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鲸-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在我们团体的全部成员中;就不仅有英雄。圣人。神明和预言者了。我们还得举出我们的老祖师来;因为;如同古代的帝王一样;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同道的来源中;就不乏许多大神。那个神奇的东方传说;那个现在还在经书上一再被传诵着的。可畏敬的湿奴;经书上就告诉我们;是印度的三大神之一;这个神明的湿奴就是我们的上帝;。。。。。。湿奴;作为尘世上的十大化身的第一个化身;就始终被单独奉为大鲸之神。据经书上说;当婆罗门。即众神之神决定要在这世界的一次定期毁灭后重造世界的时候;他生出了湿奴来主持这个大业;但是;那部《吠陀经》;或者叫做《禅经》;对于湿奴说来;却似乎是他在开始创造世界之前;非加探讨不可的东西。(因此它一定有些什么切合实际的东西;可供年轻的建筑师们借镜)可是;由于这部《吠陀经》一直就深藏在海里;所以湿奴不得不化身为大鲸;深潜到海底里;把这部圣书给捞了出来。这样说来;难道这个湿奴不是个捕鲸人么?岂不是正如我们把骑着马的人称为骑手一样吗?
    柏修斯;圣乔治;海格立斯;约拿和瑟奴!这就是你所看到的一份会员录!除了捕鲸人的团体以外;有哪个团体能够有这样源长流远呢。
    
    第八十三章    从历史上看约拿
    关于约拿和大鲸的史实;前一章已经提到了。现在有些南塔开特人还是不大相信约拿和大鲸的这番史实。不过;还有一些持怀疑论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他们坚持他们当时那种传统的邪端异说;对海格立斯与大鲸;对阿赖翁(阿赖翁。。。。。。公元前七百年左右的希腊诗人及音乐家;传说他由西西里的一个音乐竞赛会中得胜回家时;途中被船人投入河中;后来为集结于船旁听其奏乐的海豚救到丹那拉斯去。)与海豚的传说同样表示坚决怀疑;可是;尽管如此;他们之怀疑这些传说;丝毫没有使这些传说不能成为事实。
    有一个萨格港的老捕鲸人;他驳斥这个希伯来故事的主要理由是这样的:他有一本古色古香的《圣经》;里面有好些希奇古怪。缺乏科学根据的插图;其中;有一幅画着约拿那条大鲸;头上长有两个喷水孔。。。。。。就大鲸(露脊鲸和各类鲸)的种类说来;所显现的特点是再正确也没有的了;关于这一种鲸;捕鱼人向来有这种说法:〃一个一分钱的馒头也会把它哽死;〃说明它的食道很小。但是;在这一点上;哲布(约翰。哲布(1775—1833)。。。。。。英国神学家。)主教早就有现成的预示式的答案。这个主教说;我们不必认为约拿是葬身于鲸腹中;他不过是暂时呆在鲸嘴的什么地方而已。这个善良的主教所说的话;看来倒是颇为合理。因为露脊鲸的嘴确实可以容纳二张玩惠斯特牌(惠斯特牌。。。。。。四人同玩的一种纸牌名。)的牌桌;教所有的玩牌人坐得舒舒服服。约拿可能是藏身在大鲸的一只豁牙里也说不定;不过;再一想;露脊鲸是没有牙齿的。
    这个萨格港佬(他就叫这个名字)强调说;他不相信这个先知在这方面的事情的另一个理由是;关于约拿那个被幽禁着的身体和大鲸的胃液这问题有点儿叫人弄不清楚。但是;这个异议又是同样地不堪一击;因为有一个德国的经典注释家说过;约拿一定是躲在一只漂浮的死鲸肚里的。。。。。。如同俄法战争时;法国兵把死马拉进了他们的营帐里后;爬进马尸内一样。再说;还有其它一些大陆派的注释家都曾这样推测过;说是当约拿从佐伯船上被抛到海里去的时候;他当即安然躲上附近的另一只小船;是一种在船头上刻有一条鲸的小船;而且;我得插上一句说;那只小船的名称可能就是〃大鲸〃;一如现代有些小船命名为〃鲨鱼〃;〃海鸥〃;〃鹰隼〃一样。而且还有不少学识渊博的注释家;他们都认为《约拿书》上所提到的那条鲸;不过就是一只救生圈。。。。。。一只打了气的胀鼓鼓的袋子。。。。。。这个身处险境的先知游到救生圈那边后;就免于遭到灭顶之灾。因此;可怜的萨格港佬;似乎被驳得体无完肤了。然而;他又有另一个不相信的理由。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就是:约拿是在地中海上被大鲸吞下去的;三天后;他就在一个三天内可到达尼尼微(底格里斯河(底格里斯河。。。。。。在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和伊朗的河名。)上的一个城市)的什么地方被吐出来了;这段航程;如果从地中海的最近的海岸横渡过去;也远不止三天。这又怎么说得通呢?
    但是;难道在尼尼微这段短短的距离中;那条大鲸就没有别的途径来使这个先知着陆么?有的;他也许可以带着他绕过好望角。但且不提它可以穿过整个地中海;或上溯到波斯湾和红海;这个假设势必牵扯到在三天里环游整个非洲;也不提靠近尼尼微的底格里斯河一带;因为那儿河水太浅;任何一只大鲸都不能游。再说;关于约拿在那么早期的时代就合渡过好望角的这样想法;还不免要抢掉发现这个海岬的巴塞洛缪。第亚士(巴塞洛缪。第亚士(1450?—1500)。。。。。。葡萄牙的航海家。1488年绕过好望角。)那份荣誉;而使写现代历史的人成为说谎者了。
    但是;萨格港佬所有这些庸人自扰的辩词;只是说明他强词夺理罢了。。。。。。更为不容宽恕的是:他除了道听途说以外;学识实在十分有限。我认为;这只是他故意要反抗牧师们而表示出来的一种愚蠢。可鄙和绝顶荒谬的作为。因为关于约拿这种经好望角去尼尼微的想象;曾被一个葡萄牙籍的天主教神甫;添油加酱地说成一种非常夸张的大奇迹。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而且;直到今天;那些很开通的土耳其人还是虔诚地相信约拿这段史实。大约在三百年前;有一个到过赫黎斯(赫黎斯。。。。。。在赫布里底群岛中的一个地方。)的英国旅行家;就谈到在土耳其那一个为纪念约拿而建立的寺院中;有只不需要任何灯油。自会发亮的神灯。
    
    第八十四章    投  杆
    为了使车轴转得又滑又快;就得给车轴加油;有些捕鲸人为了完全一样的目的;也对他们的小艇使用类似的办法;他们给艇底擦油。这种操作;不用置疑;是有益无损;而且还可以说是毫无害处的。因为油与水本来就是不能相容的;油是滑溜溜的东西;这个做法的目的是要使得小艇航驶如飞。魁魁格就非常相信给他的小艇擦油这事情。那艘德国船〃处女号〃消失后不多久;有一天早晨;他比平常更为用劲地给小艇擦油;那只小艇吊在舷侧;他爬在艇底下;拼命擦呀擦的;仿佛在生方设法保证这只小艇的光秃秃的龙骨;长出一簇头发来。他好象是听凭一阵预感的支配在擦着;而且预感就是事实那样。
    将近午刻时分;又发现大鲸了。可是;船一驶过去;它们却又慌忙掉了头;迅速逃走了。鲸群乱七八糟;象是从亚克兴(亚克兴。。。。。。古希腊的阿克内尼亚海岬;公元前三一年九月二日;安东尼和克莉奥佩屈拉同阿格力巴在这里有过一场大海战。)来的克莉奥佩屈拉那些御船。
    然而;几只小艇还是继续追逐下去;由斯塔布的小艇打前锋。费了很大的劲;塔斯蒂哥终于击中了一枪;可是;那条被击中的鲸;却不完全沉下去;还继续横游过去;只是速度加快了一点。这样连续不断的狂奔;那支插在它身上的枪头;一定迟早会给挤出来。于是;只得对这条如飞的大鲸再补上一枪;否则只好听它逃脱。可是;又无法把小艇划到它身边去;它游得那么快那么急。那么;该怎么办呢?
    在老捕鲸手往往不得不使用的一切奇计妙策。娴熟的手法与无数灵巧的办法中;莫过于巧妙地使用那种叫做投杆的捕鲸枪了。小剑或者大剑;使用起来总不及这种东西。对付一只使人又气又恨的拼命狂奔的鲸;非得仰仗它不可;它的主要特色;就是能够从一只高速前进的;急腾急跳的小艇上;在极远的距离内一枪中的。这东西是用钢和木头做成的;整支枪约有十英尺或者十二英尺长;捏柄比标枪的柄子轻一点;也是用较轻的木料。。。。。。松木做成的。它系有一根叫做纤的细绳子;相当长;有了这样的绳子;枪投出去后;又能收得回来。
    在这里;得先说明一下后;再说下去;那就是;标枪虽然也可以象捕鲸枪一样投出去;然而;人们却不大使用它;即使偶尔使用了;也还是不大会一枪中的;因为跟捕鲸枪比起来;标枪很重;又不够长;实际上反而会成为严重的阻碍。因此;一般说来;一定要先拴住一条鲸;这才可以投出捕鲸枪。
    现在请瞧斯塔布吧;象他这样在最危急关头而能诙谐百出。胸有成竹。泰然镇定的人;是特别适宜于投杆而胜人一筹的。瞧他!他站在那只如飞的小艇的摇摆不定的船头上;腰板笔直;四下尽是毛绒似的泡沫;那条拖着绳索的鲸就在前面四十英尺的地方。他轻轻地抓起那支长长的捕鲸枪;眼睛瞥了枪身两三下;看它是否笔直;飒飒地把一卷纤子收拢在手里;以便抓住纤头;不跟整条纤子缠在一起。于是;他把那支长长的捕鲸枪拎在他的腰际;瞄向大鲸;等到完全把它瞄准了;他便从容地压着他手里的长柄;使那枪头翘起;翘得那支武器简直是竖托在他掌心上有十五英尺高。他叫人想起一个变戏法的人;把一根长棒托在下巴上。不一会;快得无法形容地一推;那支灿亮的铁器就高高地弓成拱形;射到那泡沫四起的远方;刹地击中了大鲸的要害。它现在喷出来的已经不是闪亮起泡的水;而是鲜红的血了。
    〃把它身子的塞子拔开啦!〃斯塔布叫道。〃这是不朽的七月四日;今天所有的喷泉一定都流出酒来了!现在如果这就是奥尔良(奥尔良。。。。。。法国北部的城市。)的陈年威士忌;或者是陈年的俄亥俄酒;或者是好得不得了的陈年的摩嫩加希拉河(摩嫩加希拉河。。。。。。在巴拿马的匹茨堡。)酒!那么;塔斯蒂哥;老弟;我可要你捧一只小罐凑到喷水孔那边去;让咱们在它旁边喝个痛快啦!是呀;真是乖乖不得了;我们就可以在它的喷水孔那边酿起上等的五味酒来;打那个自来水似的五味酒钵里;咕噜咕噜喝个不完呢。〃
    一面不断地大开这种玩笑;一面就这么反复而熟练地戳着;枪头象是一只被缚在巧妙的皮带里的狼狗一样;一下子就可拉回来;那条吓昏了的鲸越来越慌张了;纤绳一松;投杆人就跳到艇梢;叉起双手;不声不响地瞅着那只巨兽完蛋。
    
    第八十五章    喷  泉
    六千年来。。。。。。谁也不知道在以前还有几百万年。。。。。。那些大鲸都一直象是用许多浇水壶和喷雾罐似的喷遍了海洋;把那些海洋乐园都浇喷得雾气腾腾;过去几百年来;成千上万的猎人都一直紧挨在大鲸的喷泉旁边;瞅着这些浇浇喷喷的动作。。。。。。虽然有过所有这一切;然而;直到此时此刻(公元一八五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午后一时十五分十五秒);这些喷水究竟是真的水;还是不过是些气;却依然是个问题。。。。。。这肯定是件值得注意的事情。
    那么;我们就把这问题连同一些附带的有趣的细目研究一下吧。人人都知道;一般鳍类动物因为有特别灵活的鳃;所以在呼吸空气时;总是把空气跟它们所游的水一起吸了进去;因此;青鱼或者鳘鱼可能活上一百年;而从来不曾把头冒出海面过。可是;大鲸却由于它那特殊的内部构造;使它象人类一般;长有正常的肺;它只有靠吸进太空那些不混有水的空气才能活下来。因此;它必须定期出来看望一下上边的世界。不过;不管怎样;它是不能用嘴呼吸的;因为;按它通常的状态说来;抹香鲸的嘴巴深藏在水面之下至少有八英尺的地方;而且;它的气管跟嘴巴又毫无联系。不;它只靠那只喷水孔呼吸;而那只喷水孔却长在头顶。
    如果我说;任何一种动物的呼吸就是生命的不可或缺的职能;因此;它从空气中吸收到了一种要素后;就使它跟血液接触;把它的富有生气的要素灌输给血液;我想我大概是没有说错的;虽则我也许还可以用上若干罗里罗唆的科学词汇。如果是这样;那么接着而来就是;如果一口气就能把人体的全部血液都充以空气的话;那么人类也许可以封起鼻孔;好久不需要再吸进另一口气了。这就是说;他从此可以不要呼吸而活下去。尽管这事情看来也许颇为反常;可是;大鲸就正是这般情况。大鲸在海底的时候;能够在一个多钟头的时间里不需吸一口气;或者可以说一点点气都用不着吸;而能够照常生活下去;因为;请记住;它是没有鳃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在它的肋骨间和脊骨的两边;它装备有一件特别的东西;如同克里特岛人做管状面的那种曲曲折折的器皿一般;这些器皿;当它离开水面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胀满充有氧气的血液了。所以在一个多钟头中;在几千英尺的海底里;它身上就另外背着一只生命的储藏器;有如骆驼越过干燥的沙漠;背着另外一只储水器以供它四只额外的胃未来之用。这种迷宫似的事实是无可置辩的;而且当我想到这种大鲸在〃泻出它的喷水〃(捕鲸人这样说法);具有另外一种费解的顽强性时;我就觉得;这种假设的根据;不仅又合理又正确;而且还更中肯了。这就是我所要说的。如果不受干扰的话;抹香鲸冒出水面后;它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跟它在任何不受干扰时冒出水面的时间完全一样。比如说它停留了十一分钟;喷了七十次水;那就是说;它呼吸了七十次;那么;等它在随便什么时候重新冒出来的时候;它就一定准确地再呼吸七十次。如果它刚呼吸了几下子就被你惊动了;不得不潜到水里去的话;它往往又会偷偷地再冲上来;补足它所要吸进去的气。它不做完这七十次呼吸;是不会安心地沉到海底里去的。不过;得注意;虽然不同的鲸;各有不同的呼吸次数;但作法上却是一样的。那么;鲸为什么老要这样喷出水来;难道它非得把那空气的储藏库加足了后;这才肯安定地沉下去吗?鲸既然必需这样冒出水面来;那么;它显然就有遭到追击的一切生命攸关的危险了。因为当它游在几千英尺的海底的时候;象这样硕大无朋的大海兽;可不是用钩用网就能捕捉得到的。这样说来;猎人呵;使你获胜的;可不一定是由于你的技巧高明;而是由于它那必然的习惯了!
    人类是一刻也不停地在呼吸的。。。。。。一次呼吸只顶得上两三次脉搏跳动;所以;不管他还得去做其它什么事;醒着也好;睡着也好;他都必须呼吸;否则;他就要完蛋。可是;抹香鲸的呼吸次数却只有人类的七分之一;或者可以说;它是只在它自己的礼拜天才呼吸一次。
    刚才已经说过;大鲸是完全靠它的喷水孔呼吸的;如果可以再如实地补充一句说:它的喷口是跟水混在一起的;那么;我认为我们还得再提出理由来;说明它为什么好象没有嗅觉似的;因为它所能称为鼻子的就只是那个喷水孔;而这只喷水孔又都塞满了空气和水;怎么能指望它会有嗅觉力呢。不过由于那喷水是个谜。。。。。。不知它究竟是水还是气。。。。。。所以在这方面迄今还没有得出绝对肯定的结论来。尽管如此;抹香鲸却的确是没有正式的嗅觉器官的。可是;它要嗅觉器官干什么呢?海里既没有玫瑰花;又没有紫罗兰花;更没有科隆香水。
    而且;因为它的气管是单独通向它那喷水道的管子的;同时;因为那根长长的水道。。。。。。象伊利大运河一样。。。。。。还装有两扇水闸似的东西(可开可关);向下可以扣住空气;向上可以排泄水量;因此大鲸也没有声音;除非你侮辱它;说它在非常奇特地发出咕噜声来时;是靠鼻子说话的。那么请问;大鲸会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就不大听到任何城府很深的人会对世人公开说些什么;除非为了偷生苟活;这才不得不结结巴巴地哼出些什么来。呵;幸而人间是一个如此卓越的倾听者!
    说到抹香鲸的喷水道;它生来主要就是要传递空气的;它刚好长在它头部上层的下端;稍微靠边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