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急忙跟着吴路深更半夜的赶到账房,见了王先生。王先生却说道,说大帅府最新进来一批辎重之物,需要细细的审核一遍账目,因为自己和吴路、刘路三人还有其他要事,就忙着把朱重八请来了。
朱重八不用问,看着旁边吴路和刘路两人的神情就知道,一定是这个王先生借故故意要整治自己。当下他也不言语,又细细的把几本账册对了一遍,这才回到了自己家中,已经是快到五更时分了。
哪知道,刚睡没半个时辰,又有人敲门了。
“谁呀?什么事?”朱重八迷迷糊糊的问道。
“郭大帅有令,今日辰时,大家一起到南城外三十里处狩猎,要各个将领都要参加,还特意嘱咐,让你也跟着去。”门外的人大声说道。
“好,卑职领命。”朱重八大声说道。
门外那人听朱重八领命,也就走了。
又小睡了一会儿,看看已经快到辰时,朱重八忙一骨碌起来,三下五除二换好了衣服,拿好自己的弓箭,就直奔亲兵卫队的营帐走去。
敬请读者期待观看下一章《猎红颜—上》
第二百零四章 金麟非是池中物(中)
今日郭子兴大帅巡察治下各城,按道理朱重八作为亲兵护卫,应该随身陪同才是,但是,今日却是大军发饷之日,十几万大军发饷,必须也要各级账房统计清楚,逐一下拨。
大帅府中的账房负责监察各级饷银的发放,要对各级军营中的账目逐一审查,所以,发饷前后这几日,都是账房中最忙的几日。
账房中除了平时的人外,总务军官还专门给调拨了三个兵丁,统一由王子川调遣,所以,朱重八只得留在账房,帮着一起忙乎。
账房里噼里啪啦一片忙乎声,不大的房中大大小小的账本堆成了小山相似,房中横着放着一排桌子,王子川坐在中间桌子前,桌子上放着两把算盘,散落着几本账本,王子川皱着眉头,正在专心的审核账目。
朱重八和另外两个兵丁坐在王子川两侧,也是一人一把算盘,仔细的核对着账目,新调来的那三个兵丁不会算术,只是帮着干一些杂活,把审核过的账本搬出去,整整齐齐的码到一屋,未经审核的账本也是整整齐齐的堆放着王子川等四人的面前。
账房中静悄悄的,谁也不说话,只有噼里啪啦的珠算声,还有三个兵丁搬着账本出来进去的脚步声。
王子川不愧是神算,两手同时拨打着两把算盘,一边看着账目,一边两只手不停,同时审核两本账目,屋子里审核完的账目,十本里有六本是他审核完的。
“几位,你们可要加快速度,今天不管是多晚,也要把这些账目审核完毕,要不然,耽误了大帅发军饷,我们几人可是吃罪不起。”王子川又同时审核完两本账本,抬起头来,看着左右两侧朱重八等三人说道。
另外两人一个叫做刘路,一个叫做吴路,两人跟随王子川已经有一年之久,深知王子川的脾气,知道他说到做到,说今晚完成,甭管账本还剩下百本还是千本,那是一定要完成的。
两人齐声答道:“是,王先生。”说吧,又头也不抬的打算盘去了。
朱重八来到账房没过几天,头次参与如此繁重的工作,抬头看看小山一般的账本,外边三个兵丁还在你来我去的搬进来,不禁有些担心,低声说道:“王先生,账本这么多,恐怕今天实在是难以审核完毕啊。”
谁知道,就是朱重八这么咕囔了一句,王子川当时就拉下了脸,转身看着朱重八,大声说道:“怎么?朱老弟不打算完成大帅交给的任务吗?军令如山,这个罪责你朱老弟能抗住的吗?”
朱重八其实只是自己埋怨一句而已,并没有打算开小差的意思,没想到却引来王子川如此的一顿抢白,忙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请王先生息怒,卑职不是这个意思,卑职一定好好配合王先生完成大帅的军令。”
那王先生却哼的一声,继续说道:“朱老弟,我知道你是在郭大帅亲兵队当差,不过,我这账房里的规矩与亲兵队可有不同,你可要明白才好啊。”
听王先生阴阳怪气的一番话,朱重八也不生气,只是继续道歉,说道:“是卑职一时说错了话,还请王先生原谅,卑职一定尽职尽力。”
旁边的吴路和刘路也忙着给朱重八说好话,刘路说道:“王先生,朱老弟也是初来,还不太明白我们账房中的规矩,还请王先生原谅他这一次。”
王子川这才放下架子,点点头说道:“既然大家都给你说好话,老夫也没什么话说,朱老弟你就被站着了,赶紧忙乎吧,说话天可就黑了。”
朱重八忙谢过,赶紧又坐了下来,头也不抬的审核起账本来。
中午时分,几人顾不上吃饭,外调来的那三个人搬完了账本,又去打了饭,几个人在账房里简单的吃过饭,顾不上休息,又赶紧忙碌起来。
又是埋头苦干,知道掌灯时分,有总务总兵过来,询问审核的进度。
王子川恭恭敬敬的说道:“请总兵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尽职尽力完成大帅的军令。”
那个总兵里里外外看了一阵,看地上还堆着几十本账本,担心的说道:“王先生,还有这多账本尚未查完,而且现在时日已晚,依末将来看,恐怕今日很难向大帅复命了吧。”
“没关系,我们几人全力以赴,务必今晚完成大帅军令,绝不敢耽误大家发饷的时间。”王子川却面无愁色,仍然淡淡的说道。
那个总兵大人虽然心中怀疑,却也无话可说,笑道:“还是王先生厉害,这堆的山一般的账册能在一天之内审完,依在下来看,也只有王先生有这样的能力了,哈哈。”
王子川拱拱手,说道:“总兵大人夸奖了,老夫只是恪尽职守而已,还望总兵大人不要见笑。”
总兵大人点点头,又闲聊了几句,说道不敢打扰大家,正要出门,突然听到门外一声爽朗的大笑,大家谁都能听出来,正是郭大帅的笑声。
郭大帅的笑声越来越近,远远的就传来他大声说话:“怎么,大家还没有吃饭啊,我老郭可是吃过了啊,哈哈。”
那个总兵大人忙迎了出去,一看,果然是郭子兴带着十几个亲兵快步前来,忙拱手大声说道:“大帅,末将有礼了。”
“好,好。”郭子兴笑容可掬的说道:“那王先生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了?他奶奶的,十几万大军吃饭可全等着他呢,哈哈。”
听那个总兵大人说道:“禀告大帅,王先生他们几人正在忙碌,据王先生说,今晚就能完成大帅的军令。”
“这样最好啊!”郭子兴大声笑道:“王先生是老当益壮啊,我老郭可得进去看看去。”说着,迈步就进到账房之中。
他一进门,屋里几个人都齐齐的站起身来迎接,王子川忙从桌子后边走出来,带着朱重八等几人站在门口躬身迎接。
“大家不必多礼。王先生辛苦了啊。哈哈。”郭子兴一脸的笑容,大声说道:“有了王先生在这里,我老郭每次都能睡个安稳觉,绝对不会因为发饷和账务的事情而发愁啊,哈哈。”
王子川冷冰冰的脸上也挤出了几丝笑容,“多谢大帅谬赞,卑职可是愧不敢当啊。”
“嗯。”郭子兴目光一转,看到了王子川身后的朱重八,笑道:“哦,原来朱重八也在这里。”
朱重八忙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启禀大帅,卑职正是到账房里帮忙,已经一个多月了。”
师爷此时也跟在郭子兴身后,凑上前来,轻声说道:“启禀大帅,这朱重八一直跟着卑职读书认字,上次卑职举荐他到账房帮忙,你不会忘记了吧?”
“对,对,是有这么一回事。”郭子兴拍着脑袋说道:“看我老郭这记性,又给忘记了,不错,我记得你还说过,朱重八算术突飞猛进,这才让他来账房帮忙的。”又转身对朱重八说道:“你来这里帮忙有一个月了吧?”
朱重八忙说道:“正是,卑职来到账房一月有余。到这里全凭王先生指点,这才不至于出错。”
听到这里,王子川的脸上也多少有了一丝的笑容,忙说道:“卑职知道大帅这几日为军饷之事操心,请大帅放心,卑职一定率领账房今日把全部账目核定清楚,决计不敢耽误大帅发饷之事。”
郭子兴点点头笑道:“好,有了你们几人,我老郭就放心了。”说着,就转身准备出去,一脚刚踏出门口,又回头说道:“朱重八,你既是老夫的亲兵,又在王先生的账房中帮忙,老夫这里还缺一个亲兵队的十夫长,我看你就走马上任了吧,哈哈。”
朱重八闻言一愣,旁边的师爷低声说道:“还不快谢过郭大帅!”
“卑职多谢郭大帅!”朱重八也是精明之人,只是好事儿来的太突然,一时愣神而已,师爷一句话就马上反应过来,忙行大礼,大声谢过。
郭子兴大笑声中,已经走远,师爷回头冲着朱重八点点头,也跟着郭子兴一行人出门而去。
旁边的吴路和刘路二人满脸喜色,正要上前给朱重八道喜,就听的王子川冷冷的说道:“还不赶快审核账目,呆呆的站在当地干什么?大帅怪罪下来,你们谁吃罪的起?”
刘路和吴路二人互相看看,忙低头吐了吐舌头,赶紧又退回到书桌上,继续审核账目去了。
朱重八心中高兴,脸上却也不动声色,也默默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低头打起算盘来。
王子川也自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动声色,埋头干起活来,只是账房中更多了一分沉闷,大家谁也不说话,都各自忙着各自的事儿。
朱重八手上不停,心里却已经在琢磨以后的事情,其实郭子兴是爱才之人,自己在军营中,论带兵打仗,论冲锋陷阵,跟那些将军副将们根本无法相比,自己之所以受郭子兴今天赏识,就是因为自己摸准了郭子兴的脾气,他安排的一些越是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其实他越是在意。
敬请读者期待观看下一章《金麟非是池中物—下》
第二百零三章 金麟非是池中物(上)
此时已经是至正十三年,掐指一算,朱重八加入郭子兴大帅军营已经有两年了,冬去春来,昔日那个油滑浮脱的无赖小子已经慢慢的变成了一个结结实实,成熟稳重的义军战士。
由于是汤和的大力举荐,朱重八很快就成了郭子兴亲兵卫队的亲兵,跟其他一百多个亲兵成为了郭子兴的亲信,负责贴身保护郭子兴的安全,一天十二个时辰倒有六七个时辰跟郭子兴在一起。
郭子兴自己是草莽出身,当初跟他聚啸起义的也大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村夫,最多不过也就是大户人家遣散出来的奴仆家丁,当时汉人身份低微,尤其是南方的汉人,更是低人一等,根本就没有读书写字的权利,别说是这些村夫和下人了,就算是略有一官半职,那也基本上是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
汉人打江山凭的就是谋略,如果单跟蒙古人拼武力,郭子兴自付自己绝对不是蒙古军队的对手。
蒙古人是马背上得来的江山,个个骁勇善战,武力超群,不光是南宋汉室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就连雁门关外的大辽,满人,西域的羌人和胡人,东边的高丽人都闻风丧胆,何况自己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于是,在师爷的建议下,郭子兴决定先开个私塾,让军中的大小将领跟着师爷学习认字,他自己要是有时间也要去,甭管多晚,也会去转一转。
朱重八一直跟着郭子兴,也跟着他来过几次这个私塾,一开始还没有在意,后来来的多了,发现读书认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于是,每次借着郭子兴来的时候,他也跟着前来,有时候郭子兴军务着忙,顾不上前来,他也总是想办法来私塾,能多学一些是一些。
而那些大小将领却又是一番情形,他们平日里军务繁忙,好不容易有点儿时间,都想着跟家人团聚,要不然就是跟三五好友吃酒豪饮,一开始大家还比较好奇,加上郭子兴看的紧,大家还算来的齐。
但是没过几天,大家新鲜劲儿一过,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告病请假,一开始还是三三两两的请,到后来呢经常是十个八个的不来,私塾里每次讲学都根本没几个人,郭子兴知道自己手下这帮将领都是草莽出身,难以严令让他们来读书认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太管了。
算来这里边也只有朱重八来的勤快些,加上他生性乖巧,能说会道,又是郭子兴大帅的亲信,一来二去,师爷就认识了他,对他特殊照顾,经常主动的指导他,没过多长时间,朱重八从大字不识几个,也变得粗通文墨。
朱重八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喜欢算术,他常感叹自己连个账目都算不清楚,将来还如何带几万雄兵对峙阵前?下了私塾后,他还常常缠着师爷,教他算术之学,不到半年,倒也落得个好学之名。尤其是算术,更是出乎师爷的意料之外,到后来,几乎不亚于师爷的水准。
这一天,私塾里照旧没有几个人,稀稀拉拉坐着七八个人,还有两人在响亮的打着呼噜。私塾师爷对此中情形早已经见怪不怪,也不加理会,自顾自的继续教大家读书。
师爷今日讲的正好是《后汉书》的《班超传》,一开始朱重八倒还是从容听讲,一会儿师爷讲到“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王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朱重八突然想起了两年前,自己刚从京城中出来,到两寺渡的时候,在那个船夫家中,听船家孩童讲到陈胜吴广起义,说起的“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当初,就是这么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自己下定决心,跟随汤和南下,追随义军,结束自己平平碌碌的日子。而现在一晃就是两年,自己虽然小有成绩,但是跟自己的心愿比起来,那可是天差地远,要是就照这种样子下去,自己的鸿鹄之志,恐怕就是永远难以实现了。
而自己要想早日出人头地,现在也只能依靠郭子兴大帅,想来想去,朱重八觉得光靠亲兵一职,实在是进展太慢,自己不如再谋算个差事,干好了,也好引起郭子兴大帅的赏识。
朱重八此时跟师爷已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等下了私塾后,朱重八就迎了上去,问起师爷此事。师爷先是赞许的点点头说道:“重八,你能够有如此想法,可谓是不同凡响啊。你看大帅帐下这些个兵士,上至将军下至兵丁,无不都是想着苟且度日,能有如此宏图梦想的十个里边没有一个人。”
朱重八谦虚的笑笑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