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斗-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付骑兵,步兵军阵一般都会摆放的比较密集,胡人骑兵一轮弓箭射过以后,无论如何都能够对步兵军阵造成一定的伤亡。而若是有这个藤甲的话,胡人的骑射就不能对汉军造成伤害,缺少了箭矢的威胁,胡人骑兵的威力就小了很多,若是再加上诸葛连弩和诸葛枪的配合,凭借着胡人那些骑兵想强冲身穿藤甲的步兵军阵,和找死没有区别。

    诸葛亮的眼光自然能够明白这藤甲的意义,只要不遇到火攻,藤甲就算是无敌的存在。雍州平原多少狭窄的地方适合火攻,藤甲兵不需要太多的顾忌,实用性要远比在南中强得多。

    “太子殿下,这样的藤甲,一共有多少?”现在诸葛亮最担心的就是藤甲数目太少,而且制造周期又长,无法装备大军形成战斗力。

    阿斗伸出三个手指头:“一共有三万副。”

    —————

    回家了,明天恢复稳定更新了。求下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四卷 登基 第九十八章 定计

    竟然有三万副藤甲!”诸葛亮那波澜不惊的脸上挂容。

    藤甲的实用性很强,不过却是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够制成一副。所以诸葛亮最担心的是藤甲数量太少,无法形成战斗力。不过如今既然有三万藤甲,足可以装备三万大军。三万人放到哪里,都是一股很强大的战斗力。更何况这三万人还是各个刀枪不入。

    “丞相,我想走子午谷。

    ”阿斗突然开口说道。

    “走子午谷?”诸葛亮一愣,而后马上明白过来,阿斗这是要带领藤甲兵走子午谷突袭兵围长安的胡人联军。

    子午谷距离长最近,而且道路险阻,一般走子午谷肯定是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过同样因为子午谷道路难行,顶多能够维持五千人马行军,如今围城胡人士兵可是有几十万,五千人出现在长安城下,根本难以起到作用。

    诸葛亮摇了摇头:“太子殿,此事还是循序渐进的好。如今胡人大军遍布在雍州,我们还是应当出祁山,慢慢向东推进。而且还可以配合陛下长安城中大军两面夹击胡人。”

    “丞相,我这次想将胡人的兵马全都留在雍州,一个也别放跑了!若是出祁山,胡人必有察觉,若是胡人提前跑掉了,日后必成大患。”

    “子午谷道路难行,顶多能够有五人通行,如何能挡得住胡人几十万大军?你仅仅凭着五千人马,就算胡人想跑,也拦不住!”诸葛亮开口说道。

    “丞相错了,不是五千是三万!”阿斗笑着说道。

    “三万?”诸葛亮愣了愣。而后马明白过来:“你说地是三万藤甲兵?”

    “不错。就是三万藤甲兵。这藤甲刀枪不:避箭矢。正是胡人骑兵地可行。只要站好阵势是十万胡人大军。也无法冲垮三万藤甲兵地阵势!”

    “太子殿下。子午谷地道路本无法容许三万人行军。仅仅粮草就供应不上。”

    “丞相。这藤甲比一般地铠甲轻了许多。身穿藤甲就是说可以多带不少地粮食。”阿斗答道。

    “那也不可。即便是能够多带粮草。但是子午谷内道路难行。三万人走出谷。恐怕要减员两成以上!而且山路难行。哪怕是成功地走出了子午谷会后继无力。疲惫不堪以作战。”

    “这个丞相就更不用担心了。我南征地时候曾经收降了一银冶洞洞主名叫杨锋。杨锋麾下有三万大军披甲执戈。穿山越岭如履平地。所以我想以这三万人身披藤甲。走子午谷突袭胡人。”

    “太子殿下,这三万人到底是蛮人,缺乏训练,战力难比我军精锐,恐怕难以担当此重任。”

    “丞相,我准备在明年四月份的时候出兵子午谷,五月份时候到达长安,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四月这段时间正好可以训练这三万蛮兵。而且马良那边也需要时间来制造箭矢,而且我想丞相你那边也需要时间调配粮草和兵马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雍州仅仅三胡加起来就有四十万,所以这次支援雍州,最少要派十万人马。而诸葛亮也计算过,除了汉中留守的一些人马以外,还需要加上阿斗刚刚带回来的南征大军、江州张任处调来了两万人,再加上一些蛮族士兵,凑十五万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关键的是十五万人的粮草问题。

    今年无论是汉中还是西川都没有遭到大灾,粮食算得上是丰收,最近刚刚收上来的新粮正好可以用来解决这次出兵支援刘备的粮草问题。但是无论是粮草的调配,还是士兵的调整,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十五万人再加上粮草的调动,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到明年的二三月份才能够完成。也就是说支援刘备,最快也要到明年的二三月份才能够出兵。

    诸葛亮想起阿斗刚刚所说的,要在四月出兵,五月到达,而且还要将胡人全都拦住雍州,准备全歼胡人部队。可是胡人有四十万大军,若是加上尚在凉州的羌族与族,人数会更多,就算是蜀中去二十万援军,再加上刘备手中的人马,在人数也也只能够跟胡人相当,若是与胡人大军正面作战,何以谈得上全歼胡人?

    阿斗说要全歼胡人大军,自然不是无的放矢,突然间,诸葛亮明白过来,阿斗单单挑四月出兵,其中肯定有计谋。

    “太子可是要水淹胡军?”诸葛亮突然开口问道。

    阿斗微微一错愕,而后点了点头:“丞相说的不错,我正是准备水淹胡人!雍州之地有渭水、泾河跟黄河,所以我准备在五月到达雍州,然后蓄水一月,等到六七月份水量充足的时候,凿开拦河坝,水淹胡人大军!”

    诸葛亮倒吸了一口冷气。三国时代中国中西部地区可不想是现在这么干旱,而雍州境内,黄河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渭水。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一条支流,而泾河则是渭水最大的一条支流。平常人们所说的关中

    野,都是在渭水河泾河附近。而雍州百姓也经常取来灌,比较著名的郑国渠,就建在泾河之上。

    渭水是黄河的支流,也是关中最重要的漕运所在,其流域打不飞为黄土覆盖,土壤质地松散,特别是附近百姓为了开垦农田,长期滥垦乱伐,破坏了不少的植被,使得渭水河流内含泥沙量也比较大。水中含沙量比较大,也就会使得河床不断地被抬高。

    在枯水期,渭水的水量严重不足,影响水道的连续性,可是到了水量丰富的季节,因为河床失稳,有很容易引发洪水。所以一旦渭水决口,整个雍州大部分地方都会变成一片泽国。

    想到这里葛亮立刻叫道:“太子殿下,绝对不可!此计万万不可行!一旦渭水决口,渭水两岸都会变成一片泽国千里沃野也会被洪水所淹没。雍州的根本就在这渭水两岸,若是被淹了,渭水沿岸的百姓岂不是要流离失所家可归了!”

    “丞相,胡人进入雍州,烧杀抢掠雍州的百姓一样是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且还会遭到胡人的毒手!至于那沃野千里,等到水退去一样能够耕种,只是少了一年的收成罢了!用这一年的收成换取胡人元气大伤,值了!”

    看到诸葛亮还犹豫,阿斗接着劝道:“丞相,粮食没了,我们可以再种!房子没了们也可以再建!可是若是百姓都被胡人杀光了,又有谁来种粮食?谁来建房子?水淹雍州之地虽然是万不得已之计,但是也是必行之计。虽然会使得雍州百姓流离失所是同样可以让鲜卑、匈奴和族人元气大伤,三十年内难成我中原之患。”

    “太子殿下此举会伤到不的无辜百姓,有伤天和啊!”

    “丞相,什么是和?难道死的人少就是天和么?人死多了就是有伤天和么?那从黄巾起义到现在,我中原又死了多少人!若是引渭水淹雍州,可能会死不少的无辜百姓,也会有大量的百姓无家可归,但是今天的牺牲,却能够换来后世子孙的平安。我们现在伤了胡人的元气,未来几十年,我们中原的百姓就不用再担心胡人的袭扰。哪怕是现在雍州变成一片泽国,但是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雍州又会恢复到往日的繁华。如果这次我们不能趁着这个机会大伤胡人元气,被胡人逃到了草原上,那么明年、后年,乃至以后每一年,胡人都会侵扰我边疆,屠杀我百姓,抢掠我财物。如今中原已经乱了这么多年,元气以伤,要是放过这个好机会,说不定我们要向当年高祖那样,隐忍三世方可大破匈奴!”

    诸葛亮微微一错愕,阿斗说的是,食年年都能种,房子随时都能建。但是若是胡人不断的来抢掠骚扰,有粮食,有房子又能如何,种出来的粮食还不是会被胡人抢走,盖好的房子一样会被胡人烧掉!

    当年高祖刘邦趁着下一统之势,本想击溃匈奴,反而被围白登。而后经历了文景二世的修养,等到武帝时期,方才能够凭着三世人积累起来的国力击败匈奴。而如今中原连年战乱,诸侯割据的几十年,虽然现在三国鼎立之势已城,但是留下的这个烂摊子,跟汉初时候差不多,可是那草原上的鲜卑人,却比当年的匈奴还要强大。唯一不同的是,如今鲜卑人并不团结,分成了三部。可是难保以后鲜卑人会不会出现一个强人,一统鲜卑各部,到那时候,一个强大的鲜卑,将不是三国任何一方能够独自力敌的。

    诸葛亮突然意识到,一场大,可能会毁掉大半个雍州,但是对于整个中原的百姓来说,对于所有的汉族子民来说,这场大水说不定会是一场好事!

    “臣明白了!”诸葛亮深深地吸了口气,而~着说道:“臣这就去筹备粮草,供雍州水后赈灾使用。”

    诸葛亮说完,退了出去,只留下阿斗在空荡荡的大殿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者,非侠一城一地,而当侠天下……”

    当年王越的话不断地围绕在阿斗的耳边。

    “为了中原以后的安生,只能够暂时委屈一下这些雍州的百姓了!”想到这里,阿斗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突然,阿斗想起了,当年王越曾经给了自己一把金刀饰物,让自己去找一个姓蒲的人。于是阿斗立刻唤来了张~。

    “张~,立刻去查一下,人当中,可有一蒲氏大姓……”

    ———————

    所有的支线,乃至很久以前埋下的伏笔,终于要汇集在一起了。今天写得还是不多,主要是在思考整个雍州的战事。

    牵扯太多了,长安刘备、阿斗援军、凉州马超、潼关曹真,还有五胡之间的矛盾都会被牵扯进去,馋虫非常喜欢的大场面就要来了,顺便求下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四卷 登基 第九十九章 胡人内讧

    州,族大营。

    石勇闲来无事,在营中来回的走动。

    喧闹的声音从不时的从两旁的营帐中传出,阵阵酒香飘荡在空气中,大笑声夹杂着女人的哭声从旁边一个帐篷中传来,紧接着就是衣服被撕破的声音和女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羯族人并没有什么军纪可言,所以烧杀抢掠,**妇女是正常的事情,一路下来,这些族人抓了不少的女子,放在军营中供人淫乐。

    如今三胡大军兵围长安城,而长安城城墙高大坚固,胡人一时之间难以攻长安城,所以闲暇时候,便成了族人狂欢的时候,这些族人整日在营内喝酒吃肉,寻欢作乐。

    对此石勇也没禁止。羯人天性如此,若是不让这些族人烧杀抢掠,恐怕没有人愿意打仗。

    “咦……”石勇突然停住了脚步,为石勇发现,在旁边的一个帐篷前面竟然拴着几匹鲜卑战马,而后石勇仔细的听,那帐篷内竟然传来了鲜卑人的声音。

    “营内为什么有鲜卑人?”石勇悄悄的来到这座帐篷旁边,停下脚步,仔细的听里面人在说什么。

    “老兄,尝尝这酒吧!你们,可没有抢到这么好的美酒!”一名鲜卑人抱着一个酒坛子说道。

    旁坐着的一名族人同样抱着一个酒坛子,略微有些吐字不清的说道:“老弟,你们真够朋友给我们送酒来!”这名族人说着打了个酒嗝,看起来是喝了不少。

    “老兄。算起来你们来地可真是时候……了。听说你们地粮食被凉州马超给烧了。这样都能到雍州。兄弟我可真佩服你们啊!”这名鲜卑人接着说道。

    “那是!没有粮食算什么。没粮又怎么样?只要我们想要。遍地都是粮食!”

    “遍地都是粮食?这兄弟我可就不懂了。老哥教教我。让兄弟我也涨涨见识怎么样?”鲜卑人旁敲侧击地问道。

    “好就告诉你一路上。我们吃地都是‘两脚羊’!”

    所谓两脚羊。只得就是人。这羯族人这么说。一丝就是一路上是吃人肉过来地。

    那名鲜卑人眼珠一转。接着问道:“两脚羊?我明白了!你们肯定是抓了不少汉人吧!”

    “哈哈哈光有汉人,还有羌人、人、匈奴人、鲜……哎呀谁敢踹老子!”这名羯族人说到这的时候,被人猛然从后面踹倒。

    “老子敢踹你,怎么样!”说话的正是石勇。

    刚刚石勇在外面偷听,越听越觉得这个鲜卑人是来套话的,所以石勇立刻冲了进去,给了那名喝醉酒的族人一脚住了那人的话。

    “大帅,怎么是你?”

    “怎么?不能是我么?”石勇双眼一瞪后微微的冷哼一声,接着说道:“喝的如此烂醉是敌人攻过来,该如何是好人,把这家伙拖出去,醒醒酒。”

    两旁立刻走来了侍卫,将这名喝醉酒的族士兵给拖了出去。而那名鲜卑人见到石勇来了,尴尬的笑了笑,而后也跟着溜了出去。

    石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而后对眉头皱了起来。族人当初以人肉为军粮的时候,不光是吃了不少的汉人,还有其他民族的人,其中就包括鲜卑人。石勇可不相信鲜卑人会这么好心的过来送酒,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看来鲜卑人可能已经知道了,这一路下来有不少的鲜卑人被族大军当成两脚羊给吃了,所以才会派人来打探情报的。

    “立刻召集所有的酋长到我帐中议事。”石勇说完,阴着脸向自己的帐篷走去。

    ……

    “大帅,找我们来有什么事情?”一名族小酋问道。

    “当然有事!而且还是大事!”石勇微微的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还记得咱们这一路上吃了不少的两脚羊吧,其中可有不少的鲜卑人,如今鲜卑人可能已经发现了。”

    “发现了就发现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其中一名酋长不屑的说道。

    “鲜卑人如今虽然分为三部,而且三部之间内乱不息,但是若是被鲜卑人知道我们拿他们鲜卑人当两脚羊吃,恐怕仍然难免一场大战。”石勇说道。

    “打就打,谁怕谁!咱们还怕鲜卑人不成!”

    “我们不是怕他们鲜卑人,不过别忘了这次咱们来雍州到底是为了什么!咱们来是为了抢汉人的钱粮,而不是为了跟鲜卑人打仗!况且鲜卑人多,真打起来,咱们不一定能够占到便宜。”石勇说道。

    听到石勇的话,众酋长全部都安静下来。正如石勇所说这次羯族人入寇雍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抢掠汉人的财物,而不是要跟鲜卑人打仗。更何况如今鲜卑人最为势大,就算是羯族人善战,也不一定是几十万鲜卑人的对手。

    “大帅,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