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
  关于这一点,笔者曾经在北加州作过实地考察,真实情况并非如这些学者所言,黑人小区反而较多贷款公司,银行分行的数目亦不见得特别低。纵使黑人小区没有房贷公司,区内的人大可以越区寻找合适的房贷公司。黑人小区内的人买车通常会去数十哩外的车行,要做房贷又何必一定要在区内呢?
  当很多黑人因为次贷而陷入经济困境时,埋怨政府不监管次贷贷款、不尽力打救受影响的人……都只是某些学者、政客和商人想推波助澜,令美国出现民权热潮,从而捞些政治本钱罢了。
  奥巴马狂热
  美国的种族问题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次贷风暴的成因之一也是种族问题,要了解次贷风暴为何不停卷土重来,非得了解黑人”奥巴马狂热”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在2008年2月初才开始出现”奥巴马狂热”。奥巴马这个名字竟然成为香港雅虎中文搜寻中,最热门的字符串,可见奥巴马热潮已经席卷全球。
  参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黑人奥巴马,突然间成为救世主,很多美国人甚至说选了他做总统就可以有世界和平、经济稳定、公义得到伸张……”Obamania”是个新的英文字,是由Obama和mania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2007年年底美国人开始以不理性的心态崇拜奥巴马。
  笔者顺带一提,很多人将奥巴马Obama和奥沙马Osama混在一起。奥沙马是美国头号敌人拉登的名字。将两人名字混淆的人包括民主党内的政客。有一次,拉登的录音面世,武胁对付美国。有位民主党的政客站出来说:”又一次证明奥巴马是美国的最大敌人。”于是他的助手在后面拉他,轻声地跟他说:”是奥沙马呀……不是奥巴马。”
  还有,奥巴马的中间名字是胡辛,是前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的姓。2月底,笔者听到本地电台节目的主持人在质疑,为何参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麦坚,要为部下以胡辛之名称呼奥巴马而公开道歉。节目主持人气愤地说:”胡辛是奥巴马的真实中间名字呀。虽然以中间名字称呼一个人并非美国人的习惯,但是这么做也绝对不是侮辱对方呀。”
  电台的节目不停提及奥巴马,连街上的人也在谈论奥巴马。甚至连奥巴马也以为自己已经做了总统,开始选定副总统和国务卿等重要人员。笔者想跟奥巴马说老兄:老兄你还未得到提名呀,选定副总统好像还言之尚早了吧!
  今年2月底时,笔者和一位老太太在加州戴维斯市的一个停车场闲谈时,她提到有了奥巴马就有和平,因为他保证不使用核武,即使美国受核攻击也不用核武,有了奥巴马这个保证,全世界就会一起放弃核武、世界有救了、还有奥巴马还保证拯救美国经济……所以美国有救了。老太太不停嘴的谈着神化了的奥巴马,像是刚刚碰到什么神迹似的。
  笔者完全不同意这位老太太的盲目思维,跟他大唱反调。轻描淡写地告诉她:”只要美国有敌人,美国就有战争,奥巴马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她当时瞪大眼睛望着我,问我还有信仰吗?老太太当时所用的字眼是faith,即信仰或信念的意思。美国人这样问通常是质疑对方心中是否还有神。不相信奥巴马等同没有信仰?等同心中没有神的存在?这是什么话?很明显,在这位老太太心中,奥巴马已经取代了耶稣基督的地位。
  笔者漫不经心地一边走一边说:”我的信仰只会给神,奥巴马不是神,没有资格得到我的信仰。”不知道那位老太太听了这话后来怎样,说不定心脏病都被气发了。
  现在的”奥巴马狂热”是出乎笔者意料之外,他趁次贷风暴的美国经济困境,以及挥之不去的恐怖袭击阴影,向美国人保证这样、保证那样。他保证彻底改造美国社会和经济、保证打救受苦受难的次贷断供苦主、保证立即从伊拉克撤军、保证不使用核武、保证跟伊朗总统阿墨谈判、保证全面禁止中国玩具进口(这项保证后来取消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九章 次贷危机产生的文化根源(5)
黑人议员奥巴马参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口号正是变革(change),他得到黑人选民的一面倒的支持,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变革必然成功。笔者认为在国会中担任参议员只有半任的奥巴马,连去男厕也要找人带路,要变革谈何容易。万一他的变革要令美国政坛刮起种族主义或者不理性的气候,很可能会令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缺乏信心而大手抛售股票。
  美国人对现状不满,又没有方法脱离困局,适时发现了一位救世主。大家只关心奥巴马的承诺,却不理会此君如何实践承诺,或者承诺本身是否实际。奥巴马参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变成了黑人民权运动,跟着又演化成神化运动,真的叫人无话可说。
  在部分美国黑人心目中,不支持黑人就是种族歧视,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不支持希拉里却不代表歧视女性。美国文化真的非常有趣。
  虽然奥巴马曾经扬言要为次贷苦主伸张正义,把华尔街大户煎皮拆骨,但是华尔街大户至今为止,对奥巴马狂热没有什么反应。反正,奥巴马没有华尔街大户的支持就不会有煎皮拆骨用的柴火。华尔街大户至今没有反应,但却不代表他们不会有反应。要是奥巴马真的当选总统,市场上的反应将会非常激烈,因为大户都不想政客彻底改造美国社会和经济。改得不好就一团糟,到时经济大混乱,损失最大的当然是大户。
  在股票市场上炒作的人,尤其是持有大量认股证/认沽证的人,要注意美国政局发展,千万不要等到美国投资者”用脚来投票”时才止蚀,现在就要做好风险管理。奥巴马的变革很可能会带来市场恐慌,因为他感情用事,甚至迷失理性。处理次贷问题时太重视如何打救受到影响的黑人同族,却忽视了华尔街大户也是受害人。且不说谁是次贷风暴的罪魁祸首,以及责任何在,华尔街大户如今仍然操纵全球经济命脉,要是摆明与他们过不去,经济发展会如何,相信难逃灾难性的定数。
  五、美国的企业文化
  要了解美国的企业文化,需要先要了解其它国家的企业文化,才能作出比较。
  英国的企业文化
  先谈香港人熟悉的英国企业文化,也就是香港政府的管理方式。香港读者必定能够感受到香港的政府部门效率及工作质素极高。英国管理文化的精髓在于分工精细,程序清楚,每件工作都有人负责,当一件工作出错时,必然有一个人要负责,这样做的好处是令办事的人有责任感。可是,当一件工作处与灰色地带时,即是不知道应该由谁或者哪个部门负责时,这件工作就会被搁置。在政府部门任职的人,必定听过一句英国管理文化的金句:你不能叫警察去救火,也不能让消防员去捉贼。一旦权责不清,便会经常出现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情况。
  相信不少读者难免都听过有人向政府部门求助,却被多个政府部门踢来踢去,变成人球的例子。因为在英国管理文化之中,权力是根据程序和规条分布到整个系统的各个阶层去,也就是各阶层都有自己的责任范围和权力。在英国的企业工作,大家都是按本子办事。
  日本的企业文化
  笔者曾经在一家日本商业机构任职一年,对日本的企业文化有点认识,但是绝不恭维日本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有三大特点:权力集中在最上层、严格遵守规条、重视团队精神和工作态度。
  日本经常出现孕妇死在救护车上的惨事,原因是日本法例规定医院可以拒绝接收将要生产的孕妇,很多孕妇上了救护车之后,去了十多家医院都被拒收,在路上十多小时,最后因为难产而死于救护车上。这对日本人而言,没什么大不了,他们视规条比人命更重要。
  有一次,有辆救护车载着一位难产孕妇,在路上走了三个多小时,连续被多家医院拒收,车长一怒之下冲红灯,与一辆房车相撞,发生轻微交通意外,由于是交通意外,所以医院不能再拒收病人,最后母子平安。日本政府的管理层和日本国民对此事大为震怒,因为这位车长挑战规条,漠视管理层的尊严,结果车长被停职调查。最后因为车长有权在车上有急症病人时冲红灯,才没有受到处罚。由此可见,日本企业如何重视既定的规条。

第九章 次贷危机产生的文化根源(6)
日本企业文化将权力集中在最高层,所以和日本的商人或者代表团开会时,不必讨论太多,因为他们只是传达上层的指示而已,在会议室内不会作出任何新的决定,这一点和欧美企业文化在会议室作出重要决策有重大分别。
  由于日本企业惯性地将权力和责任集中在最高层,所以最高层人员普遍工作过劳,日本企业总裁伏在办公桌上”过劳致死”,或者在家中”过劳自杀”都已不是新闻。
  日本企业过分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能够升职的人,都是绝对服从上司和经常加班的人,而非那些对企业有贡献或者业绩良好的人。有位日本朋友跟我说过,有家日本大企业晋升雇员时,只看那个人是否每天准时上班,办公桌是否井井有条,对上司态度是否恰当,办事能力反而只是次要的。该公司的出口一课是专门负责出口商品往美国,然而一课的课长竟然不懂英语。
  日本管理文化的好处在于上司下属阶级分明,所有人都重视规条,管理层有绝对权力。最上层下达指示,即使不是自己的工作范围,只要是公事,下层必然十足照办。不像中国企业那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又或者像英国企业那样,下属给上级一张条子,说这件事不在本人的工作范围内,请找别人。美国人收到上司指示要自己做非工作范围内的工作,可以做、可以不做,亦可以放下,到了心情好时才做。
  美国的企业文化
  美国企业文化非常独特,企业最高层的工作量极少,工资却是天文数字。除了最重要的决策之外,决策都由中层管理人员负责。美国的高层人员极少理会下属的工作,更加谈不上监管下属。美国的最高层人员不会像日本企业同级人员那样,会因工作量太大而过劳致死。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同时也是华尔街大户的贝尔斯登,在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时,据闻某位高层人员仍然有时间在高尔夫球场打完18洞。
  美国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偏重业绩,晋升职员只看业绩,不重视对上司的态度或者上班是否守时。正是因为这样的企业文化,美国的中层管理人员到中国、香港和日本等地做生意,只是一心要做买卖,没有心情和对方吃一顿晚饭慢慢培养做生意的气氛。
  在中国的交易会上,很多美国中层管理人员是先拿出名片,跟着就是报价单或者购货单,直截了当地问,这宗买卖你做还是不做。香港的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交易会,通常都是一个星期或者十天。美国中层管理人员则是两三天就离开,而且是非公莫谈,只做生意、不交朋友。愿意在商场上交朋友的美国人,通常都是自己是老板或者生意伙伴。
  对于中国及日本的中层管理人来说,人面广、客路多非常重要,交际应酬是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工作。美国的同行却是整天忙着,只关心做生意。请他们一起去吃饭,没空;一起去找艺妓聊天,没时间。
  香港和日本的中层管理人重视人际关系,要是有美国同行来到,必定放下工作,尽地主之谊。反过来,香港和日本的中层管理人到美国去,打电话给美国的同行,笔者敢打赌,除非有生意要做,否则十居其九,对方会说很忙,没有时间。谈到做生意,美国的中层管理人员可说是如狼似虎。只要有生意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回到次贷的问题上,美国企业高层一方面下放权力给下层,但又缺乏有效监管,同时大力催谷下层人员增加业绩,做多些生意。以金融业为例,高层人员强迫下层增加交易量。只要交易量不达标,最高层会更换下层职员,连解释都不听。交易量达标,上层人员根本不理会下层人员做过什么事,总之有交易就有分红、有晋升机会。最令人痛心的,还是上层人员不理会员工是否对公司有贡献,进行的业务是否赚钱。
  身为房贷经纪,接多些房贷就多些花红,同时还有晋升机会,没有人理会那些房贷是否合法,亦没有人理会那些房贷是否赚钱。下层人员有权力却没有监管,当然明白自己可以随街找个人签个字就算是一宗次贷贷款生意,何乐而不为。上层就算知道房贷经纪接生意的手法有问题,会令次贷贷款断供的机会大增,但是仍然按着美国企业精神办事,只看业绩,不看结果。到了大量次贷贷款浮现出问题时,上层人员仍然不闻不问,反而进一步鼓励下属增加高风险的次贷贷款。虽然公司大做蚀本生意,公司业绩急升(不是盈利,只是营业额)、员工分红大增、公司股价暴涨。

第九章 次贷危机产生的文化根源(7)
重视业绩的企业文化,同时也存在于上层人员,他们知道账目开始出现问题,但是不想业绩倒退,被股东责难,于是在账目上重新安排,把高风险的次贷证券放入其它类别,而且不更新次贷证券的实际价值。美国整个金融行业,整条华尔街的人都走同一个错误方向,不但没有质疑这样的系统是否合理,大家只是一窝蜂地依照游戏规则,加入这个美国企业文化大家庭。连中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企业都争相走进这个系统中,次贷风暴因此慢慢形成。
  香港人不要取笑美国的畸形企业文化,看看自己的教育制度吧。香港的学生,有些自幼儿园开始专人补习,有小学生因为功课压力而自杀;中学只看重学生的会考成绩,中四开始停了美术、体育和音乐等”没用”的科目,集中时间催谷有潜质的学生准备会考。学生被分为精英班和垃圾班,精英班的学生占用大量资源,而垃圾班则自生自灭。这样的畸形发展并非单纯学校的错失,家长、教师及社会都有责任。香港的家长没有质疑香港教育制度是否合理,只是想子女在既有的系统中得到好处,想依照游戏规则玩这个求学游戏。从香港的教育文化可以看得出,一旦企业文化形成,将会是根深蒂固,没有人质疑,即使出了严重问题,可是仍然无法动摇固有的运作模式。
  美国企业文化之中,接受高风险是令次贷风暴发生的重要原因。自从科网股泡沫爆破之后,笔者满以为美国企业文化会有所改变,对风险管理更加慎重。可是,当年大举投资完全没有钱赚的科网股,结果亏蚀严重的美国证券业,却并没有因科网股泡沫爆破而减少风险,反而更加大胆,愿意承担更高风险。最终出现次贷风暴。到了次贷风暴令贝尔斯登这样大规模的投资银行倒下,华尔街大户不但没有尽力减低投资风险,反而因为证券业生意难做而更加冒险,做更高风险的生意。
  可以想象,美国企业在此顽固的企业文化驱使之下,会一直沿着这条死路走下去,直到尽头为止。
  跨国企业的问题
  由于跨国企业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环境中经营,容易犯错或者错误理解环境。日本企业是高度中央集权,在日本,公司内所有高级职员每天早上开例会,或者透过各式各样通讯方法联络,取得最高层指示。但是身处美国分公司的日本企业高层就非常为难,因为纽约与东京有十三到十四小时的时差,视乎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