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里无云-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U饫镉幸桓龇榛鹛ǎ笥乙谎弁ィ梢钥醇袄钩傻难叶猓偷桶梢惶踔毕呙嘌邮铮褂幸欢讯押苷氲奈撕蜕沉Γ几哺窃诨粕诚隆K暝铝魇牛斓匚耷椋饩褪钦庖欢纬こ堑囊帕簟5敝泄媪俚耐泊游鞑孔奖狈绞保饫锏某こ且簿兔挥形值谋匾恕5诤撼飧龅胤饺葱新萌缰荨逗蠛菏椤の饔虼芳窃兀俺勖哝洌痪谑痹拢簧毯房停湛钣谌隆薄Wけ谡饫锛觳楣刂ぜ忧糠牢溃坏┓⑾治O眨愕闳挤榛鸨ň! ∥掖右桓隹矶戎还蝗松炜觳驳拿爬冉敕榛鹛ā@锩婊砣豢剩愎蝗菽梢桓雠诺娜瞬倭贰N荻ピ缫烟肪涂梢钥吹教炜铡M腹袷档暮煌聊嗲降牧逊欤铱吹缴衬谌绕胁叮∫恢毖由斓教旒省P拭媪俚囊彩钦饬钊松返纳衬《宜共恢来┰缴衬穆酚卸喑ぁ! ∷净醯煤鼙浮!澳歉鎏拼衩殴匚铱梢源闳ィ阄裁雌侥嵌ツ兀俊薄∥以缇透酶嫠咚耍∥以谥刈咝实穆贰!澳阍趺床辉缢担磕窃勖腔厝グ伞D歉龉乜谄涫狄裁皇裁矗还揖醯媚抢锏姆榛鹛ɑ怪档每匆幌拢硗饣褂幸桓龊苄〉恼估拦荨N也换岫嗍漳闱摹!薄 ∥颐茄刈爬吹穆吠乜灰换峋偷搅肆硗庖黄胖罚净底颐侨衔饫锞褪怯衩殴赝獾牡谝蛔榛鹛ǎ衷谥皇O露训美细叩哪嗲鸷吐蟾恕U獗闶切世肟现莺笥忠淮斡鱿盏牡胤健5秸饫镆豢矗∥揖兔靼琢恕伺员吣亲竺┪荩镏谠傥抟晃铮魏稳硕蓟岜┞段抟拧K净档恼估拦菥谷痪褪钦飧雒┪荨U估拦菀话胧怯美凑故1936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的有关内容,另一半描绘的是玄奘穿越大漠的情景。尽管展品不少,但还是难以让人想象出玄奘面临的真正的险情。  其实, 玄奘到达这里之前,就已经在露营时有了一次险些丧命的经历。一天半夜时分,他和向导槃陀乘着一只用树枝和芦苇做成的筏子,从十多里以外的一条河上,绕过了玉门关。过河后,槃陀建议先休息几个小时再偷偷溜过前面的5座烽火台。这个向导看上去不错:他熟悉地形,了解卫兵的习惯,知道如何绕过他们, 不被发现。玄奘十分放心,默诵一段经文后,便睡着了。然而,不久他便被一阵响动吵醒,睁眼一看,槃陀手提腰刀蹑手蹑脚地朝他而来,犹豫了一下,转身又回去了。  '返回目录'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唐僧与玄奘(4)
天亮, 槃陀恳求玄奘不要再走了:“师父,路途遥远,充满危险,我们只能晚上偷偷摸摸靠近烽火台。万一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求求你,我们还是趁早回去吧。”玄奘没有答应。最后槃陀说了实话:他后悔给玄奘带路触犯了王法,担心被抓起来,可能难以脱身。他请求玄奘,万一被边境上的卫兵捉住,不要供出他的姓名。玄奘现在明白了他昨天夜里的举动:如果槃陀在大漠之中杀了他,只有天知地知,幸亏此人最终还有一点虔诚仁义之心,改变了念头,不然自己就真成了无头冤鬼。  槃陀走了,他给玄奘只留下了一匹老马——一匹曾多次走过这条路的识途老马。  没有了向导,玄奘孤身一人在戈壁里步履维艰,缓缓前行。他不辨东西,惟一的路标是一堆堆的白骨和骆驼粪。边塞诗人岑参为我们描述了玄奘身处的艰难境地:“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酷热、饥渴和疲劳使他恍惚, 他隐隐约约好像看到,“顷间忽见有军众数百队满沙碛间,乍行乍息,皆裘褐驼马之像及旌旗矟纛之形,易貌移质,倐忽千变,遥瞻极著,渐近而微。”玄奘以为遇到了魔鬼,其实可能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而已。  玄奘的当务之急是绕过烽火台。待夜幕降临,他找到了槃陀所说的泉水。这一汪泉水澄净清凉,环绕着烽火台的废墟。他俯身饮水洗手,可是正当他往水袋里灌水时,却听到有箭呼啸而过,几乎射中他的膝盖,随即第二只箭射来,他知道自己被发现了,便大声喊道:“我是长安来的僧人,请不要放箭!”  玄奘被带到校尉面前。校尉本人是佛教徒,听了他的计划,并不想加害于他,但是劝他回头。路途如此艰险,他根本不信这位文弱书生能够到达印度。玄奘向他致谢,但陈说自己深为佛经疑义所苦,不能不西行求法的决心:“檀越不相励勉,专劝退还,岂谓同厌尘劳,共树涅槃之因也?必欲拘留,任即刑罚,玄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  校尉深为玄奘的坚毅无畏打动,决定帮助他。于是留他住了一宿,又为他备上一路用的食物、水、饲料,他指点他过了第四座烽火台后,要当心第五座烽火台, 因为那位校尉不敬佛。他最好绕道西面二百里处的野马泉,过了那野马泉就一路清明了。由于从来没有涉足过沙漠,走了不远玄奘就迷失了方向。更让他懊恼的是,他取水时一个失手,水袋落到了地上,所有储存的水转眼都渗入黄沙之中。在迷茫绝望中,他转过身,原路往回走。但走了十多里,他想起了曾发过的誓:“不到印度,决不东移一步。〃 他毅然回转。  我从柳园火车站继续西行。从车窗往外看,只见万里无云的蓝天下,除了铁路沿线几棵孤零零的白杨,就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 灰蒙蒙的, 毫无生机。遥远的地平线上是终年积雪的山峰,可望而不可及。戈壁之大之荒,即使乘坐火车也令人悚然,而玄奘竟然孤身一人,形影相吊,有的只是坚定的信念。当年他就是在这样的大戈壁里迷路四天, 滴水未进,几近崩溃。第五天,他一头倒在沙里,一步也迈不动了。马也倒下了。他剩下的气力只能念几段经文。他向观音菩萨祷告:“我此次西行,不图名利,一心求法。我今已身处绝境,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难道不能听到我的祷告么?”  这是玄奘整个西行中最艰难的时刻。他还年轻,才27岁,从未面临真正的生死考验。他决心坚定,自认为准备充足,但没想到国门未出,就无力无助,濒临死亡。他记起了佛经中一个故事: 一个商人沉船在海上飘荡了7天,后来为观音菩萨所救。但他最钟爱的观音菩萨似乎对他的祈求充耳不闻。为什么她不来解救自己?广袤的沙漠眼看要将他吞没,死亡就在眼前。他将成为沙漠中的又一具白骨。  向观音菩萨祈祷后,玄奘开始背诵《心经》。这是他多年前从一个受他护理的病人那里学到的。《心经》是佛经中最短小的经,却是中国佛教的精髓。那个病人告诉他, 要在危难无助的时候诵读此经,而此刻对于他来说比任何时候都危险。他一遍又一遍地念,尤其是最后几句:“是诸法空相。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佛陀经常训导弟子说,生命就在呼吸间,生与死时刻邻壤。而且,对于佛教徒,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与来世的一个连接点。在生死之际,玄奘只好祈愿来生再来完成求法的使命吧。想到这里,他平静下来,不再惊慌,思考着下一步该做什么。他挣扎着站起来,抓紧马的缰绳。让他惊喜的是,老马也蹒跚着站了起来。他们走了大约十里路,老马突然掉转了方向,不论怎么拽,就是不回头。玄奘只得信马由缰。很快, 他看到前方有一片绿草和一汪泉水,他得救了:老马果真识途!  不知是否有一种天助的力量,它和人的意志、精神又是一种什么关系?玄奘绝处逢生,战胜了恐惧和绝望,证明了在与自然和意志的抗争中,人可以获得天助,获得战胜一切的信心。我想,天助自助者。古往今来,一切成大事者,无不是这样证明的。  玄奘和他的马在野马泉痛痛快快饮了个饱,剩下的路就好走多了。两天后,他走出了戈壁,走出了唐朝的边境,来到了西域。公元前一世纪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的一部分就被划入汉朝的版图,但随后被来自欧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占据。玄奘到达这里时, 正值突厥人统治, 不过,此时唐朝已是国富民强,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哪里容忍外族横行,正在秣马厉兵,准备把它收复回来。  '返回目录'  

唐僧与玄奘(5)
吐鲁番是新疆最大的绿洲之一,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边。但不知道为什么吐鲁番车站又是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所不同的是,这次将有一个旅行社的导游来接我。我在电话里问他:“我怎么才能认出你呢?”他说:“我很胖,长得像庙门口的弥勒佛,人家叫我胖老马。”他的描述一点不错,我一出车厢门就认出了他。他穿着T恤,正在抹脸上的汗。我们相视一笑。  “你要到旅馆休息一下吗?”他接过我的背包问道。“你说你对历史感兴趣,想知道唐僧在吐鲁番干了什么,没问题。 好玩的多了。不着急, 我们离市区还有好几十里路呢。” 我问他为什么这个火车站和柳圆车站一样, 远离城市,他笑道:“大概我们那时只能建直线铁路吧。” 接着他又严肃起来:“哎,那个时代的疯狂事太多了!车站乱建算不了什么稀奇事。”  5五分钟后,胖老马那破旧的北京吉普开出了车站,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在晒得快要化了的柏油路上奔驰。夏天都快要过去了,胖老马还是像机车头一样大口喘气。见我有点好奇,他说:“你还没见我几星期前的样子呢!简直不敢动弹,天天都在50度以上。你知道过去那些当官儿的怎么办公吗?他们往盆子里放冰块, 坐在上面批阅公文。”  吐鲁番的热是有名的,这是因为它处于一块洼地正中,是全世界仅次于死海的海拔最低的地区。胖老马告诉我,吐鲁番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低地”,人们也称它为“火洲”。  胖老马这人很风趣,听起来也很了解当地情况。我问他应该先看什么, 他提议我们去高昌古城。“唐僧在那吃了不少苦头呢。”  我们又开到沙漠里了,没有树木,没有农庄,没有一丝绿色。本地人或许观察力更敏锐一些,能看出其中蕴藏着的微妙不同。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来说, 所有的沙漠都是一片单调重复的荒凉,令人神伤。四周只有无垠的空旷,很难想象公元7世纪时它在诗人笔下是这样生气勃勃: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筍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磧,  应驼白练到安西。  在沙漠开了十多里后,我突然看见远处有树,指着天边那点绿色几乎要大叫起来。  胖老马却说:“别激动,还远着呢。”  又走了一二十里,眼前开始有白杨树,而后突然间,景象大大生动起来:连绵的哈密瓜地,一直爬到院内院外墙上的葡萄架,路边嬉笑的孩子,满载棉花的货车……虽然我没有饱尝丝路商人在烈日下奔波之累,也没有捱过玄奘取经所受饥渴之苦,但绿洲的突然出现,也让我真真切切感到了震撼——如此富饶,如此丰美,对于沙漠中的旅行者来说,真是生命的复苏。当玄奘走出荒凉的戈壁、进入富饶的高昌国时,我能想象他是何等心情!  高昌古城遗址仍然气象宏伟,毕竟是丝路最古老富庶的王国之一,雄风千载犹存。在古代, 它一直都是西域的第二大绿洲,也是草原丝路的起点、过往行人的必经之地。城外环绕的夯土泥墙高逾10米,周长逾5公里, 今已部分破败。我们从窄小的西门进入,眼前是一片辽阔的景象。坍塌的屋宇,孤独的梁柱,更显古城的恢弘。蓝天下白云飞动,仿佛是一幕特技摄影。放眼望去, 凹凸不平的墙壁已屹立千年,很难相信夯土的建筑能历时这么久。城中心正前方巍然立着一座高大的露台,仅遗留的基座就高达50米。胖老马说:“我们认为这里就是高昌王鞠文泰的王宫。”  就是在这里,发生了玄奘西行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  高昌王笃信佛教,国都寺庙林立,佛教、祆教、摩尼教,不一而足,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庙。高昌国共有僧人数千,但高昌王仍感到缺少真正的高僧。高昌商人们在凉州听玄奘讲经后推崇备至,高昌王听到这个消息颇为振奋。三年前他到长安朝贡时目睹了宏伟寺院和博学的高僧。礼仪之邦的风土人情让他倾服,回国后他下令臣民都梳唐人发式。现在又来了一位大唐高僧,可以请他向国人弘道讲法,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俗话说:凡事可遇不可求,现在机遇到来了。玄奘本想取道另一条路,但高昌王派使臣专程请他到高昌。  就在这座宫殿里,高昌王听说玄奘当夜要到的消息后焦急踱步,寝食不安。午夜,卫士们报告玄奘已到,高昌王亲自举着火把迎见他,并不顾玄奘路途劳累,兴高采烈地和他聊了一整夜,随后几天也是如此,目的只有一个: 挽留玄奘做高昌国一国之师。  玄奘对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谢,但婉言谢绝。他志向高远,一定要远赴印度寻求中国佛教经典里阙失的经文。高昌王却态度强硬:“帕米尔的高山可以撼动,我的意愿却坚不可移!”  大臣们见高昌王如此心切要挽留玄奘,想出了一个计策:让玄奘成为国王的乘龙快婿。他们说,玄奘青年才俊,公主才貌双全,崇信佛法,玄奘不能不对这位公主无动于衷。高昌王便向公主提起此事,公主喜笑颜开。她听过玄奘讲法,对他崇拜有加,能与这位才智之士共度此生是她莫大的荣幸。  但玄奘却向高昌王陈情,他此生的使命就是远赴印度,求法取经,然后再回国弘扬于百姓之中,他恳请高昌王不要拦阻他。  '返回目录'   txt小说上传分享

唐僧与玄奘(6)
习惯了人们对他言听计从的高昌王,见玄奘竟然置他的恳求于不顾,不由得怒火中烧。他威胁道:“法师面前有两条路: 或者留下来, 或者回国, 请法师三思。”  玄奘毫不犹豫地回答:“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心!”  为了能被放行,玄奘开始绝食。整整3天,他不吃不喝,端坐冥想。到第4天,他已极度虚弱,气息奄奄。高昌王极为震惊:来去高昌的僧人络绎不绝,却从没有一个像玄奘这样的。他不仅学问渊博,修行深湛,且坚毅无畏,甘愿舍身求法,不愧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一个活生生的的觉悟榜样。《法句经》道:  从贪欲生忧,  从贪欲生怖;  离贪欲无忧,  何处有恐怖?  高昌王请求玄奘进食,恢复身体,继续西行,不过他诚邀玄奘从印度回来时在高昌住上三年。玄奘深感于高昌王礼佛的虔诚和修业的诚意,早有心归来再访。当他终于拿起饭碗时, 高昌王注视着他:经过几个月朝不保夕的旅行,加上几天的绝食,玄奘已十分虚弱疲惫。这个大唐僧人年轻有为, 但他身无分文又孤身一人, 他决定尽力帮助玄奘。他请玄奘升座讲法一月,同时为他预备西行一切所需之物。  正午的烈日下,胖老马挥汗如雨,他提议去大门外停车处附近的一家餐馆吃饭。那儿是一块绿洲,满眼都是绿色。地上是散发着清香的盆花,头顶上方是带来荫凉的葡萄藤架。葡萄低低垂吊,伸手可摘,脚下清水汩汩, 欢快流淌。在经历了尘土、酷热和废墟之后,我现在终于可以畅快地呼吸了。我们吃了一顿地道的丝路午餐:新疆拉条、土耳其烤肉、印度的馕,胖老马喝了两杯冰啤酒后精神焕发,谈笑风生,并让人给汽车散热器添上水。  位于茫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