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手好割下对口刀,小妹妹手巧也抿不了。
洋烟割下一两三,给妹妹买上一对耳环。
洋烟割下二两五,小妹妹要穿红绫裤。
洋烟割下四两多,给妹妹批上一副银手镯。
进了家门喜盈盈,咱二人快把火来生。
你烧火来我坐瓢,咱二人就把个洋烟熬。
烟桶桶上长干痂,明天早上再来扒。
大家开始并不知道鸦片害人因而吸食,连铁蛋儿爷爷四兄弟和他们的父亲母亲都吸食,说是吸食以后会倍儿精神——神清气爽。慢慢地,人们的消瘦、上瘾提醒了大家这是一种毒品,但为时已晚,个个都已上瘾。
好在他家自己有地有钱,但打工的长工短工偷偷摸摸弄到的一点吸食上瘾后就特别不好办了。李二大就因为上瘾后没钱买鸦片烟瘾发作忍受不了而上吊身亡。
铁蛋儿爷爷奶奶的烟瘾都很重,两口子经常为抢一个烟锅大打出手。
一次,铁蛋儿奶奶没抢到烟还被铁蛋儿爷爷打了一顿,烟瘾上来加上委屈,任性地吃了一块生洋烟(生鸦片)便撒手人寰,当时铁蛋儿大刚刚十岁。
四、黑白无常来索命
(起点网专一作品,请勿转载,否则作者和起点将维权,追究盗版责任)
如你喜欢,敬请收藏。
四、黑白无常来索命
因为母亲吸食鸦片,铁蛋儿大一出生就有烟瘾,瘦得皮包骨头,两三岁了还不会走路,烟瘾来时挺着薄如蝉翼的肚皮拼命往水缸和墙缝里爬。
铁蛋儿奶奶死后,铁蛋儿爷爷把3岁和刚刚几个月大的一儿一女都送了人。留下铁蛋儿大和他一个姐姐一个弟弟。
随着全国解放,“打土豪分田地”,铁蛋儿家的日子便败落了下来。
划分成份时,铁蛋儿爷爷平时宽待下人,与人为善的为人处世作风在关键时刻有了回报:因为老窦家少报了一年长工的期限被划为富农而非地主。
但铁蛋儿爷爷并未因此躲过被光荣的贫下中农“批斗”的下场:每晚都是被批斗到东方大亮鸡叫时辰才准回家。
那时,翻身做主人的贫下中农们打击阶级敌人手段残忍、唯恐不用其极:大夏天时,在羊房用干牛粪烧起火炉,铁蛋儿爷爷兄弟四个穿着羊皮大氅坐在旁边,还要喝滚烫的辣椒水就着大葱,汗像下雨一样淌。还不时被“揪住眉毛转三圈”,并且向**画像鞠躬喊“**万岁”。
大冬天时,铁蛋儿爷爷四兄弟又被只许穿一件汗衫站在冰天雪地里,还不时被人浇一盆冰水,冻到死去活来。铁蛋儿大还小,等老哥几个挨完批斗,他和几个叔伯兄弟把父亲抬回家,用冰雪水帮父亲搓揉手脚耳朵,不至于冻掉了零件。
这样没完没了生不如死的日子铁蛋儿爷爷实在挨不过去了,一天支铁蛋儿大出去借筛子,急匆匆地把自己挂上了房梁。
当时,蒙古高原的人们虽然定居下来不再住蒙古包,但盖起来的土坯房也一样很小,完全照着山西的窑洞式样建造。
四周的墙是用土捶打成的打板墙,足有一尺五厚,捶打过的黄土墙结实保暖、不通风,完全可以抵挡塞北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和西伯利亚呼啸的寒风。
房梁是一根弯弯曲曲的老榆木,上面搭上一排排杨树椽,再在椽上交叉放上柳条编成的栈子,外面覆盖上麦秸秆,再用和了麦糠的泥巴糊上,装上雕花的老榆木窗户,下面装两块金贵的玻璃,一间房子就盖好了。
里面盘一铺大炕,连着一个大大的灶台,这样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都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慢慢流淌着。
站在炕上个子高一点的人就能够得着房梁了。铁蛋儿爷爷一米八的大个儿,看着儿子出门后,毫不费力就把一根早已准备好的二尺麻绳搭过房梁,麻利地系好了一个解不开的拴牛死疙瘩,这种疙瘩越扯越紧,但不会脱。
他看看大门:儿子刚刚跑出去,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
他闭上眼决绝地把头伸了进去,两脚决然地离开了炕,就这样蜷起腿尴尴尬尬地上吊了。
一会儿工夫,跑到半路的铁蛋儿大急急忙忙就又跑回来了,他想起家里人的叮嘱:“屙屎送尿都不能离开,要看住你大,看不住他死了你就没大了。”所以他一出门就想起了这句话,赶紧返回来。
但还是晚了一步。
看到吊在房梁上的父亲,铁蛋儿大吓得六神无主,跌跌撞撞跑到大门外大声哭喊“救人啦!救人啦。。。。我大上吊了!”
正好隔壁李二没有出地里,在家筛荞麦椛子,听到铁蛋儿大声嘶力竭的哭喊声急忙跑出来一探究竟。
铁蛋儿大看到跑出来的李二着急地说不清话,死死拉着李二往家跑。
李二跌跌撞撞地撞开两扇木门闯进来,看到房梁上黑压压吊着一个人,腿都软了。
他慌里慌张、哆哆嗦嗦地上炕抱起了铁蛋儿爷爷,一米八大个的铁蛋儿爷爷真是够重的,李二好不容易才把铁蛋儿爷爷的脑袋退出那二尺麻绳,放下来缓缓气。
只见铁蛋儿爷爷双眼紧闭,青紫的舌头伸出嘴外,他想掰开铁蛋儿爷爷的嘴巴,好让他喘口气。但无论怎样用力嘴巴都纹丝不动,气息全无。
吵吵中来了好些人,一个马倌儿眼疾手快,把一根平时给牛马扎针放血的三棱针直愣愣地扎入了铁蛋儿爷爷的人中穴中。
看着铁蛋儿爷爷青紫的脸有了一点起色,随之咳嗽了起来,一口气才回转了过来。
他醒过来说:“渴死我了!给我水喝。”大家就把从水井刚刚打上来的井水给他,他居然喝下一大铜瓢。山丹上小学时候,家里还在用着那只铜瓢,好像一直用到山丹大学毕业时候。铜瓢有小笸箩那么大,估计装五斤水没有问题。铁蛋儿爷爷一口气灌下五斤水。
缓缓劲儿,铁蛋儿爷爷居然说他去鬼门关走了一遭的经过:有两个鬼穿着长袍马褂,一黑一白在前面带路,他一直跟着走,走到一片特别茂盛的荞麦地,荞麦花开得如三九天的雪花般繁茂。
那黑白二鬼命令他拔荞麦,他心想:这荞麦还没熟怎么就拔了呢?
看着两个凶神恶煞的鬼也不敢吱声,乖乖蹲下来拔荞麦,但无论怎样用力都拔不起来一根荞麦。
旁边一个鬼看到如此情景,狠狠在他屁股上踹了一脚骂道:“妈的!搞错人了!滚回去吧!”
他睁开眼看着大家救他的场面,说:“原来真的有二鬼索魂啊,这黑白无常是真有啊?死还得验明正身呢,不对号你就是想死都死不了。唉,好赖还是活着吧。”
看着围了一圈焦急万分的亲人,他流下了浑浊的眼泪。
所以,老人常说: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那一刻起,福、禄、寿都在生死薄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呢,你甭想多吃一口多拿一毫。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故而人世的纷纷穰穰争名夺利,有何必要?
佛说: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求而不得你烦恼了多少,斤斤计较你结怨了多少,贪心不灭你造恶了多少,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临命终时你带走了多少。一切自有定数,且善待众生吧。
五、曲终人散
(起点网专一作品,请勿转载,否则作者和起点将维权,追究盗版责任)
如你喜欢,敬请收藏。
五、曲终人散
山丹出生两个月后,山丹二婶生了个小子,起名儿叫毛蛋儿。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了一些。
铁蛋儿爷爷很疼毛蛋儿,整天架在脖子上拉屎撒尿,山丹父母下地干活儿,她小小的身影跟在他们后面。她多少次希望爷爷把自己也架在脖子上,她一定乖乖地不拉屎撒尿。
可是,直到爷爷死掉,山丹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她不懂得恨,只是伤心她的希望破灭了。
就在爷爷帮二娃在大门外筛荞麦埖子的时候,二娃回屋拿口袋准备装筛好的埖子时,爷爷倒在地上闭上了眼睛,四、五岁的毛蛋儿和山丹还在爷爷身边玩呢,看着爷爷慢慢倒下去不动,他们以为他累了躺下休息呢,他们还不懂死亡。
二娃出来后呼天抢地地嚎啕才让他们感到了死亡的恐惧。
一家人开始准备后事,先是给老人穿好早已准备好的寿衣,再把老人放在一块门板上抬到炕上,老人穿戴整齐光鲜,脸上盖上一张湿麻纸。
在院门的东侧挂一挂白纸幡,人家看到就知道有人亡故了。屋里正北的位置点一盏长明灯,不许熄灭,直到出殡时随棺材同葬。一支支的清香点燃也是不许熄灭的。
然后把老人事先准备好的四寸厚的桦木板拿出来,请木匠快快搿好棺材。
然后差上几个叔伯的侄子到各家亲戚朋友家告丧。告丧的亲人带了白洋布的孝帽子,腰里系了麻绳的孝带。每到一家先对着正位磕三个响头,然后干嚎几声,告诉人家亲人殁了,几日几时出殡,请人家来相送。
然后铁蛋儿大请纸匠来做纸货:砖瓦房、马车、牛、马、羊、鸡、鸭、猪、不同工种的长工、摇钱树、金山银山、米面成堆。。。。。。屋里各色用具一应俱全,锅碗瓢盆、大炕灶台、被褥衣服,五尺的大红柜、三尺的大板箱。。。。。。五颜六色金光闪闪。房门院里有纸糊的佣人,扫地、做饭、喂猪的各色下人有十多口。
山丹和毛蛋儿整天在闹哄哄的人群里钻来钻去,热闹非凡。家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还有肉吃,看来爷爷的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远远多于大人们的忧伤。
毛蛋儿居然和他大说:“爷爷死了真好,可以吃糕了!”被二娃狠狠揍了一顿。他不懂明明是好啊,为什么还挨揍?
各色孝子贤孙都穿戴不同的白洋布孝服:闺女、媳妇穿开襟的孝衫和孝裤,戴长尾巴的孝帽,脸前还有一个单层的布帘;儿子是全身的长袍孝衣、三角的孝帽;女婿的孝衫很是大块,盖过屁股的长衫,还有大大的礼帽,孝裤孝鞋,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儿女辈的都要腰间系几条麻绳。孙辈的孙子满12岁的要穿一件孝衫,戴孝帽,孝帽上缝上一个红布十字,外孙缝的是蓝布十字。不满12岁的铁蛋儿、山丹和毛蛋儿都是背后背了一块白洋布上缝着一个红十字。其他亲戚按辈份不同各穿戴不同的孝服,孝服除了本姓家的闺女自带外,其他人的都是东家也就是儿子准备的。打发完亡者,孝服就各自留下来,那时候也算是不小的福利。
铁蛋儿爷爷的葬礼很是隆重:请了两班鼓匠,几个唢呐吹得震天响。鼓匠是女儿请的,因为铁蛋儿爷爷把一个闺女送人了,所以只有一个闺女来送终。
铁蛋儿爷爷死后第二天木匠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板做好了棺材,铁蛋儿爷爷在算好的时辰入殓。摆放在东墙底,搭了灵棚。灵前立起来一根铁蛋儿大从东林场砍回来碗口粗的白杨树,上面挂着剪好的引魂幡。棺材前放了各色祭品:鸡、猪、羊、点心、炸油糕、也有一盏长明灯。
每天的早、中、晚餐前媳妇、女儿、侄女、外甥女等等女性家属都要哭上一顿,在灵前的孝盆里烧一通纸钱。
每个哭泣的亲人都在哭诉着不同的心境,女儿在哭诉对父亲的思念和无限的伤心;媳妇在哭诉自己的委屈和苦楚;各色亲戚哭诉各自的无奈和苦命。伴随着不同音调的嚎哭声,鼓匠班的吹鼓手也卖命地吹打起来,一派热闹景象。
蒙古高原地广人稀,任何红白事宴都是让大伙儿聚一聚热闹一番的最好理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来吊唁和看热闹。
但凡沾亲带故的人家都会拿十三个白面大馍馍,馍馍中要夹心,有钱一点的人家夹着红枣,没钱的人家就夹块土豆。这个时候也是比各家媳妇儿谁更贤惠、巧手能干的时机。然后每家拿两毛、五毛不等的礼金。
平常故者在院里停放7天,有钱一点人家放9天11天,最多可以放13天的单数。铁蛋儿爷爷家是没落的地主,也是山西走西口到当地的大户人家,所以决定9天出殡。
出殡前一天晚上要“叫唁”,所有的亲人每人拿一支“戳丧棒”,是用一根尺把长的杨木枝贴上白的麻纸幡,按辈分亲疏排列,一个一个鞠躬弯腰拉着前面一个的孝衫,像旅鼠一样串成一窜。
先是儿子去庙里祭祀:告知各位神仙今夜将为亲人“叫唁”,敬过香烛,然后是阴阳先生看好一个时辰,一通“二踢脚”响过,“叫唁”的部队就出发了,出发的方位和行程都是阴阳先生事先布置好的。
前面是“鼓匠班”领头,敲敲打打吹吹,后面是孝子贤孙们的队伍哭声震天,一路上不停地撒出五谷和纸钱,有几个点要烧几堆干牛粪的篝火,烧一些纸钱,“鼓匠班”卖力地吹打,亲人们大声地嚎哭。
到了那座古老的寺庙,说是庙,其实已经败烂不堪了,庙里也没有神像,只是一堆破墙断壁而已。“破四旧”时庙已被拆除,神像被推倒,具体供奉的是哪一尊神大伙都不清楚,但据说有一个娘娘庙和一个关公庙,铁蛋儿大小时候是见过几个画着五彩的神像的。
因为铁蛋儿的姑妈不好养活孩子,一口气夭折了3个,一次她曾经带铁蛋儿大到娘娘庙求子,用一个蒸好的面娃娃换一个自己的娃娃,但却未能如愿。
姑妈的婆婆是当时很出名的大仙,她告诉媳妇要抱养一个别人的孩子方可有自己的孩子。媳妇不以为然把希望寄托在娘娘庙的送子娘娘身上,但换了几次都没能成功。于是不得不听从婆婆的教导:抱了牧区一个蒙古人的孩子来养。
解放前,铁蛋儿姑妈的婆婆人称“花大仙”,她有很大的神通,治病救人那是一绝。
一次,铁蛋儿爷爷上山采药材,不小心摔下悬崖,找到时已气息奄奄,“花大仙”开始准备喝茶上仙,先敬三炷香,祈求大仙显灵。哈欠打了十几个,寒战打了几十个,终于,口音一变大仙上身了。只见她眯着眼说要去阴朝地府看看铁蛋儿爷爷的阳寿到限没有。一会儿工夫,大仙睁开眼睛说阳寿没到还有得救。
摔下山的原因是铁蛋儿爷爷冲撞了一窝山上修行的狐精,他踏了人家的家门,还在人家的房子上乱挖乱采。被人家推下山的。好在他阳寿未到狐精也没想害人,才得以保住性命。
“花大仙”从嘴里拿出一根根银针,帮铁蛋儿爷爷扎在脑袋上,用米酒点燃的火花全身清洗过,然后写了一张符烧成灰给铁蛋儿爷爷用酒喝下。一个时辰后,“花大仙”把银针取下放入口中收回。告诉铁蛋儿家人:无妨了。大仙打一激灵仙家退去。再看老太太已是一身汗水、疲惫不堪。
不几天,铁蛋儿爷爷已经恢复了精气神,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于是把闺女许配给了“花大仙”的儿子做了媳妇。
可惜媳妇嫁过来之后,一连生了3个孩子都半路夭折未能养大,“花大仙”也已进入迟暮之年,神通明显不如从前,只告诉媳妇抱养一个孩子来积善积德,增加自己子嗣的延续。老人家在去世前,有人曾经看到一只大如箩筐的刺猬蜷伏在她家的东墙上。后来人们都说老人家顶的是刺猬大仙。
大班人马到了古庙遗址处,三叩九拜。祈求神灵庇护老爷子的子子孙孙,保佑老爷子早日托生。
行进完既定路线一圈后,孝子贤孙们疯焉似的往家跑,每个人抢一个大家敬供的大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