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术天下-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点了点头:“皇上快去吧。”皇上给太后行了一礼,就带着几个小太监匆匆忙忙的走了。

    长公主的神色似乎有些焦急,我忙说:“太后娘娘,不如让臣女陪长公主下山。”

    太后忙说:“正是,长公主也快下山去吧,再派个人问问到底是什么事。”

    长公主扶着我,对太后说:“臣妾告退了。”说完,长公主坐上竹轿带着我就往山下走。

    到了长乐宫,我对小吉祥说:“太后娘娘让你去问问边关到底出什么事了?”

    过了许久,小吉祥才回来,长公主忙问:“边关出什么事了?”

    小吉祥忙跪下说:“回长公主的话。.16K.Cn萧老将军前日突发风疾,目前不能理事,只能由李伯和将军代守边关。李将军因此送八百里急报请朝廷定夺此事。”

    长公主脸色惨白,眼睛有些发红。我忙给长公主倒了一杯茶水,安慰长公主说:“长公主放宽心,料想萧老将军并无大碍,再说边关也有随军的太医。一定能治好萧老将军的。长公主不要太过着急,万岁爷自会有安排的。”

    长公主只是拉着我的手,我又问小吉祥:“萧少将军知道这件事吗?”

    小吉祥忙说:“万岁爷适才已经派人召萧少将军进宫了。”

    我沉吟了一会儿,“万岁爷现在在哪里?”

    小吉祥说:“万岁爷现在在上书房。”

    我点了点头,又叫过来一个小太监:“你去上书房外面等着。萧少将军如果出来了,你就告诉少将军长公主在这里,让少将军过来接长公主回府。”我又坐在长公主身边劝解长公主。

    过了一会儿,太后也带着众人回来了。太后一进来就问:“到底出什么事了?”

    我把小吉祥的话又重述了一遍。

    太后和陈太妃、李太妃都忙着安慰长公主,长公主在众人的劝解下略好了一些。

    我退了出来。叫来了我地心腹小太监,“你去找崔公公问问边关到底怎么回事,问得详细一点。”那小太监领命去了。

    我忙走了进去。恰好太后对贾皇后她们说:“你们先回去吧。”贾皇后带着妃子们走了。琊王不便于久留,因此行了礼也告退了。

    乐安公主走到我身边,我拉着她到里间屋子坐下,乐安公主看着我:“表姐,萧老将军不要紧吧?”

    我不禁笑了:“公主,臣女在这宫里怎么会知道边关的事?”

    乐安公主似乎很担心,我给她倒了一杯茶。

    过了一会儿,去打探消息的小太监回来了。因为乐安公主在这里,我不便于问,因此就走了出来。

    那个小太监低声说:“李将军在给万岁爷的奏疏中说前天萧老将军突然就病了,口不能言,已经是不能理事了。据随军的太医说恐怕是治不好了。李将军问万岁爷的意思。万岁爷适才召萧少将军进宫,与少将军商议很久。万岁爷的意思是派人先接萧老将军回京师。由少将军和李将军暂时代守边关。如果萧老将军回京后无法医治,万岁爷再召群臣商议究竟派谁去守边关。”

    我点了点头,恰好这时萧元策来了,他地神色有些凝重。

    我忙迎了上去,“长公主在里面,太后娘娘和太妃们正陪着她,如今长公主好多了。你把老将军的病说得轻点儿,别吓着长公主。”

    萧元策点了点头,就走了进去,我也忙跟了进去。

    萧元策给太后、太妃们请过安就说:“母亲,父亲没什么大事,万岁爷已经派人去接父亲了。京师里的大夫多,父亲回京师或许就能治好,还请母亲放宽心。”

    长公主一把拉住萧元策,“策儿,你爹的身子一直不好,你让娘怎么放得下心?”

    萧元策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我忙说:“长公主放宽心,边关寒气重,如今天又凉了,萧老将军多半是因为这个身子才不大好。回京师好好调理调理,只怕就没事了。”

    太后也忙着安慰长公主,我悄悄一拉萧元策的衣袖,低声在他耳边说:“你什么时候走?”

    萧元策也低声说:“万岁爷让我明天一早就走。”

    我地眼睛有些发酸,心里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半天只说出了一句:“你千万要小

    萧元策点了点头,“你放心好了。”

    我的心更难受了:“我给你做了一件棉衣,天凉了,你务必要穿在身上,一会儿我让小太监给你送去。长公主你大可放心,等你走后,我一定劝太后娘娘把长公主接进宫来,这样太后娘娘和我都可以劝解劝解长公主,免得她急出病来。”

    萧元策紧紧握住了我的手,我也紧紧握住他的手,也许这就是别离吧。我心中有无数地话要说,可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过了一会儿,萧元策就陪着长公主回府去了。太后有些累了,陈太妃、李太妃都告退了。我也退了出来,让我的一个心腹小太监把棉衣给萧元策送去。

    到了晚上,我走到太后房中,冯成正对太后说皇上对这件事的安排。待冯成说完,太后点了点头。

    太后又笑着对我说:“今天闹得哀家乏乏地,饭也没心思吃。”

    我忙陪笑说:“太后娘娘,不如臣女让他们给太后娘娘做一碗燕窝粥。”

    太后点了点头,我忙去吩咐小太监。

    过了一会儿,燕窝粥送来了。我见太后心情很好,就说:“太后娘娘,臣女刚才听冯总管说万岁爷要派少将军到边关去。既是这样,臣女觉得不如把长公主接进宫来,一来长公主自己在府中,难免会胡思乱想,容易闹出病来。到了宫里,有太后娘娘和太妃们,长公主忧愁自会减去不少。二来也可以不让少将军挂心,这样少将军才能安心镇守边关。”

    太后忙说:“还是你想得周全,明天策儿一走,哀家就把长公主接进宫来。”

    次日萧元策进宫来向太后辞行,太后对萧元策说:“你放心好了,你走后哀家就派人把长公主接进宫来,免得她一个人在家里愁出病来。长公主住到宫里,哀家也可以替她排解排解。”

    萧元策忙跪下:“微臣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忙说:“都是自家骨肉,何必如此见外。”

    萧元策站起身来,拱手为礼:“太后娘娘,微臣军务在身,先行告退。”

    太后说:“你快走吧,不要误了大事。”萧元策看了我一眼,这才慢慢退了出去。

    我看着萧元策的背影,眼中一阵发酸,不由流下眼泪来。我怕太后看见,忙背过身去,用手绢悄悄擦了擦眼睛。

    我心中不由长叹了一口气,不知萧元策此去是吉是凶?但萧朗的病重,必然会使得这平静的朝堂再次掀起波澜,不知又有多少人想要争夺萧朗的兵权?不知又将要有多少人头落地?

网友上传章节 第90章 战局

    萧元策走后,太后就派我去接长公主。长公主在我的劝说下,随我住进宫来。

    太后特意命人把长乐宫的东厢房收拾好了,长公主就住在东厢房里。每日里太后和李太妃陪长公主说话斗牌,长公主的忧愁似乎减了不少。我也常常陪长公主说话解闷,长公主的饮食起居都由我安排。

    一天长公主拉着我的手:“水音,难为你了。”

    我忙说:“这本是臣女应该做的。”

    长公主取下那只翡翠手镯替我戴上:“这只手镯是藩国的贡品,本宫出嫁的时候,母后将它给本宫做了陪嫁。今天本宫把它给你,希望你今后一心一意的对策儿。”

    长公主又叹了一口气:“本宫本想把你和策儿的事回明太后娘娘,没想到出了这件事。现在策儿的父亲病着,这件事倒不好提起。”

    我忙说:“臣女明白。”

    我在心里却长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情的成败全在萧朗,萧朗手握重兵,太后和皇上对萧朗不得不礼让三分,因此如果萧朗上表求太后和皇上赐婚,太后和皇上就会同意。可如今萧朗病了,只怕没什么作用了。现今唯一的办法就是萧元策能接替父职,这样萧元策求皇上赐婚,皇上才能答应……1#6#K#。可皇上现在只是让萧元策和李伯和共同暂守边关,这朝中又有多少人对此虎视眈眈?

    半个月后,萧朗终于回到京师,长公主也出宫回府去照顾萧朗。

    太后和皇上忙派太医前去诊视,这些太医回来后,先是长篇大论的说上一些话,然后就聚在一起斟酌着开方子。这个说宜用安神养元之药的,那个说宜用理气化瘀之药的。医书背了能有几十本,却不见开出方子来。气得太后大骂他们无用,这些太医都跪在地上请罪而已。

    我见这也不是办法,就说:“太后娘娘,以臣女看来不如请上官姑娘去看一看,上官姑娘绝不会拿这些话唬弄太后娘娘。”

    太后点了点头,“你说得很是,哀家思量着明天亲自去看看萧将军。到时就带着上官姑娘一起去。”

    我忙吩咐小太监去请上官云,上官云来了之后就住在我的房中。到了晚上,我将我和萧元策的事情告诉了上官云,再三叮嘱上官云用心。

    今天一早,皇上来给太后请安。太后对皇上说:“哀家想和皇上去镇国将军府看看萧将军。论理哀家不应随便出宫,更何况萧将军是外臣。但萧将军谊属国戚,且为国操劳多年,哀家很想去看看他。16K。手机站.16k.Cn”

    皇上忙说:“母后说的是,儿臣也想去看看萧将军。只是这几天国事繁忙,今天就陪母后去看看萧将军。”

    冯成一听太后和皇上如此说,忙吩咐人出去准备车驾。

    过了一会儿。车驾准备好了。太后和皇上分别上了龙凤宝辇,我和上官云坐着一辆小车跟在后面。

    到了镇国将军府,长公主带着镇国将军府的上下人等,跪在府门外迎接太后和皇上。

    太后下了宝辇,忙亲手搀起长公主,拉着长公主往里面走,皇上跟在后面,我拉着上官云紧随在皇上身后。

    镇国将军府地陈设并不豪华。由此可见萧朗是个谨小慎微的人。长公主将我们让到内室,只见屋子中央摆着一张紫檀雕花床,挂着半新不旧的紫色床帏,床上躺着一个人,看来这就是萧朗了。萧元策和萧朗倒有几分神似。只是萧朗的的须发都已经有些花白。

    萧朗看见太后和皇上,忙将头在枕上点了几点。眼中流出泪来。

    太后忙说:“萧将军为国操劳多年,哀家和皇上很应该来看看萧将军。”

    长公主忙跪下:“太后娘娘和皇上的恩德让臣妾全家粉身碎骨也难报答。”

    太后忙拉起长公主,皇上也说了几句安慰的话,长公主就将太后和皇上让到外间屋子去坐。

    太后这才说:“今天哀家还带来了一个大夫,让她瞧瞧萧将军。长公主放心,上官姑娘虽是个姑娘家,可却是京师有名地女神医,医术比那些太医强多了。”

    上官云忙走上前来,给长公主行了礼,走到里面去给萧朗诊脉,我忙跟了进去。

    我有些焦虑地看着上官云,上官云的神色似乎也有些凝重。过了好半晌,上官云站起身来,对我摇了摇头。虽然我也明白萧朗病势沉重,但我的心还是一沉。

    上官云走了出去,对太后说道:“太后娘娘,萧将军病势沉重,如今只有服些汤药,加以针砭,可望保全性命。”

    太后点了点头,长公主的面色有些发白。上官云坐到一边去开药方去了。太后和皇上又安慰了长公主几句。待上官云开好药方,太后看了一眼,忙命人去配药。

    太后和皇上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回到宫里,太后吃了午膳就歇午了。我忙命人叫来了崔连贵,我对崔连贵说:“崔公公今后如果边关有什么事,麻烦崔公公知会一声。

    崔连贵忙说:“这个请三小姐放心。”我又和崔连贵说了几句话,崔连贵就告辞走了。崔连贵走后,我忙到太后房中去。

    恰好太后已经起来了,太后对我说:“不知道边关的事情皇上打算怎么办?”我不便于说话,只是倒了一杯茶奉给太后。

    太后接过茶杯,停了一会儿,“策儿地年纪太小,只怕那些大臣不愿意。”我心中一喜,看来太后有意让萧元策镇守边关。

    太后喝了一口茶,又说:“昨天恍惚听见有人举荐贾云光的儿子贾兴国,不知道贾云光的儿子怎么样?”我只是不敢说话,此时多说多错,还是少说为妙。

    可我心里确实一惊,贾云光怎么也搅和了进来?贾云光是武将出身,军中大有他的心腹在,看来贾兴国倒是萧元策的一个有力对手。

    这个贾兴国我也听过,他地妻子就是严景云的女儿。据说这个贾兴国是个纨绔子弟,为人狂妄自大,阴险狡诈,倚仗着贾云光的功劳,荫封二品振远将军。上回我在傅倚楼地账册中还看到过他收受贿赂的记录。

    看来争夺边关守将一职的战局已经拉开了。

网友上传章节 第91章 空饷案

    今天竟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我坐在房中,听着雨打梧桐的声音,心里越发的思念萧元策。走到窗前,外面的雨下得很细很密,我轻轻叹了一口气。

    有个小太监匆匆走了进来,行了个半礼,“奴才给三小姐请安,崔公公差奴才来请三小姐。”

    看来是边关的事情有消息了,我忙站起身来,刚要与小太监往外走,突然想起一件事,忙回身拿了一个小瓶子。

    才走出屋门,一阵冷风夹着雨丝迎面吹来,我不由打了一个寒颤。那个小太监替我撑起了一把青油伞,我忙拉了拉衣襟。一路上倒也没遇见什么人。

    到了上书房,守门的太监似乎也是崔连贵的人,看见我来了,忙将我让了进去。和我一起来的小太监把我领到了一间耳房,就听见有人在隔壁屋子里说话。

    我忙屏息静听,就听有人说:“此事在军中已成惯例,微臣每年派人去各处核查,但收效甚微。只要冒领的不是特别厉害,那些核查的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眼。”

    就听皇上说:“看来林爱卿早就知道这件事了,那为什么不早些回奏?怎么一定要等有人上了奏本,朕问起来的时候才回话。”看来刚才说话的是兵部尚书林元振了。

    就听有人“扑通”跪在地上,“微臣死罪,还请万岁爷恕罪。”

    皇上半晌没有说话,我有些纳闷,皇上他们商议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过一会儿,就听皇上问:“严爱卿怎么看这件事?”

    就听严景云说道:“臣启陛下,微臣蒙陛下不弃,忝位相职,这件事微臣确有失察之过。微臣一定彻查明白,然后回奏陛下。”这个严景云在打太极拳。对这件事情不肯轻易表露态度,而是将事情拖了下来。

    皇上又问:“贾爱卿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贾云光似乎轻咳了一下:“臣启陛下,微臣久不在军中,不知个中详情。但微臣昔日领兵的时候,手下却多有冒领之事,微臣也曾严查过几次,那些人收敛了很多。”贾云光的回答很微妙。我的心不由一沉,难道又要出什么大事不成?

    就听一个声音突然说:“微臣有几句话要禀明陛下。”

    皇上说:“最好,既然是夏爱卿上的奏本,夏爱卿一定知道这其中的详情……1#6#K#。”难道刚才说话地那个人是兵部侍郎夏端本不成?记得上次我想出运送军粮的新法时,皇上曾要委任我表哥管理此事。但我当时不愿我表哥卷进这浑水里,也就推托了此事。后来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