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高地位于一座山脊正前方,三面都是陡坡,只有靠北的一侧与山脊相连接,地势非常险要,而且山上树木稀疏,视界开阔,可以俯视南边的那条小道,只要在590高地上建立起稳固的阵地,那条小道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
说是小道,其实并不准确,那条山间小道比一般的小道要宽,并排可以走几个人,因为它就是一条干涸的河床,现在下雨,河床上已积起几寸深的雨水,但是并不足以阻挡人的前进,仍然可以用来充当道路。
王金堂在第一时间选择了炮兵阵地,这次奉命充当前锋,他的连一共带过来九门轻型迫击炮,炮弹也带了不少,依靠这些迫击炮,可以轻易的封锁正面的那条小道,如果再在山头挖掘出步兵掩体的话,这个高地就是易守难攻。
虽然后头的主力还没有跟过来,不过王金堂还是决定立刻挖掘战壕,于是一声令下,两个班的士兵就挥舞起了随身携带的工兵锹和铁镐,在那满是泥水和泥浆的山坡和山顶上挖掘起来。
一个小时之后,几座散兵坑已挖掘完毕,而这时,连副也率领后头的步兵连赶了上来,部队到齐之后,两条战壕的挖掘工程随即展开,王金堂则亲自带领一些士兵到山顶上伐树,一则清理视界,二则收集木材,建造防炮掩体,作为连部。
天空依旧雷声滚滚,暴雨倾盆,这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高地上的防御工事修筑得很慢,而且那些挖掘出来的散兵坑和战壕很快就积下了半人深的雨水,官兵们不得不想办法修筑一些排水坑道,而且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埋设地雷也变成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到了下午快五点钟的时候,王金堂布置在山脚下的哨兵突然报告,山脚下来了敌人,至少数百人,而且还拖着山炮。
王金堂当机立断,下令部队立即结束工事修筑,进入阵地,隐蔽起来,准备拦截那支敌军。
十多分钟后,那支日军部队终于进入视线,王金堂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那支日军部队,显然,他们是打算通过那条小道向东前进,而且很可能就是走在主力部队前头的前锋部队。
那支日军就是顺着那条干涸的河床过来的,在靠近590高地的时候,日军的指挥官显然也意识到了590高地的重要性,于是命令部队停了下来,派了几名士兵,往山坡上侦察。
“狗日的,还挺狡猾。”
王金堂啐了一口,将望远镜搁在身边的那口弹药箱上,然后低声传令下去,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并且特意叮嘱炮兵和狙击手,先打日军指挥官。
那几名上山搜索的日军士兵很快就靠近了山坡,由于山势陡峭,他们不可能就这么爬上山顶,只是站在山脚下透过那重重雨幕,向山顶上张望了片刻,然后就又走了回去。
见此情景,王金堂没有下令开火射击,他再次举起望远镜,向那支日军部队观察。
那几名日军侦察兵显然向上司报告山上没有发现敌人踪影,于是,日军指挥又命令部队继续沿着那条干涸的河床向东前进,不过在走过去之前,日军指挥官还是下令向高地上打了几颗山炮炮弹。
一颗炮弹落在了距离王金堂不远的地方,炸起的泥土四下纷飞,王金堂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放这支小部队过去,营部的田参谋也支持他的决定,于是,一场本应立即打响的战斗被推迟了。
不过并没有推迟多久,就在那支前锋部队过去之后半个小时,日军的主力部队就开了过来,数千人拥挤在河床上,排列成纵队,向东艰难的跋涉。
这支日军部队显然是打算向东撤退,而王金堂的部队的任务就是阻止他们撤退,这直接关系到这场战役的结局,王金堂现在的压力很大,他必须率领部队将这条日军的撤退道路卡住。
就在昨天中午,周道刚指挥的东路纵队已经与吴禄贞指挥的西路纵队会师,并且分别从东边和西边两个方向将那支由大孤山方向赶来的日军主力部队围住了,只要再把北边和南边的口子一卡,就算是将这支日军部队给合围了。
日军的指挥官见势不妙,在与中国军队接触之后,立即下令撤退,不过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也不会让日军就这么跳出包围圈。
王金堂的部队就是奉命实施北部穿插任务的北路纵队中的一支小部队,他们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阻止日军由北方向东撤退。
“幸亏刚才没在河床上埋设地雷。”
王金堂暗自庆幸,好一条大鱼,不过他同时也有些担心,毕竟,营长还没有率领主力赶到增援,就凭他现在的这个步兵连对抗数千日军,未免有些势单力薄。
“田参谋,咱们打不打?”
王金堂询问那名来自营部的田参谋,不过话一出口,他立刻后悔起来。
“我看,还是打。”王金堂立刻回答了自己的提问。
田参谋也是一笑,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王金堂的肩膀,说道:“没错。打!”
“嗵!嗵!”
几声沉闷的炮弹出膛声从炮兵阵地传来,这场阻击战就这么打响了。
第717章 调整
雷声滚滚,暴雨倾盆而下,冲刷着地面的一切,那重重雨幕中望过去,一切景物都是那样的模糊。
这是辽东半岛中部地区自入夏之后的第一场降雨,长时间的干旱之后,竟然突降暴雨,对于农业而言,这场降雨很是及时,但是对于军事行动而言,这场降雨却显得是那样的不合时宜,为此发愁的可不仅仅只有前线的指挥官。
作为这场战役的中国军队最高指挥官,吴禄贞现在就非常的郁闷,站在前敌指挥部的窗前,望着那窗外的瓢泼大雨,他的眉头紧紧的拧着,嘴角也紧紧绷着,双手背在身后,右手中还捏着一张电报抄稿,这是刚刚收到的前线电报,由于某处山洪爆发,部队前进受阻,不得不绕道前进,这直接耽误了进军,也影响了整个部署,吴禄贞当然发愁。
由于这场降雨的面积很大,几乎整个辽东半岛的中部地区都在其影响之下,天气非常恶劣,空军部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根本无法起飞作战,就连飞艇也不能在雷雨中飞行,这进一步减弱了中国军队的进攻优势,目前的情况之下,只能依靠地面部队了。
“报告!东线来电。”
一名参谋走到吴禄贞身边,将一张电报抄稿递了过去。
吴禄贞接过电报抄稿,扫了一眼,又是东路纵队司令周道刚拍发过来的电报,内容是在介绍东路纵队目前的进军情况,同样受到山洪爆发的威胁,东路纵队中的一部分部队不得不改变进军路线,部队的展开速度受到影响,而且也必须重新选择阵地位置,不过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日军部队的行动也显得非常迟缓,倒是不必担心日军会趁机突围。
吴禄贞确实不太担心日军会趁着暴雨突围,他真正担心的是整个战略方案的实施。按照他制订的作战方案,辽东半岛的战斗必须尽快结束,然后调集重兵去攻打旅顺,解决旅顺日军之后,再调头北上鸭绿江方向,防备日军从朝鲜半岛大举入侵。
但是现在受这场降雨的影响,部队的展开速度比原定方案慢了许多,这会推迟总攻发起日期,而一旦推迟总攻日期,那么旅顺就无法按照原定方案拿下,如果部队被阻挡在旅顺要塞之下,而日军却又从朝鲜半岛大举扑来的话,那么,这整个战略就乱套了。
现在的辽东半岛上,中国军队在总兵力上占有压倒性优势,这也正是吴禄贞采取主动姿态的主要原因,以多打少,保证全歼辽东半岛上的日军地面部队,但也正是这个原因,布防于鸭绿江方向的中国军队就显得势单力薄了,对抗一两个日军师团不成问题,但是如果日本军部安排第二批增援辽东半岛的日军部队从朝鲜半岛登陆的话,那么,鸭绿江防线所受到的军事压力就会空前增强。
毕竟,现在安州已经失守,日军地面部队可以一鼓作气的冲到鸭绿江畔,直接跨过鸭绿江攻击中国修筑的那条单薄的野战防御线,当年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日军陆军部队曾两次越过鸭绿江实施攻击,对于当地的地理形势,日军非常熟悉。
考虑到这一点,吴禄贞现在不得不调整作战方案,一方面命令部队加紧部署,务必将日军合围,另一方面,他打算改变原来攻击旅顺要塞的计划,先对旅顺进行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如果日军抵抗激烈,那么就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只留下少量部队卡住金州地峡,防止旅顺日军向北攻击,而将主力部队北调凤凰城,就在那里建立出击阵地,如果日军再次从辽东半岛登陆,那么立即南下攻击,如果日军从朝鲜半岛登陆,那么就从凤凰城出发,前往鸭绿江防线,正面抵挡日军进攻,按照原定方案将之打垮,然后再调回头来收拾旅顺日军。
但是这个新的作战方案需要取得总参谋部的同意,刚才吴禄贞已经将他的打算形成报告,通过电报拍发去了盖平,现在的盖平不仅是陆军参谋部驻地,而且也是总参谋部实际驻地,因为总统就在那里,虽然表面上看,蓝天蔚才是总参谋长,但是实际上,主持总参谋部工作的就是总统。
现在,吴禄贞在焦虑的等待着总参谋部的回电。
电报已拍发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总参谋部却迟迟没有回电,吴禄贞有些担心,毕竟他的这个新作战方案有些冒险,为了实施对旅顺的试探性进攻,他不得不从预备队中抽调一部分精锐部队,前往旅顺实施进攻,如果将这些部队调走的话,那么就会削弱西路纵队的力量,对于围歼计划是有些负面影响的,毕竟,现在被围困在山里的日军部队也差不多有三万人,实力不容小觑。
如果是在平原地区作战的话,吴禄贞就没有这些担心,因为可以发挥装甲部队的优势,但是现在却是在山区作战,装甲部队的行动受到很大限制,只能依靠步兵和炮兵,而且空军也无法协同作战,这确实会使总参谋部有些迟疑。
按照总参谋部原来的那个作战方案,最终的会战将在平原进行,但是由于日军行动非常迅速,这个作战方案已无法实施,现在只能改变战术,将装甲部队放在进攻的次要位置上,而将步兵放在进攻的第一线。
至于“多余”的装甲力量,吴禄贞已决定,分出一部分去进攻旅顺,另一部分则补充到预备队中。
这个安排还是比较稳妥的,但是能不能得以实施,还要看总参谋部是否同意吴禄贞的战术调整,这场战役关系重大,总参谋部和吴禄贞都非常谨慎。
“绶卿,总参谋部还没有回电么?是不是再拍一封电报过去,催问一下?”
蒋方震走进前敌指挥部,脱去那件雨披,进门之后,先问了吴禄贞一句。
“没有。如果再不回电,我确实打算再拍一封电报过去,将前线的形势仔细的介绍介绍。总参谋部现在或许正在开会讨论战术的调整方案,我们倒也不必心急。百里,你回来的正好,我想派你跟着部队过去旅顺,协助指挥对旅顺的试探性进攻。”
“没问题,我随时可以出发,不过你现在选定参与进攻的部队了没有?调谁过去担任指挥官?”
“我打算任命季雨霖为南线司令,至于具体的部队序列,我已拟好,你参谋参谋。”
吴禄贞走回办公桌前,从抽屉中摸出一张信笺,蒋方震接了过去,仔细看了一遍,倒是没有不同意见。
“这个序列比较稳妥,不过目前我军前线军火辎重并不非常充裕,还需补充一些才是,尤其是列车炮的重型炮弹,更是多多益善,旅顺要塞坚固之极,非列车炮不能奏功,而且空军也有必要参战,就看旅顺那边的天气如何了。”
“我已拍电报去了辽阳,炮弹已在路上,最迟今晚可到,除了炮弹之外,我还特别申请了‘妖雾’。”吴禄贞说道。
蒋方震有些惊讶,问道:“你申请了‘妖雾’?总统批准了么?”
“妖雾”就是毒气弹的代号,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侍从室副官直接控制去向,不是谁都可以随便领到的,没有总统的批准,吴禄贞连一克毒气都弄不到,而实际上,自从中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军队还没有使用过这种绝密武器,知道这种武器库存的高级军官也不多。
“总统已经批准。不过,非到必要时候,我认为还是不应动用,这种武器毕竟太过恶毒。”吴禄贞叹了口气,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蒋方震心领神会,也没有说下去,而是换了个话题,这个话题倒是有些出乎吴禄贞的预料。
“刚才我去巡视,你猜我碰见了谁?”
“谁?”吴禄贞也是随口一问。
“朱大牛。”
“他?他不是在辽阳么?什么时候过来的?我怎么不知道?特战旅也过来了?”
吴禄贞很是惊讶,朱大牛是特战部队最高指挥官,战争爆发之后他一直率领部队留守辽阳,并没有直接参加作战,但是现在却突然赶到这熊岳城前敌指挥部所在,而且事先竟然没有通知吴禄贞,也难怪他会惊讶。
“特战部队直属总统府,既然过来之前没有特别通知你我,只怕也是总统府刻意安排,他们的任务毕竟很是特殊。”蒋方震也是不解。
“特战旅过来能干什么?这正面作战不是他们的长处啊。”
吴禄贞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正琢磨时,一名参谋匆匆奔进指挥部。
“总指挥!总参谋部来电,你的新作战方案被总参谋部批准了。”
“太好了!立即通知部队,组建南路纵队,随时抽调南进,一旦命令下达,就立即沿着南满铁路南下,直奔旅顺!”
吴禄贞很是兴奋,立刻将特战旅的事情抛到了一边,抓起桌上的野战电话,摇通了总机。
“总机!接季雨霖军长,告诉他,立刻到指挥部来,我有任务交给他!”
压下话筒,吴禄贞搓了搓手,他明白,此次作战,最关键的时候到了。
第718章 普兰店
蒸汽机的轰鸣声中,一列火车正在向南疾驰,十多节车厢后头是更多的平板挂车,上头装载着坦克和装甲车,以及一些野战炮和弹药,为了拖动这些沉重的车皮,这列火车拥有两台火车头,一台在前拉,一台在后推。
邹润猷就坐在这列火车倒数第二节的那辆守车里,身边则是他的参谋和副官,他们正对着一张地图进行仔细的研究,并不时的讨论几句。
这列火车上装载的主要是邹润猷的旅部成员以及一些装甲作战车辆和辎重,他们是刚刚从北边的熊岳城南下的,目的地正是南边的大连,他们并非前锋部队,也不是后卫部队,但却是装甲部队的指挥中枢。
说起来,邹润猷对于这次调动还是有些意见的。
本来,按照原先的战术安排,邹润猷应该指挥他的独立装甲旅由熊岳城东进,越过辽东半岛中部的丘陵地带,与从东边过来的东路纵队一同夹击那支大孤山日军,但是他的独立装甲旅甚至还没有来得及集结完毕,前敌总指挥吴禄贞一纸命令下来,邹润猷就不得不率领独立装甲旅南下大连、旅顺了。
这次的军事调动虽说是前敌指挥部迫不得已的行动,但是在邹润猷看来,将机动性见长的装甲部队调去攻击军事要塞,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虽然他也明白,由于大孤山日军盘踞在山区,装甲部队也无法发挥机动优势,但是相比去进攻要塞,装甲部队似乎更适合用来进行野战。
不过为了战略全局,邹润猷还是率领装甲部队立刻南下了,他的旅部由于在接到南调命令的时候已经向丘陵地带纵深挺进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