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答应了麦轲攫取世界大饼的邀请,等于在不远的将来,二人将同舟共济。
这是一个关键的战略结盟,也是解决中期和眼前问题的基础。
当二人有了共同基础以后,再来看面前的问题,那些问题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有些问题更干脆,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比如今后李鸿章主导的淮勇,在与天军对垒的时候,绝对不会主动伤害天军!
在麦轲认为合宜的时间,这些淮勇辉宣布脱离满清,参加天军。
不管哪种行动,对于两河决战中心地区的影响,都是致命的!
在淮勇全力以赴帮助满清的时候,清军就处于严重不利局面,加上淮勇这样一袖手旁观,还有最后的反戈一击,绝对会让满清的状况雪上加霜。
二人一通嘀咕,对所有事项都有了一个大致的安排。
二人相视一笑,对暗中给满清准备的这个大礼表示满意。
“现在该说说放人的问题了吧?”
最后才是眼前的问题,李鸿章虽然不似以前那样迫切,还是要拿到一个确切的说法。
麦轲笑眯眯地说:“少荃兄,这件事情这样,你看行不行——我是不会拦阻昭庆老弟回去;但是如果他本人不愿回去的话,我也会支持他,届时希望少荃兄不要强制他回去,你看着这样如何?”
不愿意回去,愿意留在天军?这是不可能的!
“没问题!如果他愿意留在这里,我就一个人回去!”李鸿章爽快地答应。
“如此甚好,来人,叫陈玉成把李昭庆带到这里来!”麦轲命令道。
一人飞快地跑走,给陈玉成传令。
自从停战以后。李昭庆就交给了陈玉成看管。
工夫不大,两个英俊少年联袂而来。
二人进了屋,陈玉成向麦轲交令,李昭庆问讯二哥,说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陈玉成对麦轲说:“那我先走了!”
又对李昭庆说:“二弟快点,完事我们好继续。”
李昭庆说:“那大哥等我一下。我马上就完事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怎么了?
李鸿章、麦轲二人全都是丈二和尚了!
刚才还你死我活呢,怎么转眼之间就称兄道弟了?
“咳咳!玉成你别走,怎么回事,你快说说!”麦轲赶紧叫作了要出门的陈玉成。
麦轲的好奇宝宝劲头又给逗了起来。
“怎么回事儿?”李鸿章也问起六弟。
结果二人互相补充,当然也有不少重复,把这段时间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了。
其实,事情也很简单。
李昭庆交给陈玉成看管以后,陈玉成立刻就把捆他的绳子解开。
可是满肚子不服气的李昭庆,趁这机会。又和陈玉成打了起来。
他心想,我马上工夫不如你,武功你就不是对手了吧?我这是艰苦练习十几年的成果。
他倒是没有想着得胜以后把陈玉成怎么样,只是想找回一个场子。
可是愿望立刻就变成了失望!
还是只用了一着,其实一招都不算,陈玉成只是伸出两个手指,一下子就拿住了李昭庆的颈动脉大穴,立马就让他失去了动弹的能力。
“怎样?不服?再来!反正我也是闲着没事。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陈玉成悠闲地说。
这下把李昭庆给气得。差点没暴跳如雷!
陈玉成刚一撒手,他立刻又换了一套暴烈的招数上去,攻击陈玉成。
他现在不做它想,取胜更不指望了,只要打上他两下,解解恨。就行了。
哪想到,陈玉成就是不给他这个机会!
二指一伸,又是两个手指制住了他。
李昭庆这才认头,认识到对面这个小子武功深不可测!
他忽然想到,从小教自己的武功的老师父。虽然人很好,武功却差得掉渣!
要是有这小子这么好的功夫就好了!
年轻人就是想到什么就敢干什么,他这个想法一出,立刻就对陈玉成说:“要不你当我师父吧?我认你为师,学到你的本事,然后师徒二人,纵横天下,打遍天下无敌手!”
陈玉成顿时哭笑不得!
这脑洞开的也太大了吧?
当师父绝对不行!
等等,如果结拜为弟兄,我倒是可以教教他。
于是说道:“你可真是胡闹!我绝对不能当你的师父!你也不能背师呀!”
李昭庆顿时成了一个苦脸。
“不过,我们可以结拜为兄弟,然后我点拨你一二,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这还用说吗?徒弟都愿意,何况当兄弟!这也太愿意了!
于是,二人就结成了兄弟。
一论年龄,二人竟然是同年同月生,只是陈玉成比李昭庆大了一天。
于是,陈玉成就成了大哥;李昭庆就成了二弟。
二人立马就开始了武功的教学。
你说这种情况下,李昭庆如何想回去?
这哥儿俩,现在整个一个哥儿俩好,别人怎么干涉?
麦轲和李鸿章相视一笑,都表示无能为力了。
不过二人笑的内容可不一样,李鸿章的笑是苦笑。
麦轲的笑,怎么都象有点像奸计得逞的样子。
李鸿章干脆不提这茬了,嘱咐六弟好好学习武功。
麦轲当然要配合,吩咐陈玉成好好当师父。
李鸿章临走的时候,透露了一个情报。
于是引起了一场战斗。
这个情报案中隐藏了李鸿章和湘系大将罗泽南的矛盾。
二人同为曾国藩的钦差襄使,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本来不会有什么交叉。
事有凑巧,一次李鸿章出外公事。被一般山寇袭击,危在旦夕,李鸿章差人去向附近驻守的罗泽南求救,谁知道,竟然被他拒绝。
那次李鸿章是九死一生,最后化妆成乞丐才侥幸逃得性命。从此就和罗泽南结成了死仇。
这种仇真的无法化解,以后二人虽然表面上还在一起共事,可是一旦有机会,李鸿章绝对要把这个仇给报了,否则,他是死不瞑目!
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
他得知一只湘军偏师进入了两淮地区,就是罗泽南的部队,即使不是罗泽南亲自率领。也必然是他的心腹大将!
能够灭了这支队伍,也算出了一部分气;如果运气好,把罗泽南逮住,那就天随人愿了!
这件事情,如果是在和麦轲达成协议之前,他是肯定不会做的;怎么都是同一个战壕的人;现在,他连满清都不抱希望了,还会在意让这其中的一部分消失吗?
李鸿章指出了他们的行军路线。以及大体时间以后,他就回去了。
回去以后。他就立刻收拾了一下,撤离了内城,要回到满清的中枢大营。
麦轲叫来小刀郡主和程吞金,布置了任务。
目标就是吃掉罗泽南率领的这支孤军深入的湘军!
根据李鸿章的情报,这支部队要经过的路途之一就是古战场八公山脚下。
时间,应该是今天傍晚。
既然要对付这支湘军。就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把参战部队布置好,才能抓住战机,网住大鱼。
说不得,还是要用灵犀一动的特殊能力。把部队运过去,否则即使是原素特种部队,也只能勉强跑到那里。
可是,所经过的地区,都是敌人占领的范围,不碰到敌人的机率,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把精力都消耗在行军上,也不用打仗了。
麦轲留下了二万人在这里防守这个重要的据点,等待西北兵团的到来。
然后把程吞金的部队,小刀郡主的特种部队,分成两组,开始了运送,麦轲此次也一同前往。
一秒钟以后,所有部队都到了八公山麓,两组部队按原来的安排分别埋伏下来。
麦轲对八公山的地形地貌稍微观看了一下,发现现在和古时的样子还是大有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古时这里到处都是草木深深的状态,故而古人才说“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可是现在呢,多半山体都是岩石裸露,即使有些地方有些草木,也都是低矮干枯,连兵毛都没有,根本就是和兵不沾边。
在看自己的士兵,虽然竭力掩藏自己,但是还是大部分就露在表面,因为那里没有可资利用的草木。
这可不行,一目了然的事,敌人老远既看到了。
草木皆兵,关键因素是要有草木!
需要草木,麦轲自然想到了木原素专业人员。
于是,他自己先试验了一下,手一扬,一团木原素飞出!
“唰!”
一片十平方米左右草木结合体平地而起。
高度大约有一米三四左右,正好可以掩盖人的坐姿!
如果趴下,那就更加隐蔽了。
于是麦轲命令所有的木原素专家,所有混合原素含有木原素的专家,大家一齐动手,营造草木深深!
于是,大家一通忙乎,五分钟以后,八公山整座山峰,全部升高了一米五。
这些营造出来的草木,全都配合这个时令,与八公山浑然一体。
等大家准备就绪,远处出现了大队的湘勇,前排是一片骑兵。
当头大将正是著名湘系悍将李续宾的弟弟李续宜,不但凶悍比肩他哥哥李续宾,而且狡猾如狐,文武双全。
与他兵马而行的一个参军,指着八公山说:“这八公山的草木,果然都似列兵,我们要不要搜查一番?”
李续宜哈哈一笑:“我等岂是符坚苻融之流乎?吩咐下去,稍事休息,稍后占据此山!”
。(未完待续。)
第981章 人出九幽水底(改)
这李续宜和他的哥哥李续宾一样,都是师从作为湘军创建人之一的罗泽南。
而罗泽南是名闻遐迩的书生统兵。
在历史上,李续宜实际上所立的战功,比他的兄长李续宾一点都不少,但是远远不如其兄长出名,这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正如他们同时代的人指出的那样,二人的特长有所不同。
李续宾的特长是精于战斗,所以打起仗来,多有冲锋陷阵、杀敌制胜的明显战绩。
而李续宜的特长是战略,能够运筹帷幄,排兵布阵,让敌人难逃被安排好的结局,让战斗按着既定方向发展,才使得精于战斗的李续宾取得期望的胜利。
但是,这些最关键的层面,表面上是看不如出来的,论功行赏也是按最后的效果来的,而不是按胜利之前的那些步骤和准备。
因此,这弟兄二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今天,李续宜能出现在这里,也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谋划中的一个结果。
他现在的隶属关系属于湘军,而湘军里有他的恩师罗泽南不说,还有曾国藩这样的湘军创建者和绝对的统领者。
而湘军归湖广总督程矞采统领,负责两河决战战场的正南方向,对付天军南方兵团冯云山。
虽然程矞采统领的这个军团谋臣武将云集,但是文武兼长的却不多。
因此,当李续宜提出,派人占据八公山肥水一带战略要地的时候,虽然获得大家的支持,但是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可派。
最后,文武全才的李续宜一跃成为统兵大将。独立负责这一路军事行动。
他的全军人数达到了七万人之多。
其中有三万直接就是湘勇,另外二万是当地的豪绅武装,直接被他征调,统一部署。
各路大军的统一做法,就是把当地的豪绅武装征集在一起,按照他们的军事计划安排使用。
携皇上绝户令之威。没有人能够反抗。
今天,李续宜带人来到这里,首先就是要打通肥水和八公山之间的联系,把这个地带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他的命令一下,当地兵勇各行其意,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建造自己的营盘。
嫡系湘军,却完全不同,他们井然有序地按照训练出来的严格阵法安营扎寨。
这条阵法是明朝抗倭大将戚继光发明的,有了名称。叫做“鸳鸯阵”。
此阵法以十一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
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人持狼筅,复次四人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
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
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
除了这个阵法配套的武器以外。每人还配置了一把“继光刀”,也称双手刀。就是双手握住,正面斩向敌人的长刀。
这种长刀的发明人也是戚继光,参照了当时倭寇使用的武士刀,是一种威力极大的步战兵器。
继光刀的主要用途是大部队正面交锋时应用;在那样的场合,一切灵活机巧都没有用途,完全靠实打硬拼!
一刀下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武功高人一等,当然是活命的首要保障。
武功不相上下,武器高人一等,也是胜算在握。
武功和武器势均力敌,则全靠临场发挥。
武功和武器有一样难以匹敌的。基本上必败无疑。
当然事无绝对,哪怕武功武器全都占上风,如果粗心大意,轻敌无备,也还会败。
因为战场上轻敌,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存心自杀,什么地方都可以实现目的的。
而这继光刀,起码可以算作这些湘勇武器上的优势。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个稍微注意军事策略的人,都会熟悉无比,因为这里包含了一个极端可笑的自欺欺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基本等于零。
说的是东晋和五胡十六国的前秦对抗的故事。
这个故事记载在《晋书?苻坚载记》上面。
国王符坚和统兵大将符融侵略东晋,到了肥水一线,符坚与苻融登城观望东晋部队。
观望良久,只见东晋的部队,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
一边说,一边脸色大变。
这两个人见到东晋部队会害怕吗?
且不说他们带领几十万大军,单说这哥儿俩,一个是篡位上岗的,一个专门打仗,又都是胡人中的佼佼者,怎么会看到几万人就害怕?
篡国称王的符坚不管,单就是符融,已经非比寻常了。
史书谓符融博闻强识、体魄强健、精骑射、善使枪,且文学、玄学、武艺、政事等百般精通,更善断讼案与行政事。
这样的人中豪杰,说他们害怕显然就是胡掰了。
不管真假,反正这个故事被当成不辨真假、胆小怯懦标志来用了。
这样一用,当然也就没有人当那两个当事人第二了。
所以,李续宾没有当回事儿也无可非议。
问题时,草木皆兵假象中,草木里面是否真的有兵。
别人这么按思维惯性走,只是认识上的小小瑕疵,无关痛痒。
可是李续宜就悲剧了,这个瑕疵成了他的催命符。
如果他知道这里有伏兵,他一定有多远离多远。
如果他有平常的警戒心,他一定不会打乱它固有的鸳鸯阵结构。
因为他心里觉得这里没有事情,所以就乱哄哄地休息、准备饭食。
他们已经行军大半天,人人又饥又渴;同时,这也是他们一天中唯一一顿像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