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寻常蟊贼奈何不了我。没瞧见么?我这边上就放着杆冲锋枪呢。再说了,我是去南苑,又不是去保定,这么近的路,又是中枢近畿,也用不着带什么卫兵。”
田劲夫拍了拍那杆冲锋枪,然后回头看了眼詹天佑,问道:“詹先生,你去南苑,是不是总统召你啊?”
“不是。我是不请自去,我想跟总统说几句话。”詹天佑一本正经的说道。
“不会还是那条库归铁路的事情吧?”
田劲夫也清楚詹天佑反对库归铁路采用俄国制式路轨,但是詹天佑的回答却让他有些诧异。
“不是库归铁路的事情,是吴淞机车厂的事情,前几天听说总统有意将该厂迁去武汉,为那个‘大十字铁路计划’服务,对此,我有些建议想跟总统说说,明天我要去山东勘察津浦铁路,所以趁着今天还在北京赶着去见见总统。刚才我还怕见不着总统的面,现在不怕了,有田上校领着,我连侍从室都不用进了。”
“吴淞机车厂?就为这事你去南苑?有什么建议你写个报告不就行了?通过工商部或铁道部往总统府一递,总统肯定能看到,詹先生现在是工商部和铁道部高级顾问,你的报告谁也不敢扣,现在不是前清时候了,也不是北洋当政,讲究的就是一个政通人和。”
对于詹天佑的行动,田劲夫很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詹天佑此举似乎有些矫情。
“吴淞机车厂是我国现在最大的同时也是设备最先进的机车厂,当年清廷议设此厂的时候,就是打算将其建设为能够自行制造火车头和车厢的工厂的,现在虽然该厂还不能制造火车头,但是却承担着组装、维修进口火车头和车厢的任务,京汉路、沪宁甬路上跑的火车头和车厢基本上现在也都是由这个工厂负责维修,现在中枢要将此厂搬迁到武汉,这可不是小工程,现在铁道部又在向外国大量购买火车头和车厢,如果到时候零件运回国却找不到组装的地方,那可就耽误事了。”
“天津不是还有座机车厂么?”
“天津那座厂设备太陈旧,比如说起重机,天津机车厂的起重机只能吊轻型火车头,最新式的重型火车头就吊不起来了,而且那个厂技术人员匮乏,现在的铁路工程专家,要么是在京张铁路上,要么就是在吴淞机车厂。所以啊,我的建议就是,吴淞机车厂可以搬迁,但是必须分步骤的搬迁,一边搬迁,一边在原址上扩建新厂,如此一来,等旧厂搬迁到武汉之后,新厂已在原址落成了,这样,咱们不就拥有两座工厂了么?而且这中间还不耽误组装火车头和车厢的工作。”
詹天佑分析得有条有理,前头开车的田劲夫只有聆听教诲的份,毕竟,这后排坐着的才是专家,连总统也得听专家的意见,田劲夫哪里敢插嘴?
这一路说一路前进,等到了南苑兵营,詹天佑就不说话了,田劲夫也没敢再主动挑他话头,老老实实将汽车开进了兵营,然后带着詹天佑和那名助手赶去侍从室。
在侍从室值班室里等了几分钟,田劲夫转身离开,留下詹天佑和他的那名助手继续等在值班室里。
这几分钟的时间里,詹天佑就听到了几阵清脆的机关枪射击声,似乎是兵营里在搞射击训练,直到田劲夫返回,詹天佑才明白,这不是射击训练,而是演示新式机枪。
这种机枪被称为“轻机枪”,相对与马克沁、哈奇开斯,这种轻机枪比较轻便,可以由一名枪手操纵,今天在这南苑兵营里演示的是汉阳兵工厂仿造的几挺轻机枪,这种轻机枪就是丹麦陆军装备的那种麦特森机关枪,弹匣供弹,不过口径已被改成七九口径,使用七九毛瑟步枪尖头弹,与毛瑟步枪通用弹药,但是与“汉阳造”的圆头子弹是不能通用的。
其实汉阳兵工厂早就仿造出这种轻机枪,只不过以前是手工制造,产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但是现在,从德国运到的新式机器已经组装完毕,这批新造的轻机枪就是由机器制造的,工艺成熟,性能提升了一个档次,而且现在汉阳兵工厂也在着手对“汉阳造”步枪进行改进,以使其适应新的战术要求,并方便以后简化后勤供应。
詹天佑对机枪不感兴趣,他只对铁路和火车感兴趣,田劲夫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也没多废话,留下那名助手,领着詹天佑赶去校场,至于詹天佑的那只公文包,也由田上校为他拎着。
到了校场,老远望见一群军官围在一起,那远处立着几个人形枪靶,显然,军官们将校场当成了射击训练场,而他们正在围观的显然就是那种新式轻机枪。
赵北就在这群军官里,也是身穿军装,武装带扎得精神,腰间还挂着支小手枪,手里更是端着挺泛着金属光泽的轻机枪,正与站在身边的蓝天蔚小声嘀咕。
看见詹天佑过来,赵北将轻机枪放在脚边,迎面走上几步,热情的打着招呼。
“詹先生,你的来意我已清楚,关于吴淞机车厂的搬迁事宜,铁道部确实也需要有人居中策划,不过你不合适,因为我打算请你主持那个‘大十字铁路计划’,所以,这机车厂搬迁的事情,你做个顾问就可以了。”
“哦?铁道部昨天不是说让我主持津浦线建设么?”詹天佑眉头一挑。
“津浦路现在已完工了一半,剩下的也铺完了路基,派你主持津浦线建设未免大才小用了,而且英国人也不肯将‘总工程师’的位子让给中国人坐。何况,现在对于中国来讲,陇海铁路才是最重要的,一旦完成了这条铁路,那么,从甘肃到江苏就畅通无阻了,无论是对于军事行动还是对于开发内陆来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的意思是,那个‘大十字铁路计划’,咱们先建设陇海线,至于粤汉线,稍迟一些再动工建设,无论如何,也必须在两年之内基本完工。”
“两年之内完工?”
詹天佑差点暴走,这位总统未免有些太外行了,这么夸夸其谈,也不怕闪了舌头。
从事铁路建设这么多年,詹天佑最痛恨的就是外行领导内行。
“总统钧鉴。陇海线长达数千里,粤汉线也是数千里长,两年之内基本完工根本不可能,就连那条五百多里长的京张铁路,那也用了差不多四年时间才基本完工的。”
见詹天佑没有多少信心,赵北淡淡一笑,说道:“京张铁路的修建工作一直被资金的短缺所干扰,如果资金充裕的话,我想,京张铁路或许用不了一年就能完工。现在中枢对于陇海铁路和粤汉铁路非常重视,这更是铁道部的主要工作,有中枢做后盾,有美国公司的技术力量全力支持,用两年时间完成‘大十字铁路计划’的基本工程建设,这并非是痴人说梦,再说了,我把革命卫队调去协助你修铁路,这可是军队,可不比那些临时招募来的农夫强得多?”
“可是修建铁路不是人手够、资金够就可以的,这涉及到地形、地貌,架铁路桥还是其次,关键是隧道的开凿,这可不是在施工蓝图上比划一下就可以的。总统强国之心,詹某体谅得,但是有些事情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陇海线和粤汉线都不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这隧道、桥梁那是少不了的,就算是完全交给美国人来修建,两年之内也是绝对无法完工的。”
见詹天佑脸红脖子粗,赵北笑了笑,反问了一句:“那依你之见,你用几年时间可以完成这个‘大十字铁路计划’?”
詹天佑沉吟片刻,说道:“如果资金充裕,上头也没有外行指手画脚的话,陇海线和粤汉线加起来六年完工,如果要将粤汉线和京汉线用铁路桥连接起来的话,那么或许是七年完工,毕竟,现在的长江上,还没有一座铁路桥呢,而且,陇海线去甘肃,要过黄河,那也需要一座大型铁路桥。”
“不行!我给你四年时间修完陇海线和粤汉线,至于长江与黄河上的铁路桥的事情,你不必操心,我自有安排,有专人负责修建铁路桥。”赵北斩钉截铁。
“四年时间?还是有些紧。”
詹天佑有些无奈,许多时候,这技术官僚确实斗不过政治官僚,外行领导内行,这恐怕也不是这个国家所独有的现象,内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这种情况恐怕只能发生在文学作品里,毕竟,作为政治家,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不会仅仅拘泥于某一个方向。
“四年时间修完陇海线和粤汉线,你要人,中枢给你人,你要钱,中枢给你钱,总之一句话,就是拼了命,你也要在四年之内将陇海线和粤汉线修完!这不是中枢的请求,而是中枢的命令,是中枢下达给你和你的那个班子的任务!如果按时完成任务,我就把这个‘铁道部总长’的位置让给你坐!如果没有信心完成任务,那么,这铁路我就交给外国技术人员去修!”
看到内行有些犹豫,外行毫不客气的下达了命令,并且挥舞着官帽子,激将法也用上了。
大棒加上糖果,这也是外行可以领导内行的秘诀。
第464章 局势与应对
或许是赵北的这个强硬态度给了詹天佑信心,也或许是总统先生的激将法起了作用,这位工程专家没再退缩,并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四年时间修完陇海线和粤汉线,这个我尽力。但是我有几个要求,望总统务必答应。第一个要求,尽快将修路资金划拨到专用帐户,并组织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管理这个资金,由我领导;第二,虽然美国公司会派来技术人员协助工作,但是他们只是协助,他们是我的下属,他们绝对不能凌驾于中国技术人员之上;第三,修路时所征用的民间土地,应由中枢出面购买,并督促地方官协助此事;第四,那个美国驻华代理公使司戴德不能以任何理由干涉我的工作,如果美国政府出面干涉,应由总统应付,我是不会直接与美国政府打交道的;第五,如果陇海铁路修建进度较快的话,我希望能够顺便对新疆铁路进行勘探,以便将该段铁路进一步延伸至新疆,以加强对边疆之控制;第六,这条铁路无论如何也必须采用与京汉线、津浦线一样的路轨,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个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我宁可辞职也不会主持这条铁路的修建工作。”
“好了,好了。你可以将这些要求写在公文之中,我仔细审阅。”
见詹天佑一口气提了这么多条件,赵北也是无可奈何,但是人家是专家,他这个外行当然得听专家的,不过现在他可没工夫尽扯铁路的事情,相比铁路建设,还是军事问题更重要,如果不是看在詹天佑一片强国的赤诚之心的份上的话,赵北也不会在这武器实验场召见这位铁路专家。
“好,我这就写。”
詹天佑说写就写,就在校场边找了张凳子,将公文包当做桌子放在腿上,拿出纸笔,开始将他的要求逐条列明。
见詹天佑如此做派,田劲夫心里也是感慨,不待赵北吩咐,他就叫卫兵搬来张桌子,请詹天佑在桌边露天办公,然后走到赵北身边,耳语几句。
赵北点了点头,拿出笔记本,写了张条子,交给田劲夫,然后田劲夫就匆匆离去,驾车离开了南苑兵营。
田劲夫走后,赵北与在场军官继续对那几挺汉阳兵工厂送来的轻机枪进行射击实验,虽然兵工厂已经进行过实验,但是军官们还是觉得亲自测试一下比较稳妥,毕竟,这机枪是兵工厂制造,可是使用机枪的人却是军人,没有什么人能比军人更熟悉战场环境。
“哒哒哒……哒哒哒……”
在几名士兵的操纵下,枪机枪的点射声不绝于耳,军官们也轮番上阵,亲手操作机枪,众人一共打完了五箱子弹,这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测试。
“这轻机枪不错,可以装备到部队里。依我之见,装备到排较为合适,只是不知道汉阳兵工厂的产量是否能够满足需要?各省兵工厂是否也能开工制造这种轻机枪?”蓝天蔚做了总结,同时也提出了问题。
赵北说道:“根据汉阳兵工厂的说法,现在每日可出轻机枪二十挺,但是这是在不影响步枪生产的情况下的机枪产量,如果降低一些步枪产量的话,轻机枪的产量是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咱们这次进口的德国机器不仅数量多,而是质量好,再加上那些德国技术顾问的协助,以后机枪的产量还会继续提高,各省兵工厂经过整顿之后,也必须更换最新式的德国机器,并聘请德国技术顾问,以后,咱们全国的兵工厂都要统一制造军械,淘汰旧式枪弹。
不过,现在的主要问题不在于轻机枪产量能否满足部队需要,现在的问题是大炮,前天刘国臣给我拍电报,说他在德国青岛要塞看见一种新式榴弹炮,他想仿造,但是这肯定会影响迫击炮的生产,而且,无缝钢管仍需大量进口,所以,我否决了刘督办的建议,现在咱们军队最需要的是野战炮和迫击炮,至于榴弹炮和山炮,依我看,还是少量进口比较稳妥。另外,国防军的整编必须加紧进行,现在北方军队已整编的差不多了,南方的军队动作有些慢,还是要催一催,蒋百里那边,我放心,但是湖南、江西那边,无人主持,基本上是各行其事,这一点,你们联合参谋处要多多操心。”
“要不,我去一趟南方?”蓝天蔚说道。
“不,你要留在南苑坐镇,派个可靠的人去就行了。”
“要不,我去南方吧。最近北方太平无事,我都快闷出病了。”蔡锷毛遂自荐。
“北方太平?松坡兄未免乐观了些,这北方现在看似太平无事,可是实际上却是暗流汹涌,稍一不留神,那就是一场变乱。”
赵北苦笑着摇了摇头,向北方望去,说道:“刚才田义仁来告诉我说,他的东北情报站刚刚传来消息,昨天又有一艘日本轮船抵达旅顺,船上下来的都是日本兵,差不多是两千人,装备齐全,拖着野战炮,如果算上前天抵达旅顺的那几艘日本船的话,那么,现在日本军部至少已向旅顺增派了八千人的部队,日本人想干什么,咱们可得多留个心眼。”
蓝天蔚和蔡锷也是眉头紧锁,对此很是忧虑。
“咱们上次策划的那个‘高丽烈火’计划是不是应该提前发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孝准发话了。
“不!现在时机尚不成熟,而且准备得也不充分。咱们可不能学同盟会,他们发动的历次反清起义基本上都是赶鸭子上架,计划不周详,准备不充分,所以才会屡战屡败。”
赵北摇了摇头,不同意张孝准的建议,毕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这个问题上,作为一个穿越者,赵北很有优势,而且也很谨慎。
“另外,伊藤博文被朝鲜刺客刺杀,此事给了日本军部和政府极好的借口,诸位,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看到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吞并朝鲜了,以前,朝鲜还只是日本的‘保护国’,但是很快,日本就会将朝鲜当做正式殖民地了,‘朝鲜总督’的任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赵北的话让在场的所有军官都有些惊讶,虽然朝鲜早就成为日本的独占殖民地,但是将其正式变为“法律意义”上的殖民地还缺少一个手续,难道,日本真的会借伊藤博文遇刺案将朝鲜仅剩的一点“主权痕迹”彻底抹去么?
就在众人思考着日本政府将采取何种手段完全吞并朝鲜的时候,詹天佑已完成了他的那份公文,走到赵北跟前,将公文呈了过去。
赵北翻看了一下,发现这公文上头除了詹天佑提出的那些条件之外,还有一些关于吴淞机车厂搬迁事宜的建议,看起来,这位技术专家责任心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