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娘,这有啥可担心的。她又不是咱的天。咱占着理,走哪都不怕。咱解释解释,是咱的孝道。她不听,……这以前咱也没少经历过。看看咱,现在过的比谁差了,谁说咱不好了?”连蔓儿就道。

    “是,是这个理。”张氏顿时释然。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 加急信

    第一更,求粉红……晚饭,张氏果真做了一小盆红烧肉。(· )红艳艳的肉,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开。平常张氏做红烧肉都不炒糖色,今天特别费了功夫,这糖色炒的相当的地道。

    大家坐在饭桌前吃饭,只一会的工夫,连守信的碗里的红烧肉就堆的冒尖儿了。其实他的筷子根本还没往那红烧肉的碗里递,那些肉都是张氏和几个孩子往他碗里夹的。

    这顿饭,一家人吃的最为和乐融融。

    转天,五郎执笔,在原来给连老爷子的信后面,又写了两页信纸,这才将信又封号,打算带到镇上去,请人家来往跑生意的人捎往太仓。

    “这些天,我爷捎信捎的挺勤,人都说我爷走了,还这么惦记着咱们。”五郎就道。

    “是挺惦记咱的。”连蔓儿点头。

    连老爷子的心思,她大约能猜出来一些。连守信分家出来,这前前后后的事情,闹的大家离心离德的。现在他们又远在几百里地之外,每天也见不着面。如果不这么加紧联系着,怕是两家之间,以后就更疏远了。

    虽然分家了,但是连老爷子心里,依旧认定这些儿孙都是在他之下的一家人。

    还有一件,连老爷子虽然跟随连守仁在太仓,但是他恋乡恋土。在他心里,三十里营子才是他的家,始终是要回来的。而现在,他和三十里营子唯一的联系,就是连守信和连守礼这两个儿子。

    当然,这与连老爷子个性有关。连老爷子就是个爱操心的性格,大家长的习惯,什么他都想管着。即便知道不能直接管分家的儿子的事情了,他也希望能够施加他的影响。

    五郎和小七去镇上托人捎信,回来的时候又带来一个消息。赵秀娥的娘家也接到了信,知道赵秀娥生了。他们要去太仓给赵秀娥下奶。想会着张氏一起去。

    庄户人家有孩子落生。' ~'一般就有亲戚朋友送来贺礼,这被称为下奶,也就是给产妇催奶。一般下奶的礼多是鸡蛋、尺头、小孩子的衣裳鞋袜,也有略贵重些的,比如说是小银锁、小银镯子什么的,也有直接用铜钱编了长命锁的。

    一般的情况。是外家,也就是产妇的娘家送的礼最重。

    等孩子满月了,这生孩子的人家一般就要办宴席,宴请这些亲戚、朋友。

    张氏坐在炕上正在缝衣裳。就和赵氏商量给赵秀娥下奶的事。

    李氏、张采云、连枝儿、连蔓儿也都在炕上做着活计,赵氏和连叶儿有空了,也会过来帮忙做上几针。

    “老赵家去人,那我就不去了。准备点东西,让他们捎过去正好。”张氏就道。

    “我也不去。”赵氏就道,三思百里地的路程,这来回的车脚钱对于一般的庄户人家来说。就是笔不小的开销,不是哪户人家都走动的起的。“她四婶,你打算送啥?”

    “我这不正要和你商量。……送鸡蛋?”张氏就道,“这大老远的,咋拿过去,这一路上磕磕碰碰地,到时候不说破了,也都散了黄儿了。”

    连蔓儿就联想到一筐破了皮,散了黄儿的鸡蛋。顿时就乐了。她一笑,连枝儿、连叶儿和张采云也跟着笑。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们,本就是无忧无虑,任何一点好玩的事情,甚至什么事情都没有,她们也能突然就开心地笑起来。

    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家人越来越团结,尤其是连守信和张氏不再是任人捏的包子了,连蔓儿心里宽松。她变得爱笑了。

    “娘。鸡蛋不好送,做衣裳鞋袜也来不及。那就送尺头呗。”连枝儿就提议道。

    “她四婶,你打算送啥尺头?”赵氏就问,“我也跟着你送。' ~'”

    “别,他三伯娘,这么地吧,我们跟着你送。你看,你想送啥?”张氏想了想,就道。

    “过节你们给的那毛青布我还没动……”赵氏就道,若是邻里、一般亲戚来往,这三尺毛青布也就差不多了。“要不,我再扯几尺花布?”

    “那咱就送一样的。”张氏想了想,就道,“三尺毛青布,赶明个咱在上集扯,一家扯三尺花布,就停当了。”

    “行,那就这么定了。”赵氏点头道。

    “一会啊,那边的礼往可不少……”张氏就和赵氏小声地唠扯起来。

    连蔓儿坐在李氏旁边,正在专心地做活计。她的针线还不行,缝衣裳没她的份,她只能帮着打打杂,顺便磨练磨练针线工夫。

    比如说现在,她手里就拿着窄窄的银红缎子,这是裁衣裳的时候剩下的边角料。将缎子条的两端都往里卷,卷成结实的细细的袢带,然后用针线缝起来。缝的时候,要注意将缝线尽可能遮掩起来。

    这是李氏交给她的活计。连蔓儿已经缝完了几条这样的袢带,这袢带,是要用来做盘扣的。

    连蔓儿跟着张氏和连枝儿,已经会做最简单的那种直盘扣,也就是一字扣。就是将袢带分成等长度的一段段地,然后两段作为一对。其中一段绕一绕、扭一扭,拉紧成一个球状的疙瘩,另一段对折成扣带,两段为一对,缝在衣襟上,就成了。

    张氏的针线好,是跟李氏学的。说到盘扣,李氏能盘出的花样,还比张氏多。

    “姥,我缝好了,你教我盘盘扣啊。”连蔓儿缝好了几条袢带,就对李氏道。

    “好。”李氏笑着答应。

    连枝儿、张采云和连叶儿就都凑了过来,就连张氏和赵氏都放下手里的活计,也往这边凑了凑。

    就见李氏拿着袢带,两只手如穿梭于花丛中蝴蝶,灵巧地那么翻翻、扭扭、绕绕,有的不用针线,有的用针线缝缀几下,一只只漂亮的盘扣就从她手里像变戏法一样地出现了。

    简单小巧的梅花扣、双耳扣,端庄规矩的蝴蝶扣、琵琶扣,还有艳丽华贵的凤凰扣、菊花扣,甚至还有繁复的吉字扣,双喜字扣,直看的人眼花缭乱、惊艳不已。

    李氏也故意在小辈们面前显本事,用的是不同颜色、不同料子的袢带,盘了各式各样不同的盘扣出来。

    连蔓儿的一双眼睛都成了大星星,太漂亮了,这些盘扣她要收起来,她要跟李氏学。

    “……年轻的时候,能盘的花样还多那。现在上了年纪,老些个都忘了。”李氏盘好最后一个盘扣,笑着说道。

    “这些我要都能学会就好了。姥,你得教我。”连蔓儿就抱住李氏的一只胳膊,“姥,你别走了,以后你就住我们家吧。”

    “美的你。”张采云就捏了连蔓儿一把。

    连蔓儿也不客气,回手就给了张采云一巴掌。

    张采云就伸出双手来咯吱连蔓儿。连蔓儿痒痒肉多,就怕人咯吱她,忙拉着李氏帮忙。

    “姥,救命啊,采云姐欺负我。”连蔓儿大叫救命。

    “跟你姥好好学,就是我,也才学了你姥的一半那。”张氏笑道。

    “我也得跟大姨学学。”赵氏就道。

    赵氏从小就干活,但是这么漂亮精细的活计,从来没人教她。所以,她也一脸艳羡,打定主意趁这个机会,也要跟李氏学几手。

    李氏就拿了袢带,一点点细心地教连蔓儿几个盘扣。

    周氏的针线活计也好,但除了她自己、连老爷子和连秀儿,她从不给别人做针线。也从没见她教过谁。别说是连蔓儿这些做孙女的了,就是连秀儿到现在,也只会些简单的针线。

    当然,也许那是因为连秀儿不想学的缘故吧……连蔓儿这几天日子过的很有规律,除了每天盘点、记录早点铺子和酸菜作坊的账目,就是在屋里跟着李氏学针线。是李氏漂亮的盘扣,点燃了她学针线的热情。以前张氏让她学,她都是应付差事,从来不肯用心。

    连蔓儿这一认真学,还真学的挺快的。先是盘扣,然后是绣花。现在,她也能将帕子绷在竹绷子上,照着描好的花样,用两三种颜色的丝线绣出一两片绿色,两三两朵像样的小红花来了。

    庄户人家的大闺女、小媳妇学做针线,多是口耳相传。连蔓儿识字,会写字,除了听,她还做笔记,学的相当的系统和学术。这让张采云没少笑她,不过她学习的速度,也让张采云很羡慕就是了。

    天气越发的凉,树终于落干净了,连蔓儿也穿上了小夹袄。李氏帮着张氏做好了一家几口人里外三新的衣裳,就要回去,被一家人拦住了,非要她和张采云再多住些日子。

    以前没分家,就算是分家了,也在周氏的眼皮子底下,李氏每次来,住不多三天,就得走。现在张氏当家,没人说三道四,就想让李氏多住些天,娘两个好多年没有这机会亲香了。

    这天,一家人正做晌午饭,镇上悦来酒楼的一个伙计突然跑了来。

    “……一个老客儿从太仓来,给捎过来的,说是急信。”那伙计将一封信递给连守信……送上第一更,求粉红。

    稍晚会有二更。这两天的粉红很给力,让我们再给力一些,握拳……弱颜完本种田文推荐:

    书名:《重生之花好月圆》(正文加番外完本)(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

    简介:穿越为被冤枉失贞的弃妇,怀揣小包子,携手经济适用男的甜蜜生活。(未完待续)rq

第四百二十五章 远行

    第二更,求粉红……因为连蔓儿家和悦来酒楼的武掌柜交好,所以知道是连老爷子那边给她们捎来的急信,武掌柜一刻也不敢耽搁,就打发了这个伙计给送来。

    连守信就皱了眉。上一封信收到也没几天的工夫,这又是急信。相隔几百里地,要通知他的急信会有什么?

    “这、不会是他爷、他奶咋地了吧。”

    五郎和小七还没回来,连守信就让连蔓儿把信拆开,念给他听。

    这封信和上一封不同,只有两页信纸,还没写满。

    连守信听完了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来不是连老爷子和周氏不好了,相反,这信里说的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连秀儿要出嫁了,信上所写的日期,就在六天之后。连老爷子让连守信和周氏过去送连秀儿出阁,要他们一家人能去的都去,还有连守礼一家,也都要去。

    “是哪家,干啥的,信上说没说?”张氏就问。

    “没。”连蔓儿摇头,连老爷子在信里只说定了亲事,就要出嫁,关于连秀儿的婆家只说了是太仓县的官宦人家,似乎家境非常好的样子。“估计是着急发信,就没往细里写。”

    可不是得着急吗。这送信要工夫,她们收到了信,准备准备,路上还得几天的工夫。这成亲的日子定的又是这样的紧迫。

    是啊,这日子定的也太急了吧。

    “这亲事应该是现定的吧。我继祖哥和大嫂那天来,还没提这回事那。”连蔓儿就道,“娘,我记得你那天还问我大嫂,说我老姑的亲事有没有啥眉目。我大嫂可说还没影那,是不是?”

    就是连老爷子的上一封长信里面,也没提过这件事。

    “是。”张氏点头答道,“这么一说。可不是咋地。这前前后后才多少天啊,这亲定的快,成亲也快。(· )不是说官宦人家讲究吗,咱也不懂这些。”

    “太仓那边的规矩。兴许跟咱这的不一样。”连守信就道,“再说,这个事,也没啥定例。有慢的,也有快的。娘那不是特别着急秀儿的婚事吗。”

    “那倒是,只要人看妥了,别的东西都快。秀儿的嫁妆。他奶给预备这些年了,啥都应该是现成的。对方又是官宦,家庭条件好,那啥啥也应该是现成的,就是现准备,人家准备的也快。”

    “看来我爷和我奶还是跟去对了。”连蔓儿就笑,“别的不说,这才几天啊。我老姑的亲事就成了。还是嫁到官宦人家,在咱们这,怕是困难。”

    县官不如现管。连秀儿这个县丞的妹子,在太仓和在三十里营子,分量是不一样的。

    连秀儿要成亲,要大家伙都去,这是件大事。等连守礼下工回来,连守信、连守礼这两家人就聚到一起商量。

    要去人吗?

    “这不像近边儿的,离的这么老远……”连守礼就发愁。在场的所有人,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锦阳县城。死百里地的外府,他们甚至从来都没想过。

    “那就跟给我秀娥嫂子下奶似的。咱准备礼,让人捎过去?”连叶儿就道。

    镇上赵文才家要给赵秀娥去下奶,人还没有走。

    由此更可见,连老爷子这封信来的有多急,也说明了他来信的频繁,连蔓儿想。

    连守礼和连守信对视了一眼。

    “这要咱不去人。怕是……”下面的话不用说出口,大家也明白。

    给赵秀娥下奶大家不去还没关系,可是连秀儿出嫁,他们如果不去,那连老爷子和周氏那边,会放过他们吗?

    连蔓儿几乎都能想象得到,周氏会如何的发狠、痛骂他们。' ~'

    而若是按照常理来讲,妹妹出嫁,当哥哥的家里是应该去人的。当然,那是人家关系处的正常、处的好的人家。

    “都去,这不可能。家里离不开人,就去两个人吧,把咱的心意带到了。”连守信想了想,就说道。

    连守礼点头。

    张氏也没说什么。张氏贤惠,不管到什么时候,她这个贤惠的本色都没有变。这是连守信的福气。

    那由谁去那?

    两家人相互看了看,从各自的脸上,他们明白了,……没人愿意去。

    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好人选。本来连守礼和连守信,只要去一个就行了。但是连守礼不愿意去,连守信一想到张氏和孩子们都不去,就他一个,离家乡几百里地,要独自面对连老爷子和周氏,尤其是周氏,他也不愿意。

    不愿意是不愿意,连守礼不去,那他就得去。

    “要不,就我去吧。”连守信道。

    “孩子他爹,你要走了,咱这个大院子,还有早点铺子……,这每个男人支应,也不是回事。”张氏就道,“要不,就我和她三伯娘去。”

    “那也行。”赵氏答道,不过看她的表情分明是不愿意去。

    可是只让张氏和赵氏去,这几百里地,没个男人,让人不太放心。五郎和小七还要上学,而且他们俩年纪也小。

    还是吴王氏带着吴家玉来串门,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正好这两天,镇上有一个商队要去河间府,路过太仓。吴家兴家一条街上,跟他们只隔了四个门口,有一户姓陆的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大杂货店、还开了一个压粉条的作坊,这次是要跟着商队去河间府送一批货,回来再捎带脚儿地带点那边的时新货物发卖。

    “他家有一辆马车,挺宽敞,坐三四个人没问题,有时候也拉拉脚儿啥的。我去跟他们说说,要是他们愿意走一趟,那你们谁去都行,管保放心。”吴王氏就道,“咱这都是乡里乡亲,我们在一条街上住着,挺说的来。这些年,我都品着了,他们家最本分、可靠。我就敢给他们打包票。”

    吴王氏就回镇上找陆家的人说这事,一说就成了。

    陆家这次本来打算去两辆大车,一辆是陆家老大赶车,另一辆是雇的车夫。现在,就将家里那辆轿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