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奥匈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奥匈帝国-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校和医院的位置怎么样?”

    “距离公民生活区不远,尤其是小学覆盖率很高。”

    内阁首相阿尔图拉斯回答时一脸的肉疼,不由他不这样做,毕竟那可是财政拨款,小学的兴建和运营费用也不小。即便节省一些也要达到4000英镑,毕竟恩斯特可不允许工程质量上出现差错。

    捷克公国、立陶宛王国、俄罗斯帝国,这三个恩斯特直接掌控的国家虽然不如美国,可是恩斯特对于学生们的安全也是相当看重的。美国重视学生们的安全是因为未来里面就有美国总统,而恩斯特看重是因为里面是三国的基础。

    首相、内阁大臣、地方官员、将军,这些哪一个不是三国学校里毕业?恩斯特怎么可能忽视安全上的问题?

    工地上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四国的囚犯,他们成为囚犯之前也许是官员、是贵族、是富豪,但是现在他们只有一个身份,苦力劳作的囚犯。这些囚犯的身体都很健壮,也不能不健壮因为不健壮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死亡。

    你很瘦小?对不起,100公斤的东西依然交给你,并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早餐、午餐、晚餐没有你的份。这是对人权的玷污、是奴隶制度!记者也曾曝光过类似的问题,但是四国只有一个回答——他们并非普通人。

    人权只对普通人来说,只要犯罪那么就没有人权,公民的税收也不可能用在这些做错事的人身上。有因就有果,你享受过、做过,那么自然就需要付出,即便这付出在很多人看来都有些过分。

    根据统计,立陶宛王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开始2个月有余,而这期间劳累致死的大约有200余,这在不过5、6000的数量中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但是恩斯特的决定从未动摇,甚至四国的囚犯还在源源不断的来到这里。

    “阿尔图拉斯,英美日法四国准备在东亚地区成立新银行,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恩斯特的突然转移话题让内阁首相阿尔图拉斯不由一愣,不过很快他就猜到恩斯特话中的意思,迟疑道:“陛下您认为这是针对我们?”

    摇摇头恩斯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欧洲的大部分利益都被捷克公国占据,我加冕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但是立陶宛王国已经签订下欧洲超过5000万英镑的订单,这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很清楚,我们需要小心谨慎一些。”

    立陶宛王国签订下的订单大部分都是木材、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之类,虽然都是轻工业,可是当数量庞大起来自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针对亚洲四国成立新的银行,那么针对捷克公国他们也有可能如此,东亚地区的事情或许就是一个试探,试探捷克公国或者说试探恩斯特的态度。

    “希腊和土耳其还因为国土的问题交战,苏联也没有闲着,现在整个欧洲到处都是苏联的火苗,也许一个不小心就点燃整个欧洲。”

    恩斯特随意的话却让阿尔图拉斯很是担心,不单单是他大部分的官员都很是担心,要知道欧洲对苏联的宣传可是相当的恐怖。例如阿尔图拉斯这样的官员自然明白事实并非如此,可是他们依然害怕,因为这涉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

    其实恩斯特影响下的四国根本不用担心,因为恩斯特对三国的掌控力度都非常大,而即便是匈牙利也由于三国的缘故并不需要担心什么。当然恩斯特也有需要担心的地方,那就是随着苏联的影响力未来恩斯特的道路会很难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恩斯特需要苏联、就如同苏联需要捷克公国一样,恩斯特是养寇自重而苏联则是只希望针对自己的是一个熟悉且没有太多敌意的敌人。

    总体而来这两年苏联和捷克公国配合的都还不错,虽然他们本身就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可是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关系。既然苏联能够保住捷克公国保住自己在欧洲的地位甚至还能够避免危险,那么恩斯特凭什么不和苏联合作?虽然这合作只是两国默许的,但这也已经足够,你如果真让捷克公国和苏联签订什么协议,哪怕是偷偷的签订估计恩斯特也不会同意。

    “托卢布科将军,组建新军的事情做的怎么样?”

    托卢布科是俄罗斯贵族,他也是恩斯特在圣彼得堡认识的朋友,圣彼得堡剧变的时候他全家都前往捷克公国,他也由此被推荐到捷克公国皇家陆军学院学习,来到立陶宛王国之前他已经是捷克皇家陆军的一位中校。

    俄罗斯帝国解体不过几年的时间,托卢布科怎么可能成为中校?实际上他在来到捷克公国之前就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位上尉军官,而经过捷克皇家陆军学院的培训他毕业时已经一位陆军少校,三年的时间中校并不算快。当然,这不能算他的年龄,毕竟今年他也不过刚刚30岁而已。

    跟随恩斯特来到立陶宛是托卢布科的一个机会,因为军制改革的缘故他成为主要负责人,同时也因此他的捷克中校军衔成为立陶宛准将军衔。将军和校官自然是有很大区别的,包括词面意思。这是一位上校,这是一位将军,完全就是两种概念,即便这位将军只是准将而已。

    “5个陆军师已经完成基本训练,但是如果需要让他们上战场还需要一段时间……”

    托卢布科也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因此很是认同没有经历炮火的士兵就是武装起来的普通平民这句话。

    “半年,我只给你半年的时间,到时候我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真正的军人!”

    恩斯特有些意味深长的话让内阁首相阿尔图拉斯不由吓一跳,自己这位国王陛下不会是准备和其他的国家开战吧!同样的想法但是托卢布科却是激动的,因为战争意味着战功、意味着他的军衔提升、意味着他将成为真正的将军。

第二百二十八章 1920年圣诞

    内阁首相阿尔图拉斯很想给询问恩斯特急于训练新军的目的,可是他很清楚恩斯特不会说,因此他只能把自己的疑惑埋在内心深处等待答案的到来。

    波兰同苏联还有小摩擦,即便波兰已经妥协让出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根据现在东欧的局势,内阁首相阿尔图拉斯实际上大概能够猜出一些端倪,东普鲁士、波兰地区,这是立陶宛王国未来的目标。

    1920年的圣诞节前恩斯特前往克莱佩达一行,他的主要目的就是看一看自己的海军。捷克公国没有海域,俄罗斯帝国倒是有海参崴几个港口,但是那里距离太过遥远实际上的战略作用并不大。

    克莱佩达在恩斯特心中的地位很高,甚至比维尔纽斯还要高,毕竟捷克公国拥有10个、20个维尔纽斯这样的城市,但是却没有一个克莱佩达。

    航空母舰是捷克公国海军的机会,这个时候拼命造再多的战列舰也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未来是空军或者说是航空母舰的天下。人们已经认识到空军的重要性,未来真正的航空母舰必然是海军强国争取的主要对象。

    1910年时战列舰充当航空母舰,但它能够容纳的战斗机实在是太少太少,也就是从1917年也就是四年前各国才开始真正的重视起这件事,英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就是那一年开始建造。

    克莱佩达是一个大港口,可是它被封锁在波罗海,并不能如同英国那样纵横四海,同时一旦丹麦有意针对立陶宛王国,那么任何一艘军舰都开不出波罗海。这不是开玩笑,波罗海的出海口并不大,只要布置得当封锁海口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当然,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可是前提是能够占领丹麦的菲英岛和西兰岛。

    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就在西兰岛,占领西兰岛和占领丹麦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这位欧洲皇室的祖庭恩斯特可招惹不起,要知道虽然丹麦不是国际皇家议会的常务理事,可是这个家族可是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当然,说的再多恩斯特建造航母的心也没有改变,未来也许有机会呢?如果现在不抓住这个机会,那么未来恩斯特一定会追悔莫及。

    立陶宛王国实际上已经拥有建造航母的技术,只是建设需要的花费和维持费用太大、大到立陶宛王国根本承担不起的程度。对此恩斯特想出一个好办法,建造容易改装的大型货船,现在展开运输服务战争时随时可以改装为航母。

    这样的主意也是二战时日本和美国那里学到的,二战海战最激烈的时候美国还好一些,日本可是基本上把自己国内的大部分战舰和符合标准的货船都改装为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的作用就是装载轰炸机和战斗机,因此倒也勉强合格。

    因为恩斯特的海军计划需要保密,因此造船厂的工程师和负责人很是困惑,为什么内阁的命令不是建造战列舰而是这种模样有些怪的货船?但他们都是懂规矩之人,没有询问只是老老实实按照命令来进行。

    恩斯特不懂海军军务,只在克莱佩达逗留三天就离开,不过在这三天里恩斯特接见十余位海军军官和将军,具体谈话内容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很明显军官和将军们都非常的开心和激动。

    立陶宛王国的海军也都只是打酱油的角色,毕竟他们并没有几艘战舰,巡视一下海域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这些海军士兵包括军官都是俄罗斯帝国留下的,随着俄罗斯帝国的灭亡他们倒也安心留在立陶宛王国。

    捷克公国对军事向来看重,因此军人的地位都很高薪水和军备也都是要多少有多少,立陶宛王国虽然前面是打酱油不被看重的角色,可是恩斯特成为立陶宛王国的国王而且还有接见他们时的许诺,即便短期内他们的军舰不会有增加,可是待遇一定会提高很多。

    立陶宛王国的陆军就是典型的代表,虽然现在全国都在整编当中,现在立陶宛王国的陆军就剩下5个,可是他们的待遇相当高而且战斗力提高不止一个档次。自然,这么短的时间提高战斗力并非是训练的功劳,军备的提升是主要。

    原来立陶宛王国士兵们使用的都是苏联落后的步枪,而现在他们用的都是捷克公国的自动冲锋枪和自动步枪。大口径的火炮不用多说,而难以置信的是迫击炮和机枪都已经普及到排,尤其是小口径的轻型迫击炮,基本上一个班就有一台。小东西的重量并不大,整体下来也不过才30公斤而已,一个班如果少拿一些其他的东西,携带十几枚炮弹决不是问题。

    当这些武器送到士兵们的手里时他们已经目瞪口呆,这才是真正的土豪,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可以说立陶宛王国这5万陆军如果真的训练完成,他们甚至能够直接打下波兰,是让对方一触即溃的那种攻占。

    捷克公国的军事强大原因是什么?现在他们很清楚,大部分估计都在这军备上!这些都是钱,难道捷克公国支撑的起来?首先捷克公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一流强国的水平,第二则是捷克公国供养的士兵并不多,第三就是科技的缘故。

    捷克公国的军事科技领先其他国家20年、30年,他们在材料上的节省是其他国家想象不到的,尤其是一些混合金属,其中有一些就是廉价的人造工艺品。可惜苏联还不能动,否则捷克公国将能够随时动用大量的金属资源。

    捷克公国的军事工业实际上并不是最发达的,真正发达的地方是俄罗斯帝国,毕竟那里有数不清的矿石资源而且科技也同捷克公国一样。只不过那里的经济实在是太差一些,否则新的俄罗斯帝国将会是比捷克公国更加强大的国家。此时的俄罗斯帝**备库中的武器基本上能够武装100万陆军,而且是按照现在捷克皇家陆军这样的标准配备武装。

    ak系列是现在捷克公国主要的陆军武器,简单、粗暴、结实、使用、价格低廉,也许精准上差一些、稳定性也不强,可这却是贫困国家的最爱,俄罗斯帝国往东亚地区销售很多,市场非常火爆。

    土耳其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国内的派系混乱,走向共和只是迟早的事情。这对于恩斯特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那里的事情他无能为力,毕竟因为战败国的身份他对欧洲的话语权并不大,即便现在的捷克公国已经成为东欧老大。

    1920年的圣诞节恩斯特在立陶宛度过,维尔纽斯的街道上很是明亮,大量的公民都把门前清扫的干干净净,圣诞树被搬出来安置在门口上面的一些小礼物很是让邻居家的小家伙们激动。

    玛利亚和查理也来到维尔纽斯,圣诞节在西方是重要节日就如同东亚地区的春节一般,在这样的节日里玛利亚和查理自然要同恩斯特在一起。罗莎没有一起来是因为她要陪伴自己的妈妈,毕竟这样重要的节日里杰西卡也需要人陪伴。

    玛利亚嫁给恩斯特获得很多也失去很多,她获得高贵的身份、崇高的地位、数不清的财富和权势,可是她同样失去浪漫、自由、独占之心。

    如果她嫁给的是一个普通贵族,那么那个贵族很有可能同她厮守一生,毕竟养情妇这种事情在贵族中也并不是太多,尤其是当女方家庭比较强势的情况下。可是她嫁给的是恩斯特,这个可以被称之为东欧之王的男性,她注定只能默默的在身后、在一侧而不是平行。

    恩斯特和玛利亚的圣诞节自然没有普通家庭那样热闹,安安静静的晚餐、安安静静的读书、安安静静的睡觉,也许就是这些。恩斯特看到玛利亚听到下面仆人们的嬉笑吵闹羡慕的目光,可是他只能视而不见,因为他的身份地位不允许那样做。

    浪漫可以给情妇,因为他们并不能看到自己国王的那一面,但是在玛利亚的面前恩斯特永远都是稳重的、有理智的。因为习惯这个东西很可怕,一旦恩斯特同玛利亚随意起来,那样即便在官方场合他们也很难收回自己的轻松和随意。

    躺在床上恩斯特看着书,而旁边的玛利亚则睁着眼睛不知道想些什么,安静的卧室里有一些别样。

    “恩斯特……”

    “嗯?”

    “立陶宛……一良田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恩斯特微微一愣,他很清楚玛利亚想要说的并不是这句话,不过瞬间他就大概猜到玛利亚想要说却没有说出来的那句话或者说那个问题,恩斯特暂时不想回答,因此他故作轻松的说道:“是田一良,东亚地区的姓氏是放在前面。”

    “抱歉!每一次都忘记。”

    玛利亚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这类的话恩斯特的确解释过很多次,只是每一次玛利亚都会习惯性的忘记而用她习惯性的说法称呼对方。

第二百二十九章 银行国有化

    圣诞节结束玛利亚就陪同查理回到捷克公国,恩斯特也想要回去,但是立陶宛王国此时还需要他这位国王坐镇,因此只能继续呆在这里。随着玛利亚的离开立陶宛王宫里再一次恢复冷清,就是恩斯特也不想一直呆在这里。

    珍妮·德雷勒斯也已经回到捷克公国,可以说恩斯特再一次成为孤家寡人,好在恩斯特自小习练东方的传统功法,养“精”蓄锐这个词用在恩斯特的身上也是比较合适的。

    城镇化推进、军事改革、农业改革,现在这三项都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唯一欠缺的也只是时间而已。恩斯特的眼光开始放在道路上面,立陶宛王国经过战争、不同国家的占领,道路虽然不能说坑坑洼洼可也绝不能说好。

    主要道路(国道)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连接一些县城、乡镇的道路却很是难走,尤其现在大农场正在建设当中,道路是主要,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