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海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海权- 第6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英国人石油很大程度上依赖伊朗,如果我们不能保住伊朗的话,整个协约国的燃油体系就会变得相当困难,让美国一家供应华夏、英国和法国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要是让德国人占领南亚的话,英国殖民帝国的崩溃是必然,但是我们华夏也将永无宁日!”徐杰平静的说道。



  “但是法国同样也很重要啊,我们不可能放弃法国的。”苏默说道。



  “法国倾向于防守,这一点和协约国的利益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法国能以自己的力量自保那么就是对协约国最大的贡献了。但是关键是法国人搞错了一个问题,法国能否守住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法国海军。而在于陆军和空军。法国陆军我不多说,但是法国空军实在是差劲的要命!在同盟国空军的打击下可能会很快就崩溃。而一旦失去制空权,面对盘踞在地中海的同盟国舰队和占据优势的同盟国空军,法国人根本不可能挡住对手的攻势的。英国人的提议虽然出发点是为了自己,但是确实切中要害,弥补了法国人最大的短板!而法国却又偏偏不买账!”徐杰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一丝的不安。



  按照徐杰最初的设想,法国陆军将作为西欧防御德国地面进攻的主力,而空军方面则是由英法一起承担防御任务。英国皇家空军获得法国基地后不但可以有效遏制德国空军的进攻,同时也可以以法国为基地对德国纵深进行战略轰炸。只要有法国在,德国空军就不会舍近求远去对英国本土展开战略轰炸。如果法国能控制撒丁岛的话那就更好了。南部也算有一个屏障,一方面可以威胁同盟国在意大利的基地,同时也可以作为防御同盟国从海上进攻法国的防波提。再不济也能拖延一些时间。而法国海军则要抽调一半以上的力量进入印度洋,其中一部分部署在马达加斯加岛威胁同盟国侧翼,而另外一部分则加入美英舰队,来填补华夏参战前的空缺。



  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法国陆军固然都在本土,而法国却拒绝了英美两国空军的大规模进驻,海军也留在本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法*事力量最大的短板没有被弥补,而对于本土防御意义不大。对外海作战十分重要的海军停留在本土打酱油。更为重要的是,法国放弃撒丁岛后,导致了纵深不足。南部港口直接被置于了同盟国的攻击之下。同盟国在拿下意大利后,形成了一个对法国的环形包围网。不但整个法国处于德国战略轰炸机的攻击半径之内,而且因为同盟国获得了一系列较好的出发阵地,所以中型轰炸机也可以覆盖大部分地区。在1战法国好歹还有可以称为后方的地方。而在2战中,面对德国空军,法国本土没有一片安全的土地!即使开战后,法国人意识到这一点,同意皇家空军进驻,恐怕在前几天的空袭中。法国也损失了大量的机场和飞机。英国人就算想进来恐怕都找不到多少完整的机场了!…



  “按照原来的估计,同盟国想要打下法国需要较长的世界。但是现在,同盟国拥有更好的战场形势。同时也获得了意大利的工业,经过几年的时间的恢复和发展,绝对会成为同盟*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方的实力在增长,而法国人却在作死!自作孽不可活啊!”徐杰长叹一口气说道。



  “对了,说道德国和意大利了,这次德国派往意大利负责整合工业生产的人好像叫施佩尔,据说很有两下子。而且据说还受到了空军方面的支持。而施佩尔投桃报李的话也应该更倾向于空军。”苏默想了想说道。



  “这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消息!”听到这个名字后,徐杰从牙缝中挤出了这句话,施佩尔是什么人?虽然这家伙开始只是一个建筑师,但是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历史上第三帝*工生产在盟军轰炸机、纳粹党内部各种扯皮以及资本家各种抵触的情况下依然让德*工在1944年达到了巅峰。而在这个位面上,这个家伙在没有诸多掣肘的情况下能做出什么样的业绩呢?徐杰想想就感到不安。



  “估计法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政策。我们该怎么办?法国要是沦陷的话,对于我们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苏默从徐杰的反应中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语气中也带有一丝的焦虑。



  “要是这样下去的话,法国很难躲过这一劫,我们在未来必须做好应对的办法。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我们现在就需要考虑如果法国完蛋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徐杰说完看了看苏默想听听他的意见。



  “德国人在西边进攻法国,我们就在东面攻击同盟国在中东和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同盟国手中一共有四大油田,而我们从中亚以及南亚起飞的战略轰炸机可以攻击到其中的两个。法国比意大利厉害得多,同盟国必将竭尽全力,在中东留守的空军不会很多,这是一个机会,重创了对手的燃油供给比歼灭几十万德军的效果都要好。再加上这两个地区距离德奥本土比较远,他们想要恢复生产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苏默十分干脆的说道。



  “想法很不错,但是光这样做还不行。我们还需要再开一条战线,你看在西非如何?比如说在西撒哈拉或者摩洛哥。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占领加纳利群岛。”徐杰虽然是以试探性口气说出的这些话,但是苏默知道徐杰已经决定将这件事情提到议事日程上了。也许用不了多久,华夏可能就会向英美法等国提出这个建议,毕竟从距离上来讲,英美两国更适合在北非而不是印度作战。



  “在未来,当华夏参战后,我们将逐渐取代英美部队作为印度洋方面的主攻力量。我们想要控制中东就必须做出相应的付出。而美英两国的力量也需要释放,与其让他们跑过大半个地球来到中东,倒不如他们在非洲开设一个战场。一方面可以分散德国的力量,而另外一方面如果能在摩洛哥取得突破的话,那么西班牙这个墙头草很有可能倒戈。进而使我们的力量可以进入地中海,直接威胁同盟国海上和航空力量的大本营。”徐杰说道。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说不定俄国人也会有行动。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和俄国连通的铁路将部分部队调往东欧。但是,单纯由我们负责印度洋战区的进攻任务会不会太过繁重了?大规模地面战意味着巨大伤亡。而德国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油田也绝对会拼尽全力。虽然我不知道在未来我们可以在中东获得多少利益,但是我觉的这个代价可能会有些大。”苏默说道。…



  “首先,你应该相信我,在未来华夏绝对可以在中东获得难以想象的利益。其次,你说的代价问题我也考虑到了,所以我们需要以燃油不足为借口让美英等国帮我们抗住德国人的第一波攻击。而后,我们逐渐介入战争,从而最终获得对印度洋战局的主导权。当然,在我们履行我们的义务之前,英美两国必须现在北非开辟第二战场。英国和美国针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也必须全面展开。”徐杰说道。



  “这些事情离我们还很遥远,而且这都是战略方面的事情,我想我们现在能不能谈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比如说未来华夏航母舰队的编组和补充问题?这次战争后我有一种预感,我们现有的装甲航母并不能完全防御对方的攻击。面对陆基航空力量时战损可能会比较大”苏默说道。



  作者有的时候是提前上传,定时发布的,如果有书友打赏或者投票的话,不能立即感谢,希望大家多多谅解~~~。(小说《华夏海权》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超重装甲航母?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华夏海权》更多支持!航空母舰的对手可不仅仅是对方的航母和舰队,在很多时候,航母战斗群作为一支快速打击力量需要和对方的陆基航空兵交手。比如说在刚刚结束的意大利内战中,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五国联合舰队的加入,让被困在意大利半岛的美法两*队撤离成为了可能,并且给了德国人一次记忆深刻的教训。但是,在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苏默等人也看到了航空母舰战斗群在对付陆基力量时的先天不足。航空母舰相对于地面的机场太过脆弱,持续战斗力也不足,攻击力和那些庞大的双发飞机相比也要差上一筹。



  尤其是当苏默得知德国在研制一种可以俯冲的双发轰炸机以及可能研发制导武器的消息后,苏默已经从中感觉到了危机。这些大威力武器加入的结果就是,即使装甲航空母舰,面对这些强悍的杀手恐怕都无能为力。所谓的装甲航空母舰也就是在机库上部有一层水平装甲飞行甲板。其它的地方依然是轻防护区,如果被对方命中其区域,肯定会对起降能力产生很大影响。装甲甲板只是保证了最基本的起降能力,但是这个最基本如何定义?是保留一半放飞能力还是三分之一?这就看对方炸弹落点了。而且升降机上即使有装甲防护,但是考虑到重量问题,其防护水平也不会很高,防防弹片可以,但是想要挡住大威力穿甲弹就悬了。更何况还可能发生炸弹没击穿,但是爆炸让升降机失灵的情况的出现。所以装甲航空母舰并不是刀枪不入。



  而且就算你运气好,对方炸弹都扔到了你的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能不能抗住也是值得商榷的事情左右的水平装甲只能保证挡住500kg级别的穿甲弹攻击。当对方攻击机带着800kg的穿甲弹实施高空水平轰炸或者大角度俯冲轰炸的时候完全有机会击穿装甲甲板,而继续增加厚度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你需要把航空母舰造的很大。随着而来的就是建造难度、经费以及周期的恶性膨胀。从而导致性价比大减,而且作为穿越者的徐杰也十分清楚,就算你把装甲厚度增加到左右又能如何?能否挡住1吨的穿甲弹攻击还是个未知数。



  除了水平攻击之外,带有火箭弹的飞机对航空母舰机库侧面的攻击同样无法忽视。想想一发重达700kg左右的12寸小提姆火箭弹呼啸着撕开脆弱的船体外壳然后一头扎进忙碌的机库,那个场景真是太精彩了,不敢想象啊。而历史上除了英国人的装甲航母在机库侧壁设置了一层装甲板之外,其它国家的机库侧面都是不设防的。而英国人的50mm到75mm的侧面装甲能否抗住火箭弹攻击也是一个未知数。总之,现实是残酷的。在这个科技超过历史一大截的位面,装甲航空母舰也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否则不知道哪天就被看你不爽的双发轰炸机扔下一发3000磅炸弹分分钟教你重新做人。当然在航空对局的时候,这么凶残的场景一般是不会发生的,毕竟大家都是单发飞机为主,但是要是碰上陆基飞机的话那可就没准了!看看历史上被神风撞成重伤,死几百号人还和大火战斗了好几个小时最终活下来的碉堡山。徐杰不得不对美国人的损管水平和运气点个赞!…



  面对这个困境,华夏海军内部出现了激烈的讨论,有的人建议建造吨位更大防护更好的航空母舰,其中一个计划颇像历史上的信浓号航母。因为一开始就是正规航空母舰,所以虽然各方面性能和信浓差不多,但是吨位并没有历史上那么大。根据海军设计院的评估。不到6万吨就可以拿下来。防御性能甚至比信浓更好,为了防御炸弹的攻击,整个装甲甲板厚度高度左右,而且覆盖范围很大,装甲甲板尺寸为210米长30米宽。除了这层水平装甲之外,弹药库的上方,还有第二层水平装甲。厚度在80mm左右。也就是说在弹药库上部的主水平防御是,这基本上已经可以挡住绝大部分炸弹了。而升降机上预计也会布设75mm的装甲用来抵御500kg高爆弹或者半穿甲弹的攻击。



  而为了防止磁引信鱼雷的攻击,这艘超级航母的船底也有50mm左右的装甲防护。而且在一些关键部位采用了三层船底。船底最厚的地方甚至达到了2。5米,装甲加上一定的纵深即使面对磁引信鱼雷都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海军部认为这样的防御等级完全可以抵御250公斤tnt炸药在船底的爆炸冲击。



  虽然提出这个建议的一方同样承认这样的防御依然无法应对某些极限情况。但是同时支持者认为这艘战舰绝对可以对抗95%以上的可能的进攻,至少保证很难被击沉。而且超大的装甲甲板面积也保证在空袭下留下至少二分之一的飞机起降能力。毕竟这艘规划中的航空母舰长度为265米,宽43米。甲板前后只有不到50米的非装甲区域。要是对方真的打中了这个区域,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而另外一方则认为这样的航空母舰造价太过高昂,在预算相同的情况下,建造超大型航空母舰的数量要远小于普通的三万吨级航空母舰,原本攒出5艘3万吨级航空母舰的资源,最后可能只能造出3艘。虽然超大型航空母舰每艘可以装载140架左右的飞机。但是总体载机量还是和3万吨级航空相差巨大,三艘超大型航空母舰最多只有430架飞机,而5艘三万吨级航空母舰至少可以有520架以上的飞机。(单层机库的埃塞克斯最多可以装110架以上的飞机,华夏的双层机库航空母舰没有理由装的比埃塞克斯少。而超大型航空母舰虽然吨位上去了,但是甲板面积增加的并不多,机库面积增加的也有限,所以140到150已经不少了。这个载机量还是参考中途岛的原始载机量,要知道,中途岛的防御可是茶几啊,而且中途岛甲板更大,足以弥补单层机库面积较小的问题。)



  而且这只是纸面数据的差异,考虑到放飞能力的话双方攻击力的差距就更大了。3艘超大型航空母舰的甲板面积比普通3万吨级航空母舰大的并不多,虽然宽了将近7米左右,每排可以多放一架飞机,最大放飞量也不过比正常航母多了10架左右。一艘正常航母按50架计算的话,那么双方直接的放飞数量比为180架比250架!这攻击力差距实在有点大,再考虑到一艘航母上飞机太多带来的调度困难,这个数据可能会更低。所以反对的一方认为为了获得更好的防御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航空母舰毕竟是一种攻击武器,最好的防御是摧毁对手,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装甲硬抗。



  双方各有各自的道理,支持的一方认为自己的航母可以在战火中生存下来,而且通过长时间的战斗慢慢追平双方的数量差距,进而获得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优势。而反对的一方认为,双方攻击力差距如此巨大,装甲防护再好也无法保全自己,在攻击力损失殆尽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一艘战舰可以以30节的速度,顶着几十架甚至上百架飞机的攻击跑出战场。毕竟鱼雷这东西即使防住了也会造成进水。你能扛一发没啥事,打你十发试试!怎么着都打沉了!…



  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结束的话,那也没啥,无外乎双方继续就矛和盾这个问题进行扯皮。苏默也不会太过认真,反正他是负责战术的,船舶设计和他无关,但是随后,有人提出了一个比较有创意的想法,即如果用这种重型航空母舰来配合轻防护大载机量的中型航母来战斗会不会更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