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尔街战争-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正为接受次贷的决定煽风点火的,是那个迅速发家的“美国梦”。
  要是没有“美国梦”的社会心理基础,大大小小的贷款公司和银行拿什么去引诱普通老百姓冒险做抵押贷款?没有弱势群体的人们冒险接受贷款,华尔街的投行们又拿什么做资产证券化?
  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就是指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不是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出身和他人的援助而成功。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和为了成功而奋发向上的企业家的精神。
  依据历史学家的说法,美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扩张并非只是因为美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有机会借由自己的奋斗获取财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美国梦”成为吸引世界各地人们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每年有超过100万的人成为美国公民,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家。
  “美国梦”的中心是强调一种获取成功的机会。一个用提供这样的机会给他的公民,来鼓励人民奋发向上的社会,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能鼓励人民去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政府,是一个为民的政府。用实实在在的、可以实现的梦想,带动经济成长,这种动机并没有错。但政府在不加节制地状态下将一个理想无限制地放大,会制造人民非理性的追梦。一旦追梦变成了“非理性”的行为,这种对“美国梦”的追求,也就变成了一种全社会疯狂发财的“集体意识”。任何社会的经济和发展都要建立在其人民清醒的心理状态下。建立在疯狂的“集体意识”的病态心理上的社会,会进入无序的发展状态。美国近二十年的繁荣,就是建立在非理性的病态心理之上的。二十年来,“美国梦”吹出了两个大泡泡,梦制造了虚伪和“非理性成长”的沙漠。
  互联网泡沫和房地产泡沫
  互联网是第一个被吹起的泡沫。
  互联网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末其实基本已经成熟,在个人电脑大众化的有利机会下,IT革命浪潮与所谓的新经济席卷了整个世界。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所谓新经济,不过是缩小了传统商业领域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减少由于空间地域带来的时间延滞的商业成本。从本质上看,它们和传统的电话等通讯工具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仍旧是传统产业的,比如钢铁、制造业等实物产业的附属品。。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 大风暴(2)
离开它所依附的实体产业,互联网这一典型的虚拟行业就是无源之水,根本无法立足。在钢铁等实体产业没有发生工艺、技术等的革命性变革之前,单纯炒作互联网,不过是典型的泡沫投机。因此,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经济泡沫,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扎破。
  从2000年开始,美国两大股市急剧下挫,大量昔日的黄金。股票一夜之间变成一钱不值的垃圾。世界各国涌入美国的各种投资基金遭受严重的损失,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大量资本撤离美国。
  在20世纪90年代的IT经济蛰伏期内,传统产业和IT行业市场饱和,间接造成了市场对其余高额利润产业的要求,这种资本对维持暴利商业化的要求,也催生了畸形的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幸好,它未成为泡沫,否则,我们今天吃的东西,可能都是由基因改造的产品。不幸的是,美国社会赖以发展的动力没了,它需要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引擎。这个时候,房地产市场就被当成了一个新的引擎。经过近十年的工夫,一个比IT泡沫更大的泡沫终于形成了。
  这个比IT更大的泡沫是在房地产市场吹起来的。节节高攀的房地产泡沫替代并转移了IT泡沫。随着2006年年初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美国政府将军用的互联网技术导入民用所启动的所谓“新技术革命”,制造了一批互联网的富豪。但是,同时也制造了一大批不懂互联网的消费者;新的房地产行业,制造了一大批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但也制造了一大批负债累累的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边是每天真金白银往家里拿的投行金融家和附在他们身上的银行和按揭业的从业者;一边是欠着银行大把大把贷款的平民百姓。美国长久以来的经济政策导致了鲜明的两极分化。
  在这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下,强调拥有梦想创造财富的政客们,对如此简单的经济逻辑不予理会,更不用说去找到解决两极分化的好办法。相反,他们参与制造泡沫,并向社会推销模糊的财富概念,为房市泡沫制造“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明明是欠了银行大把贷款,但是,不要紧,因为房子在升值,房屋的拥有者“拥有”那部分“升值的财富”。但是,我们都知道,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流通。没有流通,房屋的升值只是概念上的游戏,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买了房子的人,一时半会是不会卖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经济现象。
  用这个理论去推导:欠钱的人,反而认为自己很有钱,欠钱越多越有钱。落实到房屋买卖上,美国人近十年来,房子越买越大,小房换大房,大房换豪宅,好像欠银行的钱不是钱,欠得越多越光荣。这不是“市场失灵”,而是美联储的政策导致了市场的混乱,而市场的混乱又是源于经济逻辑的“二律背反”。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混乱,美国政府的政策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1971年8月15日,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内冻结工资物价,对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此后,美元不能兑换黄金。脱离了金本位后,美元滥发,全球基础货币供应量呈数十倍增长,全球物价飞涨,世界平均通胀水平日益增加,贫富分化问题逐渐恶化。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就是来自两极分化。
  1968~1975年,为减少贫富人群歧视的信贷和房地产市场,《公平住房法》《房屋抵押贷款披露法》与《平等信用机会法》先后上市。这三###律为次贷埋下了伏笔。多项法律都禁止在种族、性别或其他个人的特点上歧视。从表面上看,少数族裔获得了平等的法律权利。在《公平住房法》《房屋抵押贷款披露法》与《平等信用机会法》等法律的保护下,他们和低收入的蓝领阶层有机会和白人和“金领”一样向银行贷款买房了。这些法律的通过,似乎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打开了贷款买房的大门。但是,它并没有从实际解决买房的资金问题。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不能解决经济资源配置不平等的问题。当然,经济资源配置的不平等的问题,实际上被混淆“财富”概念的经济逻辑在心理的层面解决了。反正所有买了房的人都认为自己赚了,都认为自己“财富”大增,都可以利用银行的“房屋净值贷款”从银行借钱消费。

第二章 大风暴(3)
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经济条件差,甚至没有住房,宽松的次级贷款政策极大地点燃了他们购房的热情,从而推动了美国房市的繁荣,吹大了美国房市的泡沫。然而,当贷款优惠时间结束,贫困的民众无法偿付房贷的时候,这一庞大的金融链条便开始从根部断裂,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
  穷人不是不能拥有渴望财富的权利,而是必须将这种对平等财富的追求演变成脚踏实地的财富创造过程。法律制度上的拔苗助长,对于缓解与改善穷人的地位于事无补。
  当消费远远超出经济增长的支撑,人们开始尝到了苦果。长期以来,“超前消费”以消费带动生产,被作为美国模式向全世界推广。但这一模式有其内在的风险,当消费超出收入太多,导致资金链条断裂,尤其被金融衍生工具所放大后,危机会以成倍的规模爆发,超出了金融系统本身所能抵挡的范围。
  美国许多家庭基本没有通过资产积累创造财富的公开途径,只有一个重要的例外。大量的资源可以帮助人们对住宅进行杠杆式投资,政府也对此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如抵押贷款还款利息的税收减免等。结果,许多希望积累财富的人被聚拢到了动荡的房屋市场之中。许多个人资金投资于房屋的比例过大,尤其是那些中低收入的家庭,大约有7550万个美国家庭拥有自己所居住的房屋。
  从2000~2006年,美国房地产的价格升高了80%。在这一场前所未有的房地产狂欢中,积极推动得义无反顾的金融机构,向想买房子的人发出了诱人的呼唤:“来吧,你可以买房,不管你的收入如何,因为房价会永远上升,你可以用升高的价格来借款归还房贷。”
  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见顶。次贷危机终于爆发了。次贷中贷款者的成本很低,大大提高了他们在市场价格下降时弃屋的可能性。比如在传统方式贷款中,要付20%首付,房子价格如果下降20%以内,你会千方百计去偿还贷款,不然你20%首付就打水漂了。而在无首付的贷款中,如果房屋价格下降20%,即使你能付每个月的贷款,最好的解决方案也很可能是弃屋。这样就是银行而不是你来承担房屋价格下降的损失。房屋价格下降后,人们对持有大量这类债券的投行产生怀疑,不愿意贷款给他们。失去现金流入,一些过多投资在次贷的投行很快破产。这样又引发连锁效应,使其他投行的资金流入产生困难。现在这场危机已经不仅仅在投行,整个债券市场都基本垮掉。银行之间相互不信任,不愿意拆借给对方。中小公司也很难从债券市场上筹到短期资金。
  人性弱点的极度膨胀
  大多数遭遇拖欠的按揭贷款都是在2006年和2007年发放的,当时的放贷标准最为宽松,而住房市场也红火到了极点。由于当时很多购房的人只支付了很少的首付款,甚至根本一分没掏,因此一开始时他们对自己住房所拥有的权益就近乎为零。
  ■贪钱与无知
  导致大量中下阶层走向炒房这条不归路的,不仅是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而且是发自人们内心的贪婪。
  几年前,房产市场的火爆状况似乎是给投资者日后实现可观的资本收益打上了包票,许多人都迫不及待地要从中分一杯羹。
  人性的弱点致使这些民众在当时美国经济一片大好、房市节节攀高的环境下,忽视了自己的生存条件,高估了自己的偿付能力,甚至有相当部分的贫苦民众贷款购房是为了在繁荣的房市中炒房挣钱。
  如果处于社会下层的贫苦民众能够冷静地看待,这场危机或许也能避免,这就需要民众加强知识学习,改变对看上去“丰厚”的贷款优惠政策的无知态度。
  人们应该采取各种手段补充金融知识,政府也应该促进、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比如可以建立各种类型的投资型退休账户以及推出旨在鼓励储蓄的税收优惠措施。
  否则,当手中的选择变得单一时,一旦泡沫破裂,很多人就会发  现自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机构性欺骗行为
  抵押贷款是一种早已预谋好的机构性欺骗行为。在中国,因为断供引发的弃房族也在开始出现,他们无奈地被抵押贷款抢走了自己的首付。

第二章 大风暴(4)
这种抵押贷款常常是由在家庭和愿意放贷的存管机构之间牵线的经纪商促成的。用住房作为抵押品借款(即抵押贷款)的决策通常是将需要资金的人和拥有资金的人联系起来的第一环。存管机构可以在其账面上保留贷款,而后将其出售给某些金融机构,由它们将类似的抵押贷款集中打包为资产担保证券。这种证券可由最终投资者持有,或是连同其他证券一起被创建为更复杂的结构性信贷资产。
  这种关联多方的复杂机构性欺骗行为,将无数的购房者带进入了不归路。
  ■华人量入为出
  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美国华人遭受的直接损失较小,可以说中国式谨慎理财的作风再次显现价值。同时,金融危机也印证了中国式量入为出、有节制、控制风险的理财观念的合理性。说到底,就是华人抱持传统的“量入为出”观念,即便在美国这个崇尚消费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着自我风险调控。
  华人很少过度依赖贷款,购买房屋通常是在经济实力允许的范围内。
  在股市、保险和其他金融产品方面,华人遭受损失也较小,因为他们对风险过高的产品涉及不多。
  ■华尔街助长贪婪行为
  华尔街发明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工具,通过种种杠杆,金融机构似乎可以无限创造信用,玩所谓“钱生钱”的把戏。
  然而,这些手段或可促进投资回报率,却无助于真正的财富增长。对财富的贪婪追求、在金融操作过程中的种种欺诈,正是导致这场危机爆发并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华尔街金融巨头把人性的弱点膨胀得淋漓尽致。
  第二节  次贷引发金融风暴
  说到底,“美国梦”是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在这块土壤中发展的极致,它勾画出一个浪漫前景,让人人为之憧憬。
  但次贷爆发的金融风暴打破了这一美丽愿景。
  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制度原因是金融监管上存在制度性缺陷,抵押贷款标准的降低,相当一部分信用或生存状况不佳的贷款人以低廉的成本通过贷款购买房屋。
  当大范围调低次贷相关产品时,投资者的信心被极大打击,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加深,最终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恐慌。
  “美国梦”对新移民来说是双刃剑
  纽约的法拉盛曾发生一桩命案,一名拥有一幢三层楼房的华人妇女,被人刺死在房屋后院的小棚内,死者胸口有多处刀伤,死得十分悲惨。
  后来人们了解到,这位妇女生前虽有一幢楼房,自己却住在房子后面一个用木板搭成的狭小的棚子里,棚子里只有一盏灯,既无热水,也无暖气。房主自己入住简陋木棚里,而把所有的房间分租给房客。房客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有的房客不付租,她就设法 把人家赶走,为此她曾常与房客发生矛盾,结下仇怨……
  类似的故事,几年前在纽约市还发生过一桩。有一位纽约市教育局的华裔教师,夫妻俩省吃俭用,买了一栋房子,地下室分租给另一个台湾来的新移民。谁料,这位房客工作不稳定,又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他没有工作,交不起房租,又没亲友可以投靠,正所谓“走投无路,烂命一条”。
  那天,房东到地下室向他收租,两人发生口角冲突,这位房客一怒之下,拔枪射杀了房东,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驱车到房东妻子打工的餐馆,当众把房东妻子也打死,引起了社区极大的震撼。
  这两个故事凸显了华人新移民的居住问题。拥有自己的房屋是美国消费文化推崇的“美国梦”。这在美国华人新移民群体中,找到了极好的生长点。
  中国人移民到北美大陆,购房置地成为他们的奋斗目标和成功标志。在纽约市下东城和布鲁克林区的贝瑞吉、日落公园、八大道、羊头湾以及皇后区的法拉盛、艾姆赫斯特等地,房地产大多被华人新移民炒热,房值随之飙升。近十几年来,很多新移民有幸赶上美国经济发展的荣景,搭上房屋升值的快车,因此捞了一票。不过,大多数靠在餐馆和衣厂打拼谋生的华人,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美国梦,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上述两例虽属极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