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着的火和飘着的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着的火和飘着的灰-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传分享

杭州离天堂半步之遥
天堂与地狱一步之遥,杭州离天堂半步之遥!

  来到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只要在斑马线上一站,你就能感觉到天堂在向你招手,因为杭州的斑马线更贴切的名称是“黄泉路”,5月8日、8月4日浙大高材生谭卓、花季少女马芳芳相继殒命在可爱的斑马线之上,再次证明杭州无愧于天堂这一美誉。

  对于这两起车祸,评论已经过分失血,显得格外的苍白无力。因为代表公平、正义的法律一锤定音,一一作出庄严的宣判。法律的尊严绝不容许情感的挑衅,然而在这里,作为杭州的普通市民,我不得不表达心中隐隐作痛的“痛觉”,你们就且看作笑料的无稽之谈吧!

  你说胡斌飙车案,飙车总是事实吧?谁都无法否认,即使是胡斌本人。在哪里飙车?如果在规定的飙车路段上,在纯属私家物业的跑道上,在遥远的撒哈拉沙漠上,那你就飙吧,即使飙到撞上了哈雷彗星,那是你的本事,我们都不会反对,可是你是在闹市区飙车啊,这是什么概念?作个形象的比喻吧!你拿着枪,对着空空如也的天空、对着狗屎绝迹的荒野,甚至大无畏地对着自己开枪,那就无所谓了,走了火大不了定性为自寻短见,但是你要是对着人群攒射,那就对不起了,这就是恐怖行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了。胡斌的改装车难道不正如一把改装良好的杀人利器——枪?在我看来,两者本质是一致的。

  当然法律不容许写科幻小说,胡斌案最后圆满落幕,皆大欢喜,谭卓一条鲜活的生命换回了113万元赔偿款和胡斌3年的有期徒刑,虽然我们不想残忍地将两者划上等号,但是事实却是如此,杭州西湖区法院的宣判就意味着这个等号已经建立了起来。我想,胡斌的父母、杭州市政府都希望如此划上等号,息事宁人,还家庭以安宁、还法律以公正、还杭州以清誉。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在这起胡斌飙车事件中,并不是胡斌一人在飙车,而是一群人,它本质就是一起群体性的飙车事件,胡斌仅是此次事故的一员,而这群人在这起交通事故处理和法院审理中竟群体性“躲猫猫”了。我们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交警部门抛出的“70码”论调和“3年有期徒刑”的判决上了,却忘记了胡斌的伙同者们……

  我不想再去“恶毒”揣测,奏响“心神不宁”式“狂想曲”,因为这很容易上纲上线,被人定性为造谣中伤,攻讦政府,罢!

  然而杭州的“心神不宁”却依然继续着,胡斌案刚宣判完毕,又有一个人喋血斑马线边。8月4日,杭州又一个富家子弟魏志刚撞上了马芳芳,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我们还未从浓重的悲凉中缓过神来,杭州市拱墅区法院就迫不及待地作出宣判,马芳芳又用如花的生命换回万元赔偿和魏志刚2年零3个月的刑罚。对于这样的判决,我们无任何异议,因为我们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容不得社会舆论的干扰。但是,我们的某种心理依然在作怪,指摘着两件事:第一件事依然是伟大的杭州交警部门,这个曾抛出“70码”怪论的部门,对魏志刚超速的速度和事故认定的进行了“有效”的校正,这说明杭州市的交警很认真,十分强调让证据来说话;第二件事就是马芳芳的父亲了,他终于缔造了中国式的黑色幽默,一个丧失了亲生女儿的家长竟向法院递交了请愿书,请求对肇事者从轻发落!如此宽宏大量的父亲,是多么伟大啊,这让我们不得不想到天堂里的居民——天使。因为天使的胸襟是无比宽广的,宁可让自己牺牲让自己痛苦,而去成全别人包括凶手。能够产生马芳芳这样的父亲,这说明杭州是个好地方,很能感化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多感人啊,我真的要感动得掉下眼泪了。

  就是这样,我们伟大的杭州司法系统,我们的伟大的父亲们(包括能出钱的魏志刚的父亲、能够认钱的马芳芳的父亲)终于成全这个公正的宣判:酒驾,超速,撞死一人,判了2年零3个月的刑罚!

  原来我们伟大的杭州是这样的天堂:飙车,我在闹市区飙车了怎么啦?飙车了撞人了又怎么啦?在斑马线上飙车了撞人了更怎么啦?不就是3年的有期徒刑?这是胡斌们的飙车的天堂。酒驾,我在闹市区酒驾了怎么啦?酒驾了超速了又怎么啦?酒驾了超速了再撞死人了更怎么啦?不就是2年3个月的有期徒刑?这是魏志刚们酒驾的天堂!

  可是,那些站在斑马线的谭卓们、走到斑马线附近的马芳芳们,他们怎么办?他们如花的生命可是被胡斌们、魏志刚们宣判了死刑,立即执行!

  而我们呢,这些普通的杭州市民,说不定某一天站在斑马线,谭卓、马芳芳的亡魂附体,步了他们后尘,换回来的可能是更廉价的赔偿、更低的刑罚,因为我们确保不了自己能够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和轰动!

  所以,天堂杭州与天堂真的只有半步之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生育政策是不是该适当放开了
今天无意间浏览到一篇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文章,文章主旨就是指出计划生育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形势,应该进行调整。如何调整呢?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杜绝生三个(包括三个以上)!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后感慨颇多。以前,我们总是作如是定言:中国人口最多,所以问题最多,而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贫穷。但是,略读史籍的我知道历史上的中国同比其它国家并不穷,而且相当一段时间是首富,中国彻底沦为穷国好像是在建国前后,一夜之间变得满目疮痍、一穷二白……当然刚开始,这穷扯到了万恶之源——蒋介石身上,因为他代表的三座大山榨取了民脂民膏,将中国带入极度贫困的境地,还有败走台湾的时候,将国库的黄金都运走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新中国。解放后,经过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高歌一片的同时,中国依然没有摘掉贫穷的帽子,而且越搞越穷,甚至饿死了不少人。相反,“二战”后同样百废待举的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都把经济搞了上去。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怎么办?总得找个借口给自己下下台阶,最后终于找到了人口基数大这个致贫的定论。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怪论:我们的经济是蓬勃发展的,但是作为经济成果的蛋糕分的人太多了,一平均就毫无成就可言,所以我们依然戴着贫穷的帽子。为了改变贫穷的现状,于是,改革开放和实行计划生育并举,成为两项基本国策。

  是啊,中国人口基数大。看来,天真的知识精英们终于找到了中国致贫的原因了。试观“纸老虎”的典型代表——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国土面积跟我们伟大的祖国相近,人口却只有三亿,按常理而言,比勤劳,中国人更勤劳;比智慧,中国更精明;比制度,中国的制度更优越,但为什么中国还是落后于美国呢?看来只有一个障碍了,那就是人口基数的问题,说白了,中国人太多了!

  因为人口多,所以贫穷,这貌似很“得理不饶人”!想想也说得过去,有十块钱,用三人来分,每人分三块还有的多;用十三人来分,每人分一块都不够。这简单的一比,就知道人口多是那么恐怖的事。于是,中国人口多就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最大绊脚石,也就是说,目前阶段中国人中有很多人是多余的。但是,你到街上去问问别人?“你是不是多余?”

  问一个独生子女,你说他多余吗?他可是全家上下四五口人的希望,独苗一根,享受着小皇帝的待遇,金贵无比,绝对不多余!

  问一个待业青年,你说他多余吗?他只是一时找不到工作,又不是永久性失业,再说,他有养育之恩要报,责任重大,绝对不多余!

  问一个机关人员,你说他多余吗?他会觉得自己事情很多,每天八小时上班,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有时还要义务加班,一点都没有多余的感觉。

  再去问退休人员,他会说我奉献了三十几年的青春,有贡献的,怎么会多余?最后再去问广大的农民群众,他会说我努力耕耘,勤俭持家,活到老做到老,自谋生路,怎么会多余?

  所以,谁都不承认自己是多余的。但是,硬拿中国的人口基数和美国相比较,我们伟大的祖国确实多余了十多亿的人口啊!

  那到底谁多余了?估计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口政策的制定者说中国人多余了!不过,很多现象也表明,我们中国人貌似多余了。试看春运,到各个城市的火车站去乍一看,黑压压的一片到处都是人,于是感慨中国人太多了。这种现象的出现,难道仅仅是人多造成的吗?好好反思一下吧,我们的人均铁路长度多少,不足6厘米,连一根香烟的长度未及,在世界上排在接近200名的范围里。我们舍得公路和航空建设的投入,却忽略了承担着广大平民百姓出行的铁路的建设。实质上而言,春运的症结并不是在于人多,而在于铁路建设的严重滞后!

  所以,将中国的问题归结为人口多是一种扭曲的心理在作怪,是推诿责任!

  再说,只单纯地将人口基数与美国作比较,而看不到美国之外的国家,明显犯了“一叶障目”式错误。人口基数拿中国跟美国比,然后得出中国致贫的原因,那么美国为什么不可以与加拿大来比较?加拿大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和美国都要大,加拿大的人口三千多万,也就是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可是人家加拿大并没有比美国富啊!看来,我们这种的比较太简单了,根本是站不住脚跟,自欺欺人罢了。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密度又不是世界排名第一,而人口偏偏成为了我们国家的负担?像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可是新加坡的人均收入很高,国家总理可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国家元首啊!还有,同样是东亚国家的日本、韩国人口密度也远远高于中国,他们的收入也比中国高了不知多少去了!再说了,十三亿人口,论勤劳、论智慧都不比哪个国家差?为什么偏偏认为自己做的蛋糕就比其它国家小呢?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做得更大么!像日本这样资源少人口多的国家,靠高、精、尖的技术做大了蛋糕,为什么中国就不行?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人口多,而且“人多力量大”也不是一句混帐话。

  所以啊,将中国的贫穷归到人口基数大是不负责的,甚至是用心险恶。我们长时间地进行人口计划生育,为这个“人口基数”进行瘦身。实行到现在,这种政策渐渐地看上去像饮鸩止渴的行为了。比如说,现在结婚的80后,如果双方是独生子女,每一方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生活条件改善,人的寿命自然延长了,健在的应该不在少数),那么这对新婚夫妇将负担起八个老人的养老生活。当然,如果是城镇居民,这个养老将由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但是无论是新婚夫妇自身还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养老,对国家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负担。再说,我们这个国家农民不在少数啊,那些靠家庭养老的广大农村,这个问题不是更为严峻?

  更令人担忧的是,计划生育推行到现在,问题更多地暴露了出来,因为它不符合人性,更直接地说不符合自然规律。独生子女自然是没有兄弟姐妹的,那么他们的子女也就没有了叔叔婶婶、姑姑姑父、阿姨姨夫这些长辈,也谈不上有什么表兄弟、表姐妹了,人伦关系单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有人曾指出:“目前全国独生子女累计超过8000万人,很多独生子女家庭过于溺爱,造成独生子女在性格养成、人格培养方面出现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形成。”

  其实,从2007年的世界人口密度排行来说,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国的人口密度排名在第十一位,在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这些经济发达国家之后,也算不上什么人口高密度国家了。如果算上那些人口在5000万以下的国家和地区,那中国的人口密度排行榜处于中等水平。再看看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国高出将近三倍,不但不把人口当作发展的负担,反而当作一种不够用的资源,鼓励生育,这是值得我们中国深思。所以,中国人并不多余,而且保持这样的人口基数,对于国家来说是安全的,所以计划生育势必要进行改革,不妨慢慢放开,制定这样规定: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杜绝生三个。更重要的,没有必要奖励不生。

  最后我还是一句话:相信群众,相信人是社会中最积极的、最有意义的力量。

大明悲歌:功到雄奇即罪名袁崇焕
中国人是最容不得女人被*男人做汉奸的,这样一来,“奸人”袁崇焕便成为汹汹朝野士人乃至百姓唾液中的舆论热点,一个油尽灯枯的王朝竟然在临终之前,还有本事制造出这么个旷世冤案,令人扼腕。

  
  
  明朝朱家皇帝的血脉多少有病态的偏执性格,无不多疑刻薄,刚愎自用,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有喜欢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的成化皇帝;有好声色犬马却无生育能力的“蟋蟀皇帝”明武宗;有迷溺于丹药以至中毒身亡的嘉靖皇帝;有即位当天就病倒的药罐子皇帝明穆宗;有创造25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有只喜欢做木工并且围着乳母转的“无厘头先锋”天启皇帝。因此,有明一朝,少有良政:叔侄争位、兄弟相残、宦官专权……

  到崇祯皇帝时,大明江山摇摇欲坠、油尽灯枯。然而,皇族血统变态的成分进一步暴露,可以说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一般而言,一个生命体的死亡总有一个回光返照的现象,崇祯的出现正是这种表征。他面对着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勤于政务,事必躬亲,殷切的寻求治国良方,史志称“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与前两朝相比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天启七年(1628年)十一月,刚刚成年的崇祯皇帝在铲除魏忠贤的羽翼之后,再将其贬至凤阳。途至直隶阜城,魏忠贤得知崇祯要逮捕他,遂与一个关系密切的太监自缢而亡。此后崇桢将阉党260余人或处死、或发配、或终身禁锢。与此同时,他*冤狱,重新起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国难思良将,板荡识忠臣”,面对满清崛起后侵扰边关的时局,他起用了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委以收复全辽的重任。应该说,崇祯皇帝具备了一个有为之君的一切表征,但是骨子眼里充满了朱家皇族血统里的暮气。大明王朝已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就中华历史而言,英雄豪杰固然可以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鸿图,留得千秋万代名,但也要忍受百年的孤独。中华历史上,做利国利民的大英雄的代价是血淋淋的,大多没有善终,或冤死或错杀,衔恨而死,含冤百年。岳飞、于谦之流,便足以说明问题。崇祯皇帝手中的袁崇焕同样也逃不了这样的宿命。

  袁崇焕的死是千古奇冤:岳飞遇害风波亭,时人就痛惜喊冤;于谦处斩弃尸街头,明英宗后成化帝就给他*。袁崇焕蒙冤下狱,上纲上线定性为“汉奸”,身受凌迟,皇帝解气、百官消恨、天下欢呼,极有可能永久的钉在耻辱柱上。如果油尽灯枯的明朝死灰复燃,那么明史中的袁崇焕炮制出来的形象就是“汉奸”。为帝王将相修史的明史也不难炮制出这样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