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劣程度可想而知。
  '图A4
  这是加州首府沙加缅度19街的轻铁车站。近年负责首府公共交通的区域捷运增加了很多轻铁车站和新的轻铁路线。沙加缅度有很多地方给人冷冷清清的感觉。但是照片中的地方有大学和中学,增加了轻铁站之后,人气大增。站在这里不会感到次贷危机的存在,反而觉得房地产市场很旺盛。'
  六、次贷背后的社会环境因素
  美国社会崇尚消费,高消费场所举目皆见。
  美国人持有的现金比其它地方的人紧得多。首先,美国受薪人士获发的薪资已是扣税,因为雇主代政府在薪资扣除税项。扣除的税项除了所得税之外,还有社会保障税(Social Security)和医疗保障税(Medicare)。加州的消费税是%,税率相当的高。对于崇尚消费的美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笔沉重负担。医疗保险极其昂贵。笔者每月的医疗保险费是400美元,每年要支付5;000美元以上的医疗费,才能向保险公司索取保险赔偿。换句话来说,5;000美元以下的医疗费是自己掏腰包。这是名为高扣除额医疗保险(High Deductible Health Insurance)。如果我买低扣除额医疗保险,每月保费千多美元,实在没有能力负担。
  大家一定会问为何要买这么昂贵的医疗保险?因为美国的情况和香港不同。香港的救护车以前是不收费用,现在也只是象征式收费。美国加州的救护车收费通常是700美元,将近6;000港币。只是将病人送到医院就要700美元!急症室费用动不动数万美元。若不购买医疗保险,一次小病就可以将毕生积蓄一笔勾消。
  难怪美国一半破产个案与医疗费用有关。
  要是家中有老人需要入住院舍或者专业照顾,每月动辄支付数以万元计的老人院开支。这里没有菲雇或者印雇,聘请雇人是非常昂贵的事情。另外,很多地区的人需要汽车代步,汽车是生活必需品,情况与香港有重大差别。汽车一旦出现毛病,维修和租车费用都是额外的开支。试想,笔者的汽车因为感应器掉落而送修,到了修理好之后,花费已经超过700美元。
  汽油价格上升亦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就以笔者为例,每年驾车1万5千英哩,围着地球的赤道走半个圈有多,汽油价格上升令日常开支增加。
  很多美国人无法减少日常开支,额外的开销却比其它国家的人多,相比之下,美国置产者供款比其它地方更加容易出现困难,次贷的危机也就更加明显。
  七、美国人并不重视面子
  面子问题竟然可以拉到世纪经济危机之中,真是不可思议。但是,事实确实如此。笔者曾经借钱给美国人,到现在一分钱都没有收回来。很多美国人向朋友或者同事借钱,跟着就将之忘记。这不是善忘,而是不重视面子。
  香港人比美国人较为重视面子,失业、破产、离婚、欠债不还钱等,都被视为丢脸的事情。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会尽力而为,偿还债务。即使在美国的华人明知破产简单方便,亦不会轻言破产。美国人则是打过算盘,看到破产比捱下去更好就会申请破产。破产之后还会和朋友说破产心得。如果是香港人,我们一定说是厚颜无耻。他们则觉得没什么。
  次贷危机中,一项重要因素是部分欠款人无视风险或者无心偿还债务。要是房价暴跌,很多不是次贷而又有能力供款的置产者却会选择破产一途,证券机构的坏帐自然倍增。
  

第二章 次贷危机的发展(1)
次贷危机有30%机会令美国陷入经济衰退。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美国银行最优惠利率由2003年7月的4%大幅升至2006年7月的%。当时,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浮现。到了2007年年中,除了直接投资于次贷的对冲基金和财务机构损失惨重之外,全球股市亦受到拖累而趋向不稳定。同年8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美国市场注资千亿美元企图挽救市场。欧洲中央银行亦因为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而在本土注资超过2千亿美元。这是欧洲中央银行成立以来最大的注资行动。
  美国联准会轻视次贷问题,令利率在2003年7月到了4%的低点,诱发次贷炒风。当时,联准会和欧洲央行都不以为意,在次贷危机的阴影之下,联准会连番加息。到了2006年7月,利率回升到%,带动次贷危机显现出来。联准会立即掉头减息,美元币值随即应声下滑,通胀急升。
  引发通胀的主要原因,是石油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因美元急跌而相对上涨。2002年初时,美国加州首府的平均汽油价格是每加仑(约4公升)美元。到了2007年11月底,笔者执笔时,首府的汽油价格高达美元1加仑,即1公升汽油约需6元港币。
  联准会现在的情况是进退两难。减息会提高进口原油和原材料价格,继而引起通胀。加息又会增加次贷危机爆发的风险。注资相信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一、次贷危机是庞大信贷泡沫的冰山一角
  信贷是美国经济向前推进的动力。次贷不限于房贷。它的范围遍及生活的每个环节,次贷包括汽车、信用卡、商业信贷等。次贷房贷引起信贷收缩,信贷收缩又会引起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欧美连手注资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因为次贷危机引起信贷收缩,避免美国经济步入衰退。但是,美国没有能力遏阻信贷增长。
  除了格老滥用减息和放松银根的基本因素之外,信贷证券化是加速滥批信贷的罪魁祸首。由于银根充裕,市场对信贷证券有庞大需求。财务机构积极寻找需要借钱的人,然后将钱借出去,换成证券上市。到了2007年初,美国市场上未了结的证券化债务达到28兆美元,是10年前的2倍以上。次贷危机其实是信贷危机。联准会和欧洲央行注资2千亿美元,相对这跟未了结的28兆美元证券化债务,只可以说是九牛一毛。难怪注资的效果不大。
  二、次贷危机对股市的影响
  炒家沽空的人为因素
  次贷危机对股市的影响,最恶劣的莫过于投机者沽空股票的人为因素。
  香港历次的金融风暴,不少都是投机者沽空股票的杰作。自从次贷危机浮现之后,传闻谓投机者正在部置沽空及等候时机空群而出,沽空全球股市。一旦次贷危机恶化,上市公司大量亏损,相继在股市停止买卖,银行自然蒙受巨灾。在此危急时期,基金拆仓、散户抛售。人心惶惶之下,市场上自然出现恐慌性抛售,炒家沽空趁此时机制造沽空机会。
  这次和以前的沽空有很大分别。以前的沽空是借货沽空,是市场上出现坏消息时趁机沽空图利,无论地区范围与沽空规模都是有限。这次是大量股票出现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很多已经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即使没有投机者沽空,市场亦会出现庞大跌幅。在此恶劣环境中,投机者再加一脚,尽情践踏市场。有货在手的投资者自然任人鱼肉。
  这次可能是人类史上结局最惨淡的金融市场灾难。
  坏消息仍未出现,部分大户已经部署沽空,有些散户亦沽货清仓静待时机出手。这些炒家看准时机就会落手杀个鬼哭神号,到时,金融市场上必然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股市遭到沽空的过程
  纯属笔者个人猜测,只供参考。
  第一轮沽空:这次沽空,如果出现的话,将会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公布了严重亏损,已经资不抵债的股票和认股证。由于市场上缺乏承接,只要一次过抛售很少股票和认股证就可以造成跌停板,最终迫该股票停止买卖,完全没有借货沽空的必要。这样做是要营造悲观气氛,令投资者蚀本离场。
  第二轮沽空:在市场一片混乱时,某些受到次贷影响的股票会被抛售。这次,投资者在早前大量股票跌至不值分文的情况下,已经顾不得那么多,看到股价暴跌就立即沽货离场,基金在此情况下无奈洗仓。第二轮的沽空已经是恐慌性抛售,市场上再也没有人敢接货。 。。

第二章 次贷危机的发展(2)
第三轮沽空:沽空投机者会用尽方法沽空,包括借货沽空,务求令全球股市的每一类股票股价都暴跌。以前的沽空是要买货补仓,沽空投机者才能离场。可是,这一次会有点不同。很多沽空的股分之中,有些打入全额交割股,甚至倒闭。投机者可以不必补仓。借出股票的基金公司也得到一点补偿,比起不借出股票更为有利。至此,股票市场上出现互相拖累的情况。沽空投机者再也不必出招。静观市场变化。
  第四轮沽空:这是已经破产或无法继续持有股票的人,被迫在低价卖掉股票。不要以为这是散户。很多被迫贱价卖股的投资者是基金和银行。很多银行被坏消息困扰,为了增持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即使在市场环境恶劣时也要洗仓。至此,炒家正式卖掉手头上的指数,对冲期货和补仓。
  又是传媒的错
  上一章曾经说过传媒的错失,是误导市民,令市民对次贷危机懵懂不知,继而堕入次贷的陷阱。现在是传媒的自保策略,令他们倾向于报导有利市场的消息。
  美国各大报章杂志的地产与财经部分,金融及财经专家搬出一大堆专业名词,单是线图就有什么5天、10天、50天等等线图……我也不想谈论那些无谓的专业名词。要是笔者想捧出这些东西,可以写数百万字。那些文章是写给一般市民看,却堆满专业名词,莫明其妙的数据、图表……数之不尽,原因只是想让大家看不明白。除了扮成专家言论之外,最重要是自保。
  笔者有些关于香港一些银行在次贷危机中亏损与困境的数据,但是无论真与假都不会在这里写出来。因为有法律责任,散布消息令市场不稳或者使某股票大跌本来就是犯法。即使那些股票的股价不跌,吃官司也是常有的事情。为了免吃官司之苦,写经济及金融类消息或者评论的人,通常会拿市场上已有的数据及消息出来大作文章。说得白一点就是写到读者越是不明不白,作者就越安全。
  也请各位回想过往香港的股灾,每次都是来得突然,事前完全没有警告。财经专家在事发前都是大声唱好。唱好不犯法,唱衰犯法,大家都唱好股市房市。报章杂志的编辑也会自我审查,这是出版界人所共知的事实。对于财经评论就更加是文字狱。有人跟我说过,写财经评论是”字字官非、句句要命”。
  很多人满以为每天看财经就了解市场。结局依然是碰上股灾,被杀个措手不及。
  是谁啃掉1;600亿美元坏帐
  2008年1月为止,美国市场上,220万笔次贷已经断供,并且收楼或者正在进行收楼程序,总坏帐金额达到1;600亿美元。无论是谁人啃掉这1;600亿美元坏帐,最终这笔钱都是从资本市场及股票市场上蒸发掉。但是,至今为止,市场上仍然没有消息报导啃坏帐名单。在此风雨欲来之时,何以我们找不到谁啃掉这笔1;600亿美元坏帐的坏消息。
  要是今天有人以毕生积蓄买入某些基金或者股票,明天发现股价暴跌至不值分文,原因正是那些股票啃掉这笔坏帐。所以,市场透明度非常重要,没投资者想买股票免费赠送意外惊吓。试问如此市场透明度,投资者怎样会安心?若果投资者是计划投资毕生积蓄作为退休养老之用,笔者认为必须仔细考虑透明度不足这个因素,才做出投资决定。
  到了2008年9月,全球金融机构因为次贷风暴而损失的资产值高达4500亿美元。很多金融机构在事件中一直隐瞒次贷损失。
  金价暴涨的启示
  金价长时间维持在一盎司300美元左右,香港金融界以往还有句戏谑的讲法︰”十年黄金变烂铜”,意思是黄金价格长期持平,扣除通货膨胀后价值如同不值钱的旧金属。可是到了2002年年初,金价开始上升。2005年中升至一盎司425美元,其后两年半,金价持续暴涨。到了2008年初时,金价每盎司超过900美元。
  将金价暴涨的时期与次贷危机形成时期做一比较,不难发现金价正好是在次贷风险增加时上升。很明显,投资者将黄金视为资金避难所。
  次贷增加,房价开始上升的时候金价急升。笔者可以断言,国际投资者对次贷和股票市场失去信心,转投贵金属市场。既然国际投资者大举离场,股市应该有极大下调压力。小投资者就应该考虑是否在此金价暴涨时期留在股市。

第二章 次贷危机的发展(3)
笔者经常在金银市场看到一些市民买入金条和银条,也有一桶桶的银币。他们直言是从证券市场套现买入金条和银条,然后将金银放入银行保险箱。由于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这些人将证券资产改为贵金属资产。有部分人连银行的定期存款都信不过,因为害怕美元贬值。
  美元债券市场对美元汇率和美国股市的影响
  次贷危机出现之后,美元汇率受压。
  很多人都主张抛售美元资产,那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美国房价下跌差不多已经是必然的事情。股价因为上市公司在次贷的投资失利而下挫,这也几乎是必然的事情,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很多人忽略了美元债券的因素,美国长期外贸赤字,对东亚地区贸易的赤字尤其严重。
  美国的外贸赤字居高不下,中国向美国输出商品之后收取大量美元。中国的出口商向政府以美元兑换人民币或者其它货币。中国政府拿到一大批美元,部分用作结算向美国购买产品的货款,又有一部分流入美国投资市场或者成为外汇储备,当中有极大部分用作购买美元债券,会那么做是想在不影响美元汇率和美国金融体系的情况下将美元套现。中国、日本、南韩和台湾都滚存这些大量的美元债券。美国必须保持美元的价值,要是美国大量发行钞票令币值下跌,各国抛售手头上的美元债券的话,美元就会贬值至不堪想象的程度。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会相当严重。
  中国和日本等国家都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元汇率下滑时,美国要加息才可令美元债券保持吸引力。可是这样做会引起利息高涨,房价和股价下跌,对企业生态的影响也十分严重。
  正因为如此,当美国联准会在2008年1月22日大举减息四分之三厘后,英国广播公司对美国突然减息的行动做出的评论是:”如果这措施不灵的话,我们可以说,已经没有牌可以打。”
  美元贬值在所难免
  美元汇率下跌会引发美国股市债市崩溃。
  在次贷危机深化和恶化的情形之下,美元股票必然成为抛售对象。事实上,美元已经下跌至危险程度。再跌下去就会引起信心危机。
  由于美元贬值会引发通胀和金融市场波动,美国政府对美元汇率的态度是不容许美元大幅贬值。可是,对个别外币贬值则是好事。正因为这样,美国政府一次又一次向中国施压,企图令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港币与美元挂钩亦是美国政府不想看到的事情,最好是港币与美元脱钩。
  美元汇率暴跌对中国会有不好的影响。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中国来说,稳定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当重要。中美经济息息相关,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对中国构成极坏影响,香港也会无可奈何地跟随中国的政策与人民币共同进退。在此情况之下,在中国及香港市场上,持有美元资产的股票将会跟随美元汇率而贬值,相信也要面对沽压。
  早年大举进军美国市场的汇丰银行(汇丰银行)将会如何,大家要想清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