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京飘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芳菲京飘记-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射出去的箭,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芳菲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

  当然这只是一闪念。她们在网络上认识有两年,可没见过一次面,没看过她的照片,在芳菲的心目之中,她一直是神秘而让人敬佩的一位姐姐,如今真的见了面,而且说得直白点有点投奔的意味,芳菲坐在副驾驶位上,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沉默了一小会儿。

  车上了三环路,罗蔚然边开车边跟芳菲说话:“ 坐火车累了吧?”这温暖的话语,立刻让芳菲感到了网上那个熟悉的姐姐回来了。

  “嗯,还好!”

  “不要太拘束呀,我们毕竟也是老熟人了。我们先找个地方吃饭,聊一会儿,然后你回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罗蔚然一边忙着调挡,眼睛紧盯着前方。

  她们来到一家名叫“小土豆”的饭店吃饭。

  这家饭馆外表看起来不算华丽,但里面环境优雅,很适合朋友们聊天聚会。

  “这家有道东北菜很好吃,做了这么久的火车,一定是饿坏了!”罗蔚然对洗完手落座的芳菲说。

  贴心的话语更让芳菲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感觉到脸有点微红,北京的冬天比东北比起来真是暖和极了,况且这已经是冬末。

  “真是让你费心了!”

  “嗨,客气啥,我知道你北京没什么朋友亲戚,这么信任我,我当然得尽地主之谊!”

  “你刚才怎么好像一下子就认出了我?”芳菲好奇地问。

  “凭直觉吧,看你第一眼的时候,首先看穿着就知道是从东北过来不常出差的。”

  芳菲这时已经将羽绒服脱在了一边,穿着件红色厚毛衣:“可单凭这一点不能断定,你要知道下火车的都从东北过来的,而且穿一样厚的也不少!”

  “还有就是你的眼神、神态……等等。况且你别忘了,除了几个问路的问我只有你那么几分矜持而又几分怀疑的态度看着我,哈哈!”

  “你好厉害!”

  “这没什么的,你要知道我的工作性质让我如此,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人打交道,自然猜得*不离十了!”

  “你可真像现在大街小巷流行的那首歌一样!”

  “什么歌?”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芳菲见罗蔚然这么自然坦荡地跟她说话,心里也是很高兴,便小声唱起来。

  “哈哈,都说东北人幽默,是不是这种幽默的细胞与生俱来啊!”罗蔚然听了不由得笑出声来。“我还以为你是个林妹妹呢!”罗蔚然爽朗地笑。

  “你和我想象中的也有点出入!”芳菲对罗蔚然说。

  “是吗?你想象中我是什么样?”虽然罗蔚然是笑着问芳菲,但芳菲敏感觉察出罗蔚然的眼神中有丝冷傲,是那种经历生活风雨所历练出来特有的犀利。

  ……

  两个人又很愉快地聊起了共同的网上时光。芳菲望着窗外,夜色中,她感觉这座伟大的首都是完全的陌生,高楼林立,在黑夜中如一位神秘的巨人,路人走在灯火辉煌中,有种不真实的感……芳菲觉得自己就象个外星人突然降临到人间,消除了记忆,尤其是这梦幻般的夜色,充满了诡秘色彩,如果这一切,都停止,凝固,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该有多好。过去,不想再提,将来,前途叵测。芳菲觉得自己现在就如蹒跚学步的孩子,什么问题都得自己去走,去摸索。

  罗蔚然的一句问话,又把芳菲拉到了现实。

  “到北京有什么打算?”

  “先找份工作落脚……”芳菲的眼睛里一丝迷茫。

  罗蔚然看在眼里。

  “我记得你是师范学院毕业的吧,还要继续做老师吗?”

  “看看吧,现在先有份工作再说。” 。 想看书来

第八节 北京初夜
北京的建筑大气淳朴,很有种儒长之风。它没有南方现代建筑群的外表华丽和过多的装饰,没有咄咄逼人之式,但更显得庄重气派。夜晚的三环路上,华灯异彩,坐在车里,芳菲看着车行道上尾灯划出一道道长长的五彩的线,宽宽的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华丽多彩的商场,和高档写字楼,这些让芳菲看了觉得无比的兴奋,她既将融入这座大都市,一段新的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自己的过去就像这划过的彩线,一切都会过去的,首都,我会忘记过去,敞开胸怀,投入你的怀抱,李庚在做些什么,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没必要再为以前的事情绊倒。

  罗蔚然开着车,打开播放器,一首轻松的口哨曲流淌而出,放这个曲子在此时是再适合不过了。芳菲身心放松,新鲜感和亲切感聚拢心头,她觉得罗蔚然身上有种天然的东西在吸引着自己,芳菲记起曾经在书中读过的一段话:遇到的每个陌生人都有自己的影子,每个不同时期的自己都有陌生人的痕迹。

  车在安贞桥拐了弯,七拐八拐,进入一居民区内。芳菲跟着罗蔚然坐电梯来到十六层。罗蔚然利索地在包中拿出一把钥匙,打开门。这是一间两居室的房子,里屋是卧室,客厅简洁大方,但家具上都蒙了层白纱布,看样子有阵子没住人了。

  罗蔚然简单地告诉芳菲,这是她以前住过的,现在闲着,让芳菲先住这。然后又说,时间也不早了,冲个澡睡觉吧。她放下钥匙在桌子上告诉她收好。在客厅里又转了一圈,来到门口说:“那我就先回去了,你有什么事情随时跟我联系。”说完便出了门,把芳菲一个人搁在了这个陌生的房间里。

  芳菲打开阳台的窗户,三月的春风很是温柔,十六层的高度,使芳菲看尽了眼下的北京的夜景,芳菲的心中升腾着希望和美好的憧憬。芳菲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在北京安营扎寨,有番作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九节  泡澡
回到家里,罗蔚然痛痛快快地泡了个热水澡。

  她居住的是处高档住宅,房子将近一百平米,她在其中一间房间设计成浴室,里面放了个高级泰国木制浴缸,落地窗,外面正临公园的湖,视野很是开阔。

  烛台是汉白玉材质的一*长发少女雕像。在白天,还看不出雕像的美。只有在夜晚,点燃少女手中的蜡烛,少女的通体洁白圣洁与柔柔的烛光相互掩映,有种动人心魄的美。当初罗蔚然第一眼看到时便爱不释手,毫不犹豫地花了两万元买下。

  其实她可以也算得上半拉子北飘,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奋斗,将近十年的打拼,如今她早已经习惯了这都市生活,就像驾驶车一样,娴熟自然,充分感受着都市中带来的优越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满足着自己各种欲望。但她知道,这辆车要随时加油,保养,维修……小心驾驶,否则也会翻车的。

  生活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没有意味,只有去经历,和经历后的一些感知。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脑海里一直重现着在火车站看到芳菲的霎那感觉,那种感觉似曾相识……

  浴后,她给自己倒了杯水,习惯性地坐在桌前打开电脑上网,先打开邮箱,看有没有什么信件,看了两眼网站新闻,太官方的不爱看,太吸人眼球的八卦新闻,罗蔚然更没那个爱好,正感觉乏味,想关电脑休息时看到网友清静无为在QQ上召唤她:

  你的妹妹接到了吧,感觉怎么样?

  接到了,她身上有种淳朴的气息,不象我们在社会上呆久了的人,有种很重的世俗感。她就象山间小溪,透明、清澈。

  罗蔚然此刻感觉好极了,很想把自己内心的愉悦传达给网上的这位朋友。

  你这么一说我倒有些担心了,她以前毕竟生活在那座安静的小城市,但这个社会是很负复杂的,就象个大染缸。

  我觉得也不能这么说,出来后她的眼界会更开阔,选择什么样的一种生活完全取决于她的思想,她的心灵,没有经历过风雨哪能见彩虹,就象我当年那样,不管以后发生了什么,我决不会后悔。

  我不这么想,思想会转变的,会受环境所左右的。

  你不要把她认为一个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好不好,我完全信任她,她不是那些混混噩噩、爱慕虚荣的女骇。

  好,好,你看我也只是担心,你倒是跟我急起来了。看来你很护着她。

  罗蔚然欲言又止。

第一节  北京的春
北京的春天来得很早,一夜之间就桃花盛开,北京街道有的路两旁都栽种着桃树,这时的桃花竞相开放,粉红色的、白色的,散发着淡淡地芳香。让生活在这个忙碌现代的大都市的人顿感春天扑面而来,使人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心情也变得格外的好起来。

  芳菲体会其中,看了觉得北京的春缺少一种过程的美。东北的春天是悄无声息的,一点一滴的,首先是江河开化,土地松软,不久地上冒出嫩绿的小草,接着是柳树枝由褐色慢慢变为淡绿,然后青绿,接着是翠绿……而北京呢,在东北起码要一个月多的时间,而北京却一夜之间已经走完了所有的程序,草地一夜之间变绿,桃花已经竞相斗艳……

  她很早就醒了,在房间里来回地走动着。翻看着摆放在书橱里的杂志,她发现所有的杂志和报纸还都是两年前的,厨房和厕所尽管被人收拾了一遍,但看得出来有时间这里没住人了。她又发现除了书橱有两个大抽屉上了锁以外,其余的都能打开。她便把随身带的书放了进去,带来的衣服放进衣橱内。整个人忙碌了到十一点多,她跑到楼下的报刊厅,买了当天的有关于招聘的报纸:《北京人才服务报》、《智联招聘》等,顺便还买了张北京地图,又去了网吧,留了些个人信息在招聘网上。她看到周二的上午在朝阳区安定门的人才服务市场有专场现场招聘会,决定去试一试,又打印了一沓个人简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节  招聘会现场
依照报纸上招聘广告上的地址,芳菲坐公交车来到位于雍和宫附近有家朝阳区人才市场中心,她离老远就见到一些年轻人络绎不绝地往人才市场的方向走,她顺着人流到了中心门口;花了10元钱买了门票走入大厅。刚没走多远,一股闷热、混合着各种气味让人有点窒息的空气迎面而来,还连同着如海浪般的嘈杂声,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人声鼎沸。就差把房顶掀开了。芳菲见到大厅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招聘单位也是像商铺里一个档口一个档口排列着,能有十几排。每个档口几乎都是人满为患,桌子上叠列着应聘人员的简历……

  芳菲看了吓了一大跳!

  芳菲是毕业以后就很顺利地参加工作,所以没经受过这种找工作的历程,而大都市里这种人才市场她更没有经历过。看来人们常说的现在工作不好找,真是如此,否则怎么有这么多人来应聘?

  现在正面临大中专学校学生毕业阶段,许多本科生、研究生和海外归来的学生忙着找工作,许多的外地学生毕业以后不想回到当地,都想在北京有个发展机会,看来社会就业机会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芳菲边走边看;看到许多学生将个人简历弄得花样翻新,有的女孩甚至把自己*照片也贴了上去。

  她决定先走走看看再说。她顺着人流挨个招聘单位看,大多数的招聘单位的用人要求,多数是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文化策划广告和业务方面的多一些,还有的是聘用临时演员……等等。她也这才知道人才市场每周开场三次,每次会根据不同行业都有一次专门的一次招聘活动。

  她在一家女性杂志社用人单位前,站住了。这家被挤得水泄不通,桌子上的个人简历能有一尺多高。杂志社已经标出策划编辑一职已满,但还是有很多人报了广告业务这一块。她丧气地从人群缝里挤了出来,额头上已经沁出了汗珠。

  她继续往前走,也询问了几家自己感兴趣的单位,杂志社都需要至少有三年的工作经验,或者是毕业的对口专业的高才生,显然自己在这方面没戏。如果是跑业务工作的就是拿底薪加提成,底薪是五百元,这也太少了,在北京拿这么点怎么能生存下去。有家公司招聘启示栏上的职位要求写得更离谱:招文职2名,25岁,要求身材苗条,漂亮大方的是天蝎座的女孩。莫名其妙,芳菲看得心里感到一阵阵好笑,也许这家公司老总临来招聘会前一定是找人算了一卦,要么非得要什么天蝎座?!

  芳菲在一家招聘教师岗位前站住了。上面写着:丰台民工小学招聘教师4名。待遇:月薪1200。包食宿,要求有工作经验。芳菲还不知道丰台在北京的什么地方,跟校方的工作人员聊了聊,工作人员不闲不淡地介绍了下。芳菲详细问了下学生现在有多少人等一些状况,而工作人员回答的也是含糊其词,说因为是民办学校,又招生的是农民工的学生,所以流动性很大。芳菲听完感觉那教师的工资也很难每月到位了,尽管这样,她还是递了份简历。工作人员看了芳菲的简历,表示很欢迎,要第二天芳菲过去面试。

  芳菲花了两个来小时把招聘会逛了个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并不好找,大部分是招业务,这不是自己的强项,而做文员自己年龄又偏大,自己又没有什么技术证书,搞技术是不行了。杂志社编辑部一般都招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或是有职场经验的。芳菲越看越失望,越走越没有自信,最后她将剩下的几张个人简历递给了招聘广告业务人的手里。她想,必须得改变自己的思想,要自己适应这个社会,不管以后自己做什么,都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在真的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天下了,否则连生存都成问题了。

第三节  农民工小学
第二天芳菲起了个大早,7点出发换乘了三趟公交车,花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北京南城丰台。

  芳菲下车走了不多远,来到一条坑坑洼洼的街道,汽车一过,尘土飞扬,路况很不好走。芳菲穿的是带跟的皮鞋,这下可吃了苦头,本来已经在公交车上站了两个小时,现在在走这凸凹不平的路面,脚趾头磨了个血泡,她哭的心都有。但还是内心咬咬牙,暗自给自己打气:不经历过风雨,怎么见彩虹。

  路两边是在农村才能看到的各种破烂的门市房。但这里的门市房生意看起来却很是兴隆发达,放着高音通俗歌曲的理发厅,咣里咣当地震人的耳朵;粮食加工店,那些袋装的各种粮食就差摆放到马路中央;还有电器回收商行,电视机、音响等家电产品摆满半屋子……

  芳菲一边看一边打听民办小学的地址。在一家汽车修配厂门口,几个洗车的年轻小工热心地告诉她径直往前走,走到头就是了。芳菲连忙谢过,这些小工们二十来岁,看穿着打扮都是来自农村的打工仔,他们大胆毫不顾忌地看着芳菲,仿佛芳菲脸上有什么东西似的。    

  芳菲也忘了脚上的疼痛,快步往前走,听到后面一声脆亮的口哨声,然后是不知谁扯了一嗓子:“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别回头……”一片哄堂大笑……

  民工小学校长是河北人,原来在南城做原饲料加工的,赚了些钱。看到很多农民工子女入学难,他了解到在北京正规学校上学就要交上一笔数量可观的借读费,许多家长根本就承受不起。他就将自己闲置的两间厂房改为临时的教室,一百多平方米的院子成了学生的操场。

  芳菲望着斑驳破碎的窗玻璃、少胳膊腿的桌椅板凳,泥泞的道路……她又看了教师宿舍,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原来是放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