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大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阎锡山大传-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月27日,晋军依照阎锡山的命令,放弃大同城郊以外部分地区,扼守大同及雁门关等要隘。晋军撤至雁门关后,即利用地形,沿长城构筑阵地,迅速布防,以待机出击。
  国民军识破晋军的退兵之计后,也随即调整了部署,紧紧跟进。后撤的晋军立足未稳,即与尾随而至的国民军再次交战。小馒头山一战,从拂晓一直打到上午10时左右,双方死伤狼藉。晋军再次遇上了强敌。
  国民军进攻山西,显示了强劲的战力。使直吴、奉张认识到还不到分手的时间,随即重新调整了双方关系。6月28日,吴佩孚与张作霖在北京会晤,进一步协商所谓“讨赤”事宜。据王怀庆致阎锡山的电报称,“雨帅宥日由津来京。玉帅勘晨由长辛店来京,往还拜晤,深为融洽。即于勘午在怀仁堂欢宴,雍容一堂,军政大体,不难彻底解决。并于晋军此次攻伐赤军,苦战多日,待久耐劳,赞美弗置。两军拟定直鲁奉军艳日拂晓,对西北下总攻击令。”
  此后,奉、直两方军队联手向南口的国民军发动攻势。8月中旬,在奉、直军队的紧逼下,国民军从南口撤出,退往西北。在此之前,奉军吴俊升部于8月上旬,攻占了多伦。国民军在南口丢失的次日,下了总撤退令。

二、宣称“保境安民” 联直、联奉与攻讨国民军(5)
与此同时,在晋北战场,晋军与国民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胶着对峙之后,国民军由于指挥不统一、无后方作战、内部分化等诸方面的原因,开始陷入被动。晋军则由于部署的调整、武器弹药的充足,以及各部的据险死守——傅作义部死守天镇,竟达三月之久;李生达部坚守大同城池,国民军数度强攻都未能破城……,则逐渐由劣势转为优势。据6月29日阎锡山致王怀庆艳电称,“晋北近日战况,均甚得手,灵邱、浑源之敌,昨今两日完全击退。敌人死伤甚重,掳获亦多。现正在追击中。灵邱方面已与魏军接头,以后动作更觉容易。”
  国民军撤出南口后,开始从晋北撤军。8月18日,大同在被围困三个月后,宣告解围。国民军相互掩护,纷纷向绥远五原地区撤退。8月24日,“晋省境内已无敌踪”。晋军乘势“以三路追击”,先占丰镇、集宁,继入平地泉,9月3日,占了绥远首府归绥。从而把山西的地盘扩展到了绥远一带。在占了归绥之后,阎锡山立刻发表通电,以“敝军占领绥远后,维持秩序,镇抚地方,急需得人”为由,“权委前敌总指挥商震代理绥远都统”。  至此,阎锡山攻讨国民军之役,以国民军势力从山西退出,晋军势力向绥远扩张而宣告结束。
  国民军在久攻雁门关不克,被迫撤退的情况下,内部发生了分化,陈希圣、韩复榘、石友三等先后“投效”阎锡山。对于投晋之国民军,阎锡山均优礼有加,一再声称,“彼此皆为国家军人,此次以兵戎相见,责不在两君(指韩复榘、石友三——作者)”。“弟对待朋友,向系开诚布公,请释注为盼。” 韩、石等部投晋后,分别被编为晋军第13、14、15等师,韩复榘、石友三等分任各该师师长。
  联直、奉攻讨国民军之役,是阎锡山第一次向外界显示他的军事实力。经过两次扩军的晋军,以大约8万左右的兵力,持久作战达三逾月,抵御了20万国民军的进攻,最终转败为胜。它以晋北13县饱受战火蹂躏的代价,为阎锡山赢得了地盘的扩大和军事实力的加强,使他的政治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从而在北洋政坛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单从军事的角度看,该役使长期以来疏于作战的晋军得到了实战的锻炼,积累了固守城池的经验——天镇、大同的守城战,成为依城固守的典型战例。自此,晋军以善守而著称。
  1926年9月,出国考察的冯玉祥从苏联返回,遂即重振旗鼓,于当月17日,在五原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并宣布“与国民党结合为一,实行孙中山先生三*义,并接受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一二两次宣言及议决案。” 进行了“五原誓师”。五原誓师,使国民军“大旗”再树,被各方击溃之国民军旧部,在总司令的号召下,纷纷归附。原投晋的韩、石、陈三师人马,不久亦离阎而去,“到五原和冯玉祥会师去了”。“这三师人归附晋军以后,补发了欠饷,换发了服装,还补充了弹药,现在突然开拔,阎锡山非常惊异。”事已至此,阎锡山并未追究,而是做了顺水人情,借机缓和与冯玉祥的敌对关系。随即“给冯玉祥拍了一个电报,大意是:你的队伍经我代管了几个月,现在你既回国,他们自应仍由你指挥”。  后当冯玉祥通过商震向阎锡山表示“望合作救国实行三*义”。他随即亦通过商震以“合作救国,实为素愿。我意三*义由晋先行。余与中山先生本有成约,惜其去世,故而中止。应俟此次战争告一结束,使晋对得起国人,然后彼此整理,以待其变事必有成。似此办理,有利于国,有利于己”  作复。并于其后的10月9、10两日,连电商震,就韩复榘援陕及冯军东进指出,“陕事吴、张迭电委晋处理,遂拟令向方(韩复榘字——作者)援陕,即以三省托向方,此举故为成全向方,亦为焕章谋也。希相机进行。至焕章东来,殊非其时,应切实忠告。如不见纳,我决不愿再与焕章失和,只好撤兵晋疆耳”。“冯此等举动,必遭奉击,可告以彼如欲占归绥,我可让之,晋军即撤回晋境”。  明确表示了愿与冯玉祥修好之态度。
  这样,晋军与国民军的两位总司令,随着时局的变化,又在“实行三*义”的“共识”下,准备再度“携手”。
   。 想看书来

三、发展经济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1)
“六政三事”,是阎锡山“用民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用民政治”在农业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即所谓“民财”者也。
  “六政三事”,始于“六政”,即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剪发、天足。后增“三事”,即种棉、造林、畜牧。两者合一,统称“六政三事”。
  作为“用民”的主要内容,阎锡山推行“六政”,开始于1917年。是年,他“邀约绅耆寅僚,*研究,质以六事,佥为简要可行”,故拟定“兴利除弊施政大要”,颁行“六政”。
  1917年9月3日,阎锡山被北洋政府正式任命兼任山西省长。10月1日,即宣布将以前设立的考核禁烟成绩处改组归并,成立“六政考核处”,发表“六政宣言”,开始施行“六政”。
  为什么要推行“六政”?推行“六政”的目的何在?阎锡山在亲拟之“六政宣言”中作了如下解释:
  晋民贫苦极矣!贫苦之源,起于生者寡而食者众。曷言之?盖晋民所恃以谋生者,农业而外,向重商业,非但迹遍行省,亦且角逐外藩,人数有二十万之多,岁入在二千万以上,此不仅汇兑一业,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已也。乃一蹶于庚子之乱,再毁于辛亥之役,商人失业,而致岁入归于乌有,向之富者已贫,向之贫者亦困,以故正货短少,金融闭塞。观近年来各镇市之周转,现金日益缺乏,纸币日益加多,可谓入不敷出之明证。社会经济,既少来源;国家财政,自行竭蹶;若不为民生筹补救之策,将见公私日益交困,赋税亦难有起色。故欲整顿晋省之财政,当先筹补晋民之生计;而筹补生计之法,不外别辟生利之途,以弥此向来商业之损失,使失业之人日少,游惰之风渐去,此乃根本之计也。比年以来,海内多故,丧乱迭经,地方有司,仅能以维持现状为尽职,而于保育政策,国民经济之所在,或不知其要,而视为无关,或明知其要而姑从缓议,驯至共和已将六年,民力毫无进步,此故人民不知竞存之咎,抑说官斯土者之责也!
  锡山生长斯邦,见闻较切,惕心怵目,叔焉忧之!尝谓筹补生计多端,大要不外地力与人力二者而已。以晋省地力而论,幅员号称百万方里,其中实在耕种之地,不过五十万余顷,特十万方里之数耳!此十万方里耕种之地亩,水田甚少。旧称霍山以南,田高川下,蓄泄难施;忻代而北,水劲沙浮,枯溢无定;故有水利者,向仅三十八县,而亦兴废无常。近年省北新开之渠,渐有成效。他如忻县之金山铺,神池之贺职村,榆次之天一渠等处,均拟勘测兴工。此外,清泉浊潦,巨川细流,未及利用者,所在多有。嗣后或浚新河,或疏废渠,或筑蓄水池,或用凿井新法,以补助之。现已选派工徒赴京传习凿井,使用不患无人。将来水利既兴,劳力增加,收获亦倍,归农之人,自必日多,此水利宜兴者一也。
  北方蚕桑甚少,此后世民惰之咎,不得委为地利不宜也,晋省向只河东、潞、泽,略有蚕织,限于一隅,不知推广。今欲养蚕,必先栽桑;桑多而后蚕丝多;蚕丝多,而后商贩多;地方复有蚕桑工厂以收买之,则蚕茧随地可以变价,自必踊跃争趋。
  晋省官有荒地,五十一万余亩;民有荒地,一百七十余万亩。此项荒地,岂尽不宜林木?现拟将造林,植树,分为两种办法;除荒山,荒地,面积稍大者,令其择宜造林外,凡家宅田园之隙地,或河流道旁之旷土,可容树株者,均令植树。前曾劝导五台人民,选择果实等树,各种一株。近拟通令各县仿办,尚属轻而易举。果能人树一木,利赖无穷!此植树之宜重者三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发展经济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2)
以上三事,系就晋省地方而筹补生计之普及者也。试再以晋省人力而言,全省人口一千万,女子约居半数,多为不事生产之人,男丁五百万,其中十五岁以下,五十五岁以上,待人仰事俯畜者,又约去其半,则中年能事生产之男子,仅二百五十万而已。以每人平均种旱地五十亩计,则五十万顷地,需一百万农人。他如为商贾者约四十万,业工艺者约五万,仕学两途约两万,军警两界约三万,共约百五十万。尚余一百万人,无所归纳,而老弱妇女不与焉。此皆无业游民之坐耗者也。夫既少二千余万之岁入,而复有此一百万闲人之坐耗,其不日趋于穷困焉,有是理乎!今欲使地无遗利,当先使人无遗力。如水利,如植树,皆可趋壮丁而从事者;如养蚕,如采桑,则妇女幼稚者,皆可自食其力焉,是必奖励唐俗勤俭之遗风,施行警戒游惰之政令,振其精神,祛其痼疾;而男子吸烟,女子缠足,尤为人生大害,务期必除。前因禁烟紧要,省公署曾设考核成绩办公处。此后赓续进行,种、运、吸、售四项,均加注重。至于缠足恶习,行动维艰,其害百出,不可胜言。是必实行劝禁,确定办法。此外有与吸烟、缠足连类而及者,则又有剪发之一事。发之剪留,似属无关重轻;然剃发垂辨,前清何以定为必行之令?诚以就形式之改移,定人心之趋向,固有深意存乎其中也!国家以新民为重,岂容此旧染污俗之保存?况既准人民之蓄发,则复辟谬说,易滋误会,一遇有事,会匪乘间以惑其心,奸人投隙以淆其志,于治安前途,关系亦巨,不惟有碍工作也。拟即实行劝禁,必期逐渐剪除净尽而后已。以上皆就人力而筹划生计之进步者也。
  那么,以上六政怎么推行呢?阎锡山继续说,“凡此兴利除害之六端,实为生众食寡之要政。如期人民自行举办,如河清难俟!非以官力积极提倡,不足以树风声而资振作;而欲官吏之关心从事,尤非严加考核,不足以定奖罚而促进行。”故而,成立“六政考核处”,专司考核成绩之高下,以定办事之考成。
  据此简言之,“六政”者,兴水利、蚕桑、种树之三利;除吸烟(吸毒品)、缠足、蓄发之三弊也。施行此六政,其意在于使“人尽其力”,“地尽其用”,使“民财”得以充分,社会得以进步。至于如何实行,那是必须采取行政手段,必须辅之以官方力量的。
  自“六政考核处”成立之日起,“六政”即开始筹划设计试行。并报呈北京政府。半年之后,1918年5月31日,北京政府指令:“呈悉,所呈筹办事项,大裨民生,且指拨公费,极意提倡,深堪嘉尚。着即按照地方情形,循序渐进,期收实效。 ”遂正式推行。
  与此同时,又以所谓“六政考核处成立既半载,政治渐有轨道可循,而兴利方面之水利蚕桑,除弊方面之禁烟天足等政,亦成效渐著,于是又益之以三事”,而成为“六政三事”。
  “三事”者,种棉、造林、牧畜也。为什么要将此三项作为必办之三事,与六政并举呢?阎锡山在其《人民须知》中如是说:
  山西的韩侯岭以北,天气稍寒,往年都不种棉花,所用的花、布,多向外省买的,每年出款。大约有千万元,此时粮食的价贵,还能拿上粮食换回布来,若到粮价贱的时候,人不能不穿布,日后必要受多少困难,所以根本的计算,总要自己能种棉,方是长久的法子。
  近年来修铁路,安电线,一切建筑用木料很多,所以林料很贵。现在买外国木料,已经不少,若多栽树木的人,将来必获厚利。

三、发展经济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3)
什么叫畜牧?就是喂养能滋生的畜类,如牛、马、猪、羊等。这些畜类,“不费多的本钱,人人都能饲养,又不费事,又获大利。
  概而括之,所谓“三事”,即是,一在韩侯岭以北之气候寒冷地区推广种植棉花;二在荒山荒地植造树林,生产建筑所用之木材(窃以为,六政之中之种树,则侧重于在房前屋后、田间道旁栽种果木树等,二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三开展家庭副业,饲养家畜,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为使“六政三事”得以切实推行,除了成立“六政考核处”专司其责之外,阎锡山还将“政治研究所”改为“政治实察所”,委任候补学习人员40名,专充政治实察员,到各县实地调查,以防各县知事空文搪塞之弊。至于其他庶政,仍各有专司,实力并进,并非专重六政考核。通过考核、督察,力期促成各方配合。同时,又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训示、规定,进行奖励与惩戒。通过倡导推行和奖惩考核,“六政三事”便在山西境内推而广之。
  阎锡山对推行“六政三事”,特别注重各项细则程序,专门规定了每项政事具体的实施步骤:
  关于水利,他规定“凡有河流者逐渐疏凿,其有渠可凿而力不足者,由公款补助之。然库储有限,恐其难以为继者,今复定水利贷金之条,以善其后。自兹提倡水利或易为力者,当六政考核处成立之初,即制定渠道表式,委实察员携往各县,会同知事依式填列。翌年,取其所报,令实察员一一复勘,误者更,遗者补。并稽其源流之所自,水量之余绌,附诸表末,以供参考。” 然后将新开之渠和恢复旧渠分别进行。开挖渠道之外,还设计规划凿井及修蓄水池。
  关于蚕桑,他规定“欲养蚕,必先栽桑”。为推广蚕桑,“前曾自捐薪俸,于全省南、北、中三区,各建一万株桑园,以为提倡。此后广购桑籽,分给各县,实行育苗。现计第一期分各县育苗之数,共种三千余亩,可养成苗一亿二千余万株。成苗之后,发给民间,以每亩植桑八十株计,已可成桑田一百五十余万亩。此项桑田生产,按年推广,以补农业之穷。”
  关于种树,他规定除“荒山,荒地,面积稍大者,”“择宜造林外”,其余“家宅田园之隙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