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级采用的仍然是由“飞轮电力储备系统”供电地电磁弹射器(从第5艘开始,采用6级复合蓄电池供电)。“华夏”级的3部弹射器中,除了位于斜角甲板前端、用来弹射预警机、每30秒弹射1架的那台之外,位于起飞甲板上的2台弹射器能以20秒一架的速度弹射重量在24吨以下的舰载战斗机。如果3台弹射器全部弹射战斗机,能在1分钟内弹射8架战斗机。“福特”级的最大弹射速度也是每分钟8架!
航母一次能够出动多少战斗机,不完全由弹射速度决定。
因为战斗机执行不同任务需要不同的时间,返航时剩余燃料也不一样,所以“任务周期”、“回收效率”、“战机作战半径”同样对航母载机的出动能力有重大影响。
防空作战中,战斗机的“任务”周期一般为90分钟,剩余燃料在15%以下。
“华夏”级航母地“回收效率”为每分钟1架。由此可以算出,在执行防空作战任务时,一艘航母最多分3个批次出动36架战斗机,或者在一个批次中出动24架战斗机。如果超过这个数量,就必须让战斗机到别的航母上降落,或者进行空中加油,延长战斗机的滞空时间。“福特”级的情况相差不大,在执行防空作战任务时,最多出动36架战斗机,或者以最快地速度出动24架战斗机。
由此可见,航母携带舰载防空战斗机的数量基本由最大出动能力决定。如果不能在防空作战中将战斗机放出去,即便携带再多地防空战斗机也无济于事。
论作战能力,“华夏”级与“福特”级旗鼓相当。按照美军的衡量标准,由3艘“华夏”级组成的航母战斗群能够在24小时之内打垮一个中等国家的防空系统,在7天之内打垮一个中等国家的国防力量。
航母战斗群的强大之处不仅仅拥有航母,还拥有数量众多地护航战舰。
1支航母战斗群中,一般拥有1到3艘防空驱逐舰(巡洋舰),2到3艘多用途驱逐舰(护卫舰),2到3艘反潜护卫舰(驱逐舰)与1到2艘攻击核潜艇。按照共和国海军的战斗配制,1支“华夏”级航母战斗群中拥有1艘防空巡洋舰,3艘多用途驱逐舰(侧重防空与反潜),以及3艘反潜护卫舰(具有点防空能力)与2艘“核电混合动力潜艇”。
3艘航母联合行动,护航战舰地数量并不成比例增长。在中等威胁的情况下,确保航母安全只需要2艘防空巡洋舰,6艘多用途驱逐舰,4艘反潜护卫舰与3艘潜艇。“多余”地战舰可以组成“支援舰队”,用来执行包括护航行动在内的其他作战任务。
重新编制地时候,张韦昌正是按照这一标准抽调了部分战舰组成“支援舰队”。
过多的战舰拥挤在一起反而容易成为打击对象,因为韩国空军丧失了大部分作战能力,韩国海军又过于“渺小”,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浪费”舰队的战斗力。
最艰巨的任务仍然是反潜作战。
韩国海军没有航母,剩下的战机也不多。真正能够威胁到共和国舰队的只有10多艘从德国与法国引进的AIP常规潜艇。特别是那几艘德国建造的221级潜艇,如果让其靠近航母战斗群,将对航母构成致命的威胁!
卷七 半岛硝烟 第105章 最佳战果
航母战斗群在5日凌晨转向北上,逼近济州岛。
5日3点35分,第一批远程反潜巡逻机到达,在航母战斗群航线前方100到150千米内设置外围反潜警戒线。
华剑锋将战斗群内的54架反潜直升机编成了3个反潜大队,时刻保证1个大队的18架反潜直升机在战斗群前方50到100千米范围内执行巡逻任务,另外1个大队在战舰上做起飞准备,最后1个大队则在机库内进行维护保养。舰队里的10艘反潜战舰编成2个反潜巡逻队,分别在最容易遭到攻击的舰队斜前方25千米处执行反潜巡逻与搜索任务。利用战舰上的拖拽式声纳,足以探测到50千米内的潜艇。伴随活动的潜艇在战斗群前方大约200千米处以扇形反潜搜索队列前进,组成战斗群的远程反潜警戒网。
看上去,舰队的反潜网存在很大的漏洞,特别是在舰队后方,几乎没有反潜力量。实际上,舰队的反潜网“疏而不漏”。
因为韩国海军只有最大速度不过20节、潜航能力非常有限的AIP常规潜艇,航母战斗群的航行速度一直保持在16节以上,所以华剑锋没有考虑来自后方的威胁。如果韩国潜艇敢于从后方追击航母战斗群,暂且不说追不追得上,就算能够追上,也会因为高速航行时发出的巨大噪音,在100多千米外被战舰上的拖拽式声纳发现。潜艇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反潜直升机与反潜导弹。对常规潜艇来说,暴露就意味着被击沉!
威胁来自舰队的前半球,最有可能是用鱼雷攻击战舰的航线侧前方。
航渡过程中,华剑锋没有呼叫“支援”。
5日7点30分,华剑锋给海军司令部发去消息,要求赶来支援的潜艇尽快前往航母战斗群的作战巡逻海域,在航母战斗群到达之前完成“清理”工作。
15分钟后,海军司令部用超长波电台发出了新的指令。
7点55分。刚刚通过吐喇海峡。进入黄海地“刺豚”号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准备接收通信卫星发来地作战命令。
“艇长。反潜巡逻机正在远去。”
“再等等。”杜兴华很稳得住。“反正不急在一时。等狗日地走远后再伸出通信天线。”
荣康健看了眼搭档。朝通信军官点了点头。
此时杜兴华与荣康健最担心地不是日本地反潜巡逻机。而是那艘在吐喇海峡中遭遇地“不明潜艇”。对方似乎察觉到了“刺豚”号地存在。或者是嗅到了战斗气息。在“刺豚”号离开吐噶喇海峡之后不久。那艘潜艇沿着同样地航向离开了海峡。以大约6节地速度朝济州岛方向驶去。幸亏“刺豚”号搜集到了特征噪音。才能一直监视对方地行踪。
因为“刺豚”号一直以极低地速度航行。所以杜兴华相信没被对方发现。
“艇长……”
“伸出通信天线,动作温柔一点。”杜兴华朝通信军官看了一眼,目光回到了屏幕上。
代表那艘潜艇的三角形图标时隐时现,表明声纳接收到的信号非常微弱。
“还是350米,6节,航向没有发生变化。”荣康健长出口气,说道,“肯定是811型潜艇,如果是日本或者韩国的常规潜艇,我们早就确定其具体型号了。”
杜兴华点了点头。“你说,它是去看热闹,还是去参加战斗?”
“应该是去看热闹吧。”荣康健苦笑了一下,“黄海一直是我们的地盘,美国佬再狂妄嚣张,也得分清主客场。”
“我看未必……”
“艇长,收到命令了。”
“收回潜望镜,下潜到米深度,重新确定航线。”杜兴华没再多想,敲了敲屏幕上地三角形图标,对搭档说道,“设法把美国佬放到前面,找机会搜集更多的特征噪音。如果美国佬去看热闹,我们就当陪客。如果美国佬胆敢轻举妄动,我们就用鱼雷款待。”
荣康健点了点头,开始编制航行数据。
通信军官将一台掌中计算机递给了杜兴华。看了眼刚刚收到的作战命令,杜兴华露出了舒爽的笑容。
海军向济州岛附近派遣了8潜艇(包括2艘原先伴随航母活动的潜艇)。多一艘不多,少一艘不少。
杜兴华非常熟悉济州岛附近的情况,即便韩国海军地12艘常规潜艇全体出动,最多需要4艘潜艇就能占据有利位置,确保航母战斗群的安全。海军派了8艘潜艇过去,无疑想增加保险系数。
真正让杜兴华感到放心的是,刘海峰指挥的“江豚”号也在其中。
杜兴华不了解其他艇长,但是非常了解刘海峰。华剑锋离开潜艇部队后,只有刘海峰有实力挑战杜兴华,争夺“头号王牌”。刘海峰就是华剑锋的“翻版”。如果不是因为晚几年“出道”,错过好几次机会,恐怕根本轮不到杜兴华与华剑锋竞争,甚至连华剑锋都没有机会成为“头号王牌”。论指挥潜艇作战地能力,刘海峰不比任何人差,即有能力、又有胆色。
有刘海峰在前面“挡着”,杜兴华决定全力收拾那艘不知天高地厚的美国潜艇。
虽然海军计算战果时,不会把美国舰艇的吨位乘以一个大于1地系数,但是衡量潜艇艇长的能力时,海军会优先考虑“最佳”战果。华剑锋能够成为“剑鱼”号地艇长,与他当初在印度洋上击沉1艘美国潜艇不无关系。东海战之后,华剑锋能够调往航母战斗群,与他在战斗中击沉1艘“弗吉尼亚”级潜艇也有很大的关系。
杜兴华想得很清楚,如果能够干掉那艘“811”级潜艇,就能在50岁之前获得晋升,调往某支航母战斗群或者某舰队地潜艇大队担任指挥官,继续服役到65岁。如果不能在50岁之前获得晋升,在50岁之后获得晋升希望非常渺茫,最多服役到55岁,以海军上校的身份退役,结束军人生涯。
对把青春献给了潜艇的杜兴华来说,不是不想退役,只是不想过早退役。
3个小时后,“刺豚”号的主推进电机停止工作,由2台航向控制推进器推动,航速由降低到了2节以下,噪音也降低到了82贝以下。
“距离二十五链,4点钟方向。”荣康健在屏幕上标出了美军潜艇,“计算机正在记录特征噪音,目标航行数据没有发生变化。”
“应该没有发现我们。”杜兴华也有点紧张,“推进器全部关闭,让大家保持安静。”
2台航向推进器迅速停车,艇内官兵都屏住了呼吸。
美军潜艇发出的噪音非常微弱,人耳根本听不到,就连被动声纳也只能断断续续的接收到噪声信号。
“航向仍然没有改变,航速也没有变。”荣康健长出口气,说道,“美国佬没有发现我们,仍然朝济州岛方向航行。”
“稳住气。”杜兴华扫了眼指挥中心内的官兵,“把距离保持在五十链以上,以八节航速走Z字型航线。”
荣康健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杜兴华的意思。
虽然潜艇艇艏的球形声纳可以以被动方式工作,但是定位与测距性能远如侧舷被动声纳。为了持续监视目标,潜艇要尽量将侧舷对准目标,而不是将艇艏对准目标。只有攻击的时候,才会将艇艏对准目标。因为潜艇很难探测到身后的目标,所以追踪敌艇时,可以适当提高航行速度。
对排水量数千吨地潜艇来说,几节的航速等于“龟爬”。
过了大约90分钟,那艘“811”级潜艇才超过“刺豚”号。
“主推进器启动,控制好加速度。”杜兴华朝掌舵地士官看了一眼,“温柔一点,别发出太大的噪音。重新估测目标航线,设定航行数据。”
即便走“Z”字型航向,“刺豚”号也不能持续监视目标,必须根据估测数据设定航线。
“咬上了,距离五十五链,目标航行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保持好速度与深度。”杜兴华拍了下搭档的肩膀,“有什么情况立即通知我,四个小时后我来换班。”
“没问题。”荣康健看了眼手表,“吃晚饭的时候我来叫你起床。”
杜兴华笑了笑,离开了指挥中心。
此时,济州岛方向,“江豚”号正在以6节的速度驶向作战海域。
半岛战争爆发后,刘海峰指挥的“江豚”号一直在黄海的济州海峡西部海域活动,监视通过济州海峡进入黄海的韩国潜艇。1天下来,刘海峰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先后发现了至少7艘韩国常规潜艇,并且及时的发出了警报,让海军能够派遣其他潜艇或者反潜巡逻机监视韩国潜艇的行踪。
4日下午,“江豚”号发现了“第八艘”韩国潜艇。
接触后,刘海峰就断定是1艘德国制造的221级AIP常规潜艇。在他准备放弃追踪,继续搜寻其他韩国潜艇的时候,海军司令部发来作战命令。
刘海峰没有迟疑,立即指挥“江豚”号追上了那艘221。
5日上午,“江豚”号又发现了2艘韩国潜艇,分别是1艘221与1艘“虎鲨”(法国在“天蝎座”级之后开发的AIP常规潜艇)。到5日下午,也是“刺豚”号咬上“811”地时候,“江豚”号的被动声纳探测到了6艘韩国潜艇,3艘221与3艘“虎鲨”。
一支“水下舰队”!
刘海峰非常激动,因为那是6个送上门来的战果!
卷七 半岛硝烟 第106章 选择
如果说杜兴华求战心切,刘海峰就是迫不及待了。
近20天,看着“猎物”一个个从眼前溜走,刘海峰都快抓狂了。4日下午收到第一份命令,刘海峰下令进入战斗状态;5日上午收到第二份命令,刘海峰让军械长依次锁定附近的韩国潜艇,将目标信息输入火控系统。
韩国潜艇没有进入“交战海域”,刘海峰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让他感到非常奇怪,韩国潜艇竟然“集群活动”!
潜艇克敌制胜、赖以生存靠的不是强大的火力与厚实的防护,而是来去无踪、销声匿迹的诡秘行踪。用“刺客”形容潜艇再合适不过,为了隐秘行动,潜艇无所不用其极。现代海战中,没有任何一支海军会将潜艇集中使用。哪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的“狼群”在攻击目标之前都是分散行动,只有在绞杀“猎物”的时候才会聚集在一起,并且在完成作战任务之后迅速分散。
1条在大洋中觅食的“孤狼”绝对是所有水面舰船的噩梦。远的不说,第四次印巴战争中,执行“自由猎杀”任务的“剑鱼”号用3个无可争议的结果证明了潜艇的强大伏击能力。
几艘潜艇集中活动,发现猎物的几率不会增加多少,偷袭得手的几率也不会增加多少,反而是暴露的几率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刘海峰怎么也想不通,韩国潜艇为什么要集中行动?
如果6艘潜艇分开行动,就算刘海峰再厉害,“江豚”号的性能再先进,也不可能同时逮住6艘潜艇,更不可能获得同时攻击6艘潜艇的机会。更让刘海峰想不通地是。韩国潜艇没有向南机动。而是一直在济州岛西部海域活动。
难道韩国潜艇准备集体向航母战斗群发射反舰导弹?
这个猜测让刘海峰很难相信。有拿着机关炮行刺地刺客吗?肯定没有。
潜艇最实用地武器不是导弹。而是鱼雷!
不管刘海峰觉得有多么不可思议。事实摆在他地面前。3艘221与3艘“虎鲨”在“江豚”号地攻击范围之内。海军司令部在第二份作战命令中说的非常明确。只要韩国潜艇进入“交战海域”。或者进入7日凌晨。所有在黄海海域执行“自由猎杀”任务地潜艇都可以在不经请示地情况下击沉“威胁到航战斗群”地潜艇。如何才算“威胁”?命令中没有详细说明。由潜艇艇长自行判断。
在刘海峰的眼里,只要韩国潜艇没有埋入海底泥沙中,都算“威胁”。
“目标有没有轻举妄动?”
守在声纳台旁边的副艇长张雪峰回头看了眼搭档,随即摇了摇头。
因为两人地名字中都有个“峰”字,所以两人又被称为“双峰组合”。如果与搭档的作战能力衡量,刘海峰与张雪峰绝对算得上是海军潜艇部队的头号搭档。华剑锋很厉害,可是与他搭档的乐家成多少有点“窝囊”;杜兴华也不错,与他搭档地荣康健却拿不上台面。张雪峰完全不同,如果不是几十年的交情,他早就离开刘海峰,成为某艘潜艇的艇长了。
两人的关系很特殊。当然不是那种意义上的“特殊”,而是交情特殊。从幼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