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哄堂大笑,有人附和:“我也是。”
我们心里却感到茫然,犹如进入了一片荒漠。
我们的孩子——一帮不算小的中学生——心中的理想竟然除了钱就是玩。面对直言不讳的孩子,我们真是感慨万千。我们想对他们说:你们不能这样!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希望!可是这样的大话孩子们能听进去吗?
应该对孩子们进行一定的启发和引导。我们说:“想想看,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养你们这么大,难道就希望你们只知道玩?再想想看,学校老师每天那么辛苦地教你们知识,难道学了知识就是让你们只会去玩?再说玩也要有本钱啊,现在你们玩,有爸爸妈妈养着,你们长大了,爸爸妈妈也老了,还指望你们照顾他们,你们要是没本事,还有条件去玩吗?”
孩子们听了,有的望自己的脚尖,有的相互对望。
我们知道孩子们的心思有些动了,继续说:“再说了,玩能玩出财富吗?只有劳动创造财富、知识创造财富,没听说玩能玩出财富来。没有财富,你们成家立业就没有本钱,到时候恐怕连吃饭糊口都难,哪儿还有心思去玩?”
最先开口的胖同学望着我们,挺认真地说:“所以我说长大后要挣大钱,过好日子!”
我们说:“挣大钱没错,可要有本事。你们现在正是学知识的时候,要是只知道玩,学不到知识,学不到本领,将来靠什么去挣大钱?再说你们还有责任,爸爸妈妈养活你们长大不容易,你们有责任报答,我们的国家要发展,还要靠你们去建设,这些都需要知识和本领。所以你们现在最应该做的还是好好学习!”
对我们的说教,孩子们不言语,他们相互望望,在用眼神交流什么。
我们知道这些孩子都很聪明,他们什么道理都懂。但愿我们的说教不会使他们反感。这些孩子需要得到应有的关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打开肚子要红包”
华东某医科大学,一群大一新生在一块谈入学的感受,七嘴八舌,怪论迭出。
活泼漂亮的朱小颖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身心的解放,再不用听爸爸妈妈的唠叨,再不用做老师布置的没完没了的卷子,再不用起早贪黑泡在教室当囚犯。万岁!我是个幸福的自由人了!”
“OK!我有同感!”坐她旁边的华中建拳头一挥,连声赞同。
“还有,可以自由自在地睡懒觉,还可以没人监视地上网吧!”
“土帽!上网吧干吗?告诉老爸老妈给买台电脑,什么时候想上网就什么时候上。”
“玩游戏,过足瘾,再不偷偷摸摸了!”
“你们这帮人,还有完没完,尽是寄生虫!”给人印象自信稳健的林于田有些不屑地说,“你们想没想过,五年大学玩过去,没一点本事到哪儿去找工作?”
“哟、哟哟,哥们儿姐们儿,咱林大哥先天下之忧而忧,还是看得远!不过可千万可别充当咱爹咱妈的角色,让咱这些刚解放没几天的新生儿又进了笼子!”玩世不恭的吕晓春说。因他油嘴滑舌,说话无保留,入校不多久,同学们便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吕小臭。
面对吕晓春的叫板,林于田没生气,只是仍认真地说:“小臭谁当你爹你妈呀?我只是觉得咱上大学几年不能只是为了玩吧?为将来核计核计,咱玩也罢学也罢,心里也有个谱。”
“对,林哥说得好,咱不能只当寄生虫!”小鼻子小眼一脸鬼机灵的女生孙菁菁说:“我认为林哥有战略眼光,我们要好好利用这几年的学习机会,把刀磨得快快的……”
朱小颖打断她的话:“什么刀呀?说得怪吓人的!”
“手术刀呀!”孙菁菁一脸得意,“咱们毕业后,要好好利用咱学到的本领,打开病人的肚子……”
孙菁菁故意留了手,不往下说了。朱小颖等不到她的下文,便着急地问:“你要干什么呀?”
孙菁菁向朱小颖伸了伸手说:“要红包喔!”
“我的妈耶,她还什么都不懂,就想要红包啊!”朱小颖伸了伸舌头,显得一脸惊讶。
“我不说的将来吗!我的水晶姑娘!”孙菁菁自鸣得意地扬了扬头。
…… ……
上面这场谈话,如果不是好友林先生送新生儿子上学,隔墙亲自听到儿子和同学们的议论,他不会相信是真的,我们也会认为是谁在瞎编。
可这却是孩子们的一场真实谈话。
刚进入大学,什么本事都还没有,就醉心于吃喝玩乐,还以社会上的腐败行为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如果按这种现状、这样心态学出来的孩子,学成后的后果将十分可怕,而且是越有本事越让人感到可怕。
颓废、沦丧。我们实在不愿用这样的字眼,可有些孩子并不忌讳这些字眼。他们在谈论人生、谈论理想、谈论现实时,不少都像上面那些同学那样表现出赤裸裸的颓废和贪婪。
还有些青少年,在道德观上同样表现出让人忧心的缺失。
如2004年11月上旬,国内不少媒体都报道了同一条消息:“要钱不要国家”,某佳丽成靶心。消息说:在11月6日晚举行的“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总决赛颁奖晚会上,众佳丽凭借自己出色的大赛经验,避免了一些尴尬场面的出现。不过轮到四号选手时却不同了——
主持人:四号佳丽你好,我要问的问题是三个,第一个问题,要老公还是要钱?选手:要钱。主持人:第二个问题,要父母还是要钱?选手:要父母。主持人:第三个问题,要国家还是要钱?选手:要钱,但是我想说,不管怎样比起来,最重要的还是我的妈妈。
这次对话,并非因为精彩,而是因为“意外”,一个女孩在国家和金钱两者间,用一二秒钟的时间选择了后者。而后,女孩成了众矢之的,成了爱国教育疏漏的典型对象。于是有关“钱”对当代年轻人人格影响的讨论也因此而生。此次大赛一评委就认为:这是道德的一种缺失。
除道德而外,一些青少年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缺少理想、缺少信念等问题,过度地迷恋金钱、迷恋现实利益。如“工作好不如嫁得好;大四女生不忙求职忙相亲”,“理想信念不如职位金钱——一些大中学生的价值观亟待转变”等报道,就突出反映了这类现象,值得高度关注。
可怕的“优秀生”宣言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谈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时,一些中学生的选择令不少人大跌眼镜:“甘为人梯”等具有奉献精神的词汇排名靠后,而“投机取巧”一类竟然排序居中。
这是2004年底,天津师范大学与南开中###合进行的一项名为“新时期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该项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天津市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民办学校的初二、高一、高三年级共1 48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中学生对身体健康、事业成功、真诚友谊、知识渊博、性格坚强、美满婚姻等词汇的选择靠前,这是无可非议的;而值得深思的是,一些与奉献精神有关的价值目标,如奉献社会、人民幸福、服务他人、共同富裕等词汇的排序居中或靠后。如前面所说,“甘为人梯”这样的词汇竟远远排在“投机取巧”这类词的后面,这说明部分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问题。
与上述调查相比,目前还有部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就更加令人忧虑。笔者在杨林一中的一次调查中,问到一成绩优异的校三好学生周期同:“长大后你的理想是什么?最想干哪份职业?”周想了想说:“干点对社会有益的事吧,最好是当公仆。”
我们感到这孩子素质不错,没料到旁边几个同学却起哄了:“行啊,周期同,你也学会卖乖了!”“你不是最痛恨说大话嘛,说说你的真实想法吧!”周期同的脸微微有些红了,但仍然很镇静。他看看起哄的伙伴,又看看我们,一副无所谓的样:“说就说,长大了我就是要当官,当……大官。”“贪官!你不说要当就当贪官吗!”旁边的孩子又起哄。我们有些吃惊,问:“哦,为什么要当官?”周期同回答:“当官能捞钱,有权有势能办事。什么是理想?实惠就是理想!我爹妈一辈子是工人,日子苦死了。”周期同的回答,实在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了。这就是一个“三好学生”的理想吗?我们又问:“你觉得你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吗?”他点点头说:“能!为实现这个目的,我会拼命学习,积累资本。”
听到孩子这么镇静的回答,我们一阵战栗,后背感到一股寒意。孩子是天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都很不定型,可塑性很强。但这孩子这么严肃认真地回答,他周围的同学也一再起哄,就说明他这种想法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常向周围的同学表露了。这名“三好生”的言行能不让人担忧吗?
与周期同同学相似的,还有一个曾经被很多媒体报道的新闻人物,就是曾在昆明扒机的幸存少年梁某某。
2004年11月18日人民网“教育聚焦”一则消息说:“扒机幸存男孩表露:长大后反正不想当好人!”消息报道,面对媒体梁某某说:“我在外面和在家里是一样的,父母都不管我,我知道他们的电话,但我不想和他们联系,也不想他们。我不知道长大后做什么,反正不想当好人,好人都没有好报。坏人至少开心。”后来证实,梁某某是怀化一名初一学生。在妈妈眼里,他是个好孩子,尽管在家里不太爱说话,但很听话。他的成绩处于中上水平,在班里还是班干部。他乖巧伶俐,家里人都喜欢他。尽管家庭条件不太好,父亲在广州打工,母亲无业,但只要他想要的东西都尽量满足。这样一个聪明、听话在班里还担任班干部的好孩子,居然表白长大后不想当好人,这与周期同长大后要当贪官的愿望异曲同工,同样让人震惊,让人为他们的“心声”痛心。
无论长大后要当贪官或是长大后不想当好人,听了孩子们这些话,都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好孩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阴暗丑陋的话呢?但听了他们后边“当官能捞钱,有权有势能办事。”“好人都没有好报。坏人至少开心”这样的注解,我们就不难理解孩子的心灵为什么会那么灰暗了。孩子的话无疑偏颇和不成熟,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说出这样的话,进而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呢?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不都应好好反思一下吗?
所谓“言为心声”,这些孩子如果从小就沐浴在家庭和学校良好的教育中,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不会萌生出“长大要当贪官,好捞钱”的念头;如果这些孩子没有在不良环境里耳闻目睹,看到太多的“好人吃亏坏人逍遥”的事例,也就不会说出“长大后不想做好人”的让人震惊的直白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教育的缺失,成人世界的腐败和糟粕,是如何在毒害和麻木着我们正在成长着的孩子的心灵。
当然,孩子出了问题,自身也应检讨。我们很多出问题的孩子,思维已较成熟,如一些十四五岁以上的孩子,明确的是非观是应该有的,出了问题也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该分析的要分析,该引导的要引导,该帮助的要帮助,该责罚的必须责罚。没有分析引导,孩子就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会在错误的误区里越陷越深;而没有惩罚,一味为孩子开脱责任,无疑是对错误的认可和放纵,会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故事中的寻找与沦落(1)
这是一组情色故事,这也是一组关于青春漂泊、找寻与沦落的故事。几个海外留学生的生活轨迹与遭遇,值得人们深深思索。
2004年3月,一些新闻媒体刊登或转载了杜宝仪的文章《偷情同居卖身只为寂寞?》。文章讲述了三个在不同国度留学的中国学生,出国后所遭遇的不同情感经历。让我们随着这篇报道进入异域他乡,去了解几个青春寻梦者生活中苦涩或灰暗的另一面。
寻找“解放自由”,原来只是一场梦。
Lawrence当年是带着一个“解放自由”的目的去英国留学的。
出国前,他刚大学毕业几个月,经常处在一种莫名的浮躁状态中,整天大声地听音乐、喝廉价的红酒,和一个非常爱慕自己的女友呆在一块。“我很容易对日复一日的生活感到厌倦,对女友以外的其他女孩产生模糊而强烈的欲望。直接地说,就是很想出轨,眠花宿柳,放浪形骸,但始终没做成。”他之所以决定到国外读书,除了想有更好的发展,也为了那个可以随心所欲的自由空间。
终于,到英国了。然后,半年过去了。
几天前,我在长途电话里问他“理想”实现了吗?他幽幽地说:“我已经很久没有性生活了。现在很想女友,经常让她发些照片来,看她天冷、天热时穿什么衣服,想象自己此刻和她拥抱在一起……”
对于自由性交的兴趣,Lawrence表现得冷淡而有点无奈。事实上,这个变化不是一下子发生的。回想初到英国,Lawrence实在太需要女人的陪伴了:“恨不得有个灵巧的女孩在我身上跳。”他说起有一次一帮人去玩,沦落在五光十色里,却被一个长得不大好看的吧女调戏。“她喝醉了,一把抓起我的手放在她胸部,之后还向我要贴士,接着又和别人抱在一起。我当时感觉特别坏,像是被非礼后再被抢劫。”
据说,除非有钱或特别帅,一般中国男生出国读书比较难发生艳遇。“所以我现在是继续接受煎熬,但已经不那么渴望了。”他说。
中国的女孩子呢?我问他。他鬼魅地笑了笑:“手到擒来。有个女同学对我很好,但一来我不想发展另一段感情,我和女朋友很好,只是缺乏一点刺激;二来如果那个中国MM纠缠我,会比现在更烦,现在倒还潇洒些。”
于是有这样一个问题:男生通常想玩玩,女生通常想结婚,最终大家都得不到。
同居,是为了互相取暖。
已经在美国进修了两年硕士课程的萧民和许多中国大学生一样,很快就能适应那里的生活、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环境。正常的交往没有问题,但始终很难和当地人毫无障碍地融合在一起。他说:“中国学生有自己的社交群,但我没有很好的同性朋友。”
缺钱、寂寞、成绩一般,这些就是从中国出去的“边缘学生”。从前萧民会和几个同学去酒吧看看脱衣舞等,但过后会觉得没意思。美国人没事就会一起喝酒、跳舞、狂欢,甚至很自然地性交,似乎只追求片刻的快乐。
萧民表示,其实留学生在美国,一男一女不容易正儿八经地恋爱。中国学生在这里的孤寂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很想有知己可以互相取暖、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在生命里互相依赖。“我是在一个朋友家的PARTY上认识陈瑞的,她很普通、很平淡,但很亲切。聊起天来,大家都觉得很投缘。”
以后,萧民和陈瑞经常在同学家聚餐时一起玩。“后来凡有她在的聚会我才去,而且觉得和她一起时间过得特别快。”本来意识到和她有“感觉”了,萧民想刻意回避一下,但若一个星期不见,又觉得很痛苦。
一次,萧民到陈瑞的房子玩。“她拿出相册给我看她小时候的照片和家人的合照。看着看着,她竟哭起来,告诉我她父母早就离了婚,把她扔到外国来……我抱着她,喝了很多酒,边喝边都哭起来,我能够感觉到午夜的空气里充满了性、酒精和颓废伤感的气味。
“第二天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