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合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书五经合集-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样,这是时代的病态,不是 我们一两个人能把它治疗得好的。相反,只要你不那么认真正直, 不那么坚持原则,而是拿原则当儿戏,以权力做交易,多做人情, 多拉关系,圆滑老练,把上下左右的关系都“勾兑”得好好的,那 你根本就不会丢官,连停职检查都落不到你的头上来,又有什么 必要出走到国外去发展呢?
  那么,柳下惠作哪种选择呢?是坚守正直的态度宁可丢宫,还 是为了保住官位而委曲求全呢?
  我们知道他是坚持走正路而绝不走歪路的,所以,他成了鲁 国著名的贤人,孟子称他为“圣之和者也”,把他和伯夷、伊尹、 孔子等相提并论为圣人之列。(《孟子·万章下》
  所谓丢官事小,失节事大。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哪个国家,个人立身处世都可能遭到不 公平的待遇。人们常说:“事情做得越多越容易犯错误,越认真坚 持原则越得罪人。”大致都是这些意思。
  关键是我们要选取一种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
  ………………………………………………
  孔子为什么要出国?
  【原文】
  齐人归女乐①,季桓子②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释】
  ①归女乐:归,同“馈”,馈赠。女乐,歌妓舞女。②季桓子:季孙斯,鲁公国自定公五年至哀公三年时的执政上卿。
  【译文】
  齐国送给鲁国一批歌妓舞女,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治 理政事。孔子便离开鲁国出走了。
  【读解】   
  齐国送给鲁国歌妓舞女的事情,《史记-孔子世家》和《韩非 子-内储说下》都有记载,可见实有其事。
  不过,是不是实有其事也并不是很重要,历代几乎都有不爱 江山爱美人的人手佚话流传,至今已没有什么鲜艳。   新鲜的倒是我们见到孔子对这种事情的态度:道不同,不 相为谋。于是,孔子便一气离开鲁国而进行世界大串连去了。
  一个人立身处世,当环境已不容许自己栖身,不容许自己发 挥才智时,便毅然决定地抽身而去,以免苟且媚俗,同流合污。
  说到底,这是一个知道分子,一个读书人的进退去留问题。这 个问题在文字上记载起来可以很简单,仅仅是“孔子行”三个字。 但落实到生活现实之中,具体落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可就不那么 简单了。它是一个人人生之中的大问题,抉择也不是随随便便就 可以作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读书时,一定不要随随便便把“孔子行”这一 类看似平易的记载忽略过去了,而应该多注意体察 它所蕴含着的 超过字面的深刻涵义。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原文】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4)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接舆”的称 呼既不是姓名也不是字,而是以事命名,《论语》中的隐上多是这样,如看门 的称“晨门”,执杖的称“丈人”,所以,接孔子车(舆)的就称“接舆”。 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代人认为,天下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 道时就隐去。接舆以凤凰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 行衰败的表现。③犹可追:还来得及的意思。(4)辟:同。“避”。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 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 的却还来得及。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人物太危险了!” 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使孔于没有能够和 他谈。
  【读解】   
  楚狂接舆的形象真有点给人以嬉皮士味道,一路唱着一路跑。 至于是不是“裸奔”,那可就不知道了。
  但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 可谏,来考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 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 咎”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用我们的今天的话 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 者犹可追”就是抓住未来。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 个问题,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不可取 的,还是糊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 非常危险的了,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 国干什么呢?
  其实,我们看到,接舆的观点与子路宿于石门时那个“晨 门”的说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所 以要加以讽刺劝喻。
  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至于孔子是否听他们的劝喻,那 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脱离开具体的所指,我们今天来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那还是很有启发的。不说历史,不说社会这样大的话题, 就是我们处理个人生活中的事情,总结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败得 失等等,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借鉴。
  ………………………………………………
  谁来指点迷津?
  【原文】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 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 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5)者,天下皆是也,而(6)谁以(7) 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8)也,岂若从辟世之士(9)哉?耨(10)而不 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抚然(11)曰:”鸟兽不可与同群(12),吾非斯人之 徒(13)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①长沮、桀溺:两个隐者,与“接舆”一样以事命名,因在水边耕作,所 以称“沮”,称“溺”。②耦而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 (类似铲子)翻土。③津:渡口。(4)执舆:拉着马的缰绳驾车。指孔子 当时正代子路拉着马的缰绳。(5)滔滔:本指周流的样子,这里形容动乱。 (6)而:同“尔”,你,你们。(7)以:与。“谁以”即“谁与”,与 谁的意思。(8)辟人之士:辟同“避”,避人之士指避开无道的人以求天下 大治的人,这里实际指孔子。(9)辟世之士:不仅仅是避开无道的人,而 是避开整个乱世,那也就是隐士了,这里实际上是桀溺指自己和长沮等人。 (10)耨: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11)怃然:怅 惘失意的样子。③“鸟兽”句:与乌兽同群暗指隐居山林。③斯人 之徒:斯,这,这些。人之徒即指世上的人,人群。
  【译文】
  长沮、桀溺两入并排耕地。孔子经过他们那里,派子路去向 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道;“那个手拉疆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 沮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正是。”长沮便说:“那他 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问:“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 溺问:“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是。”桀溺便说:“就 像滔滔的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动荡不安,你和谁在一起来改 变它呢?”你与其跟着那避开坏人的人,何不跟着彻底避开乱世的 人呢?”说完便继续埋头耕作而不理子路了。
  子路回到孔子身边,把他们二人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怅惘 地感叹说:“既然不可以和飞禽走兽同群,我不和世上的人相处又 和谁相处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也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改变” 它了。”
  【读解】   
  孔子派子路去问过河的渡口,子路得到的却是人生渡口的指 点,所谓“指点迷津”。至于过河的渡口在哪里,长沮、桀溺根本 就没有说,反倒是长沮讽刺说,既然是鲁国的孔丘,那他应该知 道渡口在哪里啊!
  这段记载读起来很有点寓言的味道。
  到底是谁来指点谁的迷津?
  按照桀溺的看法,天下大乱,整个世界都像滔滔洪水泛滥一 样,谁能档得住呢?谁又能治理好这种泛滥,像传说之中的大禹 王一样,使天下重归太平呢?没有!所以,孔子和子路等人的奔 走救世是徒劳无益的。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既然不 能救世,那我们怎么办呢?要么就随波逐流,大家一起混日子,得  过且过。这是长沮、桀溺们反对的,其实也是孔子们反对的。要 么就避开那些坏人而寻求治理天下、拯救世道的好人。这是孔子 的观点,所以他带领学生离开鲁国而奔走天下,即便是“累累职 丧家之犬,,也绝不后悔,甚至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这也是长 沮、桀溺们所反对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举世皆浊,你在哪里 去寻找净土呢?世人皆醉,你在哪里去寻求清醒的人呢?所以,与 其避人,不如避世,连整个浊世都避开了,隐居于山林之中去与 鸟兽同群,管它世道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长沮、桀溺们的观点, 说到底是隐士的哲学。
  从理论上说,长沮、梁溺们的观点不是没有道理。所以,说 他们在指眯孔子、子路的迷津也无不可。就连孔子听了他们话 后,不也怅悯不已而有所感慨吗?
  但  从实践上说,我们就不能不认为孔子的话也有道理了。事 实上,避开整个世道而与鸟兽同群办得到吗?人毕竟不可以都去 做“狼人”啊!正如孔子所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徒 与而谁与?”作为一个人,不和人打交道而完全隐居是不可能的。 就是长沮、桀溺,不也并没有在山林之中去与飞禽走兽同群,而 还在耕田种地,食人间烟火吗?何况,他们不仅耕田种地,而且 还“耦而耕”,二人并肩操作,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啊。这 是主观愿望和客观实践的矛盾。从另一方面说,孔子也说得非常 真实:“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也就不 和你们一起出来奔走,进行改变世界的努力了。反过来说,正因 为天下不太平,我们才于心不忍,汲汲于救世之道。说到底,是 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良心在作驱动器,也是不得已而为 之啊。
  其实,孔子选取的,是比长沮、桀溺们更艰难困苦,更具有 悲剧色彩的道路,而长沮、桀溺们所选取的,是不愿意为社会负 责任的撒手不管的路。概而言之,正是积极入世与消极避世,拯 救与逍遥两种人生态度的根本区别。而正是这两种人生态度铸造 着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其影响逾千年而不衰,经常摆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转折点上,供我们选择和决断。
  所以,我们绝不要轻忽了这段看似寻常,不过是问问路的文 字。这可不是一条寻常的路啊,回到我们话题的开始,所谓“指 点迷津”,到底谁知道渡口在哪里呢?
  是长沮、桀溺还是圣人孔子?
  不同的你、我、他应该有不同的回答罢!
  ………………………………………………
  到底该不该做官?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①,以杖荷莜②。子路间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③,孰为夫子?”植④其杖而芸⑤。子 路拱而立。止(6)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7)之,见(8)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9)见之。至, 则用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 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 之不行,已知之矣。”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①丈人:老人,与长沮、桀溺等一样为隐士。②以杖荷莜: 杖,拐杖;莜,锄草的农具。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即手脚四 肢;四肢不劳动,五谷也不能分辨。这是老人责备孔子的话。④植:插 立。 ⑤芸:同“耘”,除草。(6)止:留。(7)食(si):给人吃。 (8)见(xian):使见。这句说老人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9)反:同 “返”。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周游,有一天掉在了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 拐杖扛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 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说完便把拐杖插在。 地上锄起草来。子路恭敬地拱手站在一边。于是老人便留下子路 住宿,杀鸡做饭款待他食用,还介绍自己的两个儿子见了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一行,并把自己昨天的经历告诉了 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再拜见他。子路 返回去时,老人却己离家出走。子路只好对他的两个儿子说:“不 做官是不合乎道义的。长幼之间的关系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 大义又怎么可以废弃呢?一个人想洁身自好却搞乱了最重要的伦 常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推行道义。至于理想的主张难以实孔 那是我们早已知道的了。”
  【读解】   
  子路去向老人打听自己老师的行踪,老人的回答竟像是打隐 语,既不说看见了,也不说没有看见,而是反问说:“四肢不劳动, 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
  那么,老人到底看见了孔子没有呢?不仅看见了,而且还很 了解,不然怎么会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加以概括呢?何 况,子路并没有说出自己老师的名字,他也连问都没问一下怎 么就知道子路要找的是谁呢?
  因为樊迟请求学种庄稼,遭到过孔子的严厉批评(《子路》), 又因为孔子还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之类的话,所 以老人谴责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是为“小人哉,樊须也!”出了一口气。这是题外的话,题内的话则是那老人的确很了解孔子,所以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夫而是一个不寻常的隐士,也正因为他是一个不寻常的隐士,知道孔子还会让子路再返回来和自己谈  话,所以才提前离家出走,让子路扑了一个空,就像那接舆不愿意孔子和他谈论一样。
  但子路毕竟是子路,就算是你走了,该说的话他还是要说,不  是时你的儿子说也罢,还是对躲在屋后偷听的你说也罢。 子路所说的话当然是孔子的思想。归结起来有如下凡个要点: 一、官还是应该做的。二、不能因为自己要洁身自好便破坏君臣 之间的伦常关系。三、君子做官不外乎是“行义以达其道”,努力 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罢了。四。至于政治理想很难实现,这是我 们早就知道的了,也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吧。
  这些思想都是孔子在其它地方反复多次表达过的,并没有什  么新的东西。子路在这里转述,是针对那隐居老人的思想而言,劝他不要隐居,而应该出来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为  拯救这个变乱的世道而作一份贡献。    当然,有一点是必须要特别搞清楚的。子路劝人做官,绝不 是劝人去出风头,争权夺利,捞个人的好处,而是“行其义也”。 为社会大众谋利益作出自我牺牲。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官也就是 以民的公务员。
  这种官,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