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兴微微一笑,告诉说道:“朱重八,你就不要过谦了。本帅说你是首功就是首功,本帅当然要论功行赏,赏赐于你。”
郭子兴如此一说,朱重八也无法再推迟,只得行礼谢过。
郭子兴捋了捋胡须,沉吟了一下,大声说道:“朱重八,老夫看你跟英儿年纪相仿,你们两人又共同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生死患难,可以算是患难之交,而且你还两次救了英儿的性命,依老夫看,不如就将英儿许配与你,你可同意?”
听郭子兴如此一说,朱重八不禁的呆了一呆,两边的诸位将军也都面面相觑,大军都知道郭子兴认定朱重八是首功,肯定会大大的赏赐于他,却没有想到,竟然是把自己的女儿赏赐给他。
看朱重八还在发呆,一边的彭大拉拉朱重八的衣袖,低声说道:“朱老弟,还不快快谢过岳父大人!”
朱重八诺诺了几声,这才反应过来,彭大一拉他的胳膊,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脑中一片空白,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在说话,但分明听到自己的声音说道:“谢过岳父大人!”
“哈哈哈。”郭子兴又得意的大笑了一阵,等朱重八磕了九个头,这才大袖一拂,走下台来,扶起朱重八,微笑着看着朱重八,告诉说道:“贤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旁边的彭大笑着行礼说道:“大帅,今日元兵不战而退,又收了东床快婿,可谓是双喜临门啊,恭喜大帅啦!”
听彭大如此一说,帅帐内的众人才都反应了过来,纷纷上前祝贺,
两边的诸位将领把郭子兴围在中间,不住口的祝贺道喜,朱重八倒反而在人群外,看着郭子兴和大家的笑容,自己却是一片茫然,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一切都来得太快,让他措手不及。
里边有人问起道:“大帅,不知道良辰吉日选好了没有啊?我们大家还都等着吃喜酒呢,哈哈。”
只听的郭子兴仰头大笑了几声,大声说道:“有道是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乃是双喜临门,我看就今天如何。”
“好啊!我濠州这些日子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百姓和兵士们多少有些慌乱,正好要借大帅之喜,扬我士气啊。”
“今日就是最好的时日,佳偶天成啊!”
“恭喜,贺喜!”
“好!那就今日一更时分,大家都来老夫府中,咱们不醉不休,哈哈!”郭子兴大声说道。
大家异口同声的答应,帅帐中乱成一团,大家开始转过头来,纷纷向朱重八贺喜,朱重八一片茫然,只是跟着还礼,口中答谢。
大家祝贺完后,就相继离开帅帐,准备晚上带着贺礼再来。彭大也挥挥手,准备告辞,走之前还意味深长的看了朱重八一眼,说道:“朱老弟,恭喜啊。要不要老大哥给你保个媒,也多少沾沾老弟的喜气,哈哈。”
“那是求之不得,多谢大哥了。”朱重八一辑到地。当时两人结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是必须的头等大事。郭子兴自重身份,自己不好说出口,不能求着下属办事。还是彭大眼色行事,知道郭子兴有难处,就自己提了出来。
果然,郭子兴捋着胡须,大喜过望,大声笑道:“好啊。有彭大将军保媒,那可真是求之不得啊,贤婿,你可得好好谢谢彭大将军啊!”
这一声贤婿叫的朱重八骨头都轻了几分,忙说道:“今天晚上定然多陪彭大将军喝上几杯,以谢大恩。”
彭大将军哈哈大笑了几声,回了礼,道声不客气,跟汤和他们就一起出了帅帐。
一时,帅帐中只剩下了朱重八和郭子兴两人。
平日里朱重八也经常和郭子兴单独在一起,也不觉得有什么尴尬。今天不知怎么的,朱重八看着郭子兴,头都不好意思抬,只是低着头,静静的站在一边。
“怎么?重八,你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郭子兴突然问道:“将小女许配给你,事先也没有跟你打招呼,你要是有什么难处,都跟老夫说出来,老夫绝对不会难为于你。”
听郭子兴这么一说,朱重八连连摆手,大声说道:“大帅,您千万不要误会,您将大小姐许配给卑职,对卑职来说,那可真是天大之喜。卑职哪里还敢有什么推脱之想。只是,卑职想到,卑职无德无能,哪里敢配得上大小姐,所以才有所迟疑,还望大帅海涵。”
郭子兴听完,大手一摆,大声说道:“原来如此啊。其实你有如此的顾虑,也算是正常,毕竟你只是一个十户侯的亲兵而已。
但是,你要想,你跟小女在地道那几天,两人耳鬓厮磨,应该有了感情的基础,加上你在地道中,又着实好好的受累受气,都是为了照顾小女,还不止一次的救了小女的性命,就这份生死患难的经历,又有什么能比?
再说了,老夫也不是那种完全凭意气用事之人,听夫人说,小女私下里也常常说起你的好处,看来她对你也是颇为相中啊,此中你不必怀疑。哈哈。”
朱重八听郭子兴这么一说,才放下心里,忙又是跪下来,磕了几个头,谢过郭子兴。其实,马秀英虽然有点儿大小姐的脾气,但是根底毕竟不坏,反而还挺有善心,朱重八与马秀英相识数日,也颇为了解她。而且马秀英长的也是虽然说不上倾国倾城,但也是大家闺秀,相比之下,倒是朱重八自己长的不入像。当然,还有最后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马秀英是郭子兴的宝贝女儿,虽然是养女,但也是父女情深,朱重八只要攀上这门亲,那以后还不是飞黄腾达,要雨得雨,要风得风?
刚才帅帐中,那么多将领口中道喜,脸上却是神色古怪,不就是嫉妒加羡慕,朱重八来郭子兴麾下才刚刚不到一年,就被如此青睐,大家肯定是另眼相,高看一等了。
郭子兴挥手让朱重八坐了下来,面色凝重起来,缓缓又说道:“贤婿,现在朝廷中的局势,你也大致明白。当今天下大乱,群雄纷起,鞑子兵虽然还是手握大军,但是显然已经快要成为强弩之末,已经不可虑。
相反,义军纷起,我们以韩林儿、刘伯通为首占领徽州一带,但是如今左有徐寿辉,右有陈友谅,高丽番邦也都是宠宠欲动,这里边,韩林儿和刘伯通虽有心机,但无大志,眼看渐渐的不是徐寿辉和陈友谅的对手,加上军中内部争锋夺利,孙德崖等人层出不穷,老夫看着眼里,急在心上,但是又苦于一直没有一个帮手,这么多年来,就看中了你一个人!”
敬请读者期待观看下一章《我叫朱元璋》
第二百四十五章 烛畔花盟(上)
郭子兴等十几人看着远方长龙般渐行渐远的元兵,良久无人说话。过了好一阵,才有人提议说道,要乘机追上,掩杀一阵,多少也能除掉一些元兵。
但是,却没有人响应。大家想得更多的是,为什么元兵会突然撤兵,难道是义军的援兵来到了?但是郭子兴知道,义军根本不会有援兵,韩林儿、刘伯通等人现在正被张士诚大军对峙,根本无法脱身。再说,即使是韩林儿带兵前来,对付脱脱,那也是败多胜少。
芝麻李被灭后,郭子兴早就跟义军首领告急过,当时就根本没有人救援自己,现在更不会有。
“莫非是脱脱故布疑阵,引诱自己出城?”郭子兴心中暗暗琢磨道,但是转念又想,自己所想不对,如果是引诱自己出城,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五十万大军拔寨而起,那是多大的动静,刚刚围城,就拔营,何等的打击士气,这可是用兵的大忌。
再说,已然围城,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又何必如此。万一对方不上当,那自己岂不是白白的浪费时间?
郭子兴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但是,左思右想,实在是想不透这个脱脱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
“大帅,我们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看着?”反应过来的将官们早有人开始蠢蠢欲动,想要追上去追杀一番,也好杀一杀这个传奇人物脱脱的威风。
“不错,我们就这么站在这里,目送脱脱。”郭子兴看着远方,低声说了一句。
众将官除了彭大、汤和和邓愈等几人外,都傻了眼,都不知道自己的郭大帅是不是被元兵的突然举动给刺激的在说胡话。
朱重八扒着城墙的箭垛,静静的看着长龙也似的元兵队伍,心中百味杂陈,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这几日真的是做好了各种准备,甚至随时准备丧生在元兵的刀剑之下,但是,寸铁未动,元兵却突然悄没声的退兵,甚至隐隐的在心底还有一丝的遗憾和失落。
“探马,你们马上悄悄的跟在元兵之后,看看他们到底是在搞什么鬼,探明了速来禀报。”邓愈看大家都没了主意,就大声吩咐道。
“是!”探马领命,忙出城而去。
暮色中看不到郭子兴的神情,朱重八紧挨着郭子兴站着,但是能感觉到他话音中的激动,只听的郭子兴大声说道:“诸位,今晚我们更要加强戒备才行,脱脱此人诡计多端,千万不要被他的诡计给迷惑了。”
大家轰然答应。朱重八也暗暗点头,觉得郭子兴所言有理。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才是真理。
巡逻了一圈,郭子兴自行回府,剩下的将领们分头巡视去了。
朱重八跟汤和是一组,两人负责北城。汤和手按刀柄,面色沉重,大踏步的走在前边,朱重八也不敢说话,紧紧的跟在后边。
城楼上,现在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一个箭垛上都有一个人在专门负责,箭垛下边堆满了涂了剧毒的狼牙箭,剧毒是由彭大提供的配方,据说是他在苗疆调查赵均用的时候,从一个部落中学到的配方,见血封喉,端的是厉害无比。
狼牙箭两侧则是堆的小山一样的石灰包、大块的青石,都是为了对付敌人强行攻城用的。
两边的守城兵丁看到汤和,不断的行礼。汤和不动声色,点点头就算回礼,偶尔也跟守城兵丁们攀谈上几句,都是问准备的情况怎么样,后勤状况等等。
不到五里长的北城楼,两人这么不缓不慢的来回走了一次,花了一个更次才走完,看着防守戒备毫无差池,汤和放心下来,跟朱重八找了一处箭楼,稍事休息一阵。
两人就坐在青砖地上,各自倚着一堆石灰包,对面而坐。城楼上每百步就有一处小小的箭楼,专门为储备军需而用。箭楼比城楼还高出数丈,四面皆空,视野极好。
汤和挥手让旁边一个小兵拿过来几张饼,一壶热水。两人喝了几杯水,用手撕着吃饼。
看着远处还在缓缓移动的元兵,过了一阵,朱重八才问道:“汤大哥,元兵行事如此蹊跷,你可知道其中缘由?”
汤和摇摇头,大声说道:“愚兄与元兵交往甚多,还在长安呆过一阵,深悉元兵的做法,绝对是不会没来由的轻易放弃,更别说这次的主帅是脱脱。所以,这一次元兵突然退兵,愚兄也是一头雾水啊。”
“但愿元兵真的是退兵了。否则……”朱重八轻声说道。
“否则什么?老弟,你担心我们不是脱脱的对手?”汤和问道。
朱重八在汤和面前无需隐瞒,点点头说道:“是啊!脱脱兵多将广,军纪严明,我实在是担心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汤和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其实愚兄心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大军当前,要是为将者都前后惧怕,那兵士们就更没有任何士气了,真要是那样,就连万分之一的胜率都没有了啊。”
“现在我们怎么办?”朱重八知道汤和是一个不会轻言失败的人,现在能如此说话,已经是不容易了。
汤和几口吃完手里的饼,喝了一口水,站起身来,说道:“老弟,你不必发愁。只需要明天天一亮,探马回来,一切便知分晓。”
朱重八也跟着站起身来,轻声说道:“是啊。要是元军真的撤军那就好了。”
两人就这样,走走停停,一直巡逻到第二天天亮。
天刚微亮,两人扶着箭垛,看远处的元兵已经全部退去,只留下星星点点的灯火在最后,可能是掩护大部队的后续部队。
五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就几乎不见了踪影,两人正商讨之际,突然,一名亲兵急匆匆的跑了上来,大声说道:“汤将军,朱大哥,大帅有令,让两位即刻去帅帐集合听令。”
“有消息了。”汤和双眉一扬,高兴的说道:“走,我们快走。”
朱重八也是又惊又喜,忙跟在汤和身后,两人快马加鞭,急匆匆的往帅帐赶去。
帅帐里早已经坐满了人,汤和和朱重八一进去,就一群人急切的问起,元兵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撤退,还是另有诡计。
汤和和朱重八哪里知道,两人也是摇摇头,说是不知,一会儿等大帅来了就一切都明白了。众人议论纷纷,一时间,帅帐内人声如沸。
过不多时,外边喧声攘攘,账外传来了郭子兴的咳嗽声,大家马上停止了议论,眼巴巴的看着帐外。
郭子兴大踏步的走进大帐,一进来就满面红光的跟大家打着招呼,朱重八虽然不知道是喜是忧,但是看郭子兴的脸色,应该是元兵退兵的可能性大一些。
果然,郭子兴一坐到太师椅上,就大声说道:“诸位,你们猜怎么着。哈哈。那个脱脱果然是退兵了。我们的探马足足追出百十里地,只见脱脱的前军已经走出徽州。”
“啊。果然是退兵了。”
“太好了。真是天不灭我啊!”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先是如释重负,不约而同的长出了一口气。
毕竟,脱脱如此声势,大家虽然嘴上不言,心里都已经准备好了与濠州城同生死的准备,现在,脱脱大军撤去,自己等于是捡回了一条性命,怎么能不欣喜若狂。
大家先是高兴了一阵,彭大上前一步,问道:“大帅,不知道为什么脱脱会如此轻易的退兵呢?这里边到底有什么蹊跷?”
汤和和邓愈等人也都是一团疑云,这个问题其实是大家都想问的。彭大问完后,大家都不再说话,竖着耳朵,听郭子兴怎么回答。
“哈哈哈。这个嘛,还要多谢我们的朱重八,你老弟啊!”郭子兴咧着大嘴,高兴的说道。
“什么?朱重八?你老弟的功劳?”大家都莫名其妙的看着朱重八,又看看郭子兴,不知道郭子兴到底是什么意思。
郭子兴得意的看着大家,也不说话。
“莫非,郭大帅,莫非是那二十万大军?”汤和突然说道:“真是那二十万大军救了我们?”
“怎么?我们的计策奏效了?”彭大也欣喜的问道。
看着大家齐刷刷的眼神,郭子兴也不再卖关子,大声说道:“诸位将军,今天我们隐伏在京城中的探马回报,昨日兵部传来消息,元惠宗下旨,让脱脱回京,说是要追究他损失二十万大军的罪过。”
“元惠宗怎么会如此快的就知道那二十万大军的事情,怎么会如此快的下了这么奇怪的圣旨?”汤和也大声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