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尘变-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信陵公连连叩首:“皇上息怒,老臣绝无此不恭之意,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正德帝冷冷一笑:“没有?数了你沈家功绩一番,表了你沈家忠心可昭,再说什么求死明清白,要你这等忠耿臣子死在朕面前才能得清白,还不是说朕昏庸?天下人到时不是要说朕是逼死旧臣宿将的昏君!”

  “皇上明鉴,老臣绝无此意。”信陵公除了频频告罪并不多辩,隐隐有指责正德帝偏颇失公之意。

  他的态度让正德帝怒火中烧,颦眉锁额,不悦之色愈盛,冷峻的眼睨着那跪俯底下叩罪的老人,眼神森寒,抿紧的唇泄露他此时内心的怒意。

  微红宫灯光华轻摇,犹如庆玄忐忑不安的心在摇晃,自正德帝还是太子时,他就随侍身边,自是了解此是正德帝心中的怒意有多大。他跪于案侧,眼底偷瞥御案下倔强的老人,跪俯那里,仍是蕴满不达目不退让的倔,喟息,这样拧的性子,只会频触龙颜大怒,若是懂得以软化硬的迂回,大概事情会容易得多。

  龙案前后的君臣,一跪一站,保持这样的姿势了许久,空气流转着紧绷的压抑,谁也没有再说话,暖阁内只偶闻火烛轻微的脆响,火光闪,摇曳室内器物的阴影晃荡,静中有不静。半晌,正德帝缓缓坐回龙椅上,阴晴不定的眼注视着信陵公,手指轻轻摩挲着案上的一册奏折,似在思索什么。

  “昨日上书令上折,参你侄沈涧为越骑校尉,督军过严,动辄行杖鞭笞,以至军中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早有军吏上奏参他暴而不仁,朕心感忧忡,信陵公以为如何?”正德帝怒气已敛的不紧不慢的道。

  “沈涧虽为老臣内侄,但犯暴戾之罪亦与普通士卒同罚,请皇上秉公办理,老臣绝不护短。”

  “那朕也只能如此办了,以堵攸攸众口,望信陵公体谅朕的无奈,前日朕命兵部教督司检阅京中守兵,朕坐居宫中,一道旨意要转传几个部门,传令调动处处不便,朕思及,若是京中突发事故,朕要立即做出反应实在是寸寸制肘,很是不妥。”

  短暂的沉默后,信陵公回话:“皇上深谋远虑,于寻常中可觅微瑕,足以在突变前杜绝隐患,九京京畿守兵,本就是守护天子皇城,确实应由皇上亲自掌握为上,老臣年纪渐暮,精力大不如前,治理军中事物实是吃力,还恳请皇上体谅老臣,让老臣偷个懒,管理九京八十万京畿守兵之权请皇上收回。”

  “也好,那朕就如了信陵公的愿吧,南疆三百万守军,在信陵公严制之下,俨然是令天下闻之心畏的雷霆之师,数年来南境戽摩蛮子不敢大犯骚扰,亦是慑于信陵公威名,信陵公一生为我朝戎马征战,实在是劳苦功高,朕每每想起,都是心生怜惜,愧疚难平,朕心愿,赐尔泽美山园封地,把酒闲钓,含饴弄孙,愿公享片刻人生安逸之乐,也不枉朕犒慰体惜功臣之心。”正德帝怒意已逝,微带笑容,笑容之后,是天威难测的深晦。

  广袖下的手轻握成拳,心有犹豫挣扎,现在还不是时候,虽然知道皇上要从自己手中收回兵权是迟早的事,但将所有兵权交出,现在还不是时候,可舍一部分,却不是尽数放弃,若现在将兵权完全交出,他还拿什么倚重为筹来保护苦命的翊儿?时机未到啊。

  “老臣也觉身体再难担统南疆守军主帅重任,只是军中许多事物还未完全整理上轨,尤其是对于神威骑的整编调练,更是才起步,老臣虽不济,却想哪怕劳死军中也要把南境守军治得百无一疏以为皇上镇守天朝,令戽摩蛮子野心难犯,令皇上可无豫患,请皇上理解老臣一片忠心,老臣绝无贪恋权势之意。”信陵公叩首恳切的道。

  正德帝神情难窥的静静看着底下的老人,也罢,收权释重不急于一时,今日他已收获颇多,至少已经成功剔除沈家一员重将,最重要的是拿回了九京守兵的大权,贪快急进,怕是会逼急了这硬性老人,现在他已经是大大的让步,他也该见好就收,毕竟所得远超他的预计。下一步,是该要逐步清除在九京守军中任职的沈族子弟,以保证这支军队的纯净度,让一切确实抓握在他手中。

  思及此,正德帝不再相逼,他悠然靠在龙椅上,以一肘支着铺了洒线挑花绣着行龙羽纹的缎垫的椅扶上,半眯眼倦意微显的望着阁内一角摆放的绣星斗的屏帷,形容懒散。

  “亏难了信陵公为朕担忧解虑之心,朕为有如此忠耿良臣欣慰,南军治理,以后还望尔尽心尽力,不负朕之厚望,至于阴谋祸害檀贵妃一案,朕亦觉得多多疑点,为示公正,朕允信陵公之请,公今日先退下回府,明日正午,于畅爽殿御审,给众卿一个公正明白。”正德帝漫不经心的闭上眼以手叩额。

  “谢皇上恩准,老臣告退。”信陵公叩谢。

  舍弃部分权利,终换得天子的应允,明日的御审,能否改变他沈家和太子的命运,就全看那个叫“小茵”的丫头了,但愿满儿没有看错,不是不舍放弃的权利,只是担忧难测的前路,于此,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信陵公离开已经很久了,正德帝依然坐在御案后一动不动,犹如入定一般的半敛着疲惫的眼看着案上的白玉茶盅不发一言,沉静似水的面容,看不出任何端倪,除了倦怠之意还是倦怠。

  庆玄瞅了瞅记时的沙漏,犹豫再三,终迟疑开口:“皇上,传膳吧。。。。。。”

  凝望着茶盅的眼睛没有移开的意思,正德帝只是微抬手摆摆,迟缓的动作,虽轻,却好像举重千斤般的沉缓。

  “皇上,今日御膳坊新进了个御厨,听说做那百果鸭是一绝,以百种草药和鲜果烹制,于安神定心最是有效,老奴令他今日做了道,给皇上您秋季温补,您用些试个鲜?”庆玄大着胆逾越的劝。

  皇上多年失眠成疾,药石无用,御医说是心思过虑而致,只有放宽心才可安然成眠。但这许多年来,他伺候殿外守夜,总是听到殿内的正德帝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在夜深人静的空阔殿宇外,时常可听闻里面那孤寂帝王发自胸臆的愁惘叹息。

  正德帝不答话,自茶盅上将眼移向廊外,起身,腰间龙纹玉佩天子信印金绶相击脆响,一身明黄在烛下闪动丝质流彩,缂绣的十二章龙纹随身形流动,起伏,似乎在蠢蠢欲动,几欲脱桎而出,怒睁的眼彰显天威,凌于九宵的卓绝下,是难平的孤寂和疏漠。

  庆玄忙跟在帝王身后,小心随伺正德帝来到殿外,夜风似水,微浸凉意,他蹙眉,示意随行的小太监去拿来大氅,亲自为站在栏边眺望的正德帝披上。正德帝一手扶着白玉石栏上,身略前倾,似要努力在模糊夜色中分辨出什么的极目而望。

  宫灯似星火凌洒,层层迭迭的宫宇掩映在微闪的各处宫殿淡灯下,模糊,幽静,意阑姗,透着比之白日更浓的寂寥。满宫城为争荣华权势的勾心斗角,在入夜后,也不过是高高宫墙内的一点微光幽灯,百般手段,终也是化为嗟喟掩窗的一人独静,只是那心中寂寂难平的意,究竟是为这身边浮华,还是为了想要在红尘中坚守的念想?

  思及种种,正德帝眼底淡淡的凉,湿润渐起,望向遥远的南陵,心中怆恸难平,黑色夜幕下,再难觅芳魂何处。往事若能随风,为何他还会为当年的每一个点滴相处思忆难眠?逝者留憾,苟切偷生者背负的何尝又不是噬心蚀骨的痛,生不若死。

  “阿嫣,阿嫣,莫要怨朕。。。。。。朕也是为了。。。。。。你懂朕的,对吗?你懂的。。。。。。你一直是最懂朕的人,都怪。。。。。。朕当年。。。。。。现在只有尽力补救。。。。。。阿嫣;等到一切全平复下来;朕一定。。。。。。永远守着你;这里。。。。。。所有于我不过是烟云;只有你。。。。。。阿嫣。。。。。。只有你。。。。。。朕。。。。。。”凝恸成噎,语不成声,扶在栏上的手紧紧抠着玉栏,滔天悲痛,恨不能毁天灭地,只求就此随风而去,长伴伊人葬芳骸处,心了无憾。

  三月杏花如雨,纷纷凌凌霓染一地,春风催绿,柳絮丝丝扬娇韵,燕回莺飞,啼声媚,似小女儿侬侬低语,雨碎碎,细细如针,润物无声浸花红。赏看如画春景,一心醉,惊闻身后轻轻脚步,蓦然回首,牙白的袍子,手执画着鸊鷉掠水的纸伞,如墨的鬓髻,欺雪的肤,眉眼更胜杏花风华,却不带杏的浮靡,看到他,忽的一笑,顿时如光乍现明亮一春的靡丽,驱散整个世界的淫雨,他的心宛然忽见强光的一灼。

  “你是哪家的小哥,怎也不打伞?春雨虽小,却是寒浸入骨不易觉察间,喏,来我伞里一起遮遮吧。”笑弯如月牙的眼碎亮耀眼,他心微跳起来,陡然只觉春风酥软醺。

  孰能料,在日后,她为他遮挡的何止是小小春雨,而是弥漫在整个帝国上空的疾风劲雨,她为他,一生殆精竭虑,耗尽最后一滴生命的光华。

  青菊煮酒,一沙一界,一尘一劫,人生无处不是因缘,是劫,皆因情深太苦,痴恋纠缠成心劫。

  从他遇到她起,便开始踏入红尘心劫历尽情苦,他却是终不悔,因为,她才是他的整个世界,才是他所有的沉想,紧握她手,死也不想放,孰知,生死两茫茫,隔着多少俗债,望不断,一腔愁肠。

  “阿嫣。。。。。。”正德帝低低呢喃着这个名字,遥望南陵,忍泪久久不语,风拂起他的半白的发,掠在鼻下唇上,将那声低喃捎在发尾,扬向沉沉夜空,夜,静幽幽,却是星斗暗移,天在变。

二十一 谁是权势的玩物
秋清云抹冷色淡,微霜染宫墙,几粒未落的星子闪烁天边,天透鱼肚白,宫道两旁一排排长长宫灯从石笼花镂处漏出暖橙光晕,上早朝的官员三三两两并列而行。

  做为正一品官职的辅相,檀紫衣得天子允有小厮挑灯引路,一路行来,皆有官员向他弯腰问安,他也淡笑颌首回礼,平静的脸上并不因三天前的宫中异变而有一丝异常,行动举止间,依然是一贯的得体文雅。

  中书侍郎趋步上前,涎脸讨好的请礼问安,吞吞吐吐的说起自家的族弟拘于督水司中难展抱负,又提起,听闻近期皇上有意从各部官员中选出一批才能出色者,外派为各省地方职能官员,最后低声说什么妻家有秘宝一件,自己于这宝福薄缘浅,不敢居拥,为不暴殓天物,愿将宝物呈送右相,恳请他笑纳。

  檀紫衣面上依旧笑容闲淡,客套推委几句,对于中书侍郎的请求也不多表态,正在两人说话间,旁边飘来一句冷鄙的话。

  “阴险奸诈的弄权小人!”话声虽轻,却是字字清晰入耳,四周星散朝官无一不听个分明,俱惶惶看向右相。

  侧脸望去,一朱赫色朝服的人倨傲而过,身高肩宽,威武凛凛的步伐虎虎生风,暗淡灯光里依稀可辨他四品朝服背上绣的金钱斑豹。

  “谁?这般无礼!在说谁呢?”中书侍郎面色难看的喝叱。

  那武将回身,昏暗中面容模糊看不清模样,只有一双眼精亮闪熠,光华四射,他倨傲的睨视一眼怒气冲冲的中书侍郎,转而看着檀紫衣,鄙视的从鼻孔冷哼一声,不发一言复转身就走。这一哼把中书侍郎喷得七窍生烟气上天,颤抖的手指指着那兀自渐行渐远的身影,哽声半天说不出话。

  檀紫衣唇噙浅笑,眼眸透薄霜,云淡风轻一派闲逸,不以为怒,只是轻吐:“莽鲁武夫,难以入流,树倒猢狲散,沈家大势已去,看你们这些莽夫还能张狂多久。”

  他识得这人,这武将是广威将军麾下的骁骑游击将军鲁栋先,此人向来刚直不阿,敢怒敢言,得罪不少权贵,只是惧于他身后沈家势力,拿他也是无可奈何,对他的莽撞只能嗤鼻而过。

  他的话牵涉到功高权重的沈家,太过震撼,中书侍郎不敢应和,只是嚅嗫着低头扮痴傻,心中暗叹,右相权倾朝野,有恃无恐,也只有他敢于公然微词不屑与沈家,自己一个小小侍郎,哪里敢去捋这老虎须。

  不理装痴扮傻的中书侍郎,缓步继续前行,前面挑灯的小厮微偏身引路,灯光摇曳,投于青石宫道的身影也随光晃动。宫道掩在凌晨微暗中,道旁石笼宫灯照亮,行一节,光渐弱,就在近又重入黑暗中时,又有下一盏宫灯续亮,光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如此反复交替,一节接一节,循序渐进,直至巍峨宫门。

  檀紫衣一直默默不语,半垂眼睑,凝视着脚下忽而变明忽而变暗的宫道,沉静的脸庞难觅任何情绪,有人躬身行礼请安,也是恍若未见的自顾沉思。到东华门前,他止步伫立在御沟桥上,望着桥小御河,一手垂于身侧一手轻放腰前,无意识的摩挲食指指甲。天渐显晨色,御河倒映天际残月孤星,浮光粼粼,沉重宫墙影压印水面上,御河诡异的呈半边黑色半边碎亮的景象。

  昨夜他就得到宫中密报,信陵公以交出九京京畿八十万守兵的代价换来正德帝御审之诺,果不然,皇上连夜下旨,命他毋须再审此案,犯事婢女先关羁待今日正午御审再行处置。

  并没有意外,这一切皆在他意料之中,早知道沈家决不会束手就擒,必会奋力争取,以权相易,做到如此地步,看来他的确是将沈家逼到了极至。此时退让舍权,极力保住太子,等到太子登大典,再要拿回权利亦非难事,或许会得到更大的利益,于他,他也会选择这么去做,现在不是计较所失的时候,保住最根本的东西才是首要之举,信陵公,做出的是最明智的选择。

  嘴角啜一丝笃定的笑,可是,他不认为沈家这次还能扭转局面,今日午时的御审,不过是浪费时间的戏幕,既然沈家想要上演这场垂死挣扎的戏码,那他就奉陪好了。北楼戏鼓响,垂幕开,氍毹满堂红,曲牌点,那厢有人唱将来,怎不和?人生不过戏一幕,幕幕演,人人是一角,既然过场怎能不入戏?

  脑海中出现那张清秀俏丽的脸,温婉的眼底下,是百折不挠的坚强,近乎愚执的不肯妥协的坚强。即使身处牢狱,面对绝境,依然那样无畏的直视着他,没有指责,没有仇恨,没有慌乱,有的只是于黑暗中极尽所力寻找光芒的坚韧,努力为生存而为。

  不曾愈合的右手崩裂的拇指指甲在这时似乎疼起来,一波波,仿佛潮水般的漫上来,浸到心底,刺痛着他的神经。胸口微窒闷,他轻吐口气,以意志为堤将这感觉拒防千里长堤之外,既已是木已成舟,对她,做何想都是多余,再心有所叹,也是枉然。

  “小茵,这折戏里,你要唱的是哪出?本相期待得很啊。”他寒星似的眸仁闪动,轻笑低喃。

  小茵在两个大内侍卫的押解下朝畅爽殿走去,为免她御前失仪,从天牢出来前,狱官命人给她送来套干净的衣裙和一桶热水,让她梳洗了一番,换下肮脏的旧衣裙。

  脚步有些迟缓,毕竟她是近三天没有进食,昨夜得到那茶楼偶遇的公子偷送来的口讯,知道面见皇帝已经成功,她才放下心来,在今早开始用餐。但空空无物到极点的胃,面对突然得到补充的食物,也是一时难以适应的,她仅仅是在强迫自己咽下几口饭和几筷菜就想要呕吐的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身体虚弱,加上连日的神经紧绷,她要不是靠意志坚强维持,怕是已经倒下。

  身上阵阵的发寒,也明白无误的在向她传递一个信息——她,在阴冷潮湿的牢里关羁了三个日夜,或许已经感染了风寒,恐怕是病了。

  不能倒下去!现在决不能倒下去!小茵自我催眠似的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