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秘史-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毛一向为人正直,清正廉洁,曹操曾把他比喻为自己身边的周昌。毛的话,曹操不能不想想。
  与毛持类似看法的还有邢,他本来被任命为平原侯府的属官,但他处处以礼法严格约束曹植,又得理不让人,跟曹植发生了矛盾(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后来,邢到丞相府工作,担任军事参谋(参丞相军事)。
  曹操就立嗣问题征求邢的意见时,邢说:“废长立幼是前世所忌讳的事,希望您能慎重处理(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重察之)。”
  早年对曹操事业给予莫大支持的卫兹有个儿子叫卫臻,丁仪跑过去做他的工作,要他支持曹植,被卫臻严词拒绝(臻以大义拒之)。
  甚至崔琰也反对立曹植。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长期代曹操主持冀州的工作,魏国建立后担任尚书。据《三国志崔琰传》记载,曹操用密函向大家询问该立曹丕还是立曹植(以函令密访于外),崔琰则用公开信(露板)的形式回答说:“按照《春秋》之义,立子应该以长,五官中郎将仁孝聪明,应该继承正统,我愿以死坚持这样的看法(琰以死守之)!”
  另外,曹丕还有两个秘密外援,这是曹植不具备的。据《三国志》记载,在众多妻妾中曹操比较宠爱曹干的母亲王氏,王氏暗中帮曹丕说不了少好话(干母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力)。曹丕有一个妾姓郭,史称她比较有谋略,曹丕争太子时她帮忙出了不少主意,这个郭氏后来继甄宓之后成为曹丕的皇后,史称文德皇后。
  以上这些事例都见之于正史,完全可以想见应该还有很多事情并没有写到正史里来。这场斗争从一开始就把很多人牵涉进来,从双方的形势上判断可以说势均力敌,如果仔细分析,曹丕一方略微占些上风。
  看到下面的意见这么不统一,曹操有点拿不定主意了,他最后问到了一向足智多谋的贾诩。
  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曹操曾屏退左右,单独问贾诩的看法,但贾诩却不作声。曹操急了:“我有事问你呢,你不说话是什么意思呀(与卿言而不答,何也)?”
  贾诩装着在沉思,说:“属下刚好想起一些事,所以没有立即回答(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曹操问他想到了什么,贾诩回答:“想到了袁绍父子和刘表父子。”曹操明白贾诩的意思了。
  《三国志贾诩传》称,这次谈话不久,曹操心里就定下来了太子的人选,但他没有立即公布。
  不管这个人是谁,都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六、崔琰之死】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发生了杨训事件,它的突然出现搅动了政局。杨训其人不详,只知道他是钜鹿郡人,虽然才能一般,但品行不错(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崔琰主持冀州政府工作期间,把他作为人才向曹操推荐,曹操对杨训进行了礼辟。
  这一年的五月,曹操成为魏王,杨训可能因为职级较低,没有出现在劝进者的名单中,但他也像许多人一样,上表对曹操进行赞美,歌功颂德。可能杨训写得有点过,有人讥笑他肉麻(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
  这件事引起了崔琰的注意,虽然他已不在冀州刺史府任职而改任魏国的尚书,但杨训是他举荐的,如果这个人有问题,他也要受牵连。为此,他专门找来杨训写的奏表看了看,发现并不像大家说得那么严重。
  崔琰于是给杨训写了封信,信中有一句话:“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这几句话说得很含糊,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这一下给崔琰招来了杀身之祸。
  从字面上看,“省表”的意思是“看过了所上的表”,“事佳耳”的意思是“这是个好事呀”,“时乎时乎”的意思是“时势啊时势”。关键是最后一句“会当有变时”,字面理解是“应当有变化的时候”。
  据《三国志崔琰传》记载,崔琰的本意是说讥讽杨训的人没有看到时势的变化,有点吹毛求(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时乎时乎”以及“会当有变时”可以理解为要与时俱进。但崔琰这几句话说得也太简约了,尤其是“会当有变时”,给人感觉他盼着变天。
  有人拿着崔琰的这封信向曹操报告,曹操果然对“会当有变时”很敏感,认为崔琰用意险恶(意指不逊)。曹操盛怒之下罚崔琰做苦工,这是一种刑罚,却不必关在监狱里,有点像罚做义工的意思。
  过了几天,曹操派人前去探视,看看崔琰是什么反应。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崔琰在家里仍然每天待客,门庭若市,还看到他待客的时候用手卷着胡须,怒目而视,好像愤愤不平的样子(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曹操更生气了,直接下令将崔琰赐死。据《魏略》说,崔琰不是被赐死的,而是自杀。
  杨训这位老兄果然是个书呆子,一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崔琰写给他的信让他顺手就当垃圾扔了,结果被什么人得到,拿它当废纸用来包裹笼盖(人得琰书,以裹帻笼)。
  有个跟崔琰有矛盾的人,恰巧在路上看到外面有崔琰信的笼盖,于是跟踪上去,得到了崔琰的信,并报告了曹操。曹操认为崔琰这是心存不满,于是将崔琰下狱,下令剃光他的头发和胡须,罚他到建筑工地作苦工(髡刑输徒)。
  前面那个举报崔琰的人后来又向曹操报告,说崔琰仍然心存不满。曹操大怒,想杀崔琰。崔琰是冀州名士,曹操不想公开杀他,就派人到狱中转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崔琰自己了断。可是崔琰并没有领会,过了几天曹操得知崔琰还活着,于是怒道:“崔琰一定让我动刀子吗(崔琰必欲使孤行刀锯乎)?”
  曹操命令狱吏将这句话带给崔琰,崔琰说:“我真笨,不知道曹公原来是这个意思(我殊不宜,不知公意至此也)!”崔琰于是在狱中自杀。
  在曹魏政坛上,崔琰绝不是一般人物,他的死是当时一个重要事件。
  崔琰是冀州刺史部清河国人,大学者郑玄的学生,作为冀州的本土派有一定影响力,袁绍父子都对他礼遇有加。曹操得冀州后,对崔琰加以重用。在曹魏的政治阵营里,冀州本土派显得并不重要,与其它州人才辈出相比,出身于冀州的只有崔琰、邢、崔林等少数几个人而已。
  曹操因为一件小事就将崔琰杀了,并不是他对崔琰个人有什么成见,相反,长期以来曹操对崔琰的才干和人品都相当欣赏,在很多方面都对他很倚重。
  崔琰很熟悉冀州事务,曹操让他担任冀州别驾。别驾是刺史或州牧最重要的助手,可以理解为州政府秘书长,也可以理解为“副州长”。曹操以后外出征伐,留下曹丕守邺县,都让崔琰辅佐曹丕。
  崔琰这个人,《先贤行状》说他“清忠高亮”,陈寿评价他“高格最优”,说明他是一个正直敢言的人,他曾经厉色劝谏过曹操,也当面批评过曹丕,但曹操对他的欣赏一直不改。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件有趣的故事,说匈奴使者来拜见曹操,曹操这个人长得不好看,个子矮,长像没有威仪,而崔琰身材高大,浓眉重目,还有四尺长的胡须,很有气质,曹操就让崔琰假扮自己,而他捉刀立于一旁。
  会见完毕,曹操派人问匈奴使者,让他谈谈对魏王的印象。使者回答:“魏王风度不一般,但旁边捉刀的那个人更有英雄气。”曹操听说后,赶紧派人追杀了这个匈奴使者。
  这就是“捉刀”这个典故的来历。这件事其实最早不是出现在《世说新语》中,而是出现在东晋裴启所著的《语林》一书里。这属于民间故事一类,真实性不强,但据《三国志崔琰传》记载,崔琰的确仪表堂堂。《先贤行状》说魏国建立初期,曹操委派他负责人事工作。崔琰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很多官吏都是经他之手选拔的,由于他清廉忠正,朝廷因而提高了声望,大家都称赞他的公平。
  曹操怎么会听信一件捕风捉影的事就杀掉这样一位重臣呢?更何况他还是曹植的姨父,论起来两家还有亲戚关系。事情的确很蹊跷,但如果考察一下此前不久刚刚发生过的另一件事,也许就能找出问题的答案。
  据晋人郭颁所著《世语》记载,在曹操称魏王的前后,曹植的妻子崔氏因为一件小事被赐死。曹操有一天登上铜雀台远眺,看见曹植的崔氏穿得很华丽,而曹操一向要求身边的人勤俭节约,看到崔氏这样曹操很生气,就因为这个把她赐死了。
  发现有人不遵守自己的指示,无论作为魏王还是作为家长,都可以把她叫过来批评一顿,直接把她杀了,这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崔氏就是崔琰的侄女,她的死已经是个信号了。崔琰现在也被曹操杀了,这个信号更被放大,他们都不是因为个人原因被杀的,他们都与曹植有关。曹操已经决定立曹丕为太子,现在做的都在围绕着这件事进行。
  崔琰虽然支持曹丕,但他犯了一个忌讳:不该把自己的意见公开。当崔琰以露板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时,曹操的反应很有意思,一共八个字:“贵其公亮,喟然叹息。”
  一边说他公正坦荡,一边又表示叹息,这不是陈寿顺手一写,而是暗含某种深意。崔琰把自己的政治立场公开,不仅让曹操感到尴尬,而且让曹操想到他不是真心,而是作秀。如果崔琰支持曹植,曹操也许不会多想,这是人之常情,他支持曹丕,并且把这个告诉给所有人,曹操就认为他心里其实是支持曹植的。
  以崔琰的政治影响力,日后如果曹丕被选为接班人,这必然是一个负面因素,因此需要提前除掉。
  所以,崔琰之死历来都被认为是冤案,即使在当时,也有为崔琰抱不平的,毛就是其中一位。
  毛也长期在曹操手下从事人事工作,由于工作关系,他跟崔琰来往比较多。《先贤行状》说他“雅量公正,在官清格”,跟对崔琰的评价差不多,都是清廉正直之人,所以互相敬重。
  毛见崔琰莫名其妙地被杀,心中不悦。有人到曹操跟前打毛的小报告,说毛外出看见被叛了刑、妻子儿女被罚为官奴的人,借题发挥说“让天不下雨的就是这些事”,含沙射影给崔琰鸣不平。
  曹操得报大怒,把毛关进监狱。
  毛下狱不是因为他支持曹植,相反前面说过他支持的是曹丕,曹操处罚他是因为他对崔琰的事不满。曹操自己也知道崔琰事件很难服众,所以要采取高压政策,毛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曹操当成反面教材抓了起来。
  后来,在桓阶、和洽等人营救下,曹操才免毛一死,但不再用他。毛后来死于家中。
  大约在此前后,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也因一件小事被判刑。据《典略》记载,刘桢很有才华,深得曹氏兄弟们的喜爱,他之前在平原侯府任职,后转到五官中郎将府。有一次曹丕请客,酒席宴前把妻子甄氏叫出来与大家相见,按照礼法,这时候大家应该低下头,不能正视甄氏,可唯独刘桢“平视”。曹操知道后把刘桢下狱判刑,刑期满后重新安排工作(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
  崔琰以及曹植的妻子崔氏成为曹氏兄弟夺嫡斗争的第一批牺牲品,毛、刘桢等人跟着也受到了牵连。
  但这也仅是个小小的开头而已。
  【七、尘埃落定】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最后一次远征孙权,四月前后回到邺县。十月,曹操发布《立太子令》,明确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正式确定了继承人。
  《三国志》中保存的《立太子令》只剩下简单的一句话,而在宋代人编撰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里还保留了另外几句话:“汝等悉为侯,而子桓不封,而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也。”这几句话像是说给曹操其他几个儿子听的,也包括曹植,看那意思是在几年前曹操就有立曹丕为太子的想法了,所以给别的兄弟封了侯,而没给曹丕封侯。
  这个说法也许有依据,也许没有。封不封侯与以后能否被指定为继承人并没有关系,曹操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他既然下了决心,就想把话说得更圆满一些而已。
  曹丕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欣喜异常,直到此前他仍然没有取胜的把握,不知道父亲究竟作何打算。据《魏略》记载,不久前曹丕还把著名相士高元吕叫过来给自己相面,算算自己能否如愿当上太子。
  高元吕是与朱建平齐名的相士,他认为曹丕的命相贵不可言。不过,他也顺便给曹丕算了算寿数,认为曹丕四十岁时命里有一道坎(至四十当有小苦),这一点与朱建平的看法惊人地一致。不过,曹丕此时正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中,对于高元吕后面的话并没有在意。
  让朱建平和高元吕说着了,曹丕就是四十岁死的。
  现在,曹丕心里充满了喜悦。据《世语》记载,曹丕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刚好丞相府秘书长(丞相长史)辛毗在场,曹丕激动得抱住了辛毗,高兴得说:“辛先生,你知道不知道我好高兴呀(辛君知我喜不)!”
  有人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卞氏,并且向她讨赏钱。卞氏听后很平静,她说:“魏王只不过因为曹丕年龄最长而把他立为继承人,我只要没教子无方就万幸了,怎么还能大发赏钱呢(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乎)?”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曹操,曹操相当满意。他对卞氏的评价是“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在两个儿子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卞氏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谁最终胜利,都将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失败,也意味着残酷的清算活动即将开始,作为母亲她的心里又能好受到哪里去?
  卞氏此时还没有被封为王后,这也是一个颇为微妙的事。直到曹操临终前一年,她才被封为王后。
  对于曹植来讲,听到这个消息无异于五雷轰顶,他知道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继承权,一旦父亲不在人世哥哥曹丕登基,他以及支持他的人都将面临灾难。
  可能曹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选择了曹丕,但并不想看到儿子们之间出现骨肉相残的事。为了安慰曹植,他增加了临侯曹植的食邑五千户,连同之前的五千户,共一万户。
  但是曹植从此一蹶不振,这让曹操感到很失望。最突出的例子是“司马门事件”,让曹操十分生气。
  据《三国志曹植传》记载,曹植有一天在天子及魏王专用的驰道上纵车飞奔,又私自打开一般人禁止通行的司马门。这不是小事,可以上升到大逆不道的高度。曹操下令处死了负责王室及诸侯出行的公车令,并且对曹植等几个封了侯的儿子们严加管教(由是重诸侯科禁),对曹植的宠爱也日渐衰退。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不详,曹植于何时、因何故奔行于驰道又私开司马门的,缺少相关记载,唯一的补充材料是在《续汉书》里。根据它的记载,曹植之所以干过这样的荒唐事,是因为他喝醉了,而跟他在一起的还有杨修,(人有白修与临淄侯植饮醉共载),他们不仅私自从司马门奔出,而且一边还在车上说着曹彰的坏话(谤讪鄢陵侯彰),所以曹操才如此生气。
  曹植固然很率真,做事情喜欢洒脱、不拘小节,但事情的轻重还是能够把握住的。他之所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只能说没有被立为继承人这件事对他的刺激确实太大了,如果这件事真如《续汉书》讲的那样,说明曹植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魏武故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