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4日夜间,从大连出发的船队到达仁川。
  12艘货轮,数量不算太多,运送的物资量却非常惊人。除了1艘运载重型卡车与装甲车辆的滚装货轮与1艘运载液体货物的油轮之外,其余10艘运载弹药物资的货轮中,5艘是载重10万吨级的散装货轮,5艘是2400标准箱的集装箱货轮。
  仁川是汉城的“外港”是韩国仅次于釜山的第二大港口。
  一支船队就为39军送来了1500辆重型卡车、800辆装甲战车、15万吨油水物资、65万吨弹药、35万吨零备件、以及大约20万吨其他各类物资。虽然算上装卸货物的时间,船队往返1趟需要8天,但是其运输能力仍然远远超过了其他手段,12艘货轮的运输能力相当于10000辆20吨级载重卡车加上50列火车,或者1500架Y…14,或者700架Y…15。
  毋庸置疑,海运仍然是最佳运输手段。
  物资送到仁川,还需要转运给前线部队,这也是运送来1500辆载重卡车的原因。
  首先靠上码头的就是滚装货轮,卡车驶上码头之后,立即前往集装箱码头或者散货码头接运货物。与东部战场上的情况一样,卡车驾驶员仍然是接受了整编的朝军士兵,只有护送人员是从24军抽调来的官兵。
  后勤保障工作展开,另外一项重要的“后勤”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从14日上午开始,39军各战斗旅的工程兵开始修复被空军与海航炸毁的桥梁隧道,确保作战物资能够及时到达各作战部队。
  卡车不是坦克,必须在公路行驶。重新架桥梁算是最简单的工作,各野战部队都有工程桥或者机械桥梁组件,需要的时候可以在宽度不大于250米的河道上架设临时性桥梁。修复被炸断的桥面也很简单用高强度材料制成的预制桥面铺上去,再将两端固定好,就能供车辆通行。
  最麻烦的是修通隧道,幸亏半岛西部地区的隧道不是很多!遇到一些暂时法修通的隧道,工程兵要么采取蛮办法,进行大规模爆破作业,用装上推土铲的坦克或者战车将泥沙碎石推开;要么“另辟蹊径”,在隧道旁开辟临时通道,用预制件铺设足以供卡车通行的路面。
  对工程兵来说,要的是时间不是美观。按照苏辉下达的命令,工程兵必须在15日凌晨之前抢通所有公路!
  在第一支满载物资的车队离开仁川的时候,通往各作战部队所在地的主要道路已经抢通,工程兵正在忙着抢通其他道路,提高道路交通效率。
  进入15日,除了三跋的战斗还在进行之外,战场上仍然没有太大的动静。
  苏劲辉与唐应龙没有急着出手,原因一样,两人都想在重新发动进攻后打出一个漂亮回合,结束第三次战役的作战行动。
  论野心,苏劲辉肯定超过了唐应龙。摆在38军面前的敌人只有堤州的15万韩军有点搞头,在三跋坚守的3万多韩军,以及蜷缩在文谷里的3个韩军步兵师根本不够38军塞牙缝。拥有所有有利条件,攻打堤州只是举手之劳。按照唐应龙的说法,准备充分之后,38军能在到72小时之内歼灭韩军第4集团军的残余部队,完成作战任务。
  摆在39军面前的敌人强大得多。韩军第3集团军的规模本来就超过了第4集团军,主力部队有3个装甲师与8个步兵师,比第4集团军多得多。虽然先后在富川、仁川与开城歼灭了大约23万韩军,但是龟缩在汉城的韩军仍然有30到35万,且3个装甲师都在汉城!
  39军准备进攻的时候韩军也在加紧部署防御。
  仅仅只有6个战斗旅的39军有足够的能力打下汉城吗?
  别说其他人不相信,裴承毅都不太相信,不然不会在15日下午让27军与61军进入战备状态,准备支援39军。
  苏劲辉压根没有想过“要求”其他部队提供支援。其他人不信任39军的战斗力,苏劲辉却不会怀自己的部队。
  6个战斗旅、3个炮兵旅与1个陆航旅,近5万官兵,有足够的把握打下汉城。更重要的是,38军“独立”歼灭韩军第4集团军,如果兵力是38军2倍的39军不能做到独立歼灭韩军第3集团军,头号王牌的宝座就要交给38军!
  15日,苏劲辉陆续视察各战斗部队。
  官兵的士气不成任何问题,参战人员急切期待下一场战斗。用各旅旅长的话来说,不是怎么攻打汉城,而是在什么时候打下汉城。
  唐应龙已经喊出在72小时内歼灭韩军第团军,39军能落后吗?
  掌握了各作战部队的一手情况后,苏劲辉不但订下了在60个小时内攻占汉城的作战目的,还提出在72小时内歼灭韩军第3集团军!
  共和国陆军最强大的2支军队开始较劲,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裴承毅有点束手无策的感觉,毕竟加快战役进程需要付出代价,而此时没有任何人愿意为注定会取得胜利的战争付出过于高昂的代价。
  请示总参谋长之后,裴承毅将进攻时间确定为16日4点30分。
  给38军与39军下达作战命令时,裴承毅明确提到,完成战役任务只是目的之一,各作战部队必须尽量减少伤亡与损失!
  这道命令能够起到多大作用,裴承毅没有任何把握。
  卷七 半岛硝烟 第146章 攻坚战
  攻打汉城,绝对是“军事学”的一大难题。
  暂且不论柳宗纯给第3集团军司令金俊男上将下达的死守命令,对任何军队来说,攻打一座拥有2000多万人口、30多万守军的大城市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何况守卫汉城的韩军很可能不止35万。
  39军攻占富川与仁川后,金俊男在汉城下达了总动员令,要求所有16岁到54岁的男性公民参加城防作战。虽然真正拿起武器的并不多,大多数被动员民众参加了防御阵地的修建工作,没有成为战斗人员,但是按照军情局估计,守城的韩军兵力肯定超过50万,其中大约20万为新近动员的“民兵”。
  守军多少还是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汉城地形易守难攻。
  韩军在汉城设了5道防线。最外围是由议政府、城南等卫星城镇为依托的“点线结合”防区,通过炸断高架桥、堵塞主要公路、在重要地段设置雷场等手段,韩军为进攻部队设置了重重障碍;第二层是以环城高速公路为界的“防御圈”,通过在高速公路外围布设纵深超过500米的雷场、在高速公路内侧构建交错防御阵地的方法,韩军将此作为守卫汉城的主要防线;第三层是建立在各主要城区上的“城市防御区”,韩军在城区内的每条街道上设置路障、在每栋建筑上设置火力点,再利用城市下水道建立地下防御体系,将此作为打击进攻部队的主战场;第四层是各大主要城区的“核心阵地”,韩军在各大商业区的高层建筑上安装了爆破装置,只要进攻部队攻入主城区,韩军就将炸垮高层建筑,将上百米、甚至数百米的高楼大厦当作打击敌人的武器;最后就是以汉江两岸为核心的“中心防区”,韩军城防司令部就部署在汉江北岸的龙山家族公园内,如果进攻部队打到这里,韩军将炸断汉江上的所有桥梁与浮桥,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用柳宗纯的话来说,汉城将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军人墓地!
  硬攻肯定不行,苏劲辉不会让39军的官兵白白送死。
  15日夜间,裴承毅下达作战命令后,39军6个战斗旅陆续进入进攻阵地。
  与以往的攻战一样,先进行的仍然是火力准备。整个夜晚。汉城都笼罩在爆炸闪光、炮口闪光、以及烈焰发出地火光之中。
  为了最大限度地摧毁军地防御体系。H…6M机群在15日夜间与16日凌晨总共出动3次。每次均以最大载弹量(H…6M内部弹舱可以携带36枚250千克级炸弹。还可以在机翼挂架上携带24枚250千克级炸弹。总载弹量为15吨)起飞。向汉城投掷炸弹2700吨、其中燃烧弹1800吨。
  失去防空系统地韩军只能用高射炮拦截轰炸机群。
  据一些H…6M飞行员回忆。当时韩军动用了口径在76毫米以上地高射炮,因为轰炸机群地飞行高度在5500米以上。仍然有少量高射炮炮弹在机群内爆炸。只是没有对轰炸机构成威胁。
  从韩军大量使用探照灯来看。汉城地防空部队严重缺少高射炮火控雷达。
  H…6M机群大规模轰炸对韩军地心理威胁远远超过了实际杀伤效果。虽然在轰炸中大量使用燃烧弹,但是H…6M投下的燃烧弹几乎都是即将“过期”的老旧弹药,实战效果并不理想。总共投下的7200枚燃烧弹中然有500余枚没有爆炸,失效率高达7%。后来韩军给这些没有爆炸的燃烧弹装上引爆装置,埋在道路两旁,制成“路边炸弹”,给39军的进攻部队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16日凌晨,H…9机群登场。
  与以往不同,执行轰炸任务的36架H…9全部携带“防区外弹药撒布器”,也就是射程超过250千米、通过惯性导航系统或者卫星导航系统控制飞行路径、安装了滑翔弹翼与动力系统的“子母炸弹”。所有“防区外弹药撒布器”均携带反装甲/人员两用子弹药。
  1具质量为850千克的“防区外弹药撒布器”携带了350枚各重1。5千克的子弹药,子弹药有独立引爆系统,既可以设置爆炸时间(弹药军官经常将引爆时间设在几十秒到几十个小时之间且毫无规律),又可以为弹药安装传感器、由传感器引爆。装填0。5千克炸药的子弹药对装甲目标的杀伤半径不会超过5米,对人员的杀伤半径在15米左右。因为城市街道的宽度一般在30米以内,所以子弹药特别适合用于城市作战。
  36架H…9总共投掷了864枚“防区外弹药撒布器”。不是毫无规律的轰炸,而是按照苏劲辉制订的方式进行轰炸。
  利用30多万枚子弹药制造的“隔离带”,进攻部队将议政府方向上、面积大约250平方千米的韩军防御阵地切割了出来。
  这里将成为39军撕开韩军防线的突破口!
  16日凌晨2点30分,H…9机群刚刚离开,进攻前的火力准备开始了。
  苏劲辉对航空兵与炮兵的火力打击做了明确分配,航空兵负责纵深遮断轰炸,炮兵负责压制性火力打击。
  空军的200多架战术战斗机分成10个机群,反复轰炸议政府南面的韩军阵地。另外还有2个机群的40多架战斗机在战场附近待命,随时准备对试图向议政府方向进发的韩军进行打击。
  3个军直属炮兵的上千门火炮与火箭炮对议政府的韩军阵地进行了反复炮击。
  火力准备还未结束,陆航多架直升机绕过议政府,向汉城逼近。虽然39军陆航旅配备的都是运输直升机,但是这些直升机都能临时增添火控设备,在短翼下携带对地攻击武器,还能在两侧舱门上架设航空机枪与航炮,客串武装直升机。机群的任务只有一个,监视“隔离带”。
  如果韩军胆敢向议政府方向进发,直机机群有两个选择,一是用携带的武器将韩军打回去,二是呼叫火力支援。这么做的目只有一个,让装甲392旅与装突395旅顺利攻占议政府。
  4点20分,最后一轮“火力准备”到达。
  空军的24架J…14战斗机在装甲部队进攻路线上以500米的间隔距离投下了96枚1。5吨重的温压弹,清除韩军埋设在阵地外围的地雷。
  用温压弹排雷,是既简单快捷的方式。不管多先进的地雷,都有“压发引爆装置”,只要被人员踩踏、或者被车辆碾压,就会自动引爆。即便在开阔地带,温压弹也能在数秒内制造出数个到数十个大气压的压力,从而引爆附近的所有地雷。
  4点30分,地面进攻开始。
  冲在最前面的是安装了扫雷铲的主战坦克,后面则是由装甲392旅与装突395旅混编的装甲进攻部队。
  没费多少力气,装甲部队撕开了韩军的外围防线,冲入韩军阵地。
  见到共和国的装甲部队毫发未损的穿过雷场,刚刚挨了2个小时炮击与轰炸的韩军顿时失惊慌失措,部分穿上制服不久的韩军“民兵”认为共和国陆军得到了上苍帮助,不然那些地雷为什么没有引爆?
  装甲突击战,迅速演变成扫荡战。当仓促逃窜的韩军发现退路已经被堵死之后纷放下武器,就地向共和国装甲部队缴械投降。
  天亮的时候,装甲部队攻占了议政府韩军指挥部。
  扫荡战斗在11点之前结束。在这场短促的战斗中,大约11000名韩军被击毙,38000名韩军做了战俘。
  苏劲辉在12点之前到达议政府时,运送物资的车队正在将成千上万的韩军运往后方的战俘营,交给朝鲜国防军看管。
  第一轮进攻打得非常顺利,甚至让苏劲辉都有点意外。按照苏劲辉的估计,17日天黑前攻占议政府就非常不错了。命令后勤部队加快物资运送速度之后,苏劲辉让2个战斗旅抓紧时间休整。
  当天下午装甲393旅与装突394旅到达议政府。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苏劲辉必须集中力量发动进攻。因此他只派了2个战斗旅向南迂回,切断韩军第3集团军与外界的联络。
  傍晚,装甲391旅攻占古川里,切断了汉城与水原的联系。装突396旅在稍微晚一点的时候占领了城南,完成了对汉城的包围行动。到此,韩军第3集团军的30多万部队被彻底包围,仅有聚集在水原的5个韩军步兵师在39军的包围圈之外。
  不管韩军有没有打算“解围”,39军的进攻都将在夜间再次开始。
  是否救援被围困的第3集团军主力部队,确实是韩军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丢掉汉城是迟早的事情,而丢掉战斗力最强的第3集团军,韩军就将失去守卫国土的最后一支主力军团,后面的战斗更不可能取胜。
  裴承毅也在这个时候意识到水原的韩军会在夜间北上,给苏劲辉发去了警告。
  苏劲辉也很清楚,在彻底丧失希望之前,韩军不会放弃最后的努力。因此,在部署进攻作战的时候,他没有让装甲391旅与装突396旅投入战斗,而是让2个旅做好迎战水原韩军步兵师的准备工作。
  派2个战斗旅对付水原的5个韩军步兵师,苏劲辉花了大本钱。
  重点仍然是进攻汉城,只要打下汉城,水原的韩军就会主动向南撤退!
  卷七 半岛硝烟 第147章 擅自行动
  39军在汉城包了个大“饺子”。急坏了守在天安的凌云霄。
  “汉城攻防战”开始前。凌云霄也不相信39军有能力“吃独食”。按照他的想法。39军会从北面发动进攻。撕开韩军防线。向韩军第3集团军施加强大的压力。迫使第3集团军主动放弃汉城向南退缩。从而兵不刃血的占领汉城。如此一来。在天安的快反773旅将担负起阻击战的重要任务。与39联手歼灭第3集团军。
  苏劲辉的“大手笔”让凌云霄很是震惊。不是39军有没有能力打下汉城。而是快反773旅有没有机会参与歼灭战。
  17日傍晚。随着装391旅与装突396旅先后攻占了古川里与城南。39军的进攻态势彻底明了。苏劲辉不打算与任何人分享战果。要单独干掉韩军第3集团军。这下。凌云霄不干了。跟着快反773旅向南突击。凌云霄的目的就是在西部战场上分上一羹。不管肥瘦。是肉还是汤。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18点45分。凌云霄率领部队北上。因为守住天安关系到了后面的作战行动。所以凌云霄留了一个快反营。亲自吩咐该营营长。如果南面的韩军第5集团军发动进攻。尽量呼叫海军的空中支援与火支援。不要与韩军蛮干。必须坚24到36小时。
  北上的只有快773旅5个战斗营与1个侦察营。
  不得不承认。快速反应部队的行军速度确实非常快。快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