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在亚轨道空间上,只有部署在近地轨道上的战略侦察卫星,也就是配备了远红外探测系统的侦察卫星才能够发现高速飞行的导弹,部署在地面的雷达,以及部署在卫星上的雷达会受电离层的干扰,无法发现导弹。众所周知,战略侦察卫星主要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近地轨道上的战略侦察卫星非常少,而且这些卫星往往会被派去监视极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很少执行战术侦察任务。也就是说,在上千枚导弹奔向美国舰队的时候,美国的军事卫星系统,以及部署在中东地区的防空系统均没有发挥作用。
当然,导弹要想击中战舰,就得从高空冲下来,就得进入舰队的防空网。
随着美国防空战舰拉响防空警报,21世纪前50年,甚至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之后,最有代表性的海战打响了!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37章 矛与盾
论海军实力与海战经验,美国海军绝对是世界第一。
和平时期,美国海军舰队主要以“航母战斗群”与“两栖舰队”的形式活动。按照美国国防部在2040年底公布的国防蓝皮书,美国海军总共拥有15艘航母,除了担任训练任务的“乔治布什”号(以老布什总统的名字命名)之外,另外14艘航母中的8艘部署在太平洋舰队(1艘常驻关岛的阿普拉海军基地、1艘常驻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1艘常驻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1艘常驻夏威夷的珍珠港、2艘常驻华盛顿州的布雷默顿、2艘常驻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6艘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艘常驻英国的阿伯丁、1艘常驻意大利的那布勒斯、1艘常驻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3艘常驻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
正常情况下,1艘航母与1艘防空巡洋舰、2艘多用途驱逐舰、1艘或者2艘反潜驱逐舰(部署在西太平洋、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母战斗群均配备2艘反潜驱逐舰。而部署在其他地区的航母战斗群只有1艘反潜驱逐舰)、以及1艘或者2艘攻击潜艇(具体配制数量同上)组成1支航母战斗群。和平时期,航母战斗群的海外持续活动时间在3个月到4个月之间。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则将延长到6个月以上。伊朗战事期间,“杰拉德·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创造过连续活动16个月的纪录(仅仅是二战以后的纪录,因为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创造过连续出海活动18个月的惊人纪录,而且这个纪录从来没有被打破过)。
当然,只有在执行低强度作战任务的时候,美国航母才会“单独”活动。
在执行中等强度的作战任务时,美国海军会以2艘航母为核心,组建一支规模更大的航母战斗群,并且根据战场上的威胁情况灵活安排护航力量。比如在敌人拥有强大的水下兵力时,就要加强战斗群的反潜力量,如果敌人拥有一支强大的空中力量,则要加强战斗群的防空力量。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参与作战行动的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基本上都有2艘航母。
如果遇到高强度的战争,则会以3艘航母为核心。
因为随着航母数量增加,护航战舰的数量也会增加,数十艘战舰一起行动,不但指挥成问题,还会使舰队作战战术变得异常复杂,从而削弱舰队的作战能力。所以美国海军从未将3艘以上的航母编在同一支战斗群内,如果需要投入更多的航空作战兵力,也应该组建更多的战斗群。
当然,以3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的编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伊朗战争中,因为伊朗空军的实力不算太强大,加上美军能够充分利用伊拉克、科威特与沙特等国的空军基地,美国海军舰队受到的威胁不是很大,主要任务是填补空军打击力量上的漏洞,所以美军的3航母战斗群都将护航力量降到了最低限度,即只有2艘防空巡洋舰、3艘多用途驱逐舰与3艘反潜驱逐舰,从而为两栖舰队提供了更多的支援力量,在近海作战行动中有上佳表现。
到了半岛战争期间,美国海军要面对的是强大的共和国空军,以及协助共和国空军作战的共和国海军航空兵,还有神出鬼没的共和国海军潜艇。如此一来,美国海军的3航母战斗群的护航力量达到了最大状态,即拥有6艘防空巡洋舰、6艘多用途驱逐舰与6艘反潜驱逐舰(水下还有3到5艘攻击潜艇)。正是如此,在半岛战争中,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才在舰载航空兵的作战效率十分低下的情况下,没有遭受严重损失。
中东战争有中东战争的特点,很难与前两场战争相比。
因为直接面对叙利亚,而且美军早就打算入侵叙利亚,所以美国海军非常重视在东地中海活动的“缅因”号航母战斗群(“缅因”号是美国海军为了替代“蓝岭”级设计建造的新式旗舰,其姊妹舰为“俄勒冈”号。这两艘战舰的名字即是美国的州名,又是为了纪念在19世纪末美西战争中的2艘同名战舰)的防空力量,为其配备了6艘防空巡洋舰、9艘多用途驱逐舰与3艘反潜驱逐舰。从这一编制上也看得出来,因为叙利亚海军的规模非常小,没有像样的水下作战力量,而且共和国海军的攻击潜艇很难进入地中海,所以美国海军不是太重视舰队反潜。
与之相比,在红海活动的“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护航力量就要差得多了。
因为美国海军控制着红海南面的曼德海峡,在海峡中设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底反潜声纳网,并且在中东战争爆发之后,就向这里部署了2艘攻击潜艇,还让部署在吉布提的海军航空兵在海峡里部署了上百枚沉底式智能水雷。
所以在美国海军将“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派入红海的时候,并不担心会受到来自海面下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受苏丹基础条件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共和国在苏丹的军事基地的规模都不是很大,除了支持小规模特种作战外,主要就是监视设在吉布提与厄立特里亚的美军基地,并且在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封锁红海南北两端的出口。
显然,中东战争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战争。
战争爆发后,共和国也没有加强部署在苏丹的军事力量。双方都心知肚白,如果共和国在苏丹采取行动,等于挑衅美国,主动扩大战争范围。就算美国不打算与共和国打一场全面战争,也会借此机会推翻苏丹政权。因为埃及的态度不明朗,而共和国在周边地区又没有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军事基地,所以不大可能冒着失去苏丹的风险,在红海地区与美国较劲。考虑到苏丹在共和国非洲战略中的地位,共和国当局更加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把苏丹放到赌桌上去。
受此影响,美国海军甚至没有加强“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力量。
事实上,美国海军也没有这个能耐。
在美国海军中,没有单独的印度洋舰队。按照美国的军事体系,印度洋属于中央战区司令部,而该司令部主要从太平洋舰队获取海上作战力量。问题是,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舰队又属于大西洋舰队。
由此可见,“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编制非常复杂。除了常驻迪戈加西亚的“比尔·克林顿”号航母战斗群(还包括“邦克山”号防空巡洋舰、“福斯特”号与“弗莱彻”号多用途驱逐舰、“基德”号与“林奇”号反潜驱逐舰、以及“夏洛特”号攻击潜艇)之外,包括“俄勒冈”号旗舰在内的其他战舰都来自太平洋舰队。
如此一来,在组编这支航母战斗群的时候,美国海军来不及为其配备足够的护航战舰。
进入战区的时候,“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仅仅只有3艘防空巡洋舰、6艘多用途驱逐舰、3艘反潜驱逐舰与2艘攻击潜艇(还有3艘反潜驱逐舰与1艘攻击潜艇被派去掩护从迪戈加西亚到吉布提的快速综合支援舰队)。更要命的是,从7月3日开始,美国海军收到了共和国海军向印度洋增派潜艇的消息后,就把3艘反潜驱逐舰与2艘攻击潜艇派往红海南面的曼德海峡。虽然2艘潜艇在舰队防空作战中没有任何作用,但是3艘反潜驱逐舰上都有数十枚射程达到60千米的中近程防空导弹,多少能够为航母提供一些保护。
由此可见,“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力量非常薄弱。
按照美国公布的理论数据,第三批次型的CG21型防空巡洋舰(“邦克山”号是第一批次型,只是在2035年的时候按照第三批次的标准进行了现代化改进)能够在舰队防空作战中对高度在160千半以下的空中目标进行3次拦截,最多能够在一次防空作战中击落108个目标,3艘巡洋舰就能拦截324个目标。第三批次型的DDG1000型多用途驱逐舰也能拦截高度在160千米以下的目标,只是在一次防空作战中最多只能拦截54个目标,6艘驱逐舰也能拦截324个目标。算上9艘护航战舰与3艘航母上的末端拦截系统,“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在一次战斗中最多能够对付936个目标。当然,这是纯理论计算结果,而实战时的拦截能力最多只有理论计算结果的一半。
显然,“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防空拦截能力算不上强大。
事实上,依托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也很难在实战中遇到数百枚导弹同时发起起攻击的情况。
说得不客气一点,除了共和国军队之外,恐怕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够威胁到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
更重要的是,就算防空系统无法拦截全部导弹,美国舰队还有最后一招: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要知道,任何导弹都是制导武器,而只要是精确制导武器,就无法抵抗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要想对付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就只能采用精确度非常低的闭路制导方式。在此情况下,导弹的攻击效率将降低好几个数量级,甚至不如非制导炸弹!
当然,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绝对不是万能的。
实战早已证明,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绝对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摧毁敌人的电子系统,也能摧毁自己的电子系统。即便美国海军的大型战舰都在中期大改的时候做了改进,增添了闭路控制系统,即在遭到电磁炸弹打击的情况下,战舰上的基本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确保战舰能够返回海军基地。问题是,战舰的主要防御系统肯定会完蛋。拿防空系统来说,因为防空雷达与火控雷达不可能做成闭路系统,所以在遭到电磁炸弹的攻击,或者舰队使用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之后,很难立即恢复工作,至少都需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重新启动。在高强度的现代化海战中,几分钟就足以决定舰队的命运了。
正是如此,美国海军才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上。
事实上,共和国海军也是如此。虽然防空导弹、特别是那些能够拦截在亚轨道高度上飞行的导弹的反导导弹的价格极为昂贵,绝大部分反导导弹甚至比需要对付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还要昂贵,但是比起动辄数百亿美元一艘的航母、上百亿美元一艘的巡洋舰、数十亿美元一艘的驱逐舰来说,几千万美元一枚的导弹就算不了什么了。如果算上海军官兵,导弹的价格更算不了什么。正是如此,共和国与美国海军才高度重视舰队防空系统,甚至把舰队防空系统与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结合到一起,利用为战略防御系统开发的很多新技术来提高舰队防空系统的作战效率。别的不说,舰队防空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激光雷达就是由战略防御系统的定向引导雷达发展而来的。
问题是,美国舰队的防空系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上千枚C…668A型反舰导弹。
因为舰队在战区活动,而且参与了作战行动,所以所有战舰都处于战斗状态。随着防空警报响起,各艘战舰在防空火控系统的控制下,有条不紊的进入了防空作战状态。当航母上的航空指挥官命令防空战斗机离开防空交战区域的时候,3艘防空巡洋舰上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率先开始工作,以每秒8枚的速度向空中弹射防空导弹。
与21世纪初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相比,CG21发射防空导弹的速度提高了7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反舰导弹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能立即发射足够多的防空导弹,也就不可能打下足够多的反舰导弹。
随善防空巡洋舰投入战斗,6艘多用途驱逐舰也进入了防空作战状态。
短短10来秒钟,舰队里的9艘护航战舰就隐没在了导弹升空时喷出的烟尘之中。在蒙胧的月光下,仿佛海面上突然升起了9团雾霾。
也就在这个时候,从亚轨道高度上进入的反舰导弹进入了俯冲弹道。
留给美国舰队的防空时间只有不到30秒了。
虽然巡洋舰与驱逐舰上的防空火控雷达是分批次引导防空导弹拦截目标的,但是因为导弹的发射频率太高,所以看上去就想是一锤子买卖,根本没有间歇。
这也正是现代防空作战的特点,成败与否就看几十秒内的行动。
也正是如此,现代战舰上的防空系统都是由超级计算机控制的。只要战舰上的对空警戒探测系统发现了威胁,战舰就会自动进入防空作战状态。或者说,战舰上的指挥官只有在战舰进入防空状态之后才能决定是否解除防空作战状态,而不能阻止战舰的火控系统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突然到来的打击中及时做出反应。当然,如果确定是虚假警报,指挥官也能结束作战行动。
问题前面已经提到,9艘战舰的拦截能力不足以对付上千枚导弹。
关键就在这里。
因为交战速度太快,远远超过了人的反应与判断速度,所以在确定遭到攻击,也就是战舰进入防空作战状态,并且用导弹进行了拦截之后,如果确定没有能够摧毁所有来袭的反舰导弹,而且战舰的末端拦截系统不足以拦截全部导弹,战舰的火控系统就会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充电,并且在末端拦截系统与来袭导弹交战之后处于随时待发状态。也就是说,舰队指挥官必须在末端拦截系统启动之前做出是否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决定。准确的说,是否决使用决策。如果指挥官没有在这个时候做出否决决定,火控系统就会在确定战舰将遭到导弹攻击的情况下启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因为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非常快,所以留给指挥官的决策时间往往只有几秒钟。
显然,这么点时间根本不够用。
千钧一发之际,任何舰队指挥官与舰长都会将使用强制电碰干扰系统的决策权交给反应速度快得多的火控计算机。
虽然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会导致战舰的大部分电子系统彻底瘫痪,让舰队在接下来的数分钟内丧失防空作战能力,甚至让舰队彻底丧失作战能力,但是任何一支舰队都拥有数套到数十套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能够连续抵抗数次到数十次攻击,所以在使用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之后,舰队并没完全丧失防御能力。
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也会相互干扰。
也就是说,在连续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时候,总有一点间隔时间,或者说是系统准备时间。更重要的是,随着连续使用次数增加,系统准备时间也会相应延长。特别是在每次都只有最短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反应速度将越来越慢。
这是一个致命的,而且无法通过技术加以弥补的缺陷。
可以说,这也是打垮美国舰队的关键!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38章 极速狂飚
顶住第一轮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