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术天下-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忙说:“昔日太后娘娘让臣女读《三十六计》,臣女记得其中有一计叫借艇割禾。”

    皇上看着我点头微笑,突然皇上高声说:“宣吴贵。”

    过了一会儿,吴贵来了。皇上对吴贵说:“你去让翰林院拟旨,让都察院右都御史杜衡山再派一个御史,协同曹正泰审理江南茶务府一案。”

    我微微一笑,这个杜衡山是严景云的人,皇上让杜衡山再派一个御史共同审理此案,就是要严景云再派一个严党的人来审理此案。

    皇上如今已经控制了局面,因此不再害怕严景云大权独揽,所以敢让严景云派一个人来。皇上怕严贾二人再度联手,因此要和严景云联手扳倒贾云光,要借严景云这艘“艇”来割贾云光这棵“禾”。如此一来,严景云无论无何也不会和贾云光联手了。

    我忙趁机说道:“万岁爷,臣女斗胆,臣女认为不应该让曹大人先审傅倚楼。”

    皇上有些疑惑的看着我,我忙说:“臣女听朝中大臣所言,这个傅倚楼绝非等闲人物,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如果傅倚楼一口咬定没有此事,只怕事情就僵持在那里了,反而不好收场。”

    皇上微微点了点头,“只是现在圣旨已经下了,只有看看明天的结果如何,再作定夺。”

    我心中一喜,看来皇上已经决定不再从傅倚楼这里入手了,那么我原先的计划还没被打乱。

    只要傅倚楼能过明天那一关,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傅倚楼是否能安然度过明天那一关呢?

    皇上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我见太后有些疲累,就也告退出来。我一边往外走,一边暗自微笑,我要将所有的人玩弄于掌股之间。我要猜对你们害怕什么,想要什么,这样我才能利用你们之间的矛盾达到我的目的。

    我一个人慢慢朝翊圣宫走去,翊圣宫守门的太监一见是我,忙把我让到里面。

    贾皇后看着我,“表妹,本宫已经吩咐他们了,如果是表妹来,无须通禀。”

    我忙说:“皇后娘娘如此,臣女敢不尽心竭力。”

    贾皇后一笑,就吩咐宫女和太监退下去。

    我看着贾皇后:“皇后娘娘,适才皇上下旨让杜大人再派一个御史,好协同曹大人共同审问江南茶政一案。”

    贾皇后吃了一惊,忙问:“旨意发下去了吗?”贾皇后是个聪明人,她也明白皇上这道旨意意味着什么。

    我一笑,贾皇后中计了,忙说:“臣女适才听皇上吩咐翰林院拟旨了,只怕现在已经发下去了。”

    贾皇后看着我:“表妹,你可有什么良策?”

    我忙压低声音:“皇后娘娘,以臣女看来,这倒是一件好事。”

    贾皇后疑惑的看着我,我接着说:“皇后娘娘,如今皇上让严景云的人也审理此案,倒束缚住了严景云的手脚,免得他暗中搞鬼。俗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今严景云是在明处,防范他就容易多了。”

    贾皇后微微点了点头,又拉住我的手:“如果不是表妹提醒,本宫差点自误。”

    我一笑:“皇后娘娘,如今看来以静制动才是上策。轻易举动,只怕会给人抓到把柄。”说完,我就起身告辞。

    我知道如果贾云光知道这道旨意,一定不会坐以待毙。因此我特意来稳住贾皇后,免得贾云光擅自行动,破坏我的计划。

    我现在最忧心的就是傅倚楼是否能渡过明天的危机,这将是这件事情成败的关键。虽然我对皇上那样说,可曹正泰这个人,是一个很难应付的对手,因为他不爱权,也不爱利,他的弱点又是什么呢?

正文 第54章 一审傅倚楼(上)

    明天曹正泰就要审问傅倚楼了,皇上似乎对这件事情很关心,据我的心腹告诉我,皇上派了吕公公去听审,我暗自为傅倚楼担心。

    到了晚上,我见太后很高兴,就说:“太后娘娘,臣女听说明日曹大人要审傅倚楼,万岁爷很关心这件事,特意派了吕公公去听审呢。”

    我又一笑,低声说:“恐怕严大人和贾大人也会暗中派人去听审,明天只怕都察院大堂上坐不下这些人呢。”

    太后看着我:“你怎么知道严景云和贾云光也会派人去?”

    我笑着说:“太后娘娘,如今江南茶政一案已是轰动朝野,天下无人不知。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就已经如此轰动。试想严贾二人绝不会那么轻易放手,只怕将来还会有更大的波折。而傅倚楼又是最关键的人物,他们怎么会不派人去呢?”

    太后沉思着不再说话,半晌,太后突然对我说:“哀家明日也派一个人去听审,你看如何?”

    我说:“太后娘娘,只有占得先机,才能有胜算的把握。明日如果太后娘娘派一个人去,最好不过了,这样太后娘娘就能知道许多坐在宫里不知道的事情。”

    太后点了点头,“明日哀家就派你去如何?”

    我忙说:“太后娘娘,臣女是一介女子,怎么好去都察院大堂?”

    太后说:“明日须得派一个聪明细心的人去才好,你为人哀家倒是极放心的,你去最妥。”

    我忙说:“臣女遵命。”

    太后命人请来了吕公公,吕公公给太后行过礼,太后就说:“听说皇上差吕总管明日去都察院大堂听审?”

    吕公公陪笑着说:“回太后娘娘,万岁爷是差老奴明日去都察院听审傅倚楼。”

    太后笑着说:“哀家给吕总管找个随从,不知吕总管愿不愿意要?”

    吕公公忙笑着说:“老奴正少个随从,如果太后娘娘给老奴找个随从,最好不过了。”

    太后指着我说:“哀家这个三侄女怎么样?”

    吕公公说:“怎敢劳三小姐给老奴当随从,三小姐如果愿意去,陪老奴去看一遭最好了。”

    太后一笑,“明日哀家就让她陪吕总管走一遭。”

    吕公公忙答应了下来,又说了几句话,吕公公才告辞。

    次日一早,我换上了一身小太监的衣服。冯成急匆匆地来找我,我忙随着冯成出了长乐宫,就见吕公公已经等在那里。

    我给吕公公见过了礼,吕公公就带着我往出走。一路上我才见识到吕公公的权势,无论大小太监,见到吕公公无不恭恭敬敬的行礼请安,有叫干爹的,还有叫老祖宗的,和见到皇上一样恭敬。

    到了宫门口,就见一顶八抬大轿和一顶二人抬的小轿停在宫门口。

    吕公公低声说:“委屈三小姐了。”

    我明白吕公公的意思,吕公公是让我坐那乘两人抬的小轿,我一笑:“吕总管过谦了,本该如此,且是为太后娘娘办事。”

    吕公公说:“三小姐明白就好。”

    早有太监过来献殷勤,围着吕公公叫老祖宗,替吕公公打轿帘,扶吕公公上轿,乱成一团。

    我见没有人注意我,忙掀开轿帘,坐到轿中。越少的人看见我越好,这宫里认识我的人不少,如果被认出来就有麻烦了。

    一路上,倒也没什么事情。我掀开轿帘的一角,看街上的景致。

    转眼间就到了都察院,这都察院本是由原来的御史台改的,除了门上的匾额换了一下,剩下的也没有什变化。

    都察院与一般的衙门也没什么区别,门口有两只石狮子,朱漆的大门上镶着巨大的铜钉,门上悬着一块包金边的匾额,上面写着“都察院”几个大字。

    吕公公一到,早有御史出来迎接,看来这个宫里的老祖宗在宫外势头依旧不减。

    众人你谦我让,一定要吕公公走在前面。吕公公也谦让了半天,这才将吕公公迎了进去,我紧紧跟在吕公公身后。

    不过倒没有看见曹正泰,看来这个曹大人果然是不畏权贵。只是这个人也太不懂得变通了,吕公公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他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你的生死。

    虽然很多帝王自认为不会为别人所左右,但太监这些人时时侍奉在皇上身边,对皇上肯定是会有影响的。唐明皇时的很多国家大事,都有高力士的参与,因此太监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到了都察院大堂,迎面的墙上画了一幅麒麟踏波的图画,上面悬着一块匾额,写着几个金色大字“慎思沐仁”。

    匾额下摆了一张乌木的公案,公案上摆着笔墨纸砚和大印等物,和一般的衙门也没什么区别。公案后摆了一把乌木的太师椅,看来这就是主审坐的位子了。在主审位子的两旁,还摆了几把椅子,就是给这些陪审的御史坐的。

    在主审的位子右后方,摆了一张太师椅,众人忙把吕公公让到这个位子上坐了。

    在大堂的两侧竖着两面虎头硬牌,还摆着刑具,站着几个青衣大帽的衙役,手里都拿着水火棍。

    只听有人喊“开堂”,从后面转出来了一个穿着三品官服的人。这个人只是对吕公公点点头,看来他就是曹正泰了。素来朝中的大臣见了吕公公无不毕恭毕敬,即使是严景云和贾云光也不例外。而这个曹正泰只是点点头就算了,这让吕公公怎么能高兴。

    吕公公的城府很深,面上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似起不起的抬了抬身子,“曹大人,太多礼了。”

    我忙仔细看这个曹正泰,也就四十左右,个头不算太高,四方脸,留着三缕胡须,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坐到公案之后,就说:“带傅倚楼。”

    我忙朝下面看去,过了一会儿,就见傅倚楼摇摇摆摆走了进来。傅倚楼今天穿了一件粉红色的衣服,男人穿粉红色的极少,而傅倚楼穿起来,只让人觉得风流俊美;头上戴着碧玉冠,上面镶着一颗绝大的明珠;腰间挂着一块汉玉佩;手里摇着一把泥金折扇,折扇坠着一块珊瑚坠。

    傅倚楼今天打扮得和寻常的富家公子哥儿没有什么区别,但却不让人觉得俗气,反而给人一种尊贵之感,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傅倚楼那矫然不群的气度。我不由有些想笑,傅倚楼一定是故意如此打扮的,看来今天倒有一场好戏可以看。

    傅倚楼扫视了一圈,似乎看见我了,对我微微一笑,我也会意一笑。

    曹正泰问道:“下面所立何人?”

    傅倚楼一笑,摇了摇手里的扇子,这才朝上面拱了拱手,“傅倚楼见过曹副左都御史大人。”

    我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个傅倚楼,他也不嫌那官衔绕口,故意一板一眼的称呼曹正泰官职的全称。

    曹正泰一拍惊堂木,“大胆,竟敢藐视公堂,到了公堂之上为何不下跪?”

    傅倚楼慢条斯理的说道:“傅某永安二年二甲进士,功名在身,为了朝廷体统,傅某就不下跪了。”

    傅倚楼又接着说:“傅某敢问曹副左都御史大人,傅某未被朝廷褫夺功名,难道曹副左都御史大人不赐傅某一个座位?”

    我天朝制度:凡是现任官员或是取得过功名的人,除非朝廷革职或是下旨褫夺功名,到了公堂之上才行跪拜大礼,否则只行常礼,而且要赐坐。这也是朝廷尊崇书礼,尊敬读书人的意思。

    曹御史有些尴尬,只得说:“来人,赐座。”

    傅倚楼拱了拱手,“谢坐。”

    早有衙役搬过一把椅子,放在傅倚楼身后,傅倚楼坐了下来,轻轻摇着折扇,满面笑容。

    曹正泰一拍惊堂木:“傅倚楼,你勾结江南茶务府官员,违禁犯例贩卖茶叶,还不从实招来。”

    我心里一惊,这个曹正泰直接就提到了江南茶政一案,傅倚楼该如何应对呢?

正文 第55章 一审傅倚楼(下)

    我忙紧张的看着傅倚楼,傅倚楼只是微微一笑:“曹副左都御史大人,请恕傅某愚钝,傅某竟不明白大人这话的意思?”

    曹正泰一拍惊堂木,“大胆,事到如今,你尚且虚词狡辩,还不从实招来。”

    我看着曹正泰,暗自摇了摇头,亏我还担心半天。这个曹正泰虽然忠直有余,可才干却太一般了。他故意威逼恫吓,要傅倚楼招供。也许这招对那些没见过如此场面的人有用,可对于傅倚楼而言,简直形同儿戏。

    我不禁暗自猜测让这样一个人去办理江南茶政一案,皇上是否还有什么玄机在里面。皇上恐怕也知道这个曹正泰是什么样的人,可皇上竟然将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他办,难道皇上没有想过这个曹正泰极有可能有辱君命。

    江南茶政一案的重要已经毋庸置疑,这件事将对未来的朝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今各方的势力都已经参加了进来,让曹正泰这样一个平庸的人和严景云、贾云光斗法,只怕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但皇上绝不是一个糊涂的人,那么皇上这样做,一定有他的目的,皇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正在胡思乱想,就听傅倚楼说:“曹副左都御史大人,傅某虽是山野之人,可也颇知朝廷法度。按我天朝律例,没有首告,官府不得追究拿问。曹副左都御史大人为什么要苦苦相逼,一定说傅某违禁犯例了呢?恕傅某斗胆,大人此举,岂不是诬陷良民?”

    我看了一眼傅倚楼,傅倚楼果然不是寻常人物,一句话就抓住了曹正泰的短处。按我天朝律法,犯人没有自首,或是没有人告状,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没有苦主,官府不得追究,这也是为了避免有人故意诬告陷害良民。如今傅倚楼自己没有自首,加上确实也没有人告状,曹正泰就说傅倚楼违禁犯例,果然有违我天朝律法。

    傅倚楼故意迟疑了一会儿,小心的说:“曹副左都御史大人,虽然外面盛传傅某是天下第一富豪,可傅某家大业大,花销也大,就是撑了个虚架子,外面好看而已。傅某的家底有限,还望大人明察。”

    我差点笑出来,这个傅倚楼也太狡猾了。他故意说这些话,这几句话和前面几句话连在一起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曹正泰为了图谋傅倚楼的家财,所以诬告陷害傅倚楼呢。常有官员贪图富户的家财,而诬告陷害这些富户,众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傅倚楼今天却故意这样说,就是要让曹正太出丑。

    曹正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傅倚楼轻摇着手中的扇子,只是看着曹正泰微笑。

    陪审的御史有些人已经是一脸看好戏的表情看着曹正泰,连吕公公的脸上都流露出一丝笑意。吕公公对曹正泰一定是极其不满,此时有个人替他出了这一口恶气,他一定是极其高兴的。

    这个曹正泰一开始看傅倚楼的打扮,一定有些轻视傅倚楼,以为傅倚楼不过是寻常的公子哥儿,以为吓唬吓唬傅倚楼,傅倚楼就会招供。可他大大的失算了,傅倚楼可是绝非等闲之辈,自己反被傅倚楼摆了一道。

    半晌,曹正泰才反应过来,气得脸色铁青,可又不好发作。毕竟傅倚楼没有说什么,如果曹正泰以此责问傅倚楼,岂不是让人觉得确有其事。因此曹正泰怒气冲冲的问道:“傅倚楼,本官问你,为什么去岁兵部用茶叶与北朝换战马,北朝不肯交换?”

    傅倚楼故意吃惊的说:“曹副左都御史大人,只怕大人所问非人了吧?北朝为何不肯与我天朝交换马匹,大人应该问北朝的人,傅某如何知道?”

    傅倚楼又一本正经的加了一句:“以傅某看来,也许是北朝的人不喝茶了。”

    曹正泰的面色有些难看,用力一拍惊堂木,“大胆,不得藐视公堂。”

    傅倚楼一笑:“是大人问傅某为何北朝不肯换战马,傅某因为不知道,只好妄加猜测一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