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妈妈听了,苦笑了一下:“夫人特意嘱吩,叫我不要跟姑奶奶提的,可夫人她身体实在是不大好了,近来常犯心痛。眼看着一日不如一日……”
“那太医到底怎么说?”
“开了药方,一直在服用的。”佟妈妈说着,就摇了摇头,漆太医说夫人忧虑太过,心脏恐是不大好,可这话,她却是不能对大小姐说的。见卫临潇一脸急切的担扰,她就更不想多了说,安慰道:“姑奶奶放心,侯爷也寻了不少好药来,如今又有这桩喜事,想来不久也能好了的。”
卫临潇就又问了些准备了什么,按排了府里谁主管婚事的各项琐事,弟弟妹妹怎么样,侯爷的饮食等事,佟妈妈一一答了,就要辞了回府,卫临潇想着大夫人身边也离不了她,就亲送她出了院门,又着沈妈妈送她出府。自己则去了老夫人院里。
老夫人想来也听说了卫世子和八公主的婚事,因此卫临潇一进屋子,便拉着她在炕上坐了,笑着道:“我听说了卫世子和八公主的婚事,正想让人请你过来,不想你却来了。”
卫临潇就说了卫府里派了管事妈妈过来的事,并道:“我娘身体近来不大好,父亲又不善这些琐碎的事情,弟弟妹妹又小,所以不大放心,就想跟娘说一声,这两天回娘家里帮着照看照看,虽我也不大懂事,可到底能尽些心意。”
卫临潇嫁过来一个多月,行事为人,老夫人都看在眼里,大儿媳也是个心高气傲的,却倒明着暗着夸了她几句,老夫人哪有听不出来的?可她也乐见自己的两个儿媳相互帮衬着,总好过斗来斗去,让她烦心。说起来,儿媳们团结,也是她的福气。因此对这个二儿媳不仅心中满意,也算另眼相看了,如今她这要求又合情合理,哪有不应的。
老夫人便笑道:“我要找你来,也就是想说这个事,你是侯府里的长姐,弟弟娶亲,原是要回去看看的,娘看你也是个能干的,回去到底能帮着赵国夫人分点忧。你说赵国夫人身体不好,可请了太医去看了?”
“请了,也一直服药的,只是不大见好,时常犯心痛。”
老夫人心想,各家都有各家的难,那万夫人虽被封号赵国夫人,又是定远侯的侯夫人,子女们个个出色,可内里的难又有谁能看到呢?就是自己,三个儿子,一个封疆大吏,一个官至吏部侍郎,一个虽无官无功名,可一表人才,又晓得讨她欢心,老大人更是官至一品,位极人臣之首,就是两个媳妇,不论相貌人品还是家世也是难得的,可她就没有难的事了?都是一步一步熬过来的。
何况卫家如今烈火烹油,只有那眼浅短见的,才会羡慕那一门无上的荣耀呢。因此卫侯夫人心痛的病,她倒深能体会。
想着,脸色便有点黯然。勉强笑道:“回去多宽宽你娘的心,我们这样的人家,外人看着千好万好,可哪家都有些难事儿。你娘也不是个没见过风浪的,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什么荣华富贵的,也是过眼云烟,身休好,家人平平安安才最重要。你娘那么个人,虽平时低调,与谁都少往来,却是个心里极明白的人,你多劝着些吧。”
卫临潇听了心中一动。忙应了声是。
老夫人就道:“你回院里收拾收拾去,明儿就回去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差人跟你嫂子说一声,那孩子倒跟对投缘,没有不帮的道理。”
卫临潇道了谢,便回了晴川院。
晴川院里众人知道了世子和八公主的婚事,倒个个喜气洋洋的。都给卫临潇道喜。
卫临潇想着过两天就是听荷回府的日子了,也没有为娘家弟弟的婚事就改日子的道理,何况这一忙,就是一个月,她总得来来回回,往侯府里多跑几趟。因此就跟沈妈妈商议,留着她在院里主持按排,自己则带惜竹和幼楠两人回府。
“……她要什么,您尽管办,尤其是缘哥儿的东西,都准备最好的。不要亏了她们娘俩。先给一百两银子交给听荷,万一她有什么需要自己置办的,也方便些,月例就按姨娘的月例来,每月五两银子,从我的例银里出,缘哥儿按规举是五两,可孩子使钱的地方多,也从我的例银里再给拨五两。都交给听荷。”
沈妈妈虽觉得不大情愿,可想想二少奶奶的身世,生母也是个姨娘,便以为她是想起自己的亲娘,所以才这么优待听荷的,因此倒不忍说什么,只道:“那是要给听荷姨娘的身份了?”
卫临潇笑道:“就是不为她想,也应该为孩子想想,她养了缘哥儿这几年,总得给孩子些体面。”
妾的孩子,和通房的孩子,虽都是庶出,可身份又不一样了。
“我知道了,二少奶奶放心回侯府,这边的事情,我都会打理好的。”沈妈妈应道。
卫临潇对她没有不放心的,沈妈妈看似和气,但能在她小时,把她护的好好的,让她在卫府有了立足之地,却也不是个一味心慈的人。只是后来见自己凡事都有计较,她才乐得清闲罢了。
到了晚上张掖回府,俩人忙定,躺在床上,卫临潇就把回府的事情跟他说了。张掖自然没什么不乐意的。
第二天一早,卫临潇亲送早朝的张掖出了门,给老夫人请安后,便带着惜竹和幼楠回了卫侯府。
侯府里的下人们,果然都喜欢气洋洋的,倒是来府门处接她的临尘,看不出多少高兴来。卫临潇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可也不是多说话的时候,就同着临尘一起去了大夫人处。
卫侯正在大夫人屋里同大夫人说着话,卫临潇便先给父亲行了礼,再一看躺在床上的大夫人,实在吃了一惊。
第八十五章节 皇姻(中)
只见大夫人脸色憔悴,瘦了不少,也不过几十多天未见,就病成了这样。
好在虽看着憔悴,她的精神倒也还不错,卫临潇忙上前给她行了礼,便在惜兰搬来放在床前的绵杌上坐了:“娘病成这样,怎么也不叫人给我送个信过去?”
大夫人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倚在床头,笑道:“只是小病,过些日子就好了,你才刚嫁过去,哪能往娘家跑的太勤了?看着不象话的。再说,侯爷也在家,你几个弟弟妹妹们又常在床前的。我也不寂寞。”
卫临潇在卫府生活十年,和这位嫡母并不亲近,但只要见她,总是一副雍容华贵的贵夫人气派,端庄温和,不急不徐,何曾见过她如此病弱的样子?好在精神看起来还好,遂放了些心,但到底有些心疼和难过。
便笑道:“之前忙我的婚事,现在又是临尘的,娘真一刻不得闲的,弟妹们虽孝顺,到底还小,爹爹又不惯过问这些家里琐事,还不是娘一个人辛苦?我看两位姨娘也都是能干的人,娘有什么事,别尽自己操心,让她们做去就是了,有佟妈妈和赵妈妈在旁帮衬着,也出不了什么错。”
大夫人就感概道:“可不是?最近我也没有那心劲儿烦这些事情了,你徐姨娘和赵姨娘确是帮了不少忙。”说着,就问卫临潇,“你这次回来,可是打算住些日子?”
卫临潇这才道:“是打算住些日子的,一来不放心娘,二来,弟弟大婚,我哪有不过来帮着忙的,何况娘身体又不好,我也禀过婆婆了,婆婆她老人家是个心慈的,最是能体谅人,又知道您身体不大好,所以还催着我赶紧回来,二爷也同意,所以就带着两个丫鬟回来了。”
大夫人听说上官老夫人让她回来的,这才放了心,又有点担忧:“那二爷岂不是没有人照顾了,你院里的事谁管着?”
卫临潇笑道:“娘操这么多心,二爷有丫鬟们照应着,都是跟了他好些年的丫头了,没有不尽心的,再说沈妈妈也留在府里呢。”
这样一说,大夫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过了会儿,临云和临雨也便过来了。一家人又略说了会儿话,见大夫人有了倦容,众人便辞了出去,只留侯爷一人在屋里陪着她。
卫临潇就让临云和临雨自去玩了,留下临尘,两人进了西厢房,惜文送了茶水过来,卫临潇就让她叫了两位管事妈妈过来问话。
惜文自去了,卫临潇正要同临尘说话,临尘却先开了口:“听说姐夫在外面有个通房丫头,还生了个儿子,你要接他们回府?”
语气甚是不以为然,并带了些微微的怒意。
卫临潇理了理裙裾,若无其事的笑道:“我正想寻个机会,同你还有父亲说这事呢,你倒消息灵通,先就知道了。”
“姐,庶子先于嫡子出身,本就是件忌讳的事情,你怎么……”临尘见她那幅一点不上心的样子,就有些为她着急。那张府里人多事杂,什么样的人没有?和他们卫府毕竟不同。
再则,有卫家在,大姐在张府自然没什么,可有朝一日,卫府倒了呢?不定因为这些后院里的人,会生出多少事来呢。何况,他希望自己姐姐能幸福,绝不希望对让别的女人分了张掖对姐姐的心。
卫临潇知道临尘最担心的是什么,可这世上,她什么都能凭着自己的智惠和能力去争取,惟独人心不能。她也不屑。倘若一个男人的心,是要去争取才能得来的,那么这颗心不要也罢。何况她意不在此。
因此笑道:“你还不信我了?不过一个丫头和庶子罢了,我诚心待他们就是。娘身体不好,这件事,你也不要和娘提了……你不想想自己的婚事,闲操这些心做什么?”
临尘欲要再说什么,惜文已在外面通报说:“世子爷,姑奶奶,佟妈妈和赵妈妈过来了,可要现在就请进来?”
“现在就请进来吧。”
等两位管事妈妈进了西厢,给卫临潇见了礼,卫临潇让她们坐了,便单刀直入,道:“这些日子两位妈妈辛苦了,我原是出嫁的姑奶奶,府里的事也不该多过问的,可夫人身体不好,临尘的婚事,又凡事不能出丝毫的错儿,我是长姐,少不得要多担待着。因此近来会在府里住些日子,以后两位妈妈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情需要夫人拿主意的,就尽管不要去烦扰夫人,日常的事情,报给我就是了。”
言词沉缓,神情端庄,不由让两位妈妈就生出些敬服来。
这位大姑奶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可能在卫府生活这么多年,大夫人和侯爷也没见多亲近,偏而没有谁敢不敬着她的,如今嫁到张府,没几天就能由三品大员的夫君亲陪着回府,今日又能得准回侯府小住,哪里会是有个简单的人?
两位管事妈妈跟了大夫人那么多年,早就成了人精,听了卫临潇的话,又见世子爷坐在边上压阵,自然万般应了:“我们愿就盼着姑奶奶能回来的,我们虽跟了夫人多年,可到底是下人,很多事情不敢轻易做主,夫人身体不好,我们又不忍她操心,世子爷毕竟年轻,侯爷哪里又耐烦管这些小事情?正愁着呢,现下好了,姑奶奶回来,我们也有了主心骨。”
卫临潇一笑,这两位妈妈倒是极有能力的人,何况她们和大夫人情分不一般,自然是要给足脸面的,便道:“两位妈妈太过自谦了,就是没有我,这内院里的事情,你们也一样打理的妥妥当当的,不过是两位妈妈都是本分的人,凡事不愿越簪,总要禀给夫人知道罢了,我说起来,也只是白担了主事的名,替你们拿个主意而已,事情都还要烦两位妈妈费心的。”
两位妈妈一听,眼前就一亮,可不是这个理?大姑奶奶再能耐,到底经事少些,这种与皇家联姻的大事,她哪里面面俱到什么都知道的?还是她们两人的事?如今大姑奶奶这一说,却是为她们担了责任了。
赵妈妈没吭声,佟妈妈素在内院,原就和卫临潇熟悉些,就笑道:“有大姑奶奶这句话,我们可就放心了。大姑奶奶放心,我们一定尽力把事情办好的。”
卫临潇听了,也很满意,两位妈妈果是一点就透的人,也不用她再费口舌,便直接问道:“如今你们每日的对牌,是由谁管着的?”
第八十六章节 皇姻(下)
两位妈妈还答话,就听外面的惜文禀道:“世子爷,韩先生过来找您。已被请到了花厅里。”
韩若封?
卫临潇就看了临尘一眼。临尘便道:“大姐,我先出去一下,等你忙完了,让丫鬟们去前院说一声儿。”
卫临潇欲言又止,可两位妈妈在跟前,自不好说什么,就让临尘去了。
佟妈妈见世子爷出了门,这才回道:“由徐姨娘管着的。”
卫临潇点头:“我时不时的还要回张府里,就继续由徐姨娘管着吧,有什么事,我会先交待她的。”说着,就问了两位妈妈采买是谁负责的,物品单子是否拟好了,临尘的婚房怎么布置,当天的人员怎么定的,还有迎亲诸事等。
基本上,一样也没有定下来,不过婚期也才定下两天,倒也正常,卫临潇就先让两位妈妈回去,自己则要和侯爷商量一下,大主意,还要父亲来拿的,再者迎亲诸事,也不得不由他出面去办。
卫临潇便去了正屋里,请了侯爷过来,卫侯见自己的女儿愿在家里主持,自然十分高兴,索性让人请了府里的总管万忆山过来。三人便商量着,把事情都定了下来。
这一忙,就到了正午,卫临潇忙着卫侯一起用了午膳,卫侯便去歇着了,惜竹就进来道:“二少奶奶,刚佟妈妈说,徐呤院已收拾好了,你要是想歇着,就回那边院里去吧。”
卫临潇听了就打算回她原先在娘家的院子里去,正要出门,却见临尘迎面进了屋。
见了卫临潇,临尘便道:“姐是要回徐吟院了?我去送你。”
卫临潇也正想同他说说话,便点头应了。
一行三人出了浩然院,卫临潇同临尘在前面边着边说着话,惜竹就在后面远远的跟着。
刚入六月,正午的阳光极为炽热,还好青石小路的两边皆种着垂柳,此时轻风微拂,柳枝漫摇,倒也还算清凉,只闻蝉鸣之声。
卫临潇身着水粉蓝襦衣并曳地长裙,挽着同色长披,挽着高髻,头上只插一支碧玉坠珠钗,仙姿卓卓。而临尘也只着家居的月白广袖长袍,头顶束髻,一支竹簪绾着,脑后长发及腰,随风而逸。
惜竹在身后看着,只觉得风景如画人如仙临。不禁叹息,自家小姐质如仙人,偏偏二爷他……,小姐她嘴上不说,面上不表,只怕心中不知多难过呢。
便微叹了口气。
而前面的卫临潇边行边看,身边又是自己最喜欢的弟弟,难得有这样惬意的感觉,连带着跟临尘说话都柔和了几分,笑道:“这时候韩若封来找你,可有什么事情?”
临尘回道:“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昨儿托人叫他过来,想让他帮着采买些东西,”他哪时不知道姐姐问他,乃是对韩若封不放心,迟疑了一下,到底开了口:“姐你不用担心韩若封,他是值得信任的人,以后如果我和父亲都不在京都了,你要什么要办的事,就去找他,自然不会有错的。”
话说到这份上。卫临潇不禁诧异,韩若封与卫府的往来,也不过半年时间,就能让临尘说出这番话来?不过自己弟弟是怎样的人,她很清楚,既然这样说,那此人必定确是值得信任的人,何况卫侯是什么人?若这韩若封真的有问题,卫侯岂会听之任之?
这样一想,卫临潇便笑道:“我看那韩公子,倒非凡人,何况能得你青眼相视,想来也个不错的了。对了,上次你和张府里的三公子四公子去栖凤山游玩,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这便是闲聊了。临尘听了心一松,他还真怕姐姐深究起韩若封的事情来,要知道对外,韩若封是以商贾的身份与他交往的,有心人又知道,韩若封是秦王的人。这些卫临潇都知道,可之所以,他说刚才的话,原因现在却还不能对姐姐说。
临尘一边迈着步子,一边随口道:“四哥学识不差,虽为庶出,但日后必定也是有大成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