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赵振华不是这样的人啊。”
  “现在不是,可是难免将来不是,人是会变的,尤其是那些上位者,他们看事情,与咱们看事情是不一样的。就拿眼前的这个局面来讲吧,国家的政体名义上是宪政,可是实际上呢?却是总统训政,所谓‘宪政’不过是遮羞布罢了。”
  “现在是训政?可是国会还能否决总统的决策啊。依我之见,现在的政体既不是训政,也不是宪政,现在,就是一个四不象,虽然是个四不象的政体,可是却对国家和国民有好处,那它就是好政体。”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种四不象的政体终究长久不了,到最后,吃亏的还是国家与国民。”
  杨度与严修的立场对立严重,两人竟越谈越远,谈到后来,两个书生差点就为这意气之争而反目了。
  好在严修内敛,及时停止了争论,并邀请杨度一起吃午饭,可是杨度却推辞了,忿忿不平的离开了清华园,喊了辆人力车,拉他去酒馆,独自一人坐在酒馆里喝闷酒,这顿酒喝到下午,杨度已是带着几分酒劲,于是借着酒劲,叫了辆人力车,直接拉着他去了总统府,他想当面问问总统先生,那个“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政治战略到底该怎么走,现在这种训政不像训政、宪政不像宪政的局面到底该如何破解。
  第538章 指点江山
  总统府最近几天里一直比较热闹,各部官员进进出出,汽车、马车来来往往,自从江苏地方实力派俯首称臣之后,各地实力派人物也纷纷派亲信进京,向中枢进一步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免成为中枢削藩行动的无辜牺牲品。
  如此一来,这等在侍从室接待处的人就排起了长队,原来的会客室、休息室已装不下这么多客人,只好在屋外搭了几座军用帐篷,做为接待处。
  杨度是侍从室秘书长,他可以很方便的见总统,自然不用等在侍从室接待处,而且,也因为这个原因,一见杨度回了总统府,原本等在侍从室接待处的客人纷纷上前套近乎,想请杨秘书长帮忙,以便尽快见到总统先生。
  可是杨度现在正烦着呢,哪里有心情帮忙?当下摆脱众人,叫来一名副官,驾驶汽车将他拉到了统帅堂。
  到了统帅堂这里,杨度可就得排队了,于是在警戒区会客室等候总统召见,与他一起等在这里的还有各部官员,众人见杨度脸色铁青,知道他心情不好,也就没怎么与他搭讪,杨度也乐得清净,独自坐在角落的一张沙发上,闭目养神,这一闭眼,那眼皮就有些睁不开了,于是,很快杨度就沉沉睡了过去,直到秦四虎将他喊醒。
  已是下午两点,正是上班时间,杨度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见总统一面,至于公务,他现在确实也顾不上了,还是先解决了这个政体问题再说别的。
  杨度跟着秦四虎进了统帅堂,见到了两眼通红、哈欠连天的民国大总统。
  “皙子,你现在不去办公,过来找我,可是有什么紧急公务?”
  赵北坐在办公桌后,懒洋洋的问了一句,这精神头确实不怎么样,这段日子里,他的睡眠很成问题,好象又回到了当初在武汉的那段时光,每天的公务都很繁忙,根本找不到什么可以真正放松的时候,别的公务人员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可是作为总统,赵北却是不敢懈怠,交代给各部的公务很多都需要他跟踪监督,这可以避免走弯路,也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对于争分夺秒的中国而言,赵北自问还算个合格的元首。
  但是这位元首先生现在却因为过度的劳累而有些神经衰弱,白天没精神,晚上失眠,就像一根绷得过紧的弹簧,似乎有折断的可能,这让赵北也非常担心,本来这几天是打算给自己放几天假,跟着夫人去北戴河散散心的,可是由于前几天英国远东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举行了一次海军联合演习,这使赵北有些警惕,不得不改变了休假计划。
  由于赵北没有满足英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英国政府非常不高兴,因此与日本搞了一系列的小动作,与当初“东北亚危机”时的表现截然相反,由于历史改变得太多,赵北也摸不清英国人到底想干什么了,所以,这假期就暂时取消了,至于总统先生什么时候才能去北戴河散心,这得看德国特遣舰队什么时候赶到青岛,等中德两国联合军事对抗演习开始,或许总统先生就不必去北戴河了,他可以去青岛散心。
  本来,德国舰队早就应该赶到青岛的,可是由于巴尔干战争突然爆发,德国皇帝一个命令,那支德国特遣舰队就在印度洋西海岸逗留了一段日子,直到德国政府与英国政府达成了某种“默契”,德国访华特遣舰队才得以继续向中国航行,前天刚刚离开新加坡,离青岛还远着呢。
  或许,英国与日本举行联合海军演习也有与中德联合军事对抗演习相抗衡的意味在里头,不过赵北还是决定继续原定演习计划,与英日针锋相对,毕竟,这是表明他的立场,必须让德国皇帝明白,中国向德国靠拢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
  此举肯定会继续刺激英国政府的神经,虽然现在巴尔干战争正酣,英国不可能全力关注远东事务,可是英国毕竟是头号强国,只需要通过支持日本,就可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对此,赵北不得不警惕,这几天里,他忙着召见各部主官,就是为了商议应变之策。
  此时杨度过来,要求单独面见总统,赵北弄不清楚他想干什么,于是也没废话,见了杨度的面,就直接切入正题。
  杨度一字一句的说道:“今日拜见总统,杨某只想问一句话,若有冲撞之处,还望总统海涵。”
  “你问吧,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又不是不清楚,逆耳的忠言,我也是听得进去的。”
  赵北指了指沙发,先坐了下去,抬起手揉了揉太阳穴。
  杨度在对面坐下,看了眼站在门口的秦四虎,然后扭头看着总统。
  “敢问总统先生,你现在到底是打算搞宪政呢,还是搞训政?”
  杨度这话问的直白,赵北一愣,说道:“皙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总统是聪明人,聪明人说话不拐弯抹角。现在的形势明摆着,总统威望日高,国会权力日衰,议员只知拉帮结派,缙绅只知投资挣钱,草民只知吃饱穿暖,如此一个国家,全民宪政的道路现在是走不通的,这个国家需要一位强人来治理,这个强人只能是总统,总统也有这个能力掌握全局,说得再直白些,那就是大权独揽,国事均出于总统一人之手,国策亦由总统一人制订,如此才能国泰民安,天下无事,若干年后,国家富强,国民睿智,届时,再行宪政,还政于民,则总统便可名垂青史了。”
  杨度越说越兴奋,赵北很快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杨度这是在劝赵北搞独、裁呢,所谓“训政”,其实可以看作是“独、裁”的同义词。
  虽然面无表情,可是赵北的心里却是非常的高兴,什么叫“雪中送炭”,这就是啊。
  其实赵北早就在头疼现在的这个政体问题,按照宪法精神,现在的国家是宪政,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也是分开的,表现在政治权力的分配上,就是总统要接受国会的监督,重大决策也必须接受国会的审议,虽然赵北当初早就通过袁世凯和北洋集团之手在宪法里头埋伏下一个“总统制”的先招,可以有效的控制国会,而且,由于联合阵线占据国会议席多数,因此,目前的这个国会只是赵北手里的木偶,现在的政体,实质上就是训政,但是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可以扯皮的。
  国会现在是木偶,但是这个木偶终究是有自己的思想的,联合阵线也绝对不是铁板一块,这一点,从前不久的外蒙古风波就可以得到证明。考虑到长远利益,赵北早就在谋划进一步削弱国会权力和影响力的行动,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底下可以看出总统心思的部下也一直没有出现,再加上这两年里政治力量的整合尚未完成,因此,赵北也就一直隐忍着没有采取关键性的行动。
  现在,杨度突然主动站出来,劝总统正大光明的推行“训政”,大权独揽,以一人号令天下,完全踢开那些阻挡总统政策推行的绊脚石,以最高效率完成国家的崛起战略,并在适当的时候还政于国会,届时,真正的宪政时代就到了。
  赵北有些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他将杨度放到现在这个位置上,初衷就是让这个“君宪先锋”为他的大权独揽冲锋陷阵,因为在历史上,这个杨度就是袁世凯搞“洪宪帝制”时的急先锋,是帝制失败之后被共和政府通缉的“帝制六祸首”之一,这个人,他的政治主张确实非常适合强人政治。
  当然,袁世凯称帝失败,这不能怨杨度,只能怪袁世凯目光短浅,没有看清时代潮流,而且北洋集团内部也不团结,段祺瑞那帮北洋元老带头挖袁世凯的墙脚,洪宪帝制要是能成功才叫怪。
  这就是前车之鉴,赵北当然不会重蹈覆辙,他不想称帝,也不想家天下,这些过分的妄想在时代的脚步面前已不现实,赵北只是想做一段时间的政治强人,将全部大权掌握在手里,以方便推行他的政策,充分利用历史给他的机会,将这个虚弱的国家带上强国之路。
  所以,只要这个“共和”、“宪政”的帽子不扔,赵北推行“训政”的行动未必就不会成功,毕竟,他现在已有足够的威望,手里的军事力量也远比历史上的北洋强大,团结在他身边的忠诚部下也远不是段祺瑞、冯国璋那帮与袁世凯貌合神离的人可以相比的,如此综合考虑之下,这杨度的建议就显得非常及时和明智了。
  或许是见赵北沉吟良久,杨度便又催促总统下定决心。
  “这两年里,总统主持工业建设,支持地方自治,改善国家形象,推行现代法律,提倡文化教育,种种举措,都深得民心,所谓‘万民景仰’,若不趁此良机一举决定大势,以后再有风吹草动,这‘训政’就不易推行下去了。度以为,以目前我国国民之素质,尚未到全面实行宪政之时,就以国会那帮前清遗老遗少的眼光和手段,他们只能捣乱,不能建设,这个国家,现在还是需要一位说一不二的强人领袖的。”
  见杨度不像是试探,赵北决定亮出部分底牌。
  “皙子,你这话说得有些道理,但是这件事情不能心急,许多时候,稳扎稳打才是正道。关于‘训政’一事,我确实考虑过,不过目前人心到底如何,我也拿不定主意。既然你也说训政比较现实,那么,不知你肯不肯为我奔走此事?”
  “如何奔走?”
  杨度问道,虽然表情很平静,可是心头却是狂跳起来,这次过来跟总统进言,他是借着酒劲过来的,虽然“训政”确实是他的主张,但是他心里也多少有些赌一把的心思,现在看来,他还是摸准了总统的心思,这次投机可以说非常成功。
  “先造舆论。”赵北站了起来。
  “舆论好说,但是先从何处着手呢?”杨度问道。
  赵北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然后停住脚步,说道:“先从经济发达省份着手。现在江苏省长人选尚未确定,不知皙子能否替我去江苏走走?”
  这话里的意思非常明白,赵北打算让杨度去做江苏省长,并利用这个机会在当地大造舆论,为赵北的“训政”制造民意。
  “度愿为总统效犬马之劳。”
  杨度急忙站起,深深一稽,心中非常兴奋,他本来就想外放它省,做些务实的事情,现在,他不仅实现了这个愿望,而且也进一步取得了总统的信任,以后,这仕途走得就更稳当了。
  杨度放下了心思,这烦闷感觉立刻消散,心情愉悦。
  至于赵北,也是同样的心情舒畅,他甚至认为自己的神经衰弱已好了一半了。
  “皙子,去了江苏,你好好的表现,只要你的这个‘训政先锋’做得好,将来,你也是可以青史留名的。”
  总统的鼓励让杨度更是信心满满,“训政先锋”做得好,将来能不能青史留名不好说,但是将来的总统第一副手却恐怕是非他莫属了,那么,他也能更好的实现他的治国理想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读书人的理想。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只要选对了效忠的对象,书生也能指点江山。
  第539章 青岛(上)
  风从东边吹来,带着海的味道,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是青岛,德国租借地胶州湾的政治中心,这里同时也是中国沿海最优良的天然海港,由于目前中国与德国贸易联系的更加紧密,现在的青岛已经是中国北方最现代化也是最繁忙的港口,就连南方的上海港也不及青岛港热闹,每天通过青岛港进口出口的中外商品数量惊人,种类繁多,而且由于津浦铁路的建成通车,这些商品的运输也变得更加方便。
  在青岛港日益加强的竞争面前,英国控制的威海卫租借地以及日本控制的旅大租借地的进出口贸易正在走向衰落,中国与德国的相互靠拢并不是简单的政治层面的,它表现在方方面面,而且也影响着方方面面,毕竟,人是经济动物,人类的一切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经济利益。
  作为一个标准的经济动物,邹廷弼先生现在就在青岛寓居,当然,是暂时的,作为一名成功的金融家,邹先生在过去的那两年时间里一直在走南闯北,忙着建立他的银行网点,试图完成他的那个金融梦,将他的那家中华联合金融银行变为一个金融与实业交织在一起的巨无霸。
  作为北方最重要也是中国最有活力的通商口岸,青岛一直是邹廷弼关注的重点地区,这里不仅有他的五家银行营业所,而且也有他的两座工厂,其中一座是纺织厂,另一座是洋酒厂,纺织厂是他独资,而洋酒厂则是他与几位南洋华侨合资组建的。
  前两年的工业大发展,让邹廷弼大获其利,不仅银行资本扩充了几倍,而且纺织厂也为他赚取了惊人的利润,只有那座洋酒厂让邹廷弼有些无奈,中国人不怎么喝洋酒,而青岛的外国人又不相信中国人也能酿造传统的欧洲酒,所以,这座酒厂在当初的定位就很尴尬,这似乎可以看作是邹廷弼的一次失败的投资,不过考虑到这两年里头脑发热的商人不少,这邹老板投资失误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原谅的。
  现在邹廷弼寓居青岛,主要就是为了解决这座酒厂的问题,要么想办法打开销路,要么干脆将酒厂转让给德国人经营,反正邹廷弼对洋酒酿造的热情已经消退了,他决定集中资金投资重工业,现在中枢号召商人到东三省建设重工业,这或许是一个机会,邹廷弼不想错过,虽然风险远比在华中地区经营重工业高许多,可是回报也是丰厚的,冒险似乎是值得的。
  当然,这两天里,邹廷弼却没怎么去忙酒厂的事情,他另有事情要忙,那就是为迎接总统做准备,现在,他邹廷弼是“青岛华商总商会”的委员,考虑到他与总统的私人关系相当密切,因此,商会决定请他出面组织“总统视察欢迎团”,全权负责接待事宜。
  五天前中枢正式发布政府公报,宣布民国大总统赵北先生将前往青岛视察,并观摩一场中国军方与德国军方举行的联合军事对抗演习,按照日程安排,总统先生将在青岛逗留五天时间,在这五天时间里,德国方面将全权负责总统先生的安全保卫工作,至于具体的接待事宜,则由当地的华商商会主持。
  昨天晚上,总统府那边拍来了电报,总统将于今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