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尔街战争-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推荐序一 华尔街危机启示录
佳能(美国)高级咨询顾问
  周大军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的联手阻击下,似乎已经进入被控制的态势。虽然,这个控制点,来得晚了一点。但是,毕竟是被控制住了。在对付这次金融危机中,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我们都是经济危机的学生。”既是自谦,也是自责。其实,这个危机本可以更好地被控制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没有及早出重手,把金融危机控制在开始的阶段。而是贻误了战机,等金融危机变成一次席卷全球的大海啸时,才积极干预;而干预的措施又大而不当,没有打中要害。一直等到英国等欧洲国家采取了坚决而有效的国家收购银行的措施,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才“照葫芦画瓢”,跟着出台了同样的救市方案。这样才稳住了人心。
  其实,金融危机,说到底,是信心危机。因为华尔街到全世界滥发债券,等到美国次贷危机发生,银行没办法从购房的人那里赎回按揭时,次贷所造成的资金链的断裂,就丧失了人们对华尔街的信心。华互银行的倒闭,就是因为次贷的摊子铺得太大,没有流动性资金的供应,加上老百姓心理恐慌,一下从银行取走了167亿美元。贝尔斯登的倒闭,也是因为一夜之间,被提走了170亿美元。信心,没有信心,我们凭什么把钱放在银行呢?华尔街的胡作非为,损害最大的,是人们对它的信心。而解开这个信心死套的,又不能是华尔街自己。这时,只有政府出面,才有可能力挽狂澜,解危救难。
  但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美国号称是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经济。自由市场主义,是指导美国经济的理论基础。到了经济危机的时刻,这套理论显然不灵了。必须由国家直接干预,才能渡过危机。这个道理,美国财长想不通,经济学家更想不通。当危机发生之后,美国许多经济学家不光对危机麻木和无动于衷,而是反过来,对政府的救灾举动指手画脚。当美联储提出紧急危机解救方案时,以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柯卓澜(John Cochrane)为代表的美国一百多位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联名给国会写了一封公开抗议信反对政府干预。
  可见,这些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经济学,对实际的指导可能南辕北辙。不是显学,而是玄学。经济理论和经济学不是脱离实际的“花花肠子”。经济学要成为一门有用的学科,要能够指导实际的经济活动。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保罗?鲁格曼在获奖之后,陷入了严厉的自责。为什么呢?因为这位成功预测到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家,却对身边发生的巨变无动于衷。他自责说,他应早料到现时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将会爆发。“我应该猜测到金融海啸会来到。我严厉自责未能预早洞悉这次金融骨牌效应会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我只想到泡沫终会爆破,并会带来很大痛苦,但我却未能了解痛苦程度有多严重。”克鲁格曼,是一个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中国的经济学家,不会有“克鲁格曼的自责”。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研究中国的现实,当为中国经济大船导航的舵。
  倒是中国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宋鸿兵在金融风暴发生前几个月,根据美国次贷的利率重设高峰和美国垃圾债券违约率,预测出在2008年6月、7月、8月“很可能是次贷危机全面升级的危险时段。其中2008年6月、7月、8月和2011年8月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冲击将最为剧烈。”如果我们读了这本书的话,我们知道,危机的爆发,就在9月。只比他估计的迟了一个月。
  为何经济学家和政界人士对金融风暴如此盲目,而实际的金融工作者却能洞若观火呢?因为他们身处金融领域的第一线,最能感受到风暴的来临。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吴垠是个财经记者,她以她作为一位财经记者的敏锐的观察视角,分析了华尔街的崩盘基因。书的另一位作者罗慰年是我的朋友,思考和写作是他的爱好。在事件还在进行的时候,去写这样一本书,把正在发生的历史大事件,采用新闻报道的材料和来自各方面的书评,加以综合、分析和提炼,做出对读者有启发的经济学思考,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对于这场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人们还在困惑之中。许多人心里有很多疑问。《第一观察》主笔在一篇名为《看不懂的华尔街》的文章中,为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这场危机究竟是不是仅限于金融危机,会不会引发经济危机?如果是金融危机,它究竟是金融产品危机、金融机构危机,还是金融市场危机?如果是经济危机,会不会出现1929年大萧条,会不会引来1990年日本泡沫破灭后的经济长期低迷?各国政府联手救市,究竟救不救得了?危机将持续多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是危还是机?中国该不该抄底?该不该救美?中国有无能力抄底救美?救美是不是救自己?不救美能否救自己?如果中国经济稳不住,股市能稳住吗?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究竟是没有赢家的全球通杀,还是危机使华尔街更强大或被另一个华尔街取代?如果危机意味着一个时代终结,被终结的是华尔街这一世界金融中心,是美元世界储备货币,还是美国唯一超级大国?
  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思考的痕迹和记录。打开这本书,用心体会,用脑思考,你会有答案的。
  周大军,20世纪90年代留学美国。出国前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曾在华尔街美国高盛集团担任系统顾问。系佳能(美国)高级咨询顾问。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推荐序二 金融风暴里的企业众生相
新邦传媒董事长
  蔡汉雄
  “黄金变成了石头,我们全完了。”
  华尔街金融危机如一股旋风,将世界各国卷入了同一场风暴。几乎是同一时间,印度职业股民在孟买的股票交易牌前哀叹股市是噩梦,印度有些地方的警方甚至已经开始监视湖泊、运河等地,以免投资失利者自杀;而英国的癌症患者为保性命求助银行借贷无果,只得把赖以栖身的房子卖掉。
  面临金融危机风暴,信贷紧缩,通货膨胀以及燃料、食品、日用品样样涨价,美国人捉襟见肘;而在远方的中国,并非是世外桃源,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作为一家专注于全国户外标示滚动灯箱广告运营的公司,新邦传媒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他们在全球化金融危机中的遭遇与境况,新邦传媒感同身受。
  2008年10月15日,东莞樟木头合俊玩具厂倒闭。
  在玩具行业,合俊集团可谓大名鼎鼎。作为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厂的代表,合俊集团主要按OEM(贴牌加工)基准从事制造及销售玩具,包括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业务,知名代工产品包括美泰、孩之宝等。倒闭掉的樟木头合俊玩具厂本是行业翘楚,尽管该企业技术和规模在业内都处领先地位,但在这场广泛波及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危机面前,合俊集团同样“未能规避行业及业务环境造成的问题”。玩具业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融资困难、出口退税率下调与国外检测费用增加,中国玩具业艰难过冬。
  如果说玩具业是被稻草压倒的骆驼,纺织行业也正走在一个危险的边缘。2008年上半年,美国失业率创4年以来最高的,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为,美国进口中国纺织品成衣共计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而从2008年6月起,在汇率变化因素影响下,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呈负增长。
  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放缓,美国华尔街上的各大金融机构一出故障,中国国内的某些企业就跟着打喷嚏。在金融、钢铁、家具、卫浴、五金等众多行业里,出口受阻、贷款困难、股市重挫与经济不景气像一团阴云一样弥漫。
  再来说说房产。大摩在上海数个地产项目同时都在抛售,但一直没有下家接手。发家于重庆的龙湖地产,因为经济环境的影响,原定于2008年10月份在香港联交所IPO上市的计划已暂停。同为地产的碧桂园,第一大股东杨惠妍身家缩水近八成,从中国首富退居第三位。同期,中国富豪财富平均缩水了22%,超过50%的企业家财富下降。
  而在金融行业,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以5000万美元同业拆借卷入雷曼兄弟破产的漩涡中,所幸并未给中国银行业务带来大范围变动。在爆发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金融企业都大量的削减了IT开支,因此原先预定的IT项目也被搁置。软件公司的收入中有10%~30%来自金融领域,这对以服务业务为主的IBM等公司来说,无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像推骨牌一样影响着甚至类似甲骨文等知名IT事业,惊慌了欧洲500强公司,特别是制造业公司,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前端电子企业的业务,势必会传导到后端代工生产企业。当受到冲击的500强拉开削减支出的序幕时,电子代工制造商如伟创力、捷普等难独善其身。
  除开制造业受波连外,国内创投市场上来自美国的PE和VC将会面临艰难的日子。除了资金规模缩小、投资步伐放缓、投资总额降低之外,退出速度和退出回报也会大打折扣。一经倒塌的雷曼兄弟,曾联合IBM在中国组建中国投资基金,关联金蝶软件、芯原微电子等公司。作为领投者,雷曼兄弟还联合长安私人资本入股浙江超威电源有限公司。雷曼兄弟另有注资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天津融创集团及空调制冷业民企金龙集团。雷曼兄弟关联企业ALAM South West Holdings(简称ALAM)联手中铁二局设立成都合资公司,涉及房地产开发,此外,雷曼兄弟还曾持有香港上市公司鸿隆控股约13%的股份,后者主要在广东省从事中档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租赁。
  当然,并不是每个被雷曼兄弟涉水的企业,业绩都呈现大范围的波动。携程旅行网就公开表示,雷曼兄弟公司等战略投资者持有携程的股票,是看好携程业绩的长期发展,并进行长期持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4年的携程价值在于继续保持快速、稳健增长。相对而言,未上市的、企业运作资金严重依赖风险投资的中小公司这时候断奶的机会成本更大。
  类似雷曼兄弟的破产,并不是所有人都保持悲观态度,“破产保护+重组”对于被认为困境中的公司,或许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战略和策略。许多美国公司在重组后,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美国大陆航空公司。1983~1986年和1990~1993年,曾经历了两次破产重组,现在已经是美国最强壮的航空公司之一,其盈利能力高居航空业前2位。如果能以重组带来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的新生,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进步。
  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倒下一批高污染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过产业的升级与结构调整,在优胜劣汰中积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等到时机成熟后,再以新的角色参与全球化分工,也未尝不是一次产业的整体涅磐。
  如何在寒流中保暖并继续成长将是一门非常艰深的功课。
  同样的,由华尔街点燃,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效应,对中国的广告与媒体企业,尤其是这几年依靠大量的风险投资快速垄断资源而成长起来的新媒体来说,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巨大挑战。在低迷的IPO环境下,规模与增长将不再是重点,唯有真正盈利才有机会突围。而新媒体大量烧钱后却必须面对众多国际大型客户的广告预算大比例压缩,将不得不由一路高歌猛进争抢上市回归现实:如何解决生存问题。
  一些巨人倒下,一些新生的力量就会成长,咬紧牙关挺过去,难关,也许就是契机。
   。。

推荐序三 世界人民被华尔街闪了一下腰
宣亚国际传播集团
  陈惠民
  今年,Houghton夫妇不打算在圣诞节时购买电子产品了。圣诞前的平安夜,他们会挂在墙上的大大的“袜子”里放些廉价的商品作为礼物,比如日历和装框后的相片等。Houghton说:“我们有许多朋友现在的财务状况比较紧张。我知道大家在互赠圣诞节礼物时,觉得购买相同价位的礼物会比较好一些,因此我们的计划应根据朋友的情况来定。”她的朋友们打算从等网站购买一些廉价的手工艺品作为礼物。
  2008年9月15日,人们一觉醒来,发现华尔街的两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证券已经猝然倒下。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五大投资银行全数消失,《纽约时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称这是华尔街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国人说,金融海啸了,把我们给淹着了,帮帮忙吧。美国财长保尔森在众议院表演“白马王子”的单膝跪地,并不是求婚,而是为了“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能救美国么?欧洲动了,一场拯救“山姆大叔”的行动在全世界展开。
  “蝴蝶效应”迅速在媒体的报道中见效——全球股市跳水,人们的信心受到极大打击,A股告别最后一只百元股,全国最大玩具厂应声破产,广交会首次遇冷……一时之间,全世界的政府官员、金融学家、新闻界、企业界以至于贩夫走卒全部都被华尔街闪了一下腰,无端地被这场大戏拉入其中,有顿足捶胸的,有超然淡定的,有旁观自若的,有奔走呼告的。
  上周,去客户那里开会,我旁边的司机突然跟我谈起这次金融危机。我觉得他的想法挺有意思,也可以代表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经济思考。
  司机:“你说金融危机对我们有没有影响?”
  我:“一点点吧。”
  司机:“那你说是留现金,还是投资?”
  我:“当然保守一点,留点钱吧。”
  司机:“那就贷点款,再搞两辆车,手上的钱作后备,就是多些利息,反正也是客户出。”
  我:“为啥?”
  司机:“现在手上有好几个单,客户都是先押三个月,车上全保,转几个月就回来了,车就在那,对我来说,没啥风险。”
  今天,中国人连司机都在关心发生在美国的金融风暴,更何况我们这些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我的朋友,本书作者之一吴垠,是学经济的,先混迹于“21世纪”报系,后来也在《电脑报》集团待过。
  她一直在跑经济线,对世界经济的风向非常敏感,效率也很高。当雷曼兄弟还未破产的时候,她已经在着手写这样一本很有意义的书了。据说为了完成任务,可以一个星期睡办公室。关于这本书,关于她的思考,关于这场金融危机,相信你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敬佩作者,同时也用作者工作中不断自勉的一句话来鼓励自己:“用全球通的话就是——你能”。
  陈惠民,资深传播人士,任职于宣亚国际传播集团,第一###专家顾问。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十余年来一直从事营销及互联网传播工作。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导语 战火纷飞的华尔街
阴霾密布,战事告急。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金融大风暴,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国际联合抗击。
  战火纷飞的华尔街,在抗击金融危机的隆隆炮火声中,表现各异的世界各国,免不了主动抑或被动地参与其中。
  单日或数日累计跌幅超过20%,这在股市上通常被定义为崩盘。
  华尔街的崩盘历史上有过两次。1929年,道琼斯指数连续两个交易日的跌幅分别为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