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是司马懿的儿子!”黄皓吃惊的望着司马昭。脑海中飞速的开始权衡。
良久后,黄皓掏出礼单,递回给司马昭,同时开口说:“司马公子,您这一份礼单,咱家恐怕受不起啊。”
“呵呵呵,黄大人说笑了,这份礼单,您绝对受得起。黄大人不许担心,我保证,不会对黄大人有任何不利,而且还是送大人一份大大的功名。”司马昭笑着说道。不过在司马昭心中,却暗自骂:这阉人,又不能传宗接代,要功名有何用!
“司马公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想请黄大人引荐在下,面见吴主。”
“难道你要行刺?”黄皓大惊。
“黄大人误会了,家父让在下前来,面见吴主,是希望吴主能够收留……”
“啊!司马懿要归降陛下!”黄皓一脸诧异。
“不错,烦劳黄大人引荐了。”
此时黄皓也感觉到了,正如司马昭所说,这对黄皓来说的确是个好机会。如果司马懿真的想要投降的话,而黄皓从中引荐,也是功劳不小。
“呼……”黄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此事,让我再思量思量。”
……
孙登kao在榻前,双眼微微眯着,旁边,周皇后轻轻抚着琴,悠扬的琴声荡漾在堂中。
周皇后是周瑜与小乔所生。周瑜被称为是美周郎,相貌自然非常俊美,而小乔也是出了名的美女,所以两人所生的周皇后。自然是非常貌美,深受孙登的宠信。
黄皓悄悄的走了过来,来到孙登身后,安静的站住了。
一曲终了,孙登睁开了双眼。回头看了看黄皓,开口问:“黄皓,有事么?”
“陛下,是这样的。”黄皓凑到了孙登耳边,低声细语起来。
“此话当真?他真的愿降?”孙登脸上浮起一片喜色。
“是啊,陛下,他儿子司马昭都已经亲自来了,昨天刚刚找上了奴婢。”
“哦。”孙登点了点头,喃喃说:“你说那司马懿要投降,为什么不直接找大将军,反而舍近求远费尽心思来找朕呢?”
“呵呵,陛下,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不过奴婢倒是觉得,这样更好。”黄皓小声说。
“更好?从何说起?”
“陛下,您想啊,司马懿可是当世大才,比起大将军可一点也不逊色,若是能为陛下所用,定然是陛下一大助力。司马懿派司马昭来见陛下,而不是直接找大将军,肯定是害怕大将军对其不利,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陛下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司马懿收为麾下,日后好让司马懿为陛下效力。”
孙登点了点头:“好,那告诉司马昭,明日朕会召见于他。”
……
司马昭大跨步的走进了大殿,而孙登就坐在大殿正中。
“司马昭叩见吴主陛下。”司马昭很恭敬的向着孙登一拜。
“你就是司马昭……好,果然是青年才俊。”孙登客套了一句,随后接着说:“你的来意,黄皓已经告诉朕了。你父亲是想要归降于朕?”
“陛下说的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则主而仕,家父是想归降陛下。”司马昭答道。
“恩,好,司马仲达乃是当世贤士。朕保证,如果司马贤士愿意归降的话,朕定然厚待。不过朕有个疑问,你父亲为何要派你来这里找朕,而不直接去找陆逊?”
“父亲说了,我们归降的是吴主陛下,而不是陆逊。”
“呵呵呵……”听了司马昭的话,孙登笑了起来,可是笑声中,却多少带着一丝无奈。
“陛下,父亲还说过,陛下您乃是当时英主,父亲归降陛下,陛下定然会厚待父亲。成就肯定不在现在之下……”司马昭接着说。
“呃……”孙登面色一滞,司马昭这话中可是有话。现在在魏国,司马懿官居太尉,职位与徐庶、曹真相仿,按照司马昭那说法,司马懿的成就不在现在之下,那孙登给司马懿的官爵,至少也得是三公级别的。
不过想想,凭着司马懿的才干,就是给他个丞相大将军,来换取司马懿的效忠,也是值得的。
而且司马懿的才干,若是能扶持起来,绝对能够跟陆逊顾雍所抗衡。那时候双方互相制衡,孙登的皇位才能做得更稳。
孙登心中暗自的盘算了一番,必须要将司马懿掌控在自己手中,让司马懿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力。
“黄皓,传旨,朕要去淮北大营,亲自迎接司马贤士。”孙登开口说。
“陛下,万万不可,淮北危险,若是让丞相知道您要去淮北,他日必定会怪罪奴婢的。”
“无妨,有大将军在淮北,朕不担心。”孙登说着看了看司马昭,接着道:“司马昭,你暂时现在寿春住下吧。黄皓,给司马昭准备一间上房。”
——————————
看了一下新版三国的片花,司马懿那矬样,太让人无语了。!~!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零二章 行刺(上)
孙登命黄皓给安排司马昭住下。很明显是拿司马昭当人质的意思。若是司马懿安安稳稳的投降了,一切都好说,若是司马懿想耍什么花招,这司马昭肯定是性命不保。
司马昭稍微一愣,立刻明白过来孙登的意图。司马昭也不说破,接连叩谢以后便跟着宦官退了出去。
看到司马昭出去,孙登突然开口问:“黄皓,你觉得,这个司马懿是不是真心投降?”
“陛下,他司马懿把儿子都送过来了,想必是真心投降的。”黄皓急忙答。
“恩,他司马懿若是真心想投降,朕也不会吝啬赏赐。能有司马懿从旁相助,朕一统江山,指日可待。”
……
淮北。
陆逊领着一干将领,站在大营门前。
全琮轻轻推了推张承,开口说:“你说陛下在想什么,为什么会突然来前线?”
“我哪知道。”张承摇了摇头:“不过我猜准是陛下心急了,所以才来前线督战的。看来我们得加把劲了。”
说话间,孙登的仪仗已经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陛下来了,走。我们前去迎接。“
……
帐篷内,孙登坐在正中,一干将领恭敬的坐在下面。
“战事进行的怎么样了?”孙登开口问。
陆逊第一个站了出来:“陛下,臣无能,还没有攻破淮北大营,不过司马懿那边已经岌岌可危了,再给臣三五日功夫,定能攻破淮北大营。”
“不必了。”孙登摆了摆手:“先不必打了。”
“不打?陛下,这……”陆逊犹豫了一下,接着说:“请陛下恕罪,臣无能,不过司马懿那厮确实厉害,将士们已经尽力了。”
“先暂停一下吧,朕另有打算。”
“陛下,这……”
“先暂停进攻,朕会派人去司马懿那里。”
……
司马懿轻轻的摇着手中的扇子。
这倒不是司马懿簇拥风雅,实际上是这淮北的天气实在是有点热。
“大将军,刚刚打探到消息,孙登来淮北了。”
“可查探清楚?”
“大将军放心,我亲自见到的,孙登的仪仗,绝对没有问题,末将敢以性命担保。”
“恩……”司马懿点了点头:“看来子山已经见到孙登了,想不到这孙登也有魄力,竟然亲自来了,我若是不给他些见面礼,倒是显得我司马懿小家子气了。”
司马懿正想着。小校分奔过来:“报大将军,外面有一人,自称是孙登派来的使者,叫诸葛恪,求见大将军。”
“诸葛恪?我知道,是诸葛瑾的儿子。请他过来吧。”
……
陆逊诧异的望着对面走来了司马懿。
说起陆逊和司马懿,可以说是积怨已久。两人从荆州,打到淮南。陆逊数次进攻,都被司马懿所阻。
可是如今,那个久攻不下的淮北大营,则已经cha上了东吴的大旗,而这个打了这么多年的死对头司马懿,就这样站在自己面前。
这一切,来的太快了,快到陆逊甚至都有些没反应过来,司马懿这个魏国的顶梁柱,就这么降了!
旁边,诸葛瑾偷偷的看了一眼陆逊,陆逊那略带一丝茫然的眼神,让诸葛瑾感觉到了一丝无奈。
陆逊这个人谋略绝对是一等一的,可是在政治上。陆逊的确是不够精明。也许是长期领兵在外的结果,对于朝堂上的争斗,陆逊还是欠缺精明。
“哎……”诸葛瑾无奈的叹了口气。司马懿来了,以后,这江东可就热闹了。
……
昔日魏国的淮北大营,如今已经变成了孙登的驻地。
中军大帐内,一副巨大的地图高高挂起,帐内的臣子恨自然的分为了两堆。一是陆逊为首的江东原班人马,另一边则是刚刚投降的司马懿等人。
“如今刘禅已经夺取兖州大半,而且颖川夏侯霸也已经归降刘禅,诸位爱卿以为如今该如何应对?”孙登一脸微笑的说。
陆逊第一个走了出来,开口说:“陛下,臣以为,应立刻领兵,背上徐州,夺取青徐。只有豫州汝南,只需派一路偏师,配合荆州吕岱所部,可以轻易夺取。”
“恩,青徐二州,是必须要拿下的。不过彭城与下邳,隔水相望,互为犄角之势,看来又要费一番心思了。”
“陛下,臣愿为陛下攻取徐州。”司马懿突然走了出来。
“司马爱卿主动请缨,想必是有了良策?”
“陛下,徐州刺史,曾经是臣的门生,臣愿意说降于他。陛下可不费一兵一卒取得徐州。”司马懿接着说。
“恩。”孙登点了点头,自从曹操时代,司马懿就深受重用,而曹丕登基以后,司马懿更是为百官之首,门生故吏遍布整个魏国。按照司马懿所说,徐州刺史是司马懿的门生,说不定真的能够不战而取徐州。
“徐州的事情,朕就交给司马爱卿了,至于汝南,那就烦劳大将军出马了。”
旁边,诸葛瑾听到孙登这个安排,眉头稍微一皱,随后马上就舒展开了。
“陛下是准备开始削弱陆逊的势力了么?”诸葛瑾偷眼看了看司马懿和陆逊两人,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安。
……
邺城。
远远地,一辆马车远远来到邺城城下,车子上面,放着一口上等的棺木,而在旁边,还站着好几个道士,手中拿着铜铃,正在晃荡,清脆的铜铃声飘荡在四周。车上挂着的那一面雪白的帆布,随风飘动,显得好不凄凉。
“站住,来人止步!”守城官喝住了这辆马车,细细的打量起来。马是好马、车是好车,就连棺木,也是最上等的木材打造的。看起来这是哪个大户人家的车子。
可是这坟地都在城外,就连王公贵族都不例外,所以平日里只有从城里向城外运死人的,却从来没有向城里运棺材的。这让守城官员感到非常意外。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运棺木到此?”
一个道士打扮的人走了上去,开口说:“这位军爷。贫道受人所托,运送此棺木前来,顺道也是为这棺中之人,做上一些法事。”
“棺材里是什么人?”
“棺材里面是贵国大将军曹真的尸首。”
“什么?”守城官员马上抽出了武器。
“军爷稍安勿躁。”道士见对方要翻脸,接着说:“贫道等是汉主之托,送大将军尸首回邺城的,曹大将军自刎而死,所以汉主交代要将曹大将军的尸身送到邺城。大将军的尸身,贫道已经用石灰处理过了,而一路行来,我们也已经做过了七七四十九场法事,超度曹大将军亡魂。”
守城官员看了看那棺材,又看看这道士一脸正经的模样,有心想开馆检查一下,可是再想想自己的品级好像没那权力,于是指了指领头的那名道士:“你现在这里等着,我进去禀报。”
……
曹真全军覆没的消息,早在几日前就已经传到了邺城。不过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相比起之前的传言,如今曹真的尸体被运到邺城,却是实实在在的说明曹真已死。曹真的尸体被送回来的消息如同瘟疫一般,扩散在了邺城,整个邺城都隆起了一片死气沉沉。
明面上,阿斗送曹真尸体回来,是对曹真的尊重,但是有些心机的人都能够看出来,阿斗这是在打击曹魏的士气。曹真是魏国的顶梁柱,没有什么比曹真的死,更能够打击魏国士气的。
曹叡一个人坐在空空荡荡的大殿上,双眼呆滞的望着前方。
小太监垫着脚尖,走了过来看,轻声说道:“陛下,燕王殿下来了。”
曹叡并没有反应,眼睛仍然呆滞的望着前方,而小太监只好放大了些声音,开口说:“陛下,燕王殿下求见。”
“呃。你说什么?”曹叡这才回过神来。
“陛下,燕王殿下求见。”
“哦,皇叔来了,让他进来吧。”
小太监口中的燕王,名叫曹宇,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丕即位的时候,曹宇年纪还小,对曹丕够不成威胁,所以能够保住一条性命,而后曹叡即位之时,封曹宇为燕王。
曹宇跨步走了进来,刚好看到面色憔悴的曹叡,而后曹宇急忙拜倒:“臣曹宇,参见陛下。”
“皇叔免礼,赐坐……”
曹宇坐下后,看了看曹叡那苍白的面色,一股无奈从心中腾起。
“哎,皇叔,大将军死了,丞相降了,并州也丢了,朕几十万大军,瞬间灰飞烟灭。这都是朕的过错。若是当初朕没有派大将军出兵洛阳,而是选择继续固守等待时机的话,就不会有今天……是朕的错……”
“陛下,您无需自责,不是我军将士不尽力,而是敌人太过狡猾……”曹宇急忙劝道。
“哎,司马懿现在还在淮北,钟繇又告病在家,其他人都不通军事,朕身边,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孤家寡人,呵呵,朕现在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曹叡脸上浮起一股苦笑。
“陛下……”曹宇犹豫了片刻,最后咬了咬牙,仿佛下定了决心,而后开口说:“陛下,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当不当讲的,皇叔有办法,就说吧。”
“陛下,您何不效仿昔年的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荆轲刺秦王!你是说刺杀刘禅!”曹叡马上反应过来。
——————
求下保底月票!!~!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零三章 行刺之大交集
曹宇点了点头:“陛下说的没错。为今之计,刺杀刘禅乃是上策。刘禅一死,蜀汉必乱。群龙无首,就算是诸葛亮庞统有惊天之谋,关张赵有动地之猛,也无可奈何。”
“皇叔说的是,只是那刘禅武艺高超,据说堪比当年吕奉先,昔日单骑闯荆州,大闹汝南郡,最后转战千里,杀回了蜀中。这刺客能得手么?”
“陛下,行刺之道,往往只有一击之力,所以这行刺在于一个“勇”字,而不在武艺多高明。昔年那些闻听天下的刺客,无一不是英勇之人,但是却没有几个以武艺闻名天下。陛下您想,那荆轲的武艺,要是远超于秦王,又怎么会被秦王以剑击杀?还有昔年太祖行刺董卓。太祖武艺虽然不错,但是远比不上董卓力大无穷,太祖所仰仗的,也只是一个‘勇’字!”
“皇叔,那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陛下,幽州乃是故燕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陛下只要以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