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帝国:刀锋上的苍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匈奴帝国:刀锋上的苍狼-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头曼单于听了,显得很不耐烦,截断话题说:“现在不是谈论异象之时,蒙恬大军压境,如何才能却兵,将秦军逐出西域,这才是当务之急。”齐齐拉木听了,急忙转身对头曼额首道:“大单于少安毋躁,待臣下慢慢说来。”

  头曼听了,一脸的不耐烦,但有无话可说,便由着都拉曼说下去。

  齐齐拉木话锋一转,对头曼说道:“今秦之大军气势汹汹,虽不战而其势不减,我部虽连造城墙,用以抗敌,但臣下见秦国气盛,将领军士以死效命,我部眼下正是青黄不接,士兵饥寒,战马羸弱。臣以为,我部地域博大,且无遮挡,硬敌无取胜把握,不如再后撤千里,暂避其锋,在所属之地广置亭嶂,修筑城墙,待秋高马肥,再行与之决战。”

  齐齐拉木说完,看了一眼头曼。头曼脸色难看,嘴巴紧绷,一双杏眼看着贡案上黄金打制的径路刀,似乎在思忖着什么。骨毒其嗯了一声,躬身向头曼道:“老臣以为巫师所言切中实际,当下之势,与秦军硬敌,显然不是最好的粗略,不如西撤千里,即使蒙恬不中我匈奴圈套,面对瀚海咸泽,凶险之途,也会望而却步。”

  这时候,头曼单于脸色慢慢和缓了下来,抬头看看金碧辉煌的拱顶,以及四边的镶金墙壁,琳琅满目的珠宝及饰品,叹息了一声,忽地站起身来,大声道:“为今之计,只能依巫师之言而行了。”说完,便转身下了王座,走到大殿中央,高声道:“传令左右贤王及前线各部,各率本部人马后撤千里,至阴山(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三百里外驻扎,伐木设栏,并占领有利地势,以防秦军直入。”

  这时候,蒙恬大军沿着去年的道路,一路向西,进击左贤王呼衍能所在的高阙。数月以来,新任左贤王呼衍能积极备战,发动妇女工匠,加固工事,制作弓箭,打制长刀和马蹄铁、弓箭等,准备在高阙与秦军决一死战。而没想到的是,头曼单于传下诏令,命呼衍能所不主动放弃高阙城,后撤八百里,至阴山以东,扎营结寨,以抗秦军。呼衍能听了,一时难以转过脑筋,气得脸色铁青。对面面相看的众将帅喊道:“我呼衍能备战多日,本想与蒙恬决一死战,讨还失地,今大单于却令不战而撤,莫非天灭我匈奴?”

  众将帅听了,也觉得头曼此令令人不可思议——自麦乎史提单于以来,匈奴北克东胡,西拒月氏,虽屡遭赵国李牧和秦国秦开大败之耻,但其整体国力未有过损——而今,头曼单于如此软弱怕事,令人郁闷。呼衍能一屁股坐在木榻上,叹息连连,最终决定,执行头曼命令,弃了高阙城,带兵向北撤退八百里,在阴山一带驻扎下来。

  匈奴这一次的大迁徙,直接影响到了乌孙、月氏和东胡等部落,大规模推动了西域各民族的迁徙交融。而对于头曼不战而撤之举,蒙恬有点意外。令人四面打探,确认匈奴远遁之后,才率军进入一片狼藉的空城,一些粮食和日常用具还没来得及带走。太子扶苏说:“如此看来,匈奴是惧我天朝大军之威,仓皇而逃,由此,可见我大国天威。”蒙恬和赵影及随军将领李铎、赵连等人听了之后,一齐向扶苏跪下,高声说道:“太子仁义宽仁,来日登基为帝,必使我大秦必强盛辉煌,万世不休!”扶苏笑道:“秦之有今,全赖诸位将军全力作战,忠心为国,他日凯旋,扶苏定劝父皇裁减严律苛政,安抚征夫,教民良善,休养生息,体恤黔首,昌盛大秦也。”众将帅又齐声说:“太子仁爱,达济天下,必为我大秦国千古之圣主也。”

  5

  蒙恬及众将对太祖扶苏这一番说辞(抑或恭维),可以说是出自内心,尽管也包含了出自自身的某些功利欲望——但没有想到的是,历史在某种时候会突然拐弯,驶向与之相反的方向。蒙恬再击匈奴大胜后,遵照始皇帝诏令,秦国在河套南北地区设置了34个县,重新恢复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嬴政下令从榆中、北河(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东北岸)迁移3万人,用于屯垦戍边。这一次大移民,是赵国招纳林胡、东胡人为骑兵之后,因战争而发生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而塞外的春天是忽然来到,又忽然而去的,杨柳吐絮结叶之后,众草蔓延天涯。春风刚刚吹过脸颊,阳光也便忽然酷烈起来,烤的人皮肤生疼。不战而占高阙后,蒙恬令人率民夫卖,在临河、高阙及县治之间,广筑亭嶂,加固城池,使之与陇西郡相互通达毗连,各地驻军隔山相望,临河对应,燃狼粪以为警报,形成了功能齐全、效用显著的报警与防御系统。与此同时,从九原郡直达云阳的长达一千八百多里的直道全面竣工。

  以致泾(河)、渭(河)分明——联通了秦之后方边境要地——始皇帝闻奏之后,异常高兴,御驾西行,巡视了一番,再次勒石为碑,大颂功绩之后,重重封赏了蒙恬等人,转而向南方巡查而去。到琅琊台之后,也不忘立石纪功大赞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徙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然后东行,在泰山、碣石、会稽、峄山等处,勒石纪功云:“(寡人)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忧恤黔首,朝夕不懈……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等等。及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公元前210年),嬴政巡视至沙丘(今河北平乡县东北),也就是先赵武灵王赵雍的遇难地,嬴政突感不适,将随行的丞相李斯、宦官赵高、次子胡亥叫到榻前,拟诏书,召太子扶苏回国继位。

  还没等到诏书下达,太子扶苏回国,终成一代霸主,统一中国的嬴政便魂游西极了(史称“沙丘之变”)。不幸的是,天纵英才的嬴政最终还是被自己打败了——妄图千秋的王业传至二世,便在反叛的烽烟之中轰然倒塌。嬴政的失败,不在于严律苛政和杀人无算,而在于察人不明,用人不当;在于其好大喜功,妄自尊大,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国内政治形势缺乏必要的通透的了解与把握。而聪明一世的李斯,其成就与其愚蠢程度成正比,与坚决维护主上王权的赵国丞相肥义相比,李斯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仕者,一个以自己得失为最高政治方向甚至不择手段的人。

  于是乎,善于察言观色,极尽谄谀的宦官赵高一下子就捉住了李斯的致命弱点,嬴政刚刚闭上眼睛,知道李斯与蒙恬、蒙毅素来不睦的赵高撺掇说:“听闻太子扶苏与蒙恬交好,今一并在河套与匈奴作战,扶苏继位,只怕丞相不再是李斯,而是蒙恬了。”赵高的这句话,对李斯来说,真可谓“醍醐灌顶”,一言惊醒梦中人——肯定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斯最终下定决定,与赵高合谋,篡改嬴政诏书,派人假传圣旨,将太子扶苏赐死,再篡改诏书,扶持胡亥登基称帝,接续秦之大统。而远在河套前线的太子扶苏和将军蒙恬,直到胡亥继位,君临天下之后(公元前209年),才接到嬴政驾崩的消息。

  这一消息,对扶苏和蒙恬来说,无疑惊天霹雳。扶苏呆楞许久,才放声号啕,涕泪纵横,直哭得天地昏暗,山河变色——而就在扶苏悲恸不止之时,所谓的皇帝遗诏也来到了河套,传位胡亥,早已是铁定的事实,扶苏赐死,也没让扶苏感到十分的震惊——既然传位胡亥,当然不能留先太子在世。

  接旨完毕,扶苏止住哭声,拜谢隆恩之后,当即抽出长剑,朝自己的脖颈削去。一边的蒙恬看到了,一探手,便按住了扶苏自刎剑刃,脸色幽暗地对扶苏说:“太子休要如此,今皇帝新崩,遗诏及传言未必属实,待你我不日回到长安,查探属实之后,再行决断不迟。”扶苏听了,依旧握剑,仰天长叹道:“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说完,没等蒙恬再次阻拦,锋利的剑刃犹如一道迅即的闪电,只听噌地一声,扶苏喉管开裂,鲜血喷溅而出,随后,修长的身体像是一根倾倒的树条一样,轰然落地。

  蒙恬看到太子已死,跪在扶苏尸体一边,放声大哭,所部将领一个个跪地嚎啕,三十万秦军听到了,也都悲泣出声——高亢悲怆的哭声犹如汹涌的潮水和崩塌的雪山,在塞外高原,苍天之下,轰轰隆隆,连绵不歇。忠君正在悲哭之间,暴风乍起,乌云奔纵,霎时间,高阙内外,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天光隐没,大地惨淡,突然而来的风暴犹如万千猛兽一起发出怒吼,万千天马之蹄同时驰过人间——携带的沙砾好像连射的箭矢,吹得人睁不开眼睛,猎猎龙旗被撕成碎片,卷逝不见。

  等大家睁开眼睛,大风骤止,日光降临,高阙城中,一片狼藉。赵影、李铎、赵连惊魂稍定,突然发现,蒙恬及太子扶苏尸首杳无踪影。赵影等人惊诧了一会儿,方才醒悟,急忙命令士兵全城搜索——赵军大肆翻查,连茅厕都没放过。又分别派了几股兵马,出城四方分头寻找。至天黑,仍旧没有发现蒙恬及太子扶苏的丝毫踪迹。

  匈奴也探到了太子扶苏自杀及蒙恬失踪的消息,头曼单于放声大笑,转而对臣僚说:“天灭秦,我匈奴有幸矣。”说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众臣僚听了,一个个也咧开嘴巴,也都跟着头曼放声大笑起来。其中,退兵八百里的左贤王呼衍能得知这一消息,忽然黯然神伤,众将皆诧异,呼衍能开口说道:“蒙恬乃一代名将,上天星宿降世,一生纵横,所向披靡,如此结局,令人心寒。太子扶苏,仁厚慈爱,若继承秦之大统,必四海承平,国富民强,灭我匈奴,指日可待。”

  众将听了,也都神情肃然,嗯嗯点头。数日之后,赵影见遍寻蒙恬及扶苏不得,便令全军披麻戴孝,以示哀悼。李铎、赵连二将军久随将军蒙恬,数十年来,战吴灭楚,出兵匈奴,连获大胜,深受蒙恬恩惠。今见太子自杀,主帅失踪,二人心下哀伤,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出路。李铎道:“你我即使回到咸阳,也必被恶贼赵高祸害,不如跟随太子而去,可留一具全尸,也可报将军恩德于万一。”

  赵连听了,点了点头,端起一樽清酒,与李铎对饮之后,二人相视苦笑了一下,便抽剑自刎于本部营帐。赵影闻报,叹息了一声,着令军士将二人尸首收殓厚葬,然后带着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弃了广临河、高阙和河套腹地,回到了九原郡。头曼单于自然喜不自禁,下令在匈奴全境广置亭嶂,修筑城墙,然后放马向东,收复失地千余里。

  公元前209年,胡亥杀诸公子,李斯也没逃过厄运,被腰斩于市。胡亥在赵高蛊惑下,征五万壮夫到咸阳为其圈养狗马禽兽,以为取乐——以致泱泱大秦之国:“刑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法令诛罚,日益深刻。”(《史记·李斯列传》)“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汉书·贾山传》)同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鱼腹剖书”“篝火狐鸣”,杀官起义;九月,项梁、项羽杀死会稽郡守殷通,得精兵八千人,响应起事。泗水亭长刘季不甘落后,私放所押刑徒,“斩蛇起义”。

  至此,刚刚安静下来的中原又是马蹄横飞,战刀闪亮,内战不休。始皇帝嬴政穷多半生心力,独立或者代赵武灵王创立的中原一统至圣大业,虽短而效长——(始皇帝)“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政治上之设施,(于后世)关系可谓极大。焚书坑儒……北筑长城,南戎百粤。内开驰道,建咸阳宫殿。物质上之种种建设,亦至伟大。”(钱穆《秦汉史》),因了其自身的原因及二世“秦法益峻”,使煌煌大秦一统之业,尚“未见衰落之象”(梁启超语),便在其死后不长的时间内灰飞烟灭,归于楚汉,终被刘邦鲸吞。 。。

第十章  缱倦与决绝
第十章  缱倦与决绝

  1

  九月初的胡天塞外,天高云淡,满山遍野的树木叶子正在变得金黄或者紫红,尤其是白桦树、杨树和红柳灌木,远看像是成堆的金子,悬挂或波涛一样流淌在远山近岭。而远处的祁连和大青山深处,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洋洋洒洒,似乎上天抖落的骨头碎屑。假阴山单于庭内外,到处响动着冷冷风声。这从更西的西域奔驰而来的无形行者,向来缺乏固定方向,从山岭向下或从沟谷向上,吹得那些尚还青着的草木发出类似断裂的嗦嗦声;有一些浮土像是附庸的蛆虫,在大地之上轻浮摇荡,像是一支支游窜的蛇阵,掠过干枯的骆驼草根茎和散乱沉积的各色卵石,忽然又消失在近处的沙棘丛和远处的天空。

  头曼单于是一个乐于并善于享受的人——秦国突然内乱不堪,太子扶苏自杀,蒙恬忽然间消失得了无踪影。先前被秦军掠去的疆土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匈奴怀抱。头曼单于以为,这是一个弹冠相庆的时刻,是匈奴崛起,雄霸西域的绝好时机。在九月会盟就要到来之际,为了表示自己的这种心情,头曼单于动用了两万工匠,将自己在假阴山(今内蒙呼和浩特和包头市)之间的单于宫殿重新修饰一新。

  最早的时候,他喜欢住在厚厚羊毛毡子搭建的帐篷里,冬天温暖如春,夏天随着阳光的照射方位,掀开一角,便有凉爽的风吹进来,尤其晚上,睡觉特别香甜。这一次,头曼单于要入住先单于的石头宫殿——当然,入住之前,必然要进行一番修葺和装饰——为了讨头曼单于欢心,左辅弼骨都侯都布拉齐想到了一个绝的办法——令奴隶们到深山采挖了许多坚硬的贺兰石,在原来宫殿基础上,将单于宫殿扩建为一座占地五百亩的豪华宫殿。门前台阶两侧,由工匠打制了九尊猛虎和九匹战马雕像,也像秦朝在咸阳宫前竖立的铜人和钟鼎那样,借以彰显王者至高无上的权利、地位和尊严。

  此外,都布拉齐又命令弓箭手射下成千上万的鹰隼,一只只收集起来,趁着余温,拔下鹰隼们坚硬而修长的羽毛,再一枚枚地连在一起,一层一层地挂在宫殿的外墙上;并用春天的羊羔绒毛织成豪华地毯,铺满了宫殿的每一个角落。又令中原的工匠,在宫殿顶上,做了九条首尾相衔,腾云驾雾的巨龙;前面房檐之上,置放了一尊张着翅膀、露出尖利牙齿,气势威严而孤傲的苍狼雕像。

  九月会盟这一天,面对大单于的新宫殿,左右贤王及众将帅们惊呆了,纷纷说,自古以来,在西域,根本没有过如此雄伟豪华的宫殿,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部落和王国有此实力——头曼单于闻听,自然喜不自禁,呵呵笑着,被众臣簇拥,正式入住单于宫。当晚,头曼在大殿之上召集群臣,商议国策。大家在辉煌的宫殿坐定,仍还在东张西望,啧啧赞叹。

  头曼坐在黄金打制的贡案之后,背后的青铜苍狼和盘旋的乌龙,在火光的衬托下,栩栩如生,又格外威严和凶猛。待赞叹声歇,头曼单于笑意盎然地说道:“今秦军撤退,中原内战。这对我匈奴部族而言,不仅少却了一支劲敌,而且还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我匈奴左右,东胡月氏,两大强贼,时时觊觎,天天骚扰。面对此等军事环境,不知众位大臣有何高见?”

  头曼单于话音刚落,左贤王呼衍能第一个站出来说:“彼时,我匈奴深受秦军之祸,失地千余里,牲畜损失数十万,控弦之士虽没有大的损伤,但也是耻辱。不如趁秦国无暇西顾,率兵直捣咸阳。一则可拓疆殖土,扩大我匈奴统御版图,二则,可震慑东胡及月氏强贼,以中原之力,制衡北方各部族。”左辅弼骨都侯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