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人在校场观摩了一下,特种兵表演了几场擒拿、格斗,不知不觉到了正午,张激扬跑来,催促他们去赴宴,这才离开,路过校场辕门的时候几人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站在门口举着蛇矛的“猛张飞”已经增加到了四个,个个怒目瞪眼,须发戟张,倒颇有几分猛张飞的劲头。
  第140章 征川之战
  开春之后,这武汉的天气就一天比一天暖和,已感觉不到冬天的严酷,虽然暂时没有多少人敢脱去小袄,但离春耕确实不太远了。
  连降几场小雨,土地的墒情很不错,只等回暖,便可下地忙活了。现在军政府已经在武汉附近的乡村组织起了“锄社”,将无田少田的佃户和缺乏劳动力的自耕农组织了起来,并向他们免费配给了农具,一旦春耕开始,“锄社”就将严格按照日程表轮流到各农户的田里忙碌,主人家只需要管一顿饭就行了,而饭钱则由军政府的“农事处”补助一部分,能够保证每个壮劳力都能吃上一碗干饭,甚至还有几块咸菜啃啃。
  不过目前最要紧的任务却不是组织农业互助,而是西征四川的军事行动,此外,一年一度的春汛也不能马虎,这沿江的堤防也得组织人去修,虽然去修堤的劳力没有工钱可拿,可却能保证一天两碗干饭,而且军政府也答应过,等修完了堤,每个劳力还要再发给一块大洋的津贴,钱不多,只能买一石糙米,可到底也是前所未有的优待,当年清廷还没倒的时候,拉壮丁可没什么津贴可拿,即使是朝廷给的饭也都是老米野菜熬的糊糊,这共和一建,果然是比当年强得多了。
  这段时间以来,那些从东边赶到湖北打算采访共和军的军事行动的记者看到最多的倒不是军队的调动,而是那修筑堤防的黑压压的人群,耳朵里听见的也不是军号,而是人们的号子声,自从发捻之乱以来,这长江大堤有多少年没有认真修过了?当年曾国藩倒是提过修堤的事,但也仅仅只是提一下而已,修堤得银子,清廷舍得在军舰大炮上花银子,可却不舍得在修堤上花银子,同治五年的那场洪水席卷两湖,漂没人畜无算,洪水退去,长江两岸留下大量草荡,作为遗迹供人凭吊,直到现在,那些地方仍是缈无人烟。最近几年长江之所以没闹出大的动静,一方面是天旱,另一方面也是多亏了各地的缙绅大户,由他们出面劝募组织,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好歹可以在堤防上修修补补,挡不了大灾,可小灾还是能够挡一挡的,不过,这终究是杯水车薪,若是遇到大灾,无论贫民还是富户,都只能听天由命了。
  现在军政府财政紧张,自然不可能大修特修,只能在旧堤上修修补补,还没到农忙时节,农村的壮劳力还是可以利用起来的,一方面是稳定后方,一方面也未必没有锻炼一下干部队伍的用意,干部培训学校的那些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实践一下组织底层民众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不仅仅只能用在修堤筑坝上。
  共和军谢绝了一切对军事行动计划的采访,记者们无奈之下,只好改变了采访计划,开始将镜头对准湖北新政的方方面面,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让人新奇,虽然新政刚刚开始,但与清末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新政”比起来,军政府主持的新政都是脚踏实地的,而且没人敢以新政之名行敛财之实,就连为国民办理带小照的身份证也不收一文钱,除非在一年内重复办理,至于钉门牌、修道路,更是不必百姓掏腰包、出劳力,自有劳工大队代劳,这些从战斗部队里淘汰下来的羸兵打不了仗,可修路还是可以胜任的,而且,这些修路队里也招收了不少旗人,虽然不发薪金,但好歹包吃包住,每月还有剃头钱,总比呆在旗营里饿死强。
  除了劳工大队之外,农垦团也是容纳城乡游民的组织,将这些衣食无着的游民组织到一起,既能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也能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同时也可以为共和军提供廉价的后备兵源,不过现在湖北已没有多的土地可以安置农垦团,或许只能等待四川战役结束了,川边地区有大量未开发的山地和坡地,只是由于那里交通不便而且处于地方土司统治之下,所以得不到有效开发,但是随着共和军势力的向西渗透,川边的开发和控制必然会列入工作日程表。
  由于游民的减少,市面秩序井然,就连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乞丐也被收容到了劳工大队和农垦团,在这里,没有人可以游手好闲,勤劳的国民才是值得尊重的。
  就是在这点滴之间,湖北的面貌正在慢慢的改变,虽然和东部沿海比起来,依然是落后的,但谁也不能否认,军政府已尽了最大努力。
  当然,军政府之所以成为“军”政府,就是要把军事放在关注的第一位,无论如何,这军事都不能放松,长江大堤上的百姓们在忙碌,共和军的全体官兵也在忙碌,只不过,部队的调动大多都集中在夜晚,多数人是看不见的,部队调到了哪里?哪支部队是先遣队?这些军事机密没人能够回答,唯一可以透露一点消息的就只有詹大悲主持的《先锋日报》,这家报社是共和军唯一批准随军采访的报社,而且,部队里的时政宣讲员也多是这家报社的兼职记者,不过本着保守机密的信条,报纸透露出来的消息也不多,而且真假掺半,有效的混淆了视听,掩护了部队的调动。
  没有多少人知道,就在共和军总司令部下,新设了一个“心理战作战科”,共和军的总司令赵振华兼任作战科长,而这个部门恰恰是《先锋日报》关于共和军消息的主要来源地,虽然现在还看不出心理战的效果,但赵北坚信,这只是共和军在新军事革新上走出的一小步,在他的主持下,这支军队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无论是战法、战术,还是编制、武器,这支部队都将引领世界军事潮流,或许用不了多少年,“世界军事革新先锋”的桂冠将戴在总司令的头上。
  心理战只是战争的一个很小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信息闭塞、媒体稀少的国家,这种战术暂时还派不上大用场,战争仍然将以部队的冲锋和大炮的轰鸣作为开始和结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西征马上就要开始,部队的武器补充和后勤保障就显得相当重要了,甚至可以说是此次西征能否在短期内结束的关键,船只的征集、民夫的招募,都有条不紊的展开,南方本不是养马的好地方,出产的马多半还没驴高,但仍然被共和军大量购买,为了弥补军马的巨大缺口,部队里甚至出现了驴子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共和军部队尚未正式誓师,但是辎重的运输早已开始,岳州、荆州、归州、巴州等地已建立了兵站,随军行动的劳工大队和农垦团也先期抵达各个兵站,时政宣讲队已开始在社会上公开宣传这场西征之战的重要意义,所有与战争相关的战争物资也列出清单,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征购……一系列的举措表明,这架战争机器的每一个齿轮都已经高速运转起来,这也是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第一次向“总体战”迈出脚步。
  西征绝对不会失败,这一点共和军上上下下都很有信心,但战事不宜过久拖延,那可能会招致列强武力干涉,尤其是日本和俄国,都在虎视耽耽,而且巴尔干的“波斯尼亚危机”现在正逐步走向缓和,欧洲列强已可腾出手来关注远东事务,所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结束大部分战斗,并稳定全国局势,避免给列强干涉的借口,在这一点上,众人没有丝毫分歧。
  赵北定下的作战期限为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共和军西征部队必须由东到西横扫全川,沿着川江水陆并进,拿下所有大中型城市,并歼灭有建制的清军部队,建立地方共和政府,然后分兵四出,争取在半年里荡平全川顽固势力并组建地方自治政府。
  现在北方的北洋军已在段祺瑞的指挥下拿下了娘子关,山西门户洞开,而同盟会和光复会的军队也已向广东、云南、广西等地开拔,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再加上英国和法国的炮舰威胁,两广总督张人骏已正式放弃了“中立”立场,倒向共和政府,就任广东都督,随即也派兵参与了讨伐云贵总督锡良的战争,至于广西巡抚张鸣岐,本想萧规曹随,加入共和一方,不料他麾下的旧军却不听指挥,纷纷哗变,投靠了锡良,锡良将云南宿将陆荣廷派到广西,署理广西提督,以武代文,监督广西省政,巡抚张鸣岐在广西站不住脚,只好化装逃往广东,广西成了锡良的地盘,这位清廷总督不禁志得意满,自封“平南公”,坐拥三省,并派兵入川,增援赵尔巽,陕甘总督升允虽然自顾不暇,但也派了几百骑兵入川增援,一时之间,川、滇、黔、桂、陕、甘顽固势力连成一片,气焰嚣张。
  在段祺瑞的北洋军攻到山西之前,河南的杨王鹏部就已进抵潼关,但由于共和军支援的大炮尚未运到,因此只能顿兵关下,等待大炮和炮弹,湖南的共进会武装则在湖南都督孙武的指挥下攻进贵州,但也因共和军支援的大炮尚未运到,不得不在沅州一带休整。
  现在共和政府三路讨伐大军中,就只剩下赵北指挥的第二军尚未全面发动,此举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不仅袁世凯来电催促,就连正在上海召开的共和制宪会议也拍来电报,对共和军行动迟缓提出质疑。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赵北的信条。
  虽然舆论有些急噪,但共和军依然是不动如山,有条不紊的筹备着出征事宜,原本领军驻防湖南岳州的吴振汉已经奉命调回武汉,西征军出征之后,他将全权负责湖北军事,民政事务则由黎元洪和议院处理。
  在蒋方震的帮助下,共和军的总参谋部已完成了编组,蓝天蔚依然是总参谋长,蒋方震作为副总参谋长兼高级军事顾问跟随赵北左右,随时为总司令提供军事咨询服务,再加上汉阳兵工厂已经赶制出一批应急步枪,并装备了部队,征集的民船也全部整装待发,准备炸毁礁石、清理川江航道的工兵部队也备下足够的炸药,香港请来的潜水员也已逐渐适应了当地的饮食……西征的方方面面都已做到万无一失,就等总司令一声令下了。
  不过在正式出征之前,必要的政治动员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不仅要动员军队,还要动员国民,要让国民明白,共和军是在为国民而战。
  因此,在做好了军事准备之后,赵北以湖北都督的名义正式颁布了两部刚刚由省议院表决通过的地方性法律,一部是《民意代表保护法》,这部法律规定,所有的省议院议员和地方自治会委员均受法律之特殊保护,没有议长或总司令的批准,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逮捕,换句话说,议员和自治委员在任期内享有司法豁免权;另一部法律是《小农田赋蠲免法》,这部法律承诺,对于拥有土地不超过五亩的小农家庭予以免除田赋的优待,只有当每户所拥有的土地总数超过五亩才会被征收田赋。
  国民的动员完成之后,才是军队的动员。
  现在,总司令正在兵工厂礼堂召开临战前的最后一次全体高级军官会议,部署方略,强调军纪。与会的人除了军官之外,还有兵工厂、钢铁厂和被服厂的负责人,以及那些千里迢迢赶来采访共和军的记者,这也是一次新闻发布会。
  赵北没在会上说多少话,该讲的早已在前几天讲过,今天的会议实际上就是一场做秀,提高共和军的知名度。
  会议实际上是由张激扬主持的,这位时政宣讲员总代表站在演讲台上,对着那些记者滔滔不绝,讲演稿也是赵北亲手修订过的,从作战的目的到军队的纪律,从作战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到国外的局势,都讲得一板一眼。
  此次西征,赵北打算动用两个师的共和军部队,此外,再加二十个大队的革命卫队,总兵力超过七万人,六万杆步枪,二百门各式大炮,可以说是倾尽全力。四川是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矿产资源丰富,进可攻退可守,赵北是志在必得,若不是还顾忌着有人趁机来抢他的湖北地盘,恐怕他会将四个师的共和军调进四川作战。
  虽然只有七万人西征,但总参谋部公布的西征军总兵力却是十一万,至于共和军的总兵力,则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五万”,所谓“兵不厌诈”,这既是向四川的赵尔巽示威,也是向其它势力虚晃一枪,免得总司令带兵入川的时候有人来抄他后路,湖北可是赵北苦心经营的第一块根据地,不能让别人抢了去,为了虚张声势,赵北甚至将当年董卓那一套把戏拿出来练了练,晚上把兵派到东边,白天再把兵绕个道从西边调回来,以此迷惑记者和细作。
  “诸位,蒙共和政府信赖,鄙人被委任为此次西征总指挥,肩负重任,不得不慎重对待,虽知川道之难堪比登天,却不敢贪图安逸,作为第二军军长兼西征总指挥,我将随先头部队冲过夔门!”
  在张激扬讲完之后,总司令又站在了讲台前,慷慨了几句,趁着记者们还没回过神来时,又将手一挥。
  “现在,我宣布,共和军西征部队誓师时间为下午两点整,誓师地点,武昌城外鲇鱼套!”
  公元1909年3月3日,共和军于武昌城外鲇鱼套誓师西征,七万大军水陆并进,杀气腾腾向夔门扑去,“征川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第141章 老熟人与地头蛇(上)
  四川,古称益州,据《汉书》地理志载,“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南贾滇、僰偅,西近邛、笮马旄牛。”《华阳国志》也有类似记载,“其宝则有壁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犛、毡、牦、丹黄、空青、桑、漆、麻、苎之饶。”
  早在战国时代,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灌溉良田千里,自此之后,蜀地渐成“天府之国”。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原饥谨,而蜀地却“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履衣天下;名材竹斡,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铁之利,浮水转漕之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也说,益州是“天府之土”,“民殷国富”。唐、五代、宋时期,益州之富堪与扬州比肩,后来虽然经过宋末、明末两次大战乱,蜀地人口凋零,地方残破,但凭借着地理上的先天优势,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再次成为天下富庶之地,到了清朝末年,四川已成为仅次于东南财赋重地的税源区,盐税、田赋、厘金等项收入颇丰,不仅足以维持本省开支,而且也接济数省,可以说,四川就是中国西南地区财政的中心,谁掌握了四川,谁就掌握了整个西南。
  由于四川地理的独特性,这里成为历史上军阀割据一方的理想地区,每当天下大乱,这里就会出现地方割据政权,西汉末年的公孙述,东汉末年的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西晋末年的李雄成汉政权,均是四川割据势力的代表,东晋末年,焦纵割据四川,五代时,四川先后出现了前蜀和后蜀政权,元未,四川又为明玉珍建立的夏政权所割据,明末,“八大王”张献忠的大西军政权也曾短暂割据过四川。
  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要想真正得天下,离不开四川。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除了四川的富庶之外,还与四川的地理有着密切关联。中国地理西高东低,分成三个阶梯,而四川正好是第二阶梯,在这里,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山脉交替,使四川成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