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天下午赶到许州之后,邓刚从一名奋进会军官嘴里得知,一批本应拨归奋进会部队的缴获武器被共和军吞没了,起初他还不信,后来赶到火车站一瞧,顿时怒火万丈,与共和军的将领潘康时理论了一番,不过对方根本就不理睬他,装甲列车一走,邓刚连吵架的人都找不到了。
好不容易赶到了许州驻军司令部,但是驻军司令吴振汉不在,到北边视察前线去了,熊克武也一同跟了去,如此,邓刚痛骂两人的打算也落了空,只能跟一帮奋进会的干部坐在司令部里生闷气。
邓刚打算就在司令部里等着吴振汉和熊克武归来,好好质问他们,为什么要将奋进会的战利品吞没,为什么要违背当初达成的协议。
不过没等吴振汉和熊克武从前线归来,一封拍到驻军司令部的电报却将邓刚惊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这封电报并不是拍给某一位将领的,而是一封通电性质的电报,收报人是所有联合阵线的高级军官,电报拍发自武胜关总司令部。
电报的内容并不复杂,但是却很让人震惊:
联合阵线全体党员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已经于今天下午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一个重要决议,这个决议主要是谴责奋进会的,而且措辞严厉,首先对于邓刚等人在鲁山军事会议上的小动作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接着又对杨王鹏拒绝亲自参加会议进行了严厉批评,“勒令”杨王鹏务必在五日内赶到武胜关,参加会议。
这实际上是对奋进会进行了通报批评,措辞之严厉,让邓刚等人感到非常不安,他们隐隐觉得此事非同寻常,有必要与西安方面取得联系。
邓刚也顾不得那批被抢走的步枪了,急忙带人在城里到处找关系、走路子,总算通过电报局向西安的杨王鹏拍了一封密码电报。
“杨王都督钧鉴!武胜关此电用心险恶,不可不防。现陕西驻有部分共和军精锐部队,与西安近在咫尺,朝发夕至,实乃心腹之患,望都督谨慎应对,必要时,可将其调往潼关,与北洋军作战。……”
邓刚拍完电报,就没再离开电报局,一直等在那里,等着杨王鹏回电。
就在邓刚等人坐在许州电报局的会客室里,焦急的等待着杨王鹏的回电的时候,远在西安的奋进会军务委员会里,一场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会议室里的气氛是焦虑而不安的,作为主持会议的人,奋进会首领杨王鹏始终阴沉着脸,将手里那封电报看了一遍又一遍,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
这封电报与邓刚等人在许州城里看见的那封电报的内容完全一样,就是通报批评奋进会的那封通电,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人物,杨王鹏确实有些无话可说,毕竟,这电报里说的事情都是事实,邓刚在鲁山军事会议上的小动作是事实,杨王鹏不愿去武胜关参加筹备委员会的会议也是事实,奋进会确实被人抓住了小辫子。
但是奋进会也同样有自己的充足理由,鲁山军事会议,奋进会固然不同意进军许州,但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奋进会的利益,杨王鹏不去武胜关开会,一则是军务繁忙,确实抽不出身,现在潼关还由北洋军控制,奋进会正打算借豫南战役结束的良机对潼关实施攻击,二则是担心去武胜关开会可能会遭到什么不测,路上的安全是一方面,与赵北的分歧是另一方面,现在赵北威望越来越高,谁也不知道他会怎么对付奋进会,万一杨王鹏在武胜关被软禁,奋进会可就群龙无首了,有邓刚在鲁山的例子在前,众人的担心确实可以理解。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理由都是不能摆上台面的,奋进会想进军豫北,这只考虑到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联合阵线的整体利益,杨王鹏等人担心去武胜关开会被扣押,这实际上是对总司令和委员长的不信任……这些理由如果说出来,只会加重奋进会的罪行,所以,此事相当的棘手。
当初加入联合阵线,奋进会就是迫不得已,他们与赵北之间有很强的不信任感。
现在,众人在军务委员会里开会,主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应对。
现在赵北摆明了要对付奋进会,奋进会已无退路,摆在众人面前的有两条路:其一,派杨王鹏去武胜关开会,堵住那帮委员、代表的嘴;其二,针锋相对,与联合阵线决裂,与赵北决裂,从现在起,奋进会完全走自己的路。
与赵北决裂,与联合阵线决裂,这就意味着奋进会将断绝武器弹药来源,断绝协饷来源,自从革命之后,湖北军政府一直在对奋进会进行资金和武器的援助,这就像是抽大烟一样,奋进会已是上了瘾,欲罢不能,如果突然没了大烟可抽,奋进会都会周身不适,而军队一旦没有了足够的军饷,也不会再对奋进会言听计从。
现在想来,当初赵北援助奋进会,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就是想让奋进会养成依赖心理,让奋进会离不开总司令。
如此算来,目前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派杨王鹏迅速东进,去武胜关参加会议,挽回一些局面,改变一下奋进会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
不过对于这个选择,众人仍是有些犹豫,杨王鹏一走,这奋进会就缺乏一位有威望的领袖,到时候领袖一旦真被赵北扣押,奋进会很可能四分五裂,最后被挨个吞掉。
“诸位不必争吵了。就这样办,我马上出发,去武胜关,五天时间确实有些紧,不过骑快马的话,也是可以赶到的。我走之后,就由在座诸位共同决定奋进会事务,凡遇重大事务,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杨王鹏放下电报,站起身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将自己的决定正式宣布,这表明,他最终还是决定去武胜关开会。
“那些共和军的部队怎么办?他们就驻在西安东边数县,随时都可以开到西安。”一个高级干部问道。
“控制住给养,并密切监视。”
杨王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本来,他们邀请共和军进驻陕西,是为了协防北洋军,并进攻潼关,但是自从共和军的那些部队开到陕南之后,他们借口休整部队,迟迟不肯向潼关发动进攻,这让奋进会很是无奈,但又毫无办法,现在豫南战役已经结束,按说是进攻潼关的最好时机,但偏偏这个时候这封电报出现了,这不能不使众人怀疑,这一切安排从一开始就是赵北计划好的,他就是要吞并陕西,吞并奋进会。
“报告!联阵第二师兼第六师师长季雨霖来访!”一名参谋走进会议室,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他一个人来的?”杨王鹏问道。
“只带了几个副官,还有几名护卫,他们已在会客室等候,武装已被解除。”
“知道了,你去招待他们,我马上就去见他们。”
杨王鹏无力的摆了摆手,颓然坐回了椅子上,他心里很清楚,季雨霖早不来晚不来,选择这样一个时候过来,肯定也是为了这通报批评的事情,他的第二师师部里也接通着电报线路。
见领袖颓然落座,会议室里的与会众人也都有些落寞。
季雨霖敢来,就说明共和军的部队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奋进会即使反抗,也不会对局面有任何帮助,而且还会背上“背叛革命”的罪名。
赵北选择现在这个时机对付奋进会,就是仗着豫南胜利之威,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他都占有绝对优势。
看起来,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真正的融入联合阵线中去,只有这样,众人才能在这个大时代的舞台上继续伸展拳脚,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这恐怕是奋进会唯一的出路。
第348章 困境
郑州,火车站。
火车站前人山人海,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奋力而徒劳的挥舞着手里的木棍,试图让这些大呼小叫的人重新将队排好。
但是无论士兵们怎么努力,人们仍是争先恐后的向火车站的入口涌去,因为那远方的隆隆炮声越来越近了,听着就像是在打雷,这表明南部地区的战斗正在向郑州蔓延,这进一步增加了百姓的恐惧。
虽说铁路时通时阻,但是若论最安全、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还数这火车,战乱一起,地方匪情严重,火车好歹有押车的路警,可比坐骡车安全多了。
所有想走的人都在火车站前聚集,百姓们倒不是害怕南方的革命军进城,而是害怕那不长眼的炮弹落到自己头上,因为郑州的城防司令鲍贵卿说了,他要为袁世凯袁老帅死守郑州,扬言与郑州共存亡。
鲍贵卿说得是真话还是假话并不重要,他是否有与郑州共存亡的决心也没人关心,但是他的这个立场实际上也反应了北洋的立场。
自从豫南战败之后,北洋急需收敛人心,恢复军势,对于北洋来说,现在必须坚守郑州,控制了郑州就等于控制了京汉线,丢失了郑州,这京汉线上最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就会落入南方革命军手中,那么,不仅东边的开封没法守了,就连直隶、京津地区也会直接面对南方革命军的刺刀。
所以,袁世凯下达的命令就是“坚守郑州”,鲍贵卿也表示要按照袁老帅的命令行事。
但是能不能守住郑州,鲍贵卿心里一点底也没有,自从北洋南进第二军在豫南全军覆没之后,河南一带的北洋部队兵力立刻变得捉襟见肘起来,鲍贵卿实际上可以直接指挥的部队只有他的第二师第四旅,即使加上其它的一些杂牌部队,总兵力还不到一万人,而这其中到底有多少部队是值得信赖的,鲍贵卿对此也没有任何把握,有许州之战的覆辙在前,他对这些杂牌部队毫无信心。
一封又一封的加急电报拍去北京陆军部,要求增援,要求加发军饷劳军,但是陆军部代理总长段祺瑞的回电内容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其一,东南吃紧,京津也需防守,没有多余的部队可调,望鲍贵卿自己想办法;其二,列强暂停借款,自行筹款仍需时间,所以,这北洋将士们的军饷实在无法加发,能够保证全饷已是很不容易了。
一没兵,二没饷,这怎么能够打胜仗?北洋军是战争机器,军饷就是保证这架机器正常运转的润滑油,没有足够的润滑油,这架机器即使能够运转起来,也必定会“嘎吱”作响,何况,这架机器早已陈旧不堪,满是锈迹,如今的这个局面,无论如何也不是这架战争机器可以应付的。
做出一副坚守郑州的架势,鲍贵卿仅仅只是尽人事而已,至于守不守得住,也只能听天命了,这年头谁都不是傻子,鲍贵卿说要与郑州共存亡,这只是他自己的说法而已,至于底下的那些官兵们怎么想,就不是鲍司令可以控制的了。
鲍贵卿的城防司令部目前设在火车站北站,他自己的说法是方便坐镇指挥交通,但是真实想法如何别人却也无从揣测,不过一个事实是,就在郑州火车站北站的一号站台边停着一列只有几节车厢的专用火车,火车头是最新式的美国货,马力大,速度快,列车由鲍贵卿的卫队守卫着,嗅觉灵敏的人或许能从这列专用火车上嗅出些什么。
冯国璋冯大帅可以扔下部队逃之夭夭,鲍贵卿鲍大帅未必就会为北洋尽忠。
不论旁人怎么揣测,至少目前鲍贵卿还坐镇在城防司令部里,毕竟,从中午传回的前线战报来看,联合阵线的部队距离郑州还有十多里,而且目前并没有发动总攻的迹象,那远方传来的炮声只是北洋军炮兵为己方部队壮胆的炮声,而且他们也利用这种炮击为炮兵部队的有序撤退提供掩护,因为留在城外太危险了,那列联合阵线的装甲列车就在附近铁路线上游弋,而北洋军的炮兵阵地也主要分散在铁路两侧,双方都以京汉铁路为争夺焦点。
司令部里除了鲍贵卿之外,高级军官现在只有一个程侍墀,其他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派到前线督战去了,这种时候,没有高级军官坐镇,北洋军基层部队的战斗力是很成问题的。
程侍墀是北洋陆军第二师第四旅的正参谋官,相当于联阵部队的旅参谋长,他也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与联合阵线方面的蒋方震、蔡锷、周道刚、许崇智等人是同期同学,以前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众人关系也都不错,但是现在,却是各为其主,未免有点同室操戈的意味。
本来,程侍墀以为这场豫南之战不会杀得很激烈,毕竟双方的将领很多都是同窗、故旧,但是北洋南进第二军的惨败打碎了程侍墀的美好愿望,他惊讶的发现,此次南北作战,南军完全是以一种打“国战”的心理在打北洋军,换句话说,南方的联合阵线是将一场内战打成了国战,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非常惨烈。
这从北洋南进第二军高级将领的伤亡就可以看出来,四个师长中三个阵亡,一个被俘,战争之残酷让程侍墀有些压抑,如果这真是一场抵抗外国侵略军的战争,这种伤亡率还是说得过去的,可是这确确实实是一场内战。
残酷的内战,程侍墀有些后悔从军了。
“程参谋官,你再去拍一封电报,给陆军部,给段总长,告诉他们,郑州兵力空虚,急需增援,实在抽不出部队,就把开封的赵倜部队再调一些过来,虽说战斗力不强,可好歹也是兵。另外,再给河南都督赵倜拍一封电报,措辞斟酌一些,告诉他,郑州守不住,开封也守不住,开封、郑州一丢,他的河南都督也别想做了,到时候大伙谁都落不了好。”
鲍贵卿的话还没说完,一名参谋从司令部外头走了进来,站在鲍贵卿跟前小声嘀咕了几句。
“李厚基现在走到哪里了?”
鲍贵卿急忙走到墙上挂着的那幅军用地图前,目光在地图上逡巡。
参谋说道:“那过来的电报上说,现在李厚基部已赶到巩县,到底是该去西边的洛阳,还是应该到郑州,李厚基正在等待陆军部命令。”
“程参谋官,你马上再拍电报,知会陆军部,务必请段总长下令,将李厚基部调到郑州,最好能够与第四旅合编。另外,现在南军正在大举北进,陕西亦是南军据点,豫西似已无坚守之必要,潼关的守军最好也能立即撤往山西。”
鲍贵卿命令一下,程侍墀立即着手拟电稿,但是对于鲍贵卿的建议,他认为不大可能被段祺瑞接受。
现在就是各人顾各人的时候,鲍贵卿如此安排,未必没有他自己的打算,李厚基原是北洋陆军第九师的旅长,吴佩孚是他的顶头上司,第九师攻打信阳的时候,李厚基并未随主力行动,仍旧率领两个团驻守登封,负责看住汝州府方向的南军部队,拱卫洛阳东南,但是南军并没有攻击登封,直到北洋南进第二军全军覆没,登封仍然是一片平静,只有一些南军的小股部队在活动,由于战局急转之下,北洋不得不收缩防线,将驻守登封的李厚基部队调往黄河边上的巩县,这里是计划修建的陇海铁路线上的关键一站,虽然目前铁路还没有修到洛阳,但是巩县至郑州之间的铁路已基本修好,北洋打算将李厚基的部队作为预备队使用,驻扎在巩县,往东可以增援郑州,往西可以增援洛阳。
但是巩县至洛阳之间没有铁路可用,部队行动迟缓,所以,在鲍贵卿看来,与其将李厚基的部队调往洛阳,还不如就近调来郑州,至少行动迅速,而且没有被截断后路的顾虑。
鲍贵卿的如意算盘虽然打得美,但是程侍墀却不看好鲍司令的这个建议,因为潼关、洛阳方向的北洋主将是吴光新,那可不是普通人,那位吴司令是陆军部代理总长段祺瑞的小舅子,现在局势紧张,段祺瑞哪里有不先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