉提供动力。。额定输出9万马力,最大输出11万马力。可是使这艘船跑出最高达26节以上的速度。秉承了华夏共和国战列舰一向重防护的原则,这级战列舰侧弦装甲为350MM倾斜20度。装甲带高度4。5米(包括下部削弱部分。)并且下部装甲带一直延伸到船底,厚度从5寸削减到最低1。5寸。具备了一定抵御水中弹的能力,而水平主装甲厚度高达6寸,弹药库更是高达7寸。可以完全免疫现阶段的16寸重炮的水平攻击。炮塔装甲正面18寸,侧面12寸,而炮座装甲也达到了16寸。并且在装甲带外部还有4层隔舱,其中第一层是空仓。然后是装着燃油的液舱,再里面是两层分仓,整个TDS的纵深达到了将近6米!可以说这级战列舰的出现让华夏海军重新站到了世界海军的巅峰之上。而这级战列舰一共预计建造7艘,被世界海军界称为新的“big seven”。。…。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两个月后。美国人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也下水了。不过和华夏新服役的高大上的快速战列舰相比。由田纳西级战列舰放大而来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甚至有人戏称这艘战舰不过是把田纳西级的4座3联装舰炮换成了4座双联装16寸舰炮而已。而实际上呢,也确实如此!原因很简单,美国原本是打算和同盟国大战三百回合的!再加上对改进后的铁乌龟系列战列舰还算比较满意。而重新设计战舰不但耗时冗长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在美国人看来,换装了16寸L45MK1型主炮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已经足够压制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了,所以科罗拉多级最终诞生,侧舷装甲为320MM倾斜16度。主水平装甲为120MM。动力系统一如既往的不给力。最大输出功率3万2千马力。只能让这艘标准排水量34000吨的船跑出22节的速度。



  而在1919年年底,大英帝国的海军上将级战列舰的首舰胡德号终于完工!这艘凝结了大英帝国海军多年心血和泪水的战列舰圃一出世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艘战舰全场220米,装备了20台亚罗锅炉,额定输出11万马力,最大输出13。5万马力。可以让这艘排水量达3万8千吨的战舰跑出29节的高速!主炮是英国新研制的16寸L45。基本性能和美国的MK1式差不多。装备4座双联装炮塔。作为新的快速战列舰,该舰防御也和科罗拉多号级差不多,可以看成是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高速版本。但是其外形确实要比短粗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好看不少,被人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主力舰。闪亮的胡德成为了皇家海军新的象征!海军界普遍认为这级战列舰和华夏的天津级战列舰各有优劣。…。



  。…。



  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英美的造舰进度在巨大的惯性下依然继续着。这一方面是英美两国不能扔掉已经几近完工的主力舰,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失血严重的舰队必须进行补充。英国人已经想好了,他们打算就保留剩余的复仇级战列舰和伊丽莎白女王级快速战列舰,其它的超无畏和无畏舰将全部退役,而剩下7艘15寸主力舰显然无法满足英国皇家海军的要求,这样规模妥妥的要沦为2流的水平啊,所以即使借债,英国人也必须将4艘海军上将级战列舰全部完工!正如英国皇家海军部部长丘吉尔所说的那样。“即使花掉国库中最后一个英镑,我们也要维护皇家海军的尊严!”



  同理,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失去近一半的主力舰。他们也需要新的战舰来替换掉那些老旧的东西。到现在,美国人有些后悔了。。它们发现在新服役的三级16寸炮主力舰中,自己的科罗拉多级似乎性能最差,这一级战舰用来和俾斯麦级战列舰拼正面足够了,但是面对新的拥有16寸主炮的战列舰,感到压力很大啊。一不做二不休,美国海军决定在完工这4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后再开工6艘新的16寸火炮主力舰!其中4艘将是快速战列舰,另外两艘将是低速战列舰。消息一出,举世震惊,美国强悍的国力和资金让整个世界都感到了恐怖!。…。



  而作为和美国隔着一个太平洋的华夏,对此却并不十分在意,一方面是自己这边陆续完工的7艘16寸火炮主力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已经够用了,而另外一个方面吗?作为穿越者,徐杰十分清楚,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情况下,玩命继续扩军是不招人待见的。即使国力能达到这个水平。国内的政治和舆论氛围也不会允许这种军备竞赛继续下去,最终的结果还是大家要坐下来好好谈谈。不过这个事情需要一段时间去酝酿,只有当双方都感到这种扩军带来的压力之后,才会去考虑限制武备的问题,而现在,军事竞赛还未到闭幕的时刻。



  看着英美两国的新式战舰服役,同盟国那边还没来得及清楚战争的胜利,就必须重新坐在桌子前来讨论未来同盟国海上安全问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下一步海军扩充怎么办?钱也许现在凑不出来,但是计划还是必须要制定的,此时的德国作为和历史上1战结束时的英国非常相似。资金和后备战舰造不出来,但是人家打打嘴炮做做准备还是可以的。。…。



  让我们回忆一下历史上的1战后海军军备竞赛吧。日本人在完工了2艘长门级战列舰后,感觉自己的战舰还不够给力,需要继续更换,于是在1920年开工了两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好吧,康威上是这样写的,错了别怪我。)到了1921年又开工了2艘快速战列舰。于是日本国内正在建造的主力舰达到了8艘,这些战舰可都是装备了10门16寸级别主炮,排水量高达4万吨左右的超级战舰!



  而美国更为恐怖,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充分展现了作为土豪加美元玩家的恐怖!美国一共计划建造6艘排水量高达43000吨装备着12门16寸主炮的南大科大级战列舰(和后世2战中的南大科大级战列舰同名。)和6艘同等排水量装备着8门16寸主炮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光这12艘主力舰的吨位可就达到了近50万吨!强悍霸道的实力让小朋友们都惊呆了,英国表示以后不能快乐的玩耍了!如果说美日算实干派的话,那么英国只能说是嘴炮派了!…。



  在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的图纸舰更为恐怖,其中不乏很多先进的设计,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战列舰N3和战列巡洋舰G3。(实际上当时还有其它一些设计,比如L2、L3、H2和H3系列的,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N3是一级装备了9门18寸主炮!排水量高达4万8千吨。主水平装甲8寸,侧弦装甲为15寸倾斜装甲的强悍怪物,动力为8万马力,航速在23节左右。而G3则是其动力强化般和火力削弱版。。9门18寸炮被换成了9门16寸炮。侧弦装甲变成了15寸倾斜。而动力增加了一倍,从8万马力增加到16万马力。而航速最终高达31到32节!如果仅从设计上来看,这两级战列舰比同时期美日建造的战舰都要先进,纳尔逊作为其弱化后的后裔就已经可以压制美国的科罗拉多和日本的长门了。由此可见此时英国战舰设计的强悍。但是可惜的是,这些都只是图纸而已,没有一艘开工!说它是嘴炮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这个位面的德国有一点比历史上的英国强的是,德国是真的打算开工建造了,即使因为战争刚刚结束财政紧张。但是一旦有了闲钱,德国人是一定会建造自己的16寸战列舰的,毕竟,此时的德国舰队真正挑大梁的还是4艘俾斯麦级战列舰,被重创的俾斯麦级战列舰还在西班牙放着呢,德国人正在考虑是拖回德国修理呢,还是就近在意大利修理,或者说干脆放弃算了。毕竟这艘战舰经历了太多的战斗后,结构受损严重,即使修复了也有些过时了,让德国海军高层感到十分的郁闷啊!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书友hukaikaka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新的战略新的目标
  海军军备只不过是一国海军的硬件而已,如果将一个国家的海军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各种战舰官兵和港口设施就是这个人的身体。而海军战略就好比是一个人的大脑,有再好的装备,战略模糊定位不清,也没法发挥海军的作用,如果要是战略失误的话,那造成的后果就可以用悲剧来形容,当然海军的战略必然和国家战略相协调。就在德国人准备为下一级战列舰做准备的时候,德国的国家战略也开始进行重大的调整,其核心就是,未来,德国将剑指何方?!



  当条顿骑士的后裔们放倒了俄国,并将其变成自己的附庸后,德国的战略环境变的十分有利,甚至比当年俾斯麦时期还要有利,当年俾斯麦不过是搞了一个三皇同盟,用一直盟约作为自己的安全保证,可是现在,德国用自己的力量将俄国击败,英法受到了重创。。单纯凭借这两个国家已经不可能在陆上对同盟国集团构成任何致命威胁。威廉二世追逐的是阳光下的土地,既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的土地没能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那么德国的扩张步伐就不能停歇。德国人拔剑四顾,寻找剩下的可以获得土地的方向。。…。



  越过俄国和华夏交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无论是地理上还是从实力上,德国都没有与华夏在陆上交手的想法。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已经置于了德国及其盟友的控制之下,兵力严重不足的英国皇家海军无力完成对德封锁,过了北海就是大西洋,而大西洋对面是美国,德国再自大也绝对不会认为自己可以派陆军登陆美国!往南的话就是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此时地中海几乎处于了德国盟友的控制下。西班牙、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足够压制法国地中海舰队。英国人失去了在地中海的落脚点。但是整个北非已经被瓜分殆尽。德国人也无法获得什么利益。



  再把目光往东移动。阿拉伯半岛上的国家在德国人眼中没有任何价值,毕竟在石油未被发现的情况下,阿拉伯半岛绝大部分地区连条永久河流都没有,有的只有沙子。除去德国的盟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往东发展的话就只有从伊朗和印度下手了!此时这个位面的伊朗已经发现了一些大的油田,仅仅为了每年上百万吨的原油,德国就不能放过!而南亚次大陆则更是德国人梦寐以求的!。…。



  要知道英国在南亚的殖民地可不仅仅是现在的印度。还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以及当时被称为锡兰的斯里兰卡!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资源广袤的耕地(现在的印度可耕地面积占到了国土的一半以上,论面积比中国都多!)。同时还有大量的人口。是绝佳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当然了还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劳动力!南亚被称为英国女王皇冠上最为璀璨的宝石一点也不过分!



  而德国人的战略重点就是以中东为跳板向伊朗和印度方向发展,而这必然会遭到英国人的全力阻击。印度的安危在英国人的心目中是仅次于本土的,如果这个巨大的原理产地、产品市场和劳动力源泉就这样失去的话,那么英国就彻底沦为2流国家了!在德国人看来,占领印度并不是目的,德国人没能力也没心思去管理比德国人口还要多的多的印度人!他们只需要排除英国人的影响力,然后向宗主国一样从印度获得好处就更好了。如果能将其拆成几个国家就更好了!…。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德国必须保证地中海—红海—印度洋航线的安全。只要能切断英国与印度之间的联系。那么失去外援的英国驻印度政府在德国的重压和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双重压力之下必然会崩溃。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很高,只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已!。…。



  英法虽然不惧。德国人真正担忧的是美国,威廉二世虽然自负。但是美国人要同时开工建造12艘主力舰的冲天“壕气”也震撼了德国人。而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也意识到了双方的矛盾基本不可调和。德国对于南美兴趣多多,因为那里是有大量的资料。与已经被瓜分殆尽的非洲和东南亚不同,南美在德国人眼中还是大有可为的!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德国要独霸欧洲。而美国是不可能允许一个欧洲大联盟存在的,美国虽然不担心本土的安全,但是作为一个大国绝对不能容忍对方将自己堵在家门口!所以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后院。。美国绝对会尽全力支持英法,在德国人计划中为了保证自己东进印度战略的实现,必须在大西洋方向遏制美国舰队的进攻。



  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德国在战时必须在西班牙驻扎足够多的舰队和航空力量来防止美国的介入。至少要防止德国在击溃法国之前,美国介入到欧洲本土的战斗中。至于说英国,按理说以同盟国舰队的力量单独打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