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人到帝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野人到帝王-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这段河流昨天已经赶过鱼,虽然后来没有抓完,但是明显已经少了很多,不过还是捕到了一百多篓鱼。

    这边还没有抓完,第二批赶鱼的已经到了,因为第一批赶鱼的抓野猪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衔接不是太好,二十里长的河段赶下来,第二批鱼群来势汹汹,压力大增,这边换竹篓都来不及,连忙让他们暂停才缓解下来。

    这一天收获不小,仅鱼类便抓获一千多将近两千篓,估计至少有三十万斤,去除杂鱼与头颅内脏,也有十五万斤鱼肉,可供剩下来的五千余族人一个月消费,族人都是喜气洋洋。

    这天的伙食,是鱼头兽肉野菜汤,鱼肉都腌起来,因为食盐紧张,一部分烤成了鱼干,至于杂鱼,暂时留着,没有那么多时间收拾。

    今天在鱼堆里还发现了少量黄鳝,对这种类似蛇一样的东东,族人抱有本能的恐惧,一看到就惊叫起来,然后逃得远远的。

    虽然黄鳝冬天大多打洞冬眠,不过这几天天气转暖,不排除少数黄鳝出洞觅食,而在这个洪荒年代,人们对蛇与黄鳝不怎么会区别。

    我微笑着走过去,抓起一条两三斤重,企图逃离危险的巨型黄鳝,那条因为活了好多年几乎成精而变成通体黑色的黄鳝身体猛烈扭曲起来,将我的半个手臂死死缠住,族人再一次惊叫。

    我费了好大劲才将这条黄鳝从胳膊上解下来,然后对着族人道:“拿陶罐来。”

    陶罐拿来了,我吩咐在里面盛上水,然后将黄鳝一条条扔进去,到了陶罐里面,黄鳝们反而老实了。至于那只老鳖,也被养了起来。

    另外,在最初放干的那个小水泡里,我发动众人封闭了缺口,用陶罐灌了一些水进来,然后将那些不容易死的鱼类,比如鲫鱼等养起来,死的东西自然没有鲜鱼可口,而且处理起来也来不及了。

    水泡上方还是有些来水,所以缺口封闭后,水就开始慢慢上涨。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天色开始变化,彤云密闭,看来,这次真的是变天了,要下雪,而且下得还不会太小。

    一切都要抓紧时间了。

    这么冷的天,一旦下起大雪,那就不知道要多久才会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年头可没有什么赈灾募捐,红十字慈善机构的,没东西吃,只能等死。

    鱼肉有了,接下来就是蔬菜,我临时发动了几百妇女出去挖野菜,可惜时间已晚走不了太远,挖不了多少。

    而我们先前开垦的菜地,虽然面积不小,可惜现在人口膨胀太快,根本不够吃,只好先作为储存,在上面覆盖上茅草,以免受到冻害。

    ------------求收藏。!~!

    ..

十六,走上正轨

    十六,走上正轨

    这么多鱼与兽肉,几千人搞到晚上也没有搞完,主要还是杂鱼,加工来不及,只好让它们摊在地上,晚上引来不少野猫,幸好有大批丢弃内脏,所以损失不是太大。

    第二天天色更加晦暗,风向又开始转为西北风,呼呼吹起来,气温骤降,估计下雪的时间快到了。

    不过这风向,正好给扬帆远航提供了机会,我立刻将上次跟我一起回来,有了一定航行经验的那十名战士集中起来,并另外召集了五十名壮劳力,一共扎了十只竹筏,并准备了一批新鲜瘦肉与工具,准备明天去海边支援机谋他们。

    其实机谋他们在海边食物比较丰富,只要赶赶海,怎么也饿不死,但是远离族群,原始人不免会有孤独与畏惧感,为了打消他们可能有的被遗弃的念头,所以,我必须让这批人增援过去,然后在雪后,将原来的十名有航行经验的战士换回来,这样,就可以长期保持一个交流的通道。

    接下来就是赶紧做好对抗大雪的准备了。

    今天,出动一批人继续赶鱼,虽然昨天基本上已经将这段河道里的鱼都捕完了,但难免还有漏网之鱼,还有,从上游也可能会游下来一部分,能抓多少都是赚的,在下游又搞了一个捕鱼围兜,收获不小。

    所有妇女,除了编织组以及这边处理猎物者以外,全体出动挖野菜,自然,需要走得尽可能远,虽然近处还有一些,但是一下雪,就走不远了,必须尽可能多储备一些绿色蔬菜。

    另外,山那边守口战士也换了防,并且送上去大量食物,将小屋也再次加固,一旦下雪,来回不易,这些士兵可能就要坚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了。

    好消息是上次吃了大亏,狼族最近一段时间也没了踪影,一旦大雪封山,就更加不可能发动进攻了,让我松了一口气。

    抽空下来,我去各组走了走,武器工具组制作现在已经走上了正轨,弓全部是复合弓,原先是用藤蔓固定,各弓片之间难免滑动,损失了一部分动力,现在全部用熬制的鱼鳔胶沾粘,提高了大约百分之十的效率,太轻而飞不远的光竹箭基本已经淘汰,换上了兽牙箭与陶瓷箭头,在得到水牛角与金属之前,暂时没什么大改进的余地,至于石刀石斧的加工制作,因为有了枪担弓箭渔网,以及部分陶锯陶刀竹刀等,需求量少了很多,问题不大,以后将随着磨损逐步自然淘汰。

    ---------------------------------------------

    制陶方面,现在制陶师傅通过相互交流,群策群力改进制陶工艺,现在族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复杂或者巨型的陶器了,就是样式有点粗糙,美观差了点,但是不影响使用,在没有陶轮陶车的情况下,做到这样已经很难得了,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需要一定的工具。

    于是,我将陶车陶轮的原理告诉了陶工们,虽然他们听得很仔细,也很新奇,但是,明显可以看得出并不是太明白,这个其实我也只是看过实物与表演操作,并没有仔细研究过,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构想告诉他们后,就快步逃开了,反正这里有这么多人,相互补充,实践出真知,估计问题不大,我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而要是再问下去,我这个天神族长自己就要露馅了。

    因为有了分工,所以现在族人习惯上遇到问题先集体研究,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找我,这无形中让我轻松了很多,主要工作就是提供思路。

    接下来到了编织组,编织组在依依以及其他几个巧手的领导下,已经会加工比较粗糙的衣物与鞋子,反正现在兽皮有的是,每个人一件不成问题,另外,也能编织一些复杂的藤蔓或者柳条器具,只需要少加点拨即可,事实上,虽然不少东西是根据我后世的记忆制作的,而且质量根本不能与后世相比,但是若是让我亲自动手制作,根本无法成型,所谓纸上谈兵就是如此吧。

    最后视察了房屋建筑,现在因为有了不太好使的陶锯,少量木板总算不成问题了,有了合适的夯土木框以及测量垂直的重锤,现在的房子建筑精巧工整很多,让我看了也只得点头,想不出更好建议,除非有了金属锯子等工具,才能进一步改进。

    不过临行,还是让我找到了一点瑕疵,原来,过去我们的建筑以土为主,辅以竹子,现在增加了木头,主要是用作隔板与立柱,隔板没有问题,用作立柱的,就这样插在土里,时间一久,很容易霉变。

    这个好办,我们祖先数千年的经验那儿放着呢,于是对随行负责木工的长老吩咐,所有柱子,一律放在石墩或者石块上,实在不行要插入土中的,就在那一端用火烤焦以防霉蛀,原来竹子是临时建筑,而且竹子也不好烤,一烤掉外面竹青就废了。

    长老虽然不明白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但还是唯唯诺诺地应承了,看来,一切都走上了正轨,我这才放心离去。

    外边看完,我来到六部办公之地,中央一个大火堆,六部分居三面炕头,正面中间一个大炕是留给我的,当然,依依也顺便享受了一把特权,两边则是龙族长老会。

    我也不必客气,上炕烤火,这天阴沉沉的,还真有点冷,一边听取六部的汇报,然后将问题提交龙族长老会讨论,我只是稍加点拨,最后决议由我拍板,这样,负担轻了很多。

    ----------------------------------

    帝波罗神的意见很有道理,不过里面只对了一半,假如直立人是大型动物的灭绝者(确实如此),那么,野生动物怕火是因为怕人就没有错误,不过本书还处于采集经济与渔猎经济初期,(后面的狼族与虎族人均已经进入渔猎时代),所以应该是本能怕火,虽然直立人会狩猎,也是有时期的,而且发展不平衡,有的已经会狩猎,有的只会采集,这样,不会用竹子做武器也很正常。因为虬族还处于采集经济。竹弓的效率确实低,所以写了很少杀死人,但毕竟是远程武器,是一种进步。!~!

    ..

十七,蚕豆

    十七,蚕豆

    总的来说,我对六部的运作还是相当满意,工部就不必说了,从无到有,建立了好多作坊,接下来还会更多,时不我待,我恨不得将三百六十行马上全部建立起来,不然,实在是不方便,尤其是对我这个用惯了各种小商品的现代人来说更是如此。

    农部现在就管着几块菜地与畜牧,以及陷阱,这么短的时间里,也不可能有大起色,不过各族搬来的粮食都分拣过了,因为熊族的储备丰富,而且霉变程度较低,因此分拣出了不少门类,多的品种有几十陶罐,少的就不用说了,等下有空去看看,明年开始,农部才会成为龙族的重点部门。

    兵部主要功能是训练与作战,而且兵部的大权掌握在我自己手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我必须牢牢把握,我不在的时候有大个子强与阿根负责,所以没有什么可说的。

    礼部掌管人口与祭祀,并且兼管分配,所以这几个家伙看上去油光满面,没想到这么快就**了,不过这年头还没有什么私有财产,最多多吃一点,所以倒还不急出**制约措施。好消息是,据最新来投靠的小部族说,他们知道远方还有不少小部族,可以说服他们来投奔,这个现在是不行了,眼看变天在即,食物有些紧张,只能等春天再说了。

    刑部现在是最空闲的,因为族人刚刚从饥寒交迫的境地一步迈向丰衣足食的原始**社会,心里非常满意,原来的熊族人虽然从巅峰上一步跌下来,但是现在他们是奴隶,而且表现好的话却可以转为正式族人,所以也没有什么怨言,为了防止串联造反,原先的熊族山洞我安排几个小部族去住了,熊族人都被安排在这边,并且被分散隔开。

    现在,族人之间冲突很少,当然,这与目前族人还没有私人财产有很大关系,所以,我就让刑部平时多注意考察,可以将少量表现突出的奴隶转为正式族人,就像在拉东西的毛驴面前放一把草一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不过是几千年后管理学最基本的东西,用在这个时代,足够了。

    最后是有点超前的科教文卫部,原始人不懂什么科教文卫,所以简称科部。科教文卫兼管教育与医疗,是相当重要的部门,尤其是教育,是我们龙族未来的希望,以前劳动力较紧张,所以孩子也被拿来使用,以后看情况,还是要转为半工半读甚至整日制教育,可惜的是,现在我还顾不上把主要精力放在这里,就让那些巫师长老们先教他们生活、生存与战斗技巧吧,课堂传授虽然没有实践中指导印象深,但是却更加系统全面而有效率,有一利必有一弊吧。

    至于龙族长老会,总的来说也比较尽责,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年龄偏大,行事偏保守,不过这个也未必是坏事,因为我在的时候,重大事情由我把关,不在的时候,保守一点,不会出大事情。

    ------------------------------------

    午饭过后,天色越发阴沉晦暗,气温也不断下降,我看这天恐怕撑不到晚上,赶紧吩咐有空的族人都去打柴火,分出去一些人,因为陆续来投奔的小部族的缘故,现在龙族本部还有五千多人,虽然住得比较挤,但是每天光取暖用的柴火就不是一个小数字,加上还要烧窑,所以附近原来堆积如山的死树已经被用完,别看现在好几个大棚屋里与火塘前到处都是木材,但是真要下起大雪来,连续十天半个月的话,还真有点紧张,要是有煤就好了。

    下午特地到农部仓库看了一下种子,新发现不少,尤其令人惊喜的是,我发现了一种比黄豆略大的扁平种子,从外表看,很像是蚕豆!

    蚕豆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属豆科植物。

    它的种子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在日常食用的豆类中仅次于大豆,还含有大量钙、钾、镁、维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所以是豆类蔬菜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它既可以炒菜、凉拌,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是一种大众食物。

    而且对这个年代比较重要的是,蚕豆产量高,耐贫瘠,大多地块甚至盐碱地也能生长得很好,它的根部有根瘤菌,可以直接从大气中捕捉氮,因此,蚕豆适合粗放种植,尤其是大火烧过,有大量草木灰的地方更能长得很好(草木灰含蚕豆生长必须的钾)。所以,蚕豆是良好的粮食、蔬菜、饲料、绿肥、加工食品与蜜源植物,还能改良土壤,可谓是一种极为优良的理想作物。

    但是,关于蚕豆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蚕豆一般认为起源于西南亚和北非。中国的蚕豆,相传为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

    但是,国内50年代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大粒种子,被鉴定为蚕豆,所以有不少专家认为蚕豆原产于中国,而非从国外引入,也有可能原先国内有蚕豆,但是后来灭绝了,以后再次引入,但是也有一些人坚持认为蚕豆非国产,此时一直争论不休,这次我发现了蚕豆种子,我们又在太湖边,也就是后世的吴兴附近,可以说,为此事正本清源,盖棺定论,只要蚕豆能一直种植下去,不要灭绝,则后世也就不存在这种争论了。

    现在种子中最多的居然是蚕豆,足足有几十陶罐,大约一两百斤,这让我不禁喜出望外,可惜的是,现在种蚕豆有点晚了。

    ------------------------

    关于人类的进化问题,其实我早有自己的看法,只是没有地方说,也不可能为此写文章,不过倒是可以探讨一下,我认为,建立在基因学说上的非洲论是可信的,因为有科学的证据,但是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我记得原来最早的非洲论是夏娃说,大意是二十万年一个非洲女性孕育了所有后来现代人,我不知道现在的非洲论说的是什么,懒得查,这样的话,共同发展便站不住脚了,不过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国便出现了人类(不算更早的元谋人等),这样的话,他们的后裔便分布极为广泛,不可能完全灭绝,所以,我更倾向于融合,这个不知道有没有人提出来过,也就是说,夏娃的后裔走出非洲后向全世界辐射,同时与当地人融合(当然不排除灭绝,但全部灭绝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不是融合,那么更有可能是非洲人被占优势当地人灭绝,这是比较合乎逻辑的,当地人融合非洲人基因后,再辐射开去,这样就比较合理,可惜啊,咱不是人类学家,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