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里无云-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云《万里无云》悟佛真谛
简介:该书作者是旅英电视制片人、导演书云。书云在牛津大学研读历史,发现印度学者对于玄奘的推崇,但自己却对玄奘了解不多,于是决心沿玄奘当年足迹,重新认识佛教文化和玄奘生活的大唐盛世的辉煌。作者只身沿1300多年前玄奘西天取经之路,追溯这位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的真实记录。作者以生动的笔触,配以大量的旅途中的精彩图片,带领我们走进玄奘广博的精神世界,领悟佛教的真谛。

  《万里无云》一书去年7月在伦敦发行后,引起巨大反响,《卫报》《独立报》等都给予高度评价。该书先后被译为法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以及日文和韩文等。

  《万里无云》 书云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定价:38元

  摘自《京华时报》(B…01)

《万里无云》出版(图)
(《万里无云》,书云著,16开本,图文4色印刷,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出版,定价:38元)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讯金秋十月,一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万里无云》出版。这是旅英电视制片人和导演、牛津学子书云只身一人沿着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西天取经之路,追溯这位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的真实记录,也是作者对自己生存的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困惑和疑问,以及对历史的真实与人性的善恶的一种求证的心路历程。

  作者书云在牛津大学研读历史期间,在与印度学者交流中发现,他们视中国僧人玄奘为英雄;而自己成长的特定年代的教育;那种对历史的虚无和曲解;对玄奘知之甚少; 使她惭愧不已。她决心沿着玄奘当年西行的足迹;体验他求法的艰辛和危险;重新认识佛教文化和玄奘生活的大唐盛世的辉煌。玄奘于公元7世纪赴印度研习佛法; 历经19年;返回中国后;又毕其余生之精力译经弘法。1300多年来;人们诵读的许多经文都是玄奘翻译的。他不但是一位高僧,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使者和旅行家。他被鲁迅誉为“民族的脊梁”,梁启超称他为“千古一人”,由此可见玄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万里无云》英文版手稿仅写完一章,就被英国著名的默多克传媒集团旗下的哈波·科林斯公司以异常丰厚的预付版税买断。英文精装本去年七月在伦敦出版后,在英国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除了在英语国家和地区发行外;《万里无云》还被译为法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以及日文和韩文等。今年,根据读者的需求又出版了英语的的平装本,同样被评论界和读者一致看好外;还被评为本年度的最佳图书。

  一个中国女子,孤身万里,试图去解读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僧人,这样的一部书何以在西方世界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呢?这也引起国内出版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中说:“……。。这是一本多视角、多层次的好书,也是一本寓意深刻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的佳作。……。”

  这是一部要用心去感悟的书。作者以学者的严谨、思想者的深邃和散文家的生动笔触,配以大量的旅途中的精彩图片,让我们和她一起,重新认识文明的进步和失落,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的大视角中加以审视,走近玄奘广博的精神世界,领悟佛教的真谛;走进历史,发现真实。(杨阳)

《万里无云》出版 旅英女作家著书重走玄奘路
文化游记《万里无云》中文版出版,英文版曾获评英国年度最佳图书

  《万里无云》的书封设计富有禅意。

  本报讯(记者甘丹)

  公元646年,唐代高僧玄奘根据自己的西游经历编就《大唐西域记》,明朝,吴承恩据《大唐西域记》写成《西游记》。至此,有关唐僧西游的故事便在民间广泛流传。1000多年后的今天,一位中国女子重走了玄奘之路,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万里无云》一书。近日,此书的中文版在中国上市,而在此之前,英文版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作者书云正职是旅英电视制片人,在牛津大学研读历史时,她在与印度学者的交流中发现,印度人视中国僧人玄奘为英雄,而身为中国人她自己却对玄奘知之甚少,惭愧之余,她决心沿着玄奘当年西行的足迹,体验他求法的艰辛和危险,重新认识佛教文化和玄奘生活的大唐盛世的辉煌。

  《万里无云》首先于英国出版,并赢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英文版手稿仅写完一章,就被英国著名的默多克传媒集团旗下的哈波·科林斯公司以丰厚的预付版税买断,甚至吸引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为本书作序,他在序言中说:“这是一本多视角、多层次的好书,也是一本寓意深刻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的佳作。”

  英文精装本去年七月在伦敦出版后,在英国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除了在英语国家和地区发行外,《万里无云》已经被译为法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以及日文和韩文等。值得一提的是,此书英文版曾两次被英国书评人撰文评为2003年度最佳图书,一次是由英国著名评论家迪姆·爱什在英国文化界最有影响的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上,另一次则是由英国图书大奖的主席马丁·戈尔夫在泰晤士报上,两人都称《万里无云》是一本“精彩的、让人不能不读的游记”。

   ;

  ■作者访谈

  书云: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玄奘

  玄奘帮印度重新找回历史

  新京报:为什么给书起了“万里无云”这个名字?很抽象。

  书云:我最初想的名字是《西游真记》,但这个名字只是形似,“万里无云”更为神似,意思是心无困惑,心无烦恼。我觉得玄奘在经历了各种苦难后,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这样。佛陀教给我们的也是这个:虽然人生总有忧虑,如何对待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当你丢掉忧虑的时候,就可以过得坦然。

  新京报:玄奘取经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你为什么要重走这段路程?

  书云:我最初动机就是走进历史,寻找真实的玄奘。他是一个如此伟大的人物,在印度、西亚,被奉为英雄。比如吉尔吉斯斯坦,他们把玄奘的肖像印在地图上,因为游牧民族没有记史的习惯,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帮他们记载了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在19世纪的印度,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佛陀是黑人还是白人,是从英译的《大唐西域记》里,他们才知道原来印度是佛陀的故乡,重新认识和发现了自己的历史,也正是在这本书的指点下,他们找到了大量珍贵的佛教遗产。

  对于中国也是如此,玄奘取回来的不仅仅是经书,他引入来了另一种文化,我们现在保留下来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佛教名山古刹、文学、雕塑等各种佛教文化的遗存随处可见。但是我们对历史上真正的玄奘却知之甚少。

  《西游记》影响了中国人对玄奘的了解

  新京报:为什么中国人对玄奘如此不了解?

  书云:我想是《西游记》的影响太大了。那里面的玄奘虔诚、软弱、是非不分,给中国人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我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西游记》,这个故事如此神奇,人物性格非常鲜明,孙悟空充满了叛逆和自由精神,许多人读它,是一种压抑情绪和想像力的释放。另一方面,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教育,对佛教是作为封建迷信去批判的。我们不了解玄奘,也不知道佛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新京报:《万里无云》里,你对沿途中遭遇的艰苦提的很少,更像是一次精神之旅。

  书云:读《大唐西域记》时,发现玄奘是一个非常谨慎和客观的史官,他对于沿途的见闻记录非常详细,但对于自己的艰苦经历几乎没有提起。我是从玄奘的弟子惠立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才知道他沿途所遭遇各种艰险。

  玄奘如此伟大的人物,都闭口不提自己一路上的艰难险阻,我怎么能提呢?因此,这本书的英文第一稿,跟现在相差很远,几乎没有“我”。编辑看完很生气,说玄奘是一个遥远的人物,我们只有通过你的经历才能走近他,但是书里,你去哪儿了呢?所以,这本书修改了四稿后,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有两个线索,一个是玄奘西行,一个是我今天的重走经历。

  “玄奘的出现和唐朝的开放分不开”

  新京报:这一路上,你最大的发现是什么?

  书云:最大的发现就是,我靠近了玄奘,以及玄奘所代表的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盛唐。佛教文化的丰富、盛唐时代的开放、玄奘对于中外文化交流上的作用,这一年的西行经历,比我读书十年都要深刻。

  新京报:这本书在英国出版后,反响如何?

  书云:英国的各大报纸都有评论,很多评价很高,把《万里无云》列为推荐书籍。我当时也没想到在英国,这样一个时间久远的题材,边缘的人物会引起人们这样的关注。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对信仰的追求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二是一种不为人们了解,却又如此灿烂的和重要的文化,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呈现出来,他们感到惊讶。

  新京报:通过这本书,你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书云: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玄奘。玄奘的出现和唐朝的开放是分不开的。今天的中国也讲开放,但是要引入什么样的东西,塑造什么样的文化,才能提高我们民族的创造力,这些需要思考。

  本报记者马妮娜。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万里无云
孤身女子三百六十天寻觅玄奘,大漠之路一千四百年智慧依旧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的西行。途经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偷渡玉门关,历五天四夜滴水不进,艰难地通过了八百里大沙漠,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年底到达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后又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经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翻越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沿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行,来到素叶城(即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

  玄奘继续前进,经昭武九姓中的石国、康国、米国、曹国、何国、安国、史国(皆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翻越中亚史上著名的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到达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又南行,经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来到今阿富汗贝格拉姆,东行至现在的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了印度。

  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携带657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回国,两年后回到首都长安。玄奘此行,行程五万里,历时十九年。

  千禧之年; 一个女子踏上了漫漫的西行之路; 孤身一人; 依照《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沿着玄奘西行求法之路; 从西安出发; 穿过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 走遍整个印度; 经历绑架的危险; ###原教旨主义分子的干扰; 佛教圣地的极端贫困和暴力;效法玄奘,追寻过去,在历史的幽冥中寻觅真心……

  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交错中; 亲身去体验玄奘的经历;进入他的精神世界; 书云和她的主人公一样,完成了万里之遥的精神之旅。

  她将这段经历整理成书,这就是――《万里无云》


结识本书作者书云女士已多年; 我深以为荣。她禀赋天成; 富于创造力; 为向英国、 美国和西方其它国家介绍中国; 制作了不少优秀的专题纪录片。《万里无云》一书标志着她写作生涯的开始。  此书创意甚美。 〃万里无云〃源自佛语; 涵义是我们平静的心如万里晴空; 毫无疑惑。 在我看来; 这也可以指玄奘西行求法之路; 他为解开佛经的疑惑而求学印度。 作为一个高僧大德; 作为他生活时代的见证人; 作为中印文化交流的桥梁; 玄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玄奘于公元7世纪赴印; 迄今已有1300余年。 今天; 全球化是一个非常时髦的概念;  很多人认为它是西方人的发明。毫无疑问,西方于19世纪把中国茶叶引入印度; 但是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 有近千年的历史;  并在玄奘的时代达到顶峰。 我认为; 这是世界全球化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光是贸易的; 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 丝绸之路的驼队把中国的物品源源不断运到印度; 反之亦然。 书云在书中给我们一一道来。 比如说糖的故事。 从甘蔗里榨取红糖是印度人的发现; 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把它加工成白糖; 商旅们把它带回印度; 我们不胜欢喜; 于是白糖就成为 〃中国〃的代名词 。 当然; 我们对彼此文化的影响; 从印地语和汉语里的诸多的外来词就可略见一斑。 汉语的 〃世界〃、〃永恒〃 、〃平等〃 和〃绝对〃都来自梵文。  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化自成一体; 不善于吸收外来的影响; 我想这是一种误解。 玄奘生活的唐代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也是中国天文历法最发达的时期。 天文对以天子自栩的中国皇帝至关重要; 而唐朝的皇家天文台竟然是由4个印度人主持; 可见唐朝的开放和自信。  有一位印度人深知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 他就是我们的首届总理尼赫鲁。 1934年; 尼赫鲁在英国人的监狱里写了《世界历史回眸》一书; 介绍他认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其中就包括中印文化的交流。 虽然他混淆了几位中国僧人到印度朝圣的年代;  但是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 世界应该了解我们两个古老文明交往的历史 。 现在书云做到了。 在她的书中; 我们一方面看到中印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包括佛教的影响; 另一方面; 她把人类交往过程中曲折动人的故事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玄奘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任何成功之作一样; 《万里无云》也是一本多视角、 多层次的作品。 它是一部让人心悬的历险记; 生动地描述了玄奘以及作者追随玄奘足迹时所经历的重重困难和风险; 这本书中又充满了一个个让人爱不释手的故事; 令人拍案惊叹; 同时它也是一本寓意深刻的文化、 历史、地理和人文的好书。  《万里无云》  令人感动; 令人难忘; 给人启迪; 给人享受。 能出席此书发行仪式;  我深感荣幸。 我真诚地希望你们能与我一道分享阅读此书的快乐。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佳作。  阿玛蒂亚。森(此序摘自阿玛蒂亚。森教授在《万里无云》一书英文版首发式上的讲话。印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 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由于他对经济学诸多创造性的研究; 尤其是他对不平等、贫困和饥荒的新论; 1998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3年6月16日   。。

前 言(1)
在我的心目中; 书是神圣的; 作家是伟大的; 我从来没敢想自己也能写书。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这一切。不过; 到现在我也不认为自己是作家; 我只是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而已。  1991年我从牛津大学毕业后; 一直给英国电视台做专题记录片; 主要是想让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个基本了解。千禧之年; 我沿着玄奘西行求法之路; 从西安出发; 穿过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 走遍整个印度; 然后返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