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1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共和国当局就为战后的混乱局面做好了准备,比如以提前订购的方式让印度的粮食生产企业提前购置生产设备,扩大产能,以便应付战后的粮荒。可以说,这个举措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要知道,大战爆发前,西约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与出口集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都世界上的主要粮食生产国,其中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还是排名世界前五位的粮食出口国,仅这三个国家生产的粮食就养活了全球近三成的人口。设想一下,如果这三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受战争影响,哪怕只有一季粮食减产,也会产生严重粮荒,甚至是全球性的粮食恐慌。战后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澳大利亚遭到战略打击之后,从2062年开始,粮食产量就急剧下滑,即便在2063年与2064年有所恢复,也没能达到战前规模,直到2065年才基本上达到战前水平,并且在2066年恢复正常,而因此减少的粮食产量更是高达数亿吨。因为澳大利亚的主要产粮区与主要的人口聚居区并不重合,所以战略打击对澳大利亚粮食产区的破坏还不算严重。相对而言,美国与加拿大的粮食产区与人口聚居区基本重合,加上严重的动乱,所以两国粮食生产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根据战后公布的数据,直到2065年,美国与加拿大的主要农业基础设施才得到全面恢复。而到2068年两国的粮食产量才恢复到相当于战前50%的水平(因为在大战期间,两国均损失了大量人员,加上不需要出口,所以相当于战前50%的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两国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恢复到战前水平,已经是2075年之后了,由此可见,大战结束之后,仅仅保证6亿美国人与1亿多加拿大人的生活,共和国就得费不少的精力。要知道,这7亿人每年至少需要4亿吨粮食,而在2065年之前,两国的粮食缺口高达6亿吨,暂且不说如何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仅仅是将6亿吨粮食飘洋过海的运过去,再分发到民众手里就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事实上,对战后重建来说,粮食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不管怎么说,运送6亿吨粮食也就是1200艘次50吨级散装货轮的事,而到大战结束的时候,共和国就拥有6000艘该级别的运输船,加上其他国家的,全世界总共有11000艘超大型运输船。因为不再向前线运送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所以这些船只都需要用来运送别的物资。更重要的是,在战时动员起来的大批准军事人员都需要新的工作,所以运送粮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事实上,对于以填饱肚皮为首要目的的战争难民来说,肯定不会拒绝那些在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丝毫没有口感的粮食。
  相对而言,真正的难题在于帮助美国进行战后重建。
  战后重建主要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物资,二是人力。
  虽然大战爆发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一,不但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还拥有丰厚的工业资源,以及雄厚的工业技术,但是在大战结束的时候,不但战略打击摧毁了美国绝大部分工业设施,美国军队的暴动也毁灭了仅存的工业基础。在美国当局签署投降协议的时候,别说工业体系,美国本土甚至没有一家能够生产铁钉的工厂,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都需要从国外引进。更要命的是,因为在大规模战略打击中,共和国当局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瓦解美国的战争潜力,不但重点打击了美国的工厂,还将矛头对准了美国的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结果就是,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不但没有工厂与工业设备,还没有足够多的熟练技术工人。换句话说,就算共和国能够为美国提供足够多的工业设备,特别是机床等基础工业设备,美国也很难在短期内恢复造血能力。如此一来,就得由共和国直接为美国提供用于重建的物资,特别是钢铁、水泥、合成塑料、工程设备等等战略物资与基础设备,并且帮助美国培养一批产业工人与建筑工人。
  相对而言,这还是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共和国早就不是低端工业生产国了,大部分基础物资的生产工作早已转移到国外,特别是周边地区,比如早在2050年,印度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初级工业产品与工业原料出口国,不但生产出了足以满足共和国市场需求的基础产品,还将各种低端工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更重要的是,印度这样的国家大都是集约集团成员国,而且这些国家都与共和国签了条约,即用基础工业产品交换共和国的高端技术,从而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毫无疑问,这是双赢的买卖,共和国输出了技术得到了产品,印度卖出产品获得了技术。也就是说,共和国不需要出钱、至少不需要花很多钱来购买美国战后重建所需的基础物资,需要拿出来的只是一些先进技术,准确的说是即将过时的先进技术。而在整个产业链条中,随着美国恢复造血能力,曾经站在世界顶端的美国将跌落到谷底,最终取代印度等新兴国家,成为新的低端工业国。事实上,共和国也是这么做的,即用众多在战前看起来非常先进的技术跟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甚至像日本、菲律宾这些在战争初期战败或者在战争期间开始复苏的国家交换了大批基础资源,再用这些资源帮助美国重建,最终用在美国建立起来的工厂、已经复苏的美国市场来获取利益。因为参与美国重建的主力是共和国企业,所以共和国企业也就顺理成章的霸占了美国的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最终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
  事实上,这也是众多集约集团成员国争先恐后的参与美国战后重建,甚至不惜以无偿援助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的根本原因。要知道,算上加拿大,还有墨西哥,传统的北美市场拥有10亿人口,而且从地域范围、资源数量、教育水平、传统文化等等方面来看,北美市场的发展潜力都超过了人口是其3。5倍的南亚市场(仅从人口数量来看,拥有大约35亿人口的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用战后几年流行话来说,谁占领了美国市场,谁就拥有了未来。
  相对而言,真正的问题还是人力资源。
  虽然从根本上讲,共和国并不缺乏帮助美国进行战后重建的人力资源,要知道,战后重建毕竟是美国的事情,而且战争结束之后,至少有4000万美国军人与军事人员需要遣返回乡,而这些人都需要通过劳动获的生活来源,加上因为战略打击而失去劳动岗位的数亿美国人,美国本身也不缺乏劳动力。对共和国来说,需要付出的人力资源只是帮助与监督美国战后重建的人力。事实上,因为共和国也有上千万军人要遣返(准确数字是1700余万),而这些人也需要劳动岗位,加上共和国国内大幅度削减军事产能,社会上可以提供的劳动岗位并不多,所以共和国当局要征召劳动力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有一点与提供重建物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即共和国当局不能拿技术去给退役军人发工资。也就是说,要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重建队伍,哪怕这些队伍是为美国的战后重建工作负责,最终也得由接受重建帮助的美国来买单。可是在此之前,共和国当局必须为这些人支付薪水,而且还是按照共和国的劳动标准支付薪水。
  毫无疑问,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可以说,为了帮助美国进行战后重建,共和国付出了极为巨大的代价。
  这也是欧洲在战后重建的问题上为共和国制造难题的根本原因。问题是,比起独霸北美大陆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对未来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这点代价就算不了什么了。所以从一开始,共和国当局就没有想过要让欧洲介入美国的重建工作,并且在大战结束之前就对美国的重建工作做了规划。
  这其中,第一点就是按照种族来管理战争难民。
  事实上,共和国在美国与加拿大设置战争难民营的初衷就是方便战后管理,并且绕过强制移民这道坎。要知道,按照国际法,即便共和国是战胜国,美国是战败国,共和国当局也无权剥夺美国平民的基本权利,并且将在占领美国期间,为美国平民提供最基本的人道主义保障,并且给予美国平民最基本的人权。也就是说,只要结束战争状态,即法理上的战时管制状态,共和国当局就再也无权干预美国平民在法律框架范围内的自由活动,更无权强制美国人移民,或者是搬迁。当然,在战时体制下,共和国当局可以用方便作战行动,确保当事人基本安全等等理由,强制接受战时保护,即进入战争难民营的美国人接受居住等方面的强制安置。
  欧洲在给共和国制造难题的时候,也给共和国留下了两年的时间。
  当然,这是大国博弈的直接结果。根据后来陆续公布的一些资料,在与欧洲进行的谈判中,共和国在接受以2年为期的要求之前,就提出了在这2年间继续维持战时管制,不然共和国不会对美国的战后重建工作、以及美国的社会秩序做任何承诺。
  因为欧洲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坚持,所以共和国还顺带提出了,在战争结束后20年,由所有美国人来决定美国的未来,即以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到底是维持一个完整统一的美国,还是将美国分解成多个国家。
  20年能够改变绝大部分美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那么2年就能改变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地点。
  根据战后披露的一些数据,在2065年10月31日之前,至少有3亿美国人接受了共和国的强制安置。要知道,大战结束后,美国人口已经降低到了6亿,即相当于一半的美国人接受了安置。显然,这足以改变整个美国的人口分布情况,也就为接下来从根本上分裂美国创造了条件。比如在战后重建工作上,以白人为主的新英格兰地区始终只得到了最为基本的援助,即只保证绝大部分人不会饿死,至于其他的就得看造化了。而在以亚裔、特别是华裔为主的美国西北部地区,战后重建的级别最高,不但在2年之内完成了大部分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一些大型项目只是开工,还没完成),还恢复了基础工业,成为了美国本土率先恢复造血能力的地区。
  对于共和国的这种安排,欧洲也只能干着急。
  不管怎么说,占领美国的是以共和国为首的集约集团,而欧洲不是集约集团成员。更重要的是,即便是集约集团的成员国,也在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努力,并没有把维护美国的完整统一当成己任。
  为了确定在美国的利益,在10月31日之前,集约集团召开了5次扩大会议。
  这5次会议的焦点话题只有一个,即如何划分占领区与分配占领职责。虽然共和国已经在此之前发出了邀请,欢迎所有集团成员国派遣军队,参与占领美国的行动,并且承诺出兵的成员国都能获得一块占领区,但是在最重要的问题,即要不要按照占领区来划分军事管制区域,或者是按照美国的行政区划来划分占领区,共和国当局从来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甚至没有就这个问题做出任何说明。毫无疑问,如果不能搞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对于集约集团成员国来说,占领美国就只是一句空话,或者说只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也就没有几个国家愿意吃这个亏。问题是,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不但会得罪共和国,还很有可能错过战后的高速发展机会。综合这些因素,集团各成员国是左右为难,即不愿意放弃,又不想让共和国独自决定一切。
  事实上,这也是共和国当局在10月份最关注的事情。
  经过5轮高强度的首脑级磋商,直到10月29日,即美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的前两天,集约集团各主要成员国才在最关键的问题上与共和国取得一致,即占领区将根据面积、人口等等因素,成为各国在战后美国市场上所占份额的主要依据,并且与其他因素相结合,来确定各国的战后利益。也就是说,不由占领区来决定管制区域与管制方法,而是按照共和国的要求统一管理占领区。
  次日,该决议就在集约集团扩大会议上获得通过。
  也直到这个时候,作为胜利方的集约集团才解决了战争结束前最后一个关键问题,而且这也是关系着战争是否会结束的关键问题。
  经过将近6年的激烈战斗,以数亿人的生命为代价,第三次世界大战终于走到了尾声。
  严格说来,10月31日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纪念日。直到这一天的上午,当美国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以及由共和国为代表的胜利国在同样的协议书上签字,战争才算正式结束!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
  美国签署投降书的仪式并不繁杂,除了具有明显的警世意义之外,很多方面都可以用节俭来形容,比如共和国总参谋长袁晨皓用来签字的笔就非常普通,是共和国军队在战时大批量订购的,能够在包括水下数十米处的任何环境下流利书写。
  当然,美国无条件投降的含义也与100多年前,日本无条件投降有很大的区别。
  在持续了90分钟的签字仪式上,美国代表不但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还与共和国当局代表,即国家副元首签署了战后援助协议,这也是共和国在战争结束之后,推行“全球经济复兴计划”中签署的第一份双边协议。虽然这个足以媲美“马歇尔计划”,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帮助上百个国家走出困境的宏大计划并非多个双边援助协议的集合,而是一个集团性质的协议,即所有接受援助的国家都得首先加入由共和国主导的集约集团,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共和国当局仍然坚持与包括集约集团成员国在内的所有受援国签署双边协议,并且以双边协议中的详细规定为具体援助标准。
  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构筑一个全新的,以共和国为核心的世界秩序。
  通过这些双边协议,共和国首先确定了一点,即人民币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而这是确保共和国在金融领域霸权地位的基础。虽然在战争结束之前,共和国没有效仿当年的美国,搞出第二个布雷默顿森林体系,而是从一开始就没让人民币与贵重金属挂钩,但是只要人民币成为世界贸易的唯一载体,那么谁也无法动摇人民币的核心地位。问题是,仅仅依靠国家强权,最多只能维持一时之利,而不可能永久性的确保人民币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毕竟恢复正常秩序之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为共和国的利益服务,实际上不会有第二个国家为共和国的利益服务。如此一来,需要一种新的保值方式,来确保人民币在贸易体系中的价值。为此,共和国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努力,而取代石油成为新的保值基础的就是稀有金属。要知道,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算上军事占领区内的资源,共和国已经控制了全球八成以上的稀有金属矿藏,大约六成的稀有金属生产加工能力,以及将近七成的稀有金属与矿藏贸易。如果算上与稀有金属有关的产品,那么共和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就更加惊人了。如此一来,共和国当局就可以拿稀有金属、以及与稀有金属有关的产品为人民币的比值做担保。准确的说,在确定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世界金融体系的时候,共和国当局做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利用在稀有金属等领域的垄断地位,明确规定,稀有金属等物资与产品仅以人民币计价,并且进行贸易结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